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条件允许,还会让老人带孩子吗?

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自己带孩子。大部分老人只会惯孩子,不会管孩子。因隔代亲啊[捂脸]。

孩子总会慢慢长大,自己辛苦点,一边带娃,一边做点什么挣点零花钱,还不会脱离社会太多。

现在有很多妈妈把孩子日常生活,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即能记录孩子成长过程,又能挣到钱噢。




女性同胞,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职业,一旦放弃,就会失掉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双重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既使你自己的丈夫如何有钱,会因你自己放弃的这些,渐渐失去对你的耐心和尊重,当你伸手跟他要钱随着次数的增加,会很不耐烦的扔给你!夫妻婚后不论是面对家中的老人、孩子等,都要本着互相尊重的基础,一起沟通协商,共同承担解决!这样,一个平等的夫妻关系,婚姻质量才有可能稳固和谐!




感谢提问:

激活人口生育的核心:腾出育苗场、配足育苗粮、给足生育时间。因为,古代帝王之家都需要聘请太师,单个现代家庭更是没有可能独自养育好孩子。所以,只能集社会之力共育后代。

背着娃娃干不了职业工作、干好了职业工作陪不了娃、带自己的娃没社会价值与地位认同......已经成为后工业信息时代阻碍人口生育主观因素中的三座大山。为此,在人口出生总量多年大幅下滑的情况下,2021年我国结束了实行多年的限制性“计划生育”、开始执行鼓励性人口生育政策。那么,在人口城镇化集中居住、生产劳动职业化之后,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激活全国人口生育积极性呢?

一、腾出育苗场

现代人类社会建立在生产劳动资源私有化基础之上,人类社会进入城镇化时代之后,这种绝对私有化的弊端在人口生育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偌大的城镇居然找不出一片属于儿童的、非运营性游乐场地,学校非授课时间不开放,授课时间之外的托管服务是收费项目;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体育馆都是城镇地表性建筑,但是年龄小的孩子极少能够独自前往;城镇居住小区建设用地虽然事实上属于全体业主,但是管理权属于物业。因此,小区公共空间实际上也并非孩子们可以自由玩耍的安全场所,比如绿化带禁止孩子踩踏、小广场成年人【比如老人跳广场舞】和孩子争地盘、稍大的空地都被商业化【比如画着停车位、放着自动售水机】。

课堂之外没地儿玩耍的孩子,只能跟着家长压马路,这是对成长时间的巨大浪费、也是家庭劳动能力的巨大浪费;追求单位产值最大化的私营游娱场所不欢迎所有孩子,即使空场人家也不给孩子们自由玩儿,导致巨大的社会财物闲置与闲逛且缺钱的孩子求玩无门;孩子的兴趣跳跃性太强,如果孩子想要的东西都买对家庭经济绝对是极大的负担、如果孩子想要的东西都不买又害怕影响孩子成长发育......所以,未来城镇只有腾出足够的育苗场地+把孩子们应该接触的生活素质&辅助资源都给“共享”了、每个家庭都不必操心孩子的日常游娱了,到那时每个家庭从主观意识上应该都敢生多个孩子。

、配足育苗粮

植物生长的第一份营养来自胚胎、卵生动物的第一份营养来自“蛋”、哺乳动物的第一份营养来自母乳,自然生命诞生之后都必须尽快适应自己寻找食物。然而,人类在进入现代城镇文明社会之后却对未成年儿童实行了一个巨大的意外保护,让家庭必须负担孩子从出生到成年【根据各国司法界定的不同,全世界法定成人年龄从15岁到21岁不等,我国规定18岁以上、体力+智力发育正常的的人为完全民事行为成年人】之前的所有营养补给与成长教辅支出。因此,孩子出生之后对家庭而言从农业社会的劳动小助手变成了城镇社会的绝对“拖油瓶”

尿不湿用1年、奶粉吃3年、上学12年以上【幼儿园3年全家庭付费+义务教育9年除学费以外家庭全付】、食物补给+陪伴至少18年【我国规定18岁以上、体力+智力发育正常的的人为完全民事行为成年人】、担忧孩子健康成长+职业前途+成家状况若干年......因此,有人说如果你没有备足百万或者有能力在孩子成长途中挣到百万还是谨慎生育为好,当生儿育女成为家庭最快的“致负”投资之后要想年轻夫妻不主动节育都难。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是一切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与消费财富的初始缔造者和忠实受用者,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变化不仅会对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与消费财富的消费需求造成间接影响、更会直接决定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与消费财富的劳动生产能力。未成年的孩子是未来社会生产劳动的生力军,今天他们必须依靠家庭提供的营养补给维持生计。然而,基层劳动者劳动收益被企事业单位占据一部分、购买日用消费品再被挤占一部分,如此普通工薪家庭如何配足养育多个孩子的粮食储备呢?所以,人类必须借鉴竹林通过根茎共享了所有成长养料,为所有家庭生育每个孩子配足“口粮”。

三、给足生育时间

曾经一段时间996/007/无节制加班被奉为奋斗经典,而今在人口生育逐年下滑之际,此类奋斗2021年被全社会横批了一把。然而,截止目前就业环境尚未有作出实质性改变,婚育之后绝大多数基层劳动者大概率仍然会被职场边缘化。

教育是工作是人类社会史上最复杂的综合行为艺术,它如同绘画,家长和老师一遍又一遍对着孩子上色,期待孩子能够呈现出自己设想中的画卷。但是,孩子是具备完全行为意志能力的独立个体,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舍弃或添加上许多色泽;教育工作是人类社会史上最难绘制的画卷,因为每个家长和老师都只能凭借已有经验引导辅助孩子学习成长、只能借助人类社会已知社会文明引导辅助孩子适应未知世界的生活;教育工作是人类社会史上最容易绘制的画卷,因为只要环境适应,孩子们总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为自己着色、孩子总能借助已有智慧经验对生活中遇见的问题“见招拆招”。因此,教育工作没有绝对职业标准可以、没有绝对工作规范可寻、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产出。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教育,它不同于网红打卡、点到就行,陪伴孩子学习成长需要十足的耐力与长久时间为保障。虽然,学校教育替家长接管了孩子较长时间的成长辅导工作。但是,课后、周末、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孩子学习成长的绝大部分时间仍然需要依靠家长辅助,并且也只有家长是孩子学习成长旅途中唯一的终身负责人。所以,给家长留足管教儿女学习成长的时间,让育龄夫妻更多时间回归家庭生活才是各种基础中的“黄金版”,比如对社会成年游娱实行营业时间限制、企事业单位宽松育龄职工的相对工作时间、完善小区级综合童年文娱&增加亲子互动游娱频率......

土地宽广能够滋养的植物生命更多,食物【植物】丰盛能够滋养的动物更多。虽然,绝大多数现代城镇居民已经没有办法追求更大的居住空间了。但是,基本公共活动空间、食品补给、生育时间这三项影响人口生育的基本面从古至今都未曾改变。所以,生育政策放开之后,我国激活人口生育的核心就是:腾出育苗场、配足育苗粮、给足生育时间




不会,我孩子就是老人帮忙带大的,好多坏毛病,太宠了[捂脸]




那也不会不想脱离社会女人经济要独立




说实话!孩子不留在身边带是错误




最好是研究生又通心理学的带小孩。有个阿姨婆带孙子,哒哒哒,满是土语,儿媳发火:哒什么!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老人   育龄   江山   画卷   城镇   人口   家长   营养   条件   孩子   我国   家庭   时间   职业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