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给找了劳务派遣的岗位,要去吗?待遇怎么样?

很多年轻人不知情,被派遣公司骗了进去,可是万万想不到,他们的父母其实更不知情。说真的,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或者身边的朋友深受其害,谁又能够理解[劳务派遣]这四个字下面深藏的罪恶?

正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懂的人才要多出来说一说。说的目的,主要是让那些不懂的人别陷进去了。

我们先不谈工资待遇,今天不从待遇方面去揭露他的罪恶,今天从员工工作环境,员工培养模式方面来揭露。

就说劳务派遣被如此广泛的滥用,各行各业(主营业务)都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务派遣公司根本不具备对各行各业的主营业务员工[岗前培训]的能力。

而派遣工到了各个单位里面,也极少有岗前培训,大都是以传统的“传帮带”模式,由各行各业的老员工把一些基本的工作要求告知派遣工。当然也有一些走过场式的所谓岗前培训,内容无非就是职业道德和礼仪知识,可是要知道,这些派遣工到了真正的岗位上的时候,接触的那就是实打实铁打铁的主营业务了。主营业务跟职业道德还有礼仪并没有太大关系。

而负责传帮带的[各行各业的老员工],有正式工,也有派遣工,但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很容易就把新入职的派遣工带偏了,带坏了,带歪了。导致他们(新人)的业务能力长时间都发育不起来,因为主营业务不硬,就得什么[脏活累活]都要接,有受不完的累。

很多派遣工都熬不过新人的这一段苦日子,都在自己的主营业务还没有学起来,立起来,熟练起来的时候就辞职了。

这也是[传帮带]培训模式的一个致命缺点,这种培训模式,本来就会占用培训者的工作时间,再加上有的人不是特别瞧得起派遣工,自然不会把很多必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甚至只教会你干脏活、苦活,累活,其他的一概不教。

我们知道,学主营业务是需要脑力和体力齐头并进的,需要深下苦功,需要有很多的机会去磨练。传帮带式的培训方式,有时候会发展成[学徒式]的培训方式,这对于员工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学徒式的培训方式,使得员工的成才期(孵化期)扩大至正常的三倍以上,甚至孵化失败,极其容易滋生员工的阴暗面。

有的单位甚至存在,做得优秀的派遣工,被打压,被排挤的情况。因为都是领一样的工资,那些做的不好的,就看不顺眼做得好的。有的老派遣工因为资历大,认识一些领导,就把自己很多的亲戚,包括子女,都带到单位来工作。这就造成很多工作无法正常的分配到相应岗位的头上。遗漏部分,要由那些做得优秀的派遣工来背锅。

所以劳务派遣制下,伤得最深的是那些做得优秀的派遣工。他们走,不行,年龄大了,青春都耗在这了,对行业习惯了,甚至有感情了。他们留,更不行。因为1000~3000的工资,让他们抬不起头,还要被派遣工当中拉帮结派形成的亲戚团伙欺负。亲戚团伙只做一部分的工作,把剩下的一部分工作丢出来,给优秀的派遣工补漏,强行把一个人能做完的事情分给两个人做,多耗费了一道工时,优秀的派遣工除了有自己本职的工作,还要接这些7788的活…

当然,能熬得过这一关,能留下来的,同时成为[主营业务骨干]的派遣工,几乎都是神。

再来说说工资待遇。我就简单的说一下,让这些还蒙在鼓里的年轻人了解一下。

大企业或者财政给派遣公司每个(劳动力)6000元的购买费,购买这些人为相关的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可是,派遣公司要对这6000元截留一半以上,实际上发到每个派遣工手上的工资只有2000多。

这还不算。

派遣工过节没有加班费,天气热了没有补贴,天气冷了没有补贴,外出公干还要花自己的钱,连搭车去完成工作也没有车费补贴,没有绩效工资(做得好跟做得不好都是一样的工资),没有工龄工资,没有购房补助,住房公积金是最低的标准,你做了很多年(派遣工),你回头去看,你的公积金只有不到1万。连你子女读书时候的择校倾斜性政策都是没有的……

还有,年终奖是0元或者200,派遣公司高兴了就给你200,不高兴的一分不给。

说了这么多,你还会被骗去派遣公司吗?




如果你能找到正规合同工(与企业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但凡有一点出路,也不要选劳务派遣岗位。如果你没有任何退路,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有三种企业的劳务派遣岗位可以暂时考虑,其他类型的劳务公司就不要考虑了。

第一,你确定你的父母和你本人了解劳务派遣制吗?很多都是坑,对你的职业发展不利。

劳务派遣是舶来品,来源于西方国家的用工模式,西方职场人有流动工作的文化,不在乎什么正式身份、编制等这类中国特色的东西,所以,劳务派遣制在西方职场很正常,尤其对中小企业,自己不善于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干脆把劳务人员委托给人力资源专业公司管理。

但到了中国,这样用工模式“水土不服”。中国职场人喜欢稳定,这跟社会环境有关系,比如说户口、买房、孩子上学等等,受到很大限制,不可能像西方人那样满世界就业。

大约在1995-2000年,国企为了解决招工问题,没有办法突破“定员定岗定编定资”的限制,于是绕过这个“四定”限制,可是引进劳务派遣制度。什么意思呢?企业没有定员,就找第三方劳务公司,由劳务公司招人,然后派出到国企工作。不算国企的正式员工,不占定员,不占工资总额。国企向劳务公司支付劳务费即可,而不进工资总额。

到了2000年后,这项用工模式被大量复制。许多大型国企纷纷采取这种形式,导致劳务工泛滥,许多国企70%的工人都是劳务工。劳务工不是国企的正式员工,无论是工资待遇、社保待遇,还是职业发展,都远远低于正式工,造成了大量矛盾。

所以,你和你的父母,首先知道劳务派遣制,是临时工的概念,本人与劳务公司签劳动合同,然后派驻到企业工作。工资待遇、社保、福利以及培训发展,都低于正式员工,有一种二等员工的屈辱感,而且长期发展没有太大的希望。

第二,2016年重新规范劳务派遣制之后,劳务工的发展前景更加暗淡。

由于企业大量使用劳务工,有的劳务工就在管理岗位上,与正式工混岗工作,甚至提拔到很高的管理职位。同时,一线劳务工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比如,正式工月薪8000元,劳务工只有3000元,还没有社保,但是干最脏最累的活。

2016年有关方面下发规范劳务派遣制的通知,要求有三点重大变化:

一是劳务工只能用于三性岗位,就是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岗位。

二是劳务工总数不能超过企业用工的10%。

三是超过10%的劳务工,要么转正式工,要么转外包工。

部分国企把超标使用的劳务工转成了正式工,但大多数企业都转成了业务外包工。业务外包工,换汤不换药,但地位比劳务工还低。原因在于,劳务派遣制,对企业来说,用的“人”;业务外包制,外包工对企业来说,只是一个“工作量”。

业务外包工与劳务工更惨的是,用人企业不能直接管理外包工,于是企业更不管外包工。所以,外包工,虽然也是劳务工转身份而来的,但地位还不如劳务工。

第三,具体到你该怎么选择呢?

目前,使用劳务工的地方,主要有三类单位:

一类是国企。举例,国企的保安、保洁、一线操作工,等等。

二类是政府部门的后勤单位。举例,政府的食堂里的工作人员。

三类是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举例,事业单位里的企业编或编外人员,比如,记者就有正式编,还有劳务工(企业编)。

如果是大型国企,最好是央企的劳务工,可以稍微考虑一下。当然,最好选择央企自己改制的劳务公司里的劳务工,这个稳定性强。因为,央企有内部规定,劳务工表现好的,比如,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一等奖的,可以转为正式工。

如果是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劳务工,基本不可能转为正式编,没有任何希望,别指望了。

综上,劳务派遣工,民间俗称临时工,既然是临时工,就受到了发展局限性。劳务公司就是一个皮包公司,只管收取人头费,不会管劳务工的培训发展、福利待遇和维权等难事的。所以,但凡有正式工的机会,就不要选择劳务工。你干一辈子又脏又苦的工作,还看不到转正的希望,仅仅这种屈辱感就让人心脏受不了。




如果有其他选择,这个当然不要去了。

小雷曾经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劳务派遣人员,说说自己的经历吧。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某国企的招聘,那时并不知道劳务派遣是什么概念,自己也没有了解清楚便报了名,通过笔试和面试成功进入单位后,才渐渐明白劳务派遣和正式工的差距。

在工作内容上

小雷所在的企业,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作内容其实和正式人员并没有什么差别,甚至很多的劳务派遣人员承担的工作量都是更多并且更重要的

在工资收入上

劳务派遣人员试用期转正后一个月到手也就一千多,可正式员工试用期到手就2000元了,转正后更是有三千多,而且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也都是劳务派遣人员的至少两倍,年终的奖金更是天差地别。所以收入上完全不能比较,一比就伤透了心。

在发展前景上

在前期,劳务派遣人员中比较优秀的还是有一定机会能够获得转正,当然也是需要考试的,但是现在基本已经没有这种机会了。而提拔更是没有可能了,因为现在企业都要求重要岗位必须由正式员工担任。

在工作稳定性上

劳务派遣员工肯定是不如正式员工稳定的小雷同期进入的同事,不到一年就走了三分之一。到后期公司开始控制劳务派遣人员比例的时候,有个劳务派遣的同事,年前开会还被评为部门优秀,年后就被公司辞退了,那一阵子人心惶惶。而国企的正式员工基本没有被辞退的,连辞职都要走上一堆复杂的流程才能够得到批复。

所以,年轻的时候如果有选择,还是不要去劳务派遣岗位,蹉跎了时光,浪费了青春,最后发现没有出路时,为时已晚!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不要,宁做合同狗不做派遣人




劳务派遣,是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将他们派遣到用工单位的一种用工形式。

现在这种用工形式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企业管理方便

因为派遣工跟用工单位只是用工关系,不是劳动关系,所以,用工单位不需要给员工办理正常的入职手续、离职手续。这对用工单位来说,管理就很方便了。在企业旺季的时候,急需用工,派遣单位就可以把派遣工送过来。当企业淡季的时候,不需要用工了,就可以和派遣公司终止劳务派遣关系。

第二,用工成本低

企业用派遣工,企业只需要支付派遣费用给派遣公司就可以,至于其他的费用,用工单位是不用支付的,比如社保和公积金。而这两大块,是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用派遣工,是可以降低用工成本的。特别是当用工单位想和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时候,不用支付支付补偿金,而只需要退回给派遣公司就可以。

第三,可以快速补充员工

有些企业的发展非常快,可是,光靠人力资源部几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快速招聘到。但是如果和派遣公司合作,则可以快速招聘员工。这对企业来说,劳务派遣也是一种招聘渠道。

因此,派遣工对用工单位来说,好处还是很多的。

关于劳务工的工资和正式工的工资

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规定:“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所以,国家是有法律规定要求正式工和派遣工同工同酬的。但同工同酬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个人的工资跟个人的能力、学历、素质、经验等都有关系。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企业还是应该要坚持同工同酬的原则,毕竟,派遣工也是付出了同样的劳动,产出了同样的成果。

当然,现在很多企业的派遣工,做的都是基层工作,而且派遣工的工资制度和正式工完全不一样。比如有些公司的普工,他们的正式工可能采取的是月工资。但是对于派遣工来说,采取的则是小时工资制度,这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工资存在差异,当派遣工的工时不够多的时候,他们的工资就会比正式低很多。




家里给找的劳务派遣的岗位,你在这里问要不要去?

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其他选项供你选择?

如果有,可以放弃;如果没有,先做着吧,总比闲着强。


一、劳务派遣岗位工资高低,可自行调查: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用劳务派遣工,既免去招聘之苦,费用相对低,遇到工伤、辞退等事宜又可让派遣公司承担部分相应责任。

劳动派遣工整体上比正式员工低,这是毋庸置疑的。

未说具体地域、具体公司、具体岗位,很难判断高低,只有你去了解当地的市场行情。如果是普工、文员、保安等工作,可去当地的劳务市场问问即可知道答案;若是其他职位,即可去招聘网站如前程无忧、智联、老板直聘等,直接看各公司相同职位的待遇,自可一目了然。


二、你有更好的选择吗?

家人给你找劳务派遣的岗位,而非你自己找工作,证明你的能力、主动性尚欠缺。

在考虑是否放弃这个工作机会之前,问问自己,你是否有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

如果有信心,干脆利落地告诉家人,找到心仪的工作,把录取通知书放到家人面前,这是最好的行动。

如果能力不足以找更好的机会,又眼高手低嫌弃劳务派遣工作,只把希望寄托到家长身上帮你找更好的工作,还是立马去上班吧,至少你可以用劳动证明自己能养起得自己。

有任何美好的想法都可以理解,但环境会提出相应的条件,理想是要能力来支撑的,否则只是幻想。

想找更好的工作,请思考:

1、你的学历如何?大专?本科?

2、你的经验如何?之前有过哪些成功经验?

3、你的能力如何?比如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书写能力、营销能力、承压能力?

4、你心仪的公司、岗位有哪些要求?你能成功应聘吗?

5、你为找到更好的工作做了什么?

6、你有学习计划持续提升吗?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当你放下面子去赚钱时,证明你长大了;

当你能用金钱赚回面子时,证明你成功了;

当你能用面子去赚钱时,证明你是个人物了。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人都得为了梦想而努力。

如果竞争力强,有很多选择机会,尽可能寻找喜欢的高薪的工作;

如果没有竞争力,生存尚且艰难,就别挑剔了,放下面子,好好工作。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你干不好的工作,自力更生就是活着最起码的尊严。


——段晓岚写于2018.11.09




如果进入劳务派遣的岗位,有可能会出现做着同样的活,但待遇和工作环境却与正式工相差甚远的情况。

劳务派遣其实就是第三方公司签约,由第三方机构跟劳动者签约,劳动者接手派遣任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减少人力管理,将大量人事事务外包给了第三方公司。目前许多行业都存在着“外包”的情况。

至于劳务派遣和本部的区别,主要在以下方面:

1、待遇差距

外包公司的实际待遇通常和本公司还是有差距的,即使你干着同样甚至更多的活!

外包公司为了多盈利,会尽量压低员工本身的待遇福利,从客户给的人力费用当中抽钱,这样员工本身的实际待遇就比非外包少。

2.归属感很低

内部看不起外包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你为公司做事,但是本人在公司是没有一个完整的身份位置的,员工个人对于公司的归属感也会很低,与内部人员建立平等关系也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外包更多是项目任务制,做完马上换下一个。

3.接触不到核心业务

许多外包业务工作技术含量低,重复度比较高。对于公司来说这些事务让外包公司的技术员来做这些工作比较合适。因为没有紧密参与本部沟通,作为员工会比较难接触到有科学体系,沉淀价值的核心业务。也没有办法更好的学习。

关注前程无忧,收获职场干货,陪你走过求职路!




千万别去了,就是和坑,挣着撑不着饿不死的工资,干着最累最苦的活,没有任何保险福利待遇,没前途的。




劳务派遣分为两大类,差别很大,待遇更是天壤之别。

我们先来看两个故事。

故事一:

小王是我们单位的临时工,属于劳务派遣性质的。大学毕业后,小王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来到了我们单位。

作为临时工,工资并不是很高,他是本科学历,工资3000元,缴纳五险一金(不过是按照最低标准来缴纳的),每年固定的上涨100元。3000元的工资在当下已经不算是很高的了,相比我们正式工,算是非常低的了,我们正式工的工资都是比较高的,基本上5000元以上。

另外,小王学历高,为人聪明,干活也很利索,领导交给了他不少工作,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

在我们单位,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别主要是体现在工资上,除了他们工资低,其他和我们都是一样的,休假、福利、工作,基本上都是一样。领导在安排工作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分正式工和劳务派遣工。

对这些劳务派遣工而已,前途渺茫,主要是因为没有晋升通道,也没有转正的渠道。即使工作几十年,依旧是改变不了身份。

尽管如此,小王心里很明白,他把这份劳务派遣工作当做一个过渡,每天工作虽然累一些,但是在工作中却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本领和技能。

后来,小王考上了公务员,就离职了。

像小王这类的劳务派遣有很多,工资低,工作简单, 也不会转为正式工,没啥前途。很多人都是当做一个过渡,等有机会找到合适工作后,他们会立即跳槽,奔向更好地工作。

故事二:

表妹是我们大家庭里学历最高的,博士学历。毕业后,到福建某高校任职。签合同的时候,她告诉我,她跟学校签的是劳务派遣性质的合同。

当时,我有点蒙圈。高校引进博士生,也用劳务派遣工吗?

后来,经过多方了解才知道,很多高校老师都是合同制的。现在,高校在逐步的改革,取消了事业编制,改为合同制。有的老师就是采用劳务派遣合同的形式来签订合同。

虽然是劳务派遣性质的,但是,这些高学历的人才,他们和以前的编制老师是一样的待遇,博士生定级是副高职称,也能随着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而不断地提高职称,工资和其他老教授工资是一样的体系。

待遇方面也是一样的,我表妹第二年到单位后,就领到了一套福利房,非常幸福。而且,作为高学历人才,当地还有很多的人才引进政策给予她。

我表妹这样劳务派遣性质的大学老师,其他和正式工是一样的。在大学里,也不区分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将来会逐步地趋向于一致。

通过以上两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劳务派遣也是有区别的。通常的劳务派遣是比较简单的工作,纯粹提供简单服务,是企业为了节约用人成本而进行的。而另一类劳务派遣工,却是高学历、高智商的,他们工资待遇都非常的好。

那么,家人给找了劳务派遣工后,到底该不该去呢?这里有3点建议供参考。

一是要看自己的职业规划。每个人工作后,都都有一个职业发展规划,将来从事什么,想达到什么成就等。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来看劳务派遣工作。如果是与自己的职业规划相符合的,那么就可以尝试一下。特别是在一些大企业、大厂的劳务派遣工,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增长很多技术,有助于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是要看自己的从业目的。很多人从事劳务派遣工,有这样两个目的,一个是劳务派遣工工作简单,不累,图清闲。另一个是为了过渡,从事这个工作的同时,积极准备其他的考试,随时准备考走。那么,目的不同,对待这份工作的态度也就不一样。为了清闲,可以长期从事,但是没前途。为了考走,可以好好工作,合理规划时间,既增长专业技能,又能考走。

三是看成长空间。工作的结果就是要有成绩,有报酬。这里的成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自身的成长,一个是工资报酬的增长。通过一份工作,要能锻炼自己的才能,增长能力,让自己得到有效的锻炼,不断地成长。另一方面,要有较好的工资报酬。

通过以上三个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具体看看这个劳务派遣工作到底合适与否。如果工资待遇差,又没有什么成长空间,那还不如寻找一份其他的工作,没必要从事这样的简单工作。

综上所述,劳务派遣工作,并不是最好的工作。人在职场,要有理想,更要有平台。劳务派遣这个平台是非常小的,也是限制人发挥的地方。

我更建议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不少通过中间这个派遣公司。




看什么岗位,如果是政府部门的三方合同可以去试试,最起码每年可以博一下编制考试,有些要基层经验的就是给三方合同员工留的,要是国企央企什么的就不用比量了不如找个正事的普通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劳务   小王   正式工   岗位   劳务工   外包   国企   待遇   家里   工资   员工   能力   单位   正式   社会   工作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