全球首款4nm芯片发布,行业加速洗牌,中芯国际未来还有机会吗?

4nm芯片发布是迟早的事情,联发科的天玑9000不过是抢了个风头罢了。而芯片制造行业并没有加速洗牌,这款最新的芯片仍然是由最强台积电代工生产,三星依然还停留在5nm层面的代工生产。而中芯国际依然还被美国打压,仍然买不到EUV光刻机。它的唯一出路依然靠“全国产”技术的突破。

1、中芯国际的困境,目前注定无缘7nm以下的芯片”

中国人都知道,中芯国际是大陆最拿得出手的芯片代工企业。当然,美国人也知道。近些年,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科技的发展,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单位进行了全面的打压。华为是首当其冲,中芯国际也是打压之列。

中芯国际很早就想发展7nm及以下的高端芯片,只可惜手上一直没有称手的工具--EUV光刻机。不是中芯国际不想买,而是美国不让ASML卖。早在2018年,中芯国际就向ASML签订了EUV光刻机的采购协议,并且全额支付了货款。按合同预计2020年就能完成设备调试,但是美国人知道后,直接叫停了这桩买卖,让中芯国际痛心不已。

2、中芯国际的研发努力,可以生产准7nm特殊芯片

中芯国际虽然买不到EUV光刻机,当依然用手上的DUV光刻机自研了一套N+1工艺,可以使用DUV光刻机制造出比14nm更强,比7nm略差的芯片。这已经能满足很多行业的芯片要求了。毕竟不是每一个行业都像电脑、手机行业一样,需要非常高端的芯片来比拼性能。所以,中芯国际的生意依然还是不错的。

据公开披露的财报显示,2020年中芯国际营收达到了39.07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其中智能手机类应用收入也同比增长了21.7%;智能家居类应用也同比增长了22.3%;消费电子类应用同比增长了6.5%。由此可见,虽然中芯国际暂时无法进入高端芯片代工,当在中低端芯片中依然有很好的成绩。

3、中芯国际的未来,还得靠国产技术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中芯国际必定要发展高端芯片。而要发展高端芯片,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国产技术做靠山。不然,美国只需要抓住源头就可以卡住我们的脖子。那中芯国际未来的国产技术之路有哪些呢?归纳起来也就以下几种:

  • EUV光刻机必须实现国产化:这个任务非常艰巨。这个号称”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处处都是高精尖的精密设备,目前是由世界各国的顶尖企业分工生产制造。中国要想实现全国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 工艺技术要不断提高:光刻机只是一个先进的生产工具,而真正要生产出先进的芯片,还需要自研先进的工艺技术。台湾省的台积电的硬核技术就是它的工艺技术,目前已经向3nm攻关了。
  •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是芯片制造的必需品,先进的材料很多都是日本生产制造的。不过中国已经在大力研究。
  • 另辟蹊径:如果在硅基芯片上赶超很难,也可以考虑另辟蹊径。比如:研究碳基芯片、量子芯片。如果研究得到成果,或许可以弯道超车。

总结

总之,中芯国际目前还只能停留在14纳米及以上的芯片的代工。行业上4nm发布,3nm研究暂时和它没有什么关系。不过,中芯国际背靠大陆这么大的市场以及强大的国产研发能力。相信,它的未来依然是光明的。




感谢您的阅读!

最近联发科发布了全球首款4nm芯片:天玑9000。

这让很多人对于这款处理器非常的期待,毕竟它在安兔兔跑分中达到了100万分,以上。另外这款手机它本身除了4纳米的工艺制程之外,还拥有着极强的 CPU和 GPU的性能。

因此,在我们考虑到这款处理器的时候,你确实能够感受到这款处理器所具备的优势。在日常手机体验过程中,其实我们对于处理器的需求在不断的提升,在目前芯片表现越来越高的时候,你需要,关注的内容,自然是越来越高。

卢伟冰说这款处理器它的价格在1999,和一些,千元手机的价格都不相上下,可以说这款处理器它本身的价格可能会决定着我们在考虑,这一款处理器所搭载的手机的价格。

其实,国产芯片在发展中确实,遇到了很大的困境,特别是像麒麟处理器,麒麟处理器受到了实体清单的影响,在代工方面的影响很大,这导致本来很有可能继续发挥麒麟处理器优势的华为,目前很难拥有芯片的供给。

中国芯片一方面受到了像光刻机这些精密仪器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受到了一些外来的影响,我国的芯片想要发展的话,确实更多的机会,也需要更多的人才以及我们消费者对于国内芯片的支持。

其实,我国在芯片发展中,不断的提升优势。我们也相信未来的芯片发展,我们有自己独自研发,全部国产的可能。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是中国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是中国科技人强大精神,有此,可以攀登世界科技高峰。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和优势,有此,可以集力集火,攻坚克难,无往不胜!




如果让我来说,中芯国际的机会只能是在国内!所以中芯国际未来的发展,就和中国国内芯片需求高度契合了,属于与中国芯片需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所以,你现在问中芯国际的未来,就实际上是在问中国芯片需求的未来有没有机会了。

中芯国际的未来与什么4纳米、3纳米工艺都统统无关!与全球什么发布都没有关系!中芯国际的未来只与美国手上那一长串被制裁的中国高技术公司相关!或许还可以包括其他国家,如俄罗斯被制裁的高技术公司。只要,这些公司没有被美国制裁压垮,只要这些公司还需要芯片来继续生产运营,那么中芯国际的未来就是一片光明。

中芯国际现在正在夯实28纳米的工艺技术,提高28纳米芯片的产量。这就是中芯国际未来的新蓝海!现在北斗系统要使用的28纳米芯片也只能从国内寻找代工厂了,这是不是中芯国际的机会呢?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系统所需的28纳米处理器芯片也只能从国内组织生产了,这难道不是中芯国际最好的客户吗?放眼过去,处处都是中国的高端28纳米芯片需求,这些都是中芯国际的机会呀!

除了这些28纳米的高端芯片外,那些45纳米、65纳米、90纳米的芯片,难道就不是中芯国际的机会吗?中国现在芯片的新蓝海是安防芯片。随便一个十字路口,层层叠叠的几十个摄像头里都需要有图像压缩芯片,而这些芯片都需要由芯片代工厂来生产的。中国有多大,每一个城市都需要安防设备,每一个摄像头里面都是芯片。这难道不是中芯国际的机会吗?这些图像压缩芯片只需要45纳米,甚至65纳米的工艺就能满足需要了。

中芯国际会被荷兰ASML不出售光刻机为难住吗?要知道,现在全世界二手的DUV光刻机生产线都在寻找卖家,这些生产45纳米、65纳米芯片的生产设备可都不在限制范围之内。但这个尺寸的芯片已经能满足国内绝大多数的功能需求了。

所以,中芯国际的未来全是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国家现在加大投资中芯国际的原因了!




首先这个4nm还不太清楚是不是有纸面参数那么好!上一次制程是从7nm进入5nm的,提升了2nm理论上说这1nm的提升是不如2nm大的。再者联发科使用的是台积电工艺而高通现在的代工厂换成了三星!从这个角度看就比较有意思了,三星的5nm又那么拉,还不如台积电的7nm。这联发科有点AMD用7nm打intel12nm 的味道了!这个角度看涉及了多方博弈,首先台积电想把高通这个客户拽回来,来啊我们台积电有更先进的工艺制程,联发科想用4nm弯道超车,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太危险了,但是这两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打压三星和高通。高通下一代也要用三星代工!哈哈明年的手机市场有意思了!


至于我们的未来,emm说实话我是有信心的,目前我们的制程工艺也在迭代,只不过速度相对较慢,我们自己也在搞光刻机,等技术突破吧。光刻机和原子弹还不一样!原子弹有了就是有了,而光刻机需要迭代,快速的迭代!我们普通人目前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相信国家会搞出来吧!毕竟这么大一笔买卖,不掺和不可能!加油吧↖(^ω^)↗

“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中国象当初造原子弹之精神,用全国之精英,用重金吸国外之才,用5年时间一定会把生产高端芯片突破!




机会永远都有,但是后来居上的确很难,先跑出去的优势太大,所谓的弯道超车最适合的选择是材料或方式变化之时,这种大改变相当于各方都从零开始,芯片追赶的优势在于研发瓶颈突破较难,时间较长,而后来者有时间可追赶,个人大胆预计,十到十五年,中国芯片最先进不敢说,但分庭抗礼问题不大,而且表面上芯片卡脖子,但种卡也是阶段性的,十多亿人的大市场,诱惑力无法抗拒,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市场限制的进一步摸索,卖方都容易找到突破口进行贸易,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供给,光刻机不让买,拆了卖件,完了组装一样用,不着急,办法肯定比问题多,表面上是光刻机难点,其实是期中几个关键部件卡脖子,不是全部卡脖子,综上,机会永远都有,市场打开,部件不卖,技术还有可能进来,相信咱们的国家,小米加步枪打跑了小鬼子和老美联合军,一个芯片,难不倒咱们中国人。个人看法,希望帮得到您。




二战时期我国连拖拉机都没有,美日等已经拥有了飞机、航母。短短几十年时间我国不是啥都有了。区区一个芯片何足道哉。比亚迪王传福说的:“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很中肯,很励志的一句话。美国佬的不断的搅局就是担心我过得芯片发展,同时也确实阻碍了我国的芯片技术发展。在我们的国家大力发展芯片产业的进程中。无论什么样的芯片自满自足是迟早的事,所有他国妄想卡我们脖子的妄想都会落空。




理性看待。

技术壁垒造成的落后差距不要指望一步登天,我虽然相信中国人的创造力,但是我们也要尊重科学,不要为了媚俗喊口号,造运动,这一点我们吃过亏犯过错,这一代就不要犯了。

回到问题本身,中芯国际有机会吗?

有。但是需要时间的积淀,哪怕你投入再多的成本,挖来再多的人才,也需要给他们时间啊,对不?

相信中国人,相信中国科学家!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芯片的制造工艺是有上限的,现在是4nm,然后呢?3nm?2nm?1nm?然后呢?也就没有然后了。或者新的技术出现,从现在的硅芯片到碳芯片或者其他别的什么芯片。

在一个工艺制程确定的前提下,甚至是实现路径都确定的情况下,只需要花时间去做研究就好:剩下的就是一个投入和时间问题:有足够的资金、人力投入,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就像比亚迪李书福先生所说的那样: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要对国人有信心:我们是可以赶上的,可以造出第一流的芯片的。

从目前来看,市场上对于芯片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是有很大需求的。而中芯国际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中美就算科技战休战,但是也会有一定的限制,发展我们自己的科技刻不容缓,从这个角度看,留给中芯国际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三星   麒麟   芯片   光刻   未来   机会   代工   美国   中国   纳米   处理器   很大   需求   工艺   时间   全球   行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