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春的围棋水平在当时是否是国内最强的?

1984年的时候,马晓春在国内赛事中就已经超越聂卫平了,在全国个人赛和新体育杯中他两次将聂卫平打为亚军,不过,即便如此人们并不认为他已经成为中国围棋的第一人。次年的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仍然是中国的主将。

首届擂台赛对马晓春聂卫平都是机遇,马晓春没有抓住,而聂抓住了。小林光一是个巨人,他对中国棋手的震慑不仅在于棋艺,也在于强悍的精神,刘小光、钱宇平都有胜机,但他们都缺少一点儿自信,所以又都失去了。而做为副帅的马晓春却一点儿胜机都没有,只有聂卫平在关键时刻“赌“了一把,使自己一下子升华了。

说起棋艺,中国棋手都很佩服马晓春,他的成绩在中国遥遥领先其他棋手。但直到1995年马晓春战胜聂卫平夺得LG杯冠军,才算真正落实了他“中国第一”的地位。不过,这个第一也挺憋屈,在韩国四大棋手的压迫下,只能佝偻着腰,挺不起来啊!

国际化的大潮下,关起门来谈第一挺没意思的。马晓春是藤泽秀行非常看好的两个天才之一,不过,精神的孱弱使得他被曹薰铉甩得很远,只满足于“战胜聂卫平“使得他用劲儿有些偏,因此,终其一生也只能是“曾经的中国第一“,而不能再高一步。

围棋即是体育,就不仅仅只是棋艺而已,不畏强手敢于亮剑才是它的核心,尤其是到了马晓春的那个层次的时候。




马晓春的围棋手生涯大致可以分为早慧争锋、练级时咬定青山不松、世界年度最佳、独抗韩流到遽然坠落的四个阶段。

其围棋教练生涯则是拿出了现象级的表现,但因和棋院高层不和,在获得辉煌战绩后以突然下课而告终。

早慧争锋

马晓春在中国棋界60一代国手中属于早慧登顶,他1973年才开始学棋,到1982年即拿下全国围棋赛、国手战、避暑山庄杯三项冠军,出道不久就可以和聂卫平九段分庭抗礼,棋界一般认为从此中国棋坛由聂圣独霸棋坛转为聂马争锋。

在85年新体育杯五番棋上马晓春以3:1勇挫聂圣夺取了当时国内棋坛最具有影响力的新闻棋赛新体育杯冠军,很多人以为中国棋坛会由聂马争雄逐步过渡到马晓春领先的格局。

不过历史的演变常常会出人意料。由于聂圣在中日围棋擂台上的更上了一层楼,单算那一时期的国际战绩聂圣又再次跑在了最前面。到88年随着世界棋赛举办的接踵而来,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中国会何时夺取世界围棋冠军?

1987年的马晓春已经有了三番棋上战胜日本超一流棋手的成绩,可从88年世界棋赛推出算起,马晓春用了大约6年的时间方才开始具备夺取世界冠军的实力。

练级时咬定青山不松

马晓春练级期最重要的片段自然是和当时日本棋坛第一人,名人、棋圣头衔的保持者小林光一进行的6次三番棋较量。小林后半盘功力精深,形势一旦占优其保持优势的运转能力堪称天下一品,马面对小林曾连续三次番棋一盘未胜,一般人受此打击往往会一蹶不振,例如刘小光九段代表中国棋赛冠军连续挑战赵治勋、小林光一、林海峰受挫后就萌生退意,但马晓春从未因此气馁,他从中看到了自己和小林的差距正在缩小。到后来马2次以2:1获胜,这一磨砺的过程尽管有些苦涩,但让马晓春的棋艺上了新的台阶。马年青时到了棋局胜负关键处缺乏咬牙的狠劲,经此磨砺后这个弱点明显有所改善,这为了后来的腾飞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比在国际大赛出头的坎坷马晓春在国内棋坛建立统治要顺利得多,1992年初马晓春在棋王挑战赛中胜了聂卫平,这时马晓春已经先后获得过当时国内所有的新闻棋赛冠军,成为了中国围棋界棋赛冠军的“大满贯”,事实上从此中国围棋步入到了马晓春时代。马晓春在中国围棋史上其绝对霸主期跨度达15年,从82年一直延伸到常昊已经有两次擂台赛横扫经历的96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马晓春在国内名人战五番棋决赛上保持着十三连胜的空前记录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年度世界最佳

马晓春从94年下半年至95年期间,三番棋方面2:1小林光一、2:0林海峰天元、2:1世界全冠王曹薰铉(曹在94年夺取过当时举办的所有世界棋赛冠军)、2:0柳时熏天元;

五番棋3: 1胜聂卫平;

世界棋赛上单局胜尹炫皙、王立诚、石井邦生、加藤正夫、林海峰、赵治勋、小林光一、柳时熏、小林觉。

在95年的世界赛场上马晓春胜12局,负2局,总胜率高达85%!

在95年马晓春一举拿下当年举办的全部世界围棋冠军,是中国围棋史上的第一位世界围棋双冠王!

时任中国棋院院长的陈祖德九段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是中国围棋又一次历史性的重大突破。作为新一代棋手领头羊的马晓春接连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必将会鼓舞更多的年轻棋手去冲击世界冠军,从而带动中国围棋整体水平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马晓春95年的爆发其实质是60后棋手做好了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取代50后超一流的全部准备。但还没等60后棋手坐稳宝座,70后棋手李昌镐就杀到了阵前,李昌镐(以下简称大李)来了!

独自抗韩到遽然坠落

96年马晓春和大李在两项世界棋赛决赛相遇,结果马晓春都败了,李昌镐克服了自己之前只擅长主场作战的不足开始席卷天下。单就技术层面而论,马九段本是中国棋界继聂圣之后全面吸收日本围棋理论集大成的选手,他对全局流向有着敏锐的感觉,他的破空和治孤的手段高强,行棋灵活多变,已经初步具备了抵御小韩中盘力量的打击。但严格说马九段修炼的棋艺套路还只能算是救火方案,可以应急,但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马九段的棋本质上还是守空型棋路,中盘破坏力不足,在后盘面精确收束领域就不及大李,另外行棋灵活多变也只能让小韩中盘力打不着,尚不能对小韩的中盘力战而胜之,和大李比拼处于下风也是在所难免的。

马对大李虽曾连败但斗志未失,在99年初他相继在三星、LG五番棋上再次挑战大李。三星决赛终让大李恶战苦斗,直到到第五局大李方才涉险过关,这是马晓春棋手生涯盛转衰的转折点,从此无力再对大李进行反扑。

尽管马九段的成绩难尽人意,在马晓春的全盛期即95至99年,这一期间合计有18项大赛,中国围棋有所反弹,中国围棋打进决赛成功率由过去的27%上升为50%,夺冠成功率由0变为11%。这一期间如果没有马晓春,那么中国围棋夺冠成功率将从11%降为0,如果没有马晓春,中国围棋打进决赛的成功率将由50%降为11%,可见马晓春对这一时期中国围棋有相当强的支撑作用。和88-94年相比,95-99年期间马晓春助力中国围棋向前继续进步,变偶尔争夺冠军为时常争夺冠军,变不能夺取冠军为偶尔夺取冠军。这就是马晓春作为棋手对中国围棋所做的贡献!

遗憾的是,由于马晓春未能阻挡住大李统治棋坛,所以那时马晓春的贡献未能得到愤青和媒体起码的公允评价。马晓春在世界赛场上未能充分的发挥出全部的实力,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其实这何尝不是中国围棋的悲剧!

现象级的围棋教练生涯

00年至05年,25个世界棋赛,中国围棋打进世界决赛成功率为48%、夺冠成功率却仅有8%,韩流继续独美,中国在后仍然是苦苦追赶。对于当时的中国围棋而言,小韩王牌主将李昌镐的威胁尚未解除,而此时小韩的年轻力量又已走上了舞台,李世石在一年内连夺三项世界冠军,在三番棋赛上连破古力、王檄、常昊,我70后、80后领军棋手皆被其压制,此诚中国围棋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就是马晓春临危受命的围棋历史背景。

马晓春挂帅中国围棋后主要抓了三个关键性的大事。一是,过去棋手要下训练棋,就拍拍另一个棋手的肩膀说‘我们下盘棋如何?’或是有的棋手下午两三点才到棋院,一看快要吃饭了,马上凑合着下一盘超快棋。这种不系统的、散乱的训练彻底改之,把国家围棋队训练的质量提升上去。二是,重新启用老中国围棋传家宝—个人研究心得集体共享制,以小韩的大小李为突破目标,而马晓春在集体研究的过程中凭借他在棋上的造诣和经验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三是,马晓春重建中国早期擂台赛的综合备战体系,在大赛期间在帮助棋手拟定对局策略时更为客观、周全。

原本马晓春的目标是力争在上任后一年多时间里拿下1个世界冠军,然而形势比人强,在马晓春实施好新政的三个举措后不久,中国围棋就打了二个漂亮的翻身大仗从而改变了小韩围棋一枝独秀的格局。于06年开始迎来了中韩围棋相互抗衡的新局面。马晓春执教三年多的时间里共有12个世界围棋赛事,中国获得了其中的6个冠军,中国围棋夺冠次数超过了过去约17年里中国围棋夺冠总数的2倍!要知道在2000年至05年上半年期间,共产生25个世界冠军,中国才仅仅拿了2个冠军。

纵观马晓春的棋手生涯他虽和当时棋坛的霸主相比自是有所不逮,但马九段棋上的造诣也颇有独到之处,在棋上敏锐、灵变、细腻对全局流向发展有很深的洞察力,担当教练一职后他就好似总参谋长一样,为奋战在一线的国手们提供很有价值的战况分析,可以说在教练的岗位上马晓春把自己的才华淋漓尽致的施展了出来,在这个岗位上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马晓春执教期间绝不是光有三板斧,他对后辈精锐潜能早有预判,在慧眼识才方面当柯洁才华还未绽放前,就大胆使用让其在围甲得到锻炼;他对棋手的棋艺风格演进很有独到见解,例如上任后就建议常昊转变棋风;设计马氏积分拓宽了棋手参加世界大赛的渠道,但同时也促使棋手有了成绩后还需继续努力,不然原先的优厚待遇就会大幅缩水,这就改变了过去中国围棋靠老面孔打天下新秀缺乏参赛机会的局面;还尝试抢占围棋技术制高点,马晓春的思路是将过去中国围棋研习日式围棋理论追求子效的精髓和后来学习韩国流力战融会贯通起来,可惜这方面尝试随着马因和棋院官僚交恶下课而戛然终止。

总之马晓春在围棋教练岗位上有着现象级的发挥,他在教练岗位上留下的财富仍有待引起人们的重视、整理和挖掘,其影响力至今尚无其他教练可以企及。




当然是最强的。当年马晓春战胜小林光一的决赛我看了实况转播。聂卫平担任解说,马晓春下出的棋,聂卫平看不懂,不知道什么意思。直到马晓春战胜对手,聂卫平才恍然大悟。李昌镐虽然赢马晓春比较多,但是他认为马晓春很难对付,认为他常常下出出人意料的妙手。第三届三星杯决赛,马晓春二比一领先,状态很好,李昌镐状态不佳,如果按期比赛可能丢掉冠军,韩国方面竟然找理由延期比赛。等到李昌镐状态好了再比赛,结果马晓春连输两局,丢了冠军。这也成为李昌镐围棋生涯的污点。如果正常情况下马晓春获得冠军,心气不一样,就可能是另一个强大的妖刀

马晓春了。




“冠军的棋,亚军他看不懂。”这个梗不知道有多少还有爱好者知道。放在今天,这句话可以掀起巨大的流量。

当然,我想马晓春也不是故意要噎聂卫平老师,但确实这个时期,马晓春应该是最强的。

尽管新民围棋的“聂马七番棋大战”聂卫平老师4比3赢了。但在擂台赛和双边对抗消去自身光环的前提下,马晓春连续拿下东洋证券杯,富士通杯,成为中国当时唯一的世界冠军,尤其富士通杯踩在宿敌小林光一的肩膀上夺冠,奠定了自己无敌的地位。

可惜如流星般,仅过一年,冠军即被李昌镐一一夺走。贴5目半的时代,东洋证券杯的第三局马晓春的半目败成为他一生中的骨折——哦不,转折点。

喜欢马老师的,可以读一下他的《笑傲纹枰——十二胜局揭秘》,更可以读一下他的《黑白之间——十二败局》反思。这不仅仅是二十四张棋谱,更是中国围棋那一代人奋斗的缩影和马晓春本人宿命一般的结局。尤其是里面的文字,鏖战小林光一的艰辛,输给李昌镐的无奈与不甘,令人唏嘘不已。




聂卫平走下坡路以后,常昊没起来之前,这一段时间肯定是最强的,他可是中国第一个拿世界冠军的人啊!




聂卫平除了那个特殊时期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战绩,其实已经很弱了。记得当年丁俊晖说台球中国赛夺冠人家那群大咖是来度假的。聂卫平的实力就可想而知了。




马晓春当时在国内所向披靡,无人是其对手。可惜的是马晓春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打遍中国棋手天下无敌手,随便赢聂卫平而且狂妄至极,出了一本书,号称中国有文化的棋手。在和日本棋手比赛时输的一塌糊涂,难比江铸久、刘小光,确实是难当大任,过了两年销声匿迹了。中国围棋的过客,无法和聂卫平比较。




即便是在已经被李昌镐死死压制的1996年,他在国内依然能够独揽名人、天元、霸王三大头衔和“友情杯”冠军,对外也能击败四连胜的大竹英雄终结第十届中日围棋擂台赛,零封柳时熏取得中日天元对抗赛的三连胜(三个2:0),富士通杯和东洋证券杯两胜日本双料棋圣小林觉,东洋证券杯半决赛连续第二年淘汰韩国围棋皇帝曹薰铉,国内最强应该没有什么疑问。但1997年随着小龙辈棋手的崛起,天元、霸王、友情杯冠军相继被常昊、王磊和邵伟刚瓜分,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是毫无疑问的!国内头衔基本都被小马包了




马晓春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的一段时间,已经坐稳国内第一把交椅,国内大赛头衔基本被其囊括,即使与日韩顶尖棋手交手,也不落下风,期间两夺世界冠军。可惜巅峰期太短,主要是专注度不够,用在棋上面的时间太少,很短时间就被李昌晧超越,并一直抬不起头来。即便如此,在国内也是难逢敌手,直至常昊等小字辈崛起,才逐步谈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三星   围棋   东洋   天元   棋赛   棋坛   棋艺   擂台赛   棋手   中国   九段   最强   决赛   水平   冠军   中国围棋   体育   世界   马晓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