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孩子注意力?

谢谢悟空邀请,不胜荣幸。

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关注孩子的注意力比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重要。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导致孩子学习、做事三心二意,丢三落四,拖拖拉拉……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运动、做事会带来负面影响。一旦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建议家长和老师要理性分析,理性对待。



提高专注度

无论家长还是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对待孩子,而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无论孩子学习、读书、做事,一定要一心不二用,一次只做一件事,这样才能使孩子注意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集中。孩子的专注度和家长老师的关注度是一对孪生的姊妹。一定要明白补课不如补方法,大人包办不如孩子自己做,强调学习不如培养兴趣,大人说教不如孩子自身感悟。

关注约束力

自由不是放纵,自由基于规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创设学习和生活的真实情境,循序渐进。要想约束孩子,必先约束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首先要做到。家长要表里如一始终如一,绝不能口是心非。例如,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机,而家长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的现象是绝对要不得的。同时家长要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是说到必须做到,绝不迁就。言必行,行必果。

锻炼观察力

首先,要给孩子观察的机会。其次,要让孩子有好的观察方法。由近而远,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循序而渐进。第三,要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干什么事,如果没有兴趣就会收效甚微,这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反而会让孩子注意力下降。第四,要从引导孩子学习观察逐步发展到让孩子学会自己观察,主动的观察肯定会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限制需求度

俗话说:“过犹不及”。满足孩子,也要讲究适度。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家长对孩子不合理的需求不能听之任之,不能孩子张口要,家长不加思索随口答应,更不能在孩子做事、学习、写作业的过程当中和孩子讨价还价。要引导孩子不和同伴比衣服、比书包、比鞋子,而是引导孩子和同伴比身体、比智力、比毅力、比行为、比习惯。

鼓励大声读

要鼓励孩子在家大声朗读,让孩子扮演朗读者的角色,于喧闹中求清静,于书声中求分享。大声朗读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形成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大声朗读会加强、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孩子的写作能力,而且会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何乐而不为呢?

注重激励性

掌握批评孩子的方法。对待孩子的不当言行,不要光说“你不可以......”,“你不要......”,等发号施令的话,而是先弄清孩子犯错的原因,再跟孩子分析这样做的后果,及时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要鼓励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做对的事,做正确的事,帮助孩子辨识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假与对错。一旦孩子产生迷茫,家长和老师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告诉他该怎样做才对。只有这样,才会帮助孩子提升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了,注意力也会随之提高。



限定时间点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合理的时间分配就会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而好习惯是与较强的时间观念密不可分的。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家长和老师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家庭作息时间表,督促孩子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上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等,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只有惜时守时,才会使孩子逐步学会在时间的约束下,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

减少唠叨度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往往心浮气躁,甚至无精打采,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建议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在孩子做事时避免过多的干扰或催促,让孩子保持他做事的合理节奏,避免孩子分心。其次,家长和老师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能够提高注意力的兴趣爱好,例如阅读、书法、手工、运动等。家长和老师还可以跟孩子制定一个可以使孩子达成的奖惩计划,通过适度的激励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正是家长和老师帮孩子进行心理矫正,帮孩子进行修心理修复的大好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家长和老师要冷静,千万不能急躁。日复一日,日积月累,随着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孩子越会表达,越会分享,越会欣赏。孩子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立,越来越自强,就会成长,就会进步。



我是若水:专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等,专注悟空问答。欢迎关注!(作者原创,版权所有)2019年12月6日




著名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洒满心田。”


家长朋友们都知道孩子的智力包含哪五大要素吧?


孩子的智力五大要素分别是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在这五大要素中,注意力是最基础的能力。


注意力,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而“有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专注力”,所以,我们说如何提升孩子注意力,实际上讲的就是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门户,如果注意力不集中,那么那些有用的信息与知识就都无法进入孩子的大脑和心灵。


那么,如何去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呢?




首先,要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发现和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

家长要了解孩子注意力中的“专注力”是如何形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埋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因为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的注意是如何形成的,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的注意力恰恰是家长给破坏的。


儿童研究专家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是在孩子从事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和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比如孩子在路上看见蚂蚁排队,或者孩子在专心地玩积木、画画等,但家长却因为急着回家,或者急着叫孩子吃饭,然后就不管孩子有多专心,家长直接打断孩子,干扰孩子继续观察或者继续玩耍。


孩子的专注力被家长破坏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专注力不够的现象,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




家长发现孩子注意力出问题,要早想办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说:“把心思放在加强和帮助对于孩子好的方面,那么他坏的一面就会有越来越少的空间出现。”


所以,家长要多观察孩子专注力表现出好的那一面,当孩子表现出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专注的时候,家长就要多表扬和鼓励,帮助孩子继续加强专注力持续的时间。这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那一面也会越来越少出现。


家长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帮助孩子提升注意力

一、不打扰处于专注状态的孩子

当孩子在专心玩耍,专心观察的时候,家长只需要陪着,但不要以孩子饿了、渴了等理由打扰和打断孩子。


二、不要总是批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是要帮助孩子找原因,想办法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的时候,不要上来就批评孩子,给孩子贴上“不专心”的标签。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肯定不是生来就存在的,一定是在后天形成的。

所以,家长先要自己反思,是不是在孩子更小一点的时候,没有保护好和培养好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是不是在孩子专心玩的时候,家长老是去打扰孩子?


找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如果问题出在家长身上,那家长就要先改变自己。



三、不要给孩子太多玩具

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选择适合的玩具。

玩具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家长每次不要给孩子太多的玩具。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玩具太多了,反而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我们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划出一块玩的空间,每次放一到两样玩具,然后时不时地换一换,这样能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


四、根据孩子的年龄规律,给孩子安排适当的活动

科学研究发现:孩子的专注力,跟孩子的年龄密切相关。

比如:一岁孩子的专注力大约保持一分钟,而三岁孩子的专注力可以保持3-5分钟,到了7岁上学的孩子,他的专注力也只有15分钟左右,所以,小学一堂课安排40-45分钟是经过科学考虑的。


所以,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年龄,能专心多长时间是正常的,这样就不会苛求小孩子坐得住,玩得久。


当孩子表现出专注时,家长要及时的多给孩子鼓励和帮助,多给孩子创造更有利于保护和提升孩子注意力的主观与客观条件。


相信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在家长的帮助和鼓励下,孩子的注意力,特别是专注力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的!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悠一格”,和我一起来共同探讨和分享育儿路上的感悟与心得。




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往往是平常的做法就是好方法...

注意力基本解释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面对当下学生注意力的下降趋势,部分专家学者及团体已经作为一项课题,主要从生理、病理、环境几方面研究,已经是果实累累。所以,本人就不在此班门弄釜了,仅从个人体会谬论一二,供大家参考。

我有一女,2岁时进幼儿园,家距离幼儿园1公里。记得第一次送她到幼儿园,只见她无声却泪流面满,真不忍离开,但苦于上班时间已到,只有扭头就走。上班期间十分分心,总担心适应不了哭坏了,下班时间一到我迅速赶往幼儿园接人,但幼儿园已经放学,我非常忧愤,匆忙赶回家,只见孩子已在庭院浑身瑟瑟发抖(深秋),只有强忍怒火,

问“你怎么知道回来的路?”答曰,“送我是,我记住了一扇铁门”;六岁上小学,学校距家三公里,要通过三条横穿公路,我连续送了她一周后说,“爸爸很忙,今后你自己上学,我会看着你进校门,下班我再来接你。”孩子无语。第二天,我一直看着她走进校园再去上班,等下班去接她,学校已经放学了,急忙赶回家,见她依然在庭院。问,“回家迷路没有?”答“迷路了”,问“是谁带你回来的吗?”委屈的回答“没有,我是看到我们一起玩过的地方的雕像,找到雕像后再返回的”,我再也问不下去了,因为家、学校、雕像是等边三角形,她足足多走了1公里。她的兴趣是绘画,但我担心她的视力下降,叫她学了小提琴,结果小提琴只学了6级,而绘画无师自通。小学当时没有开设英语,到了初二才学英语,高考时她以接近满分的英语成绩考上了大学。大学距家900公里,回家返校不坐飞机,也不坐卧铺,只坐硬座,直至留学一以贯之。回想起来所做的就是:放手但更加不放心;放任但更要守住边界线;独立但每周都有一起玩耍的规矩。总之,把身教贯穿全过程。

作为父母可以忘掉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事,唯有养育孩子的过程终身难忘。当大家提及怎么提高孩子注意力时,我就在想只有兴趣才能提高注意么?答案是否定的,培养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机器零件的拆分打造。但非要拆分的话,培养孩子至少有四个方面会引起孩子注意。即,渴望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东西会引起孩子的注意;想满足而没有满足的成功会引起注意;独立无援时能引起孩子注意。当然还有公认的孩子对有兴趣的东西能引起注意。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由儿童多动、发呆、走神为内容的不注意,有70%会持续到青春期,有30%要持续到成年期。而不注意现象高涨的原因,主要是家长对培养孩子的错误认知。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结论,不注意习惯的形成将会影响到而立之年的成年期,还有什么希望?这又是一个多么痛心的根源,造成后果的责任居然是望子成龙成凤的父母!

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首先,兴趣被剥夺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首。责任是父母。孩子吃的、用的、玩的父母都做到了要有尽有,不留死角,甚至一些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也跟上了攀比行列。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孩子有“喜新厌旧”的嗜好,一旦想要东西要有尽有,那么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平常。没有一点新鲜的刺激,感应强度越来越弱,兴奋就会被抑制所取代,没有了兴趣哪来的注意呢?所以,给孩子留下点渴望和追求是必要的。

其次,自信心丧失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二。责任也是父母。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心切,家长也不知孩子的天赋在哪里,跟风赶潮,报了很多培训班,孩子都是被动接受,有的孩子母语还没有学好就开始学习外语,两种语言相互掣肘,结果两样都没有学好。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是可以一心二用的,但前提条件是其中一项是熟悉的。可有些家庭的孩子何止一心二用,一心三用四用都有。尤其是当自家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时,全家围攻,自尊心必然受到伤害,自信心也会丧失。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哪来的注意呢,活况是孩子?于是,发呆、走神、心神不宁引起的好动都表现出来了。所以,家长们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天才比,适得其反的事不要做了。

再次,不良的家庭学习环境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三。责任还是家长。主要有三个看点:一是年轻的父母朋友众多,家中常常是车水马龙,不得宁静,孩子没有独处之所;二是溺爱过度,即使孩子有单独房间,也是问寒问暖、端茶递水不断,孩子处在窒息的爱中;三是父母不带头不守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违反。孩子学习,父母打麻将、看电视。孩子失去了榜样,散漫的情绪就产生了。仅凭这三点,孩子就不可能有注意力了。孩子的模仿对象是父母,认同的对象首先是父母,父母的表扬就是自信的来源,父母的肯定就是自尊的根基,父母的上述表现,不是让孩子不知所措吗?

综上,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身教重于言教;拔苗助长不可取;注意力培养要放在整体教育之中。要懂得“寒门出才子”这样一个道理。有一组数字也证明了这一点:2017年全国人口13.9亿,农村人口5.6亿,2018年清华大学生中农村人口占17%。有人认为农村学生占比太低了,但从农村和城市的教育资源比,农村孩子还是健康努力的,依然是“出才子”的地方。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再苦也不不能苦孩子,但必须保持和家庭水平一致。

人和动植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索取有选择性,所以也适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丰厚的物质待遇只能让人产生惰性,艰苦的环境才能磨练人的意志。培养孩子首先要从孩子的品质修养着手,从培养独立的人格着眼,这才是对孩子的负责...




您好,我是『文清老师育儿课堂』,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对于您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提高儿童的专注度,其实也就是提高儿童的专注力。这位家长,我相信您之所以会提这个问题,肯定是因为孩子在专注力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你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大家一起想办法来帮你解决问题。

没有花,哪有果,没有一定的原因,哪有这样的结果,有其因必有其果,有其果必有其因,影响结果的因素一定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社会心理学)。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找到影响儿童专注力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家长才能快速、有效地帮助孩子。

一、首先分析一下影响儿童专注力的11个原因:

1.平时家长太忙,对孩子的关爱太少,孩子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千方百计的表现自己,于是他就故意表现出怪样子来吸引家长。但是孩子的这一系列动作,在家长看来就是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2.孩子对于你想让他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让他做不感兴趣的事情,他内心是非常煎熬的,所以很难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这件事。

3.孩子是一个没有目标感、计划感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该做什么?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也就不会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

4.如果孩子原来专注力很好,慢慢变得专注力涣散,有可能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了,例如,迷上电子游戏了,变得爱上网了,过度看电视、和同学闹矛盾了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5.如果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的性格天生就活泼好动,外向淘气。又认为课堂内容比较枯燥,上课就容易做一些小动作,跟同学交头接耳等,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听课上。

6.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听课就会比较吃力,做作业也比较拖拉,逐渐就会变得专注力涣散。

7.如果出现这种状况,家长要认真的考虑一下,是不是给孩子报的课外班太多了?导致孩子的精力确实不够,所以做事情就会很不在状态。

8.家长给孩子报的辅导班太多,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在辅导班已经学过了,孩子就会自认为老师讲的内容已经学会了,于是上课的时候就容易开小差,去做别的事情。

9.家长就是一个专注度不够的人,做事情三分钟热度,遇到事情咋咋呼呼,不能静下心来去处理事情。孩子跟家长在一起待久了,潜移默化的就会受到家长的影响。

10.家庭氛围太差,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能让他专心做事情的环境,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影响。

11.孩子可能确实在“听知觉”“视知觉”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专注力涣散。

在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都会有许许多多的疑问,但是我们要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帮助孩子,切忌有病乱投医,有时候我们的一个行为可能会害了孩子。

举例:我有这样一位学生,他以自己有多动症而感到自豪,总以多动症为借口去做任意他想做的事情,于是多动症就成了他的保护伞。

事情是这个样的,由于孩子的性格太活泼、开朗、好动,总是静不下心来去做事情,孩子的家长想了各种办法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以为孩子有多动症,就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而且家长见人就说感觉自己家的孩子有多动症,于是这个多动症就在孩子的心里,深深的烙下了印记,从此之后,多动症就成了他的保护伞,就成了他可以做任何坏事的借口。

但是事实上孩子并没有多动症,他只是性格太活泼开朗了,而且孩子非常聪明,想象力也非常丰富,在我们学校是出了名的捣蛋鬼,基本上老师都不愿意给他上课,因为给他上课,实在是太费心了。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觉得孩子还是非常可爱的,不能只看到他的缺点,我们要多看看他的优点,给他上课之前我跟他的家长沟通了很多,了解了他平时生活中的样子,他的一些兴趣爱好,爸爸妈妈的工作等。我了解到孩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平时爸爸妈妈工作太忙了,对她的关心爱护太少了,所以孩子表现出来的这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给孩子上课的时候,我会从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去给孩子讲课,我发现孩子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可以认真听课,认真跟老师交流了。而以前的时候,总是告诉老师,他的妈妈说他有多动症,所以他坐不住,上着课还总是往外跑。

举这个例子呢,就是为了告诉这位家长,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能手足失措,乱投医。要分析一下孩子出现专注力涣散的原因,根据原因采取措施,这样我们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孩子。

二、根据原因,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平时家长太忙,对孩子的关爱太少,孩子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千方百计的表现自己,于是他就故意表现出怪样子来吸引家长,采取以下措施。:

①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现在有多少整天手机不离手的家长?有时间玩手机,就不能多陪陪孩子吗?又有多少为了孩子不哭不闹,扔给孩子手机让他玩的。

②家长要多赞美孩子。当孩子在某一件事情上表现的很好,或者是考试得了一个很好成绩,向你炫耀的时候,一定不要吝啬赞美孩子。如果你表现得无动于衷,孩子内心就会很受打击,会认为家长不爱他。

③尽量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来共同完成一件事情。例如,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亲子运动等,都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中成长。

2.针对孩子对于你想让他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让他做不感兴趣的事情,他内心是非常煎熬的,所以很难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这件事,采取以下措施:

①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例如,你想让孩子学钢琴,但是孩子表现出来的是对画画感兴趣,那你暂时不要强求孩子学钢琴,让他先从学习画画,这样孩子会认为你比较尊重他的想法。

②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对某件事情的兴趣。 我们继续来说弹钢琴的事情,孩子对弹钢琴没有兴趣,那我们就引导他对此产生兴趣,可以带孩子去观看小朋友的钢琴比赛,听钢琴演奏等,来激发孩子对弹钢琴的兴趣。

③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知识,是非常愉快的,孩子的感触也是比较深的。孩子也学习了,也玩了,一举两得。

3.针对孩子是一个没有目标感、计划感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该做什么?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也就不会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采取以下措施:

家长要经常反问一下孩子,你的理想是什么?

家长要引导孩子制定长期计划、每天的计划,并监督完成。

这样孩子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就有了静下心来完成他计划的耐力。这样就不用担心孩子的专注力不够了。

4.针对孩子原来专注力很好,慢慢变得专注力涣散,有可能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了,例如,迷上电子游戏了,变得爱上网了,过度看电视、和同学闹矛盾了,采取以下措施:

①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发现孩子痴迷于游戏,一定要及时地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过度痴迷游戏带来的危害。

②家长要学会经常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如果孩子与同学闹矛盾了,心情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家长要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教给孩子一些交友的知识,告诉孩子一些处理同学关系的方法。

5.针对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的性格天生就活泼好动,外向淘气。又认为课堂内容比较枯燥,上课就容易做一些小动作,跟同学交头接耳等,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听课上,采取以下措施:

①可以跟老师反映一下情况,让老师上课增加一些趣味性,来吸引孩子的关注。

②可以让孩子练习一些能静下来的学习项目。例如,练练书法、弹弹钢琴、学学画画,这些都可以锻炼孩子耐心、毅力。

6.针对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听课就会比较吃力,做作业也比较拖拉,逐渐就会变得专注力涣散,采取以下措施:

①鼓励孩子问问题。告诉孩子,在上课的过程中有不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举手问老师,不要把课上的问题带到课下,不要把学校的问题带回家中,让孩子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②家长要及时给孩子加油打气。要告诉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问题,不要害怕,有问题咱们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养成敢于面对困难的好习惯。

③家长要耐心指导孩子的疑难问题。

7.针对家长给孩子报的课外班太多了,导致孩子的精力不够,做事情不在状态,采取以下措施:

家长不能跟风随大流,看别的同学家长给孩子报什么班,也给自己的孩子报什么班。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给孩子有选择性的报班。

8.针对家长给孩子报的辅导班太多,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在辅导班已经学过了,孩子就会自认为老师讲的内容已经学会了,于是上课的时候就容易开小差,去做别的事情,采取以下措施:

同第7条采取的措施一样。另外,再让孩子知道,即使这个内容已经学过了,也要认真听课,因为这样可以增加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

9.针对家长就是一个专注度不够的人,做事情三分钟热度,遇到事情咋咋呼呼,不能静下心来去处理事情。孩子跟家长在一起待久了,潜移默化的就会受到家长的影响,采取以下措施:

①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家长以后也要尝试着专注、认真去做一件事情,遇到事情不能三分钟热度,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

②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坚持长时间做一件事情。例如,陪孩子一起练习书法,陪孩子一起每天进行半小时的阅读,陪孩子一起画画。

这些都可以帮助家长,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做事专注、认真的好榜样。

10.针对家庭氛围太差,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能让他专心做事情的环境,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影响,采取以下措施:

①要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去做事情。当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不要去打扰他,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②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让孩子专心做事情的家庭环境。例如,当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不要在旁边大吵大闹,更不要在旁边看电视等,不要做一切影响孩子专注力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之所以三迁,就是为了给孩子找到一个更适合学习的环境。由此可见,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

11.针对孩子可能确实在“视知觉”或“听知觉”尚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专注力涣散,采取以下措施:

家长对孩子要进行视觉专注力训练+听觉专注力训练。

★提高孩子视觉专注力训练方法:

①请把字母行中的o找出来,并画上线。

klonhusgdonhbvcFjbgvasgcvxeriokmnhhvGrtgyiihgffssseghvrfdscbnhjklpombbtvftcwcGiLHWSSDHbhpmnzawuiopnjehuiopknb

②从下面的数字行中,把所有的5858圈出来。

5858 8585 5588 8855 5858

8558 8585 5858 8855 5588

8585 5858 5588 8855 5858

③颜色抗干扰训练,只读字的颜色,不读字。

④走迷宫游戏

注意事项:家长要辅助孩子一起完成,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用秒表计时,所用时间越短,说明孩子专注力越集中。

⑤视觉追踪训练

要求:按照箭头方向,沿着曲线将你看到的汉字抄下来,所用时间越短,出错越少,说明专注力越集中。

提高孩子听觉专注力的训练方法: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玩萝卜蹲、大西瓜小西瓜等可以锻炼孩子听觉专注力的游戏

家长给孩子读下面这些数字,让孩子说出数字6的总个数。家长读的速度一定要适中,否则难度太大,孩子会失去兴趣。

563489607321690536612076493023164579832158698709804321653698745632145698752346819087964321589634215632

③家长给孩子读一句话,每读一遍,多加几个字,让孩子复述,复述的越快,准确率越高,说明孩子的专注力越集中。

例如:

你吃饭了吗?

晚上你吃饭了吗?

今天晚上你吃饭了吗?

今天晚上你在奶奶家吃饭了吗?

今天晚上你在奶奶家和爷爷一起吃饭了吗?

给孩子播放他感兴趣的歌曲,让他听一下里面某个字出现的次数。

对于提高儿童专注力的问题,家长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只要用对方法,由易到难给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每天坚持练习10分钟,孩子的专注力很快就会得到提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陪伴与鼓励非常重要。

【总结】综上所述,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最后分享给您一句话,抚养、教育孩子是既漫长又辛苦的过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一定要及时正确引导,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努力前行,一起加油!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注意力   孩子   专心   专注   家长   父母   事情   兴趣   措施   原因   能力   老师   环境   时间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