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自己得癌症,做什么体检项目比较好?

谢谢邀请,作为一个消化科医生来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现在生活咨询发达了,很多人一得癌症特别是名人得了癌症会马上传开,导致很多大众有恐癌心理。加上自己偶尔难受又上网查询一下发现很多症状跟癌症的临床表现都有点类似就更加害怕担心了。

临床上做胃肠镜的时候就碰到这种情况,家族里面有一个人发现胃癌,整个家族的人都跑来体检胃肠镜。我一个朋友,跟玩在一起的一群酒肉朋友,经常一起抽烟喝酒吃夜宵,甚是开心快乐,但其中一个便血来做肠镜查出结肠癌,后来一群朋友都吓死了,因为经常一起抽烟、喝酒、吃夜宵、熬夜,结果所有玩在一起的朋友那一个月排队来做胃肠镜,当然这并没有什么错,至少查一下大家都放心,不用整天担惊受怕。还好结果都没什么大问题。

回到题主提问的问题:

如果真的恐癌的话,那就要去相对大一点的医院,至少二甲以上的医院全面体检一下。全面体检不仅包括抽血,还包括临床辅助科室的医疗器械检查,比如全肚子的彩超:包括肝胆、胰腺、脾脏、双肾、前列腺、甲状腺等彩超。胃镜、肠镜检查。如果有抽烟的话不要拍胸片,最好要做个胸部 CT,女性的话还要包括乳腺和子宫、卵巢。

为什么要做胃肠镜体检?

目前临床上消化道道肿瘤占据所有肿瘤一半以上,早期的食管癌、胃肠道癌症只能通过胃肠镜检查出来,其它检查比如彩超、 CT、磁共振等检查都查不出早期的胃肠癌及食管癌,所以常规全面体检也要包含胃肠镜的检查。

所以说如果要体检的话最好就是全套抽血检查+胃肠镜+全腹部彩超+肺部 CT,如果女性的话还要加上子宫、卵巢、乳腺等检查,这样全套检查下来估计要3000左右,如果检查没问题,几乎可以排除90%以上的癌症了。

当然如果有难受的话最好让临床医生先评估一下还可以重点检查一些器官,比如你反复上腹痛,查胃肠镜没问题,那可能需要查一下上腹部 CT 或者磁共振排除肝胆、胰腺的问题。因为作彩超看胰腺看的不是很清楚,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有问题欢迎关注并留言讨论!




就普外科而言,主要是腹部的癌症,做了以下三个检查,如果都是好的,基本可以排除腹部的癌症,不要再去花别的冤枉钱了。

1.全腹部平扫+增强CT

很多人不知道,腹部CT还分平扫和增强。有什么区别?全腹部平扫CT便宜,几百块钱,看个大概。进一步的细看,需要去打造影剂,做增强CT。造影剂是在检查的时候注射到血管里的药水,所以增强CT的图像,动脉和静脉血管都是显影的。因为所有的腹腔脏器都有血管去供血,所以每个脏器都能看的比平扫CT更清晰,价格也贵的多。

比如,我在门诊看病。病人先做了个B超发现肝脏上有个肿块,不能确定性质。这时候,如果只做平扫CT,可能无法去判断肿块的性质。而做了平扫+增强CT,我就可以观察不打造影剂时,这个肿块在平扫CT上是什么样的。打了造影剂后,肝脏的血管被造影剂填充后,肿块是什么样的。根据肝癌的成像特点,我就可以去判断这个肿块是不是肝癌。

把平扫和增强CT结合起来,就可以动态地去观察腹部的肿瘤。腹部的器官分实质性器官和空腔性器官。CT检查对肚子里的实体器官(如肝、胰腺、脾脏等)效果更好,对空腔性器官(胃肠道、输尿管等)的效果差一些。所以需要补充其他两项检查:胃镜和肠镜。

2.胃镜

胃在B超上看不清楚,因为胃里的气体会干扰医生的判断。用CT看的话,主要看胃的外壁。这个时候,胃镜应运而生,让医生可以在直视下看清楚胃的内壁。

胃上长东西,在胃镜下可以看的清清楚楚。然后,取一点肿块组织去病理科做活检,可以判断是不是胃癌。如果是胃癌,可以根据胃镜和CT结果,得出一个临床分期,看是早期胃癌还是中晚期胃癌,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

3.肠镜

肠镜和胃镜的作用差不多,也是在直视下看结肠(也就是大肠)的疾病。如果是结肠的外壁长东西了,CT可以看清楚。如果是结肠的内壁长东西,就得靠肠镜了。肠镜做的时候,从直肠、乙状结肠,到降结肠、横结肠,最后到升结肠、盲肠。同时可以看一下阑尾开口的地方和小肠末端。同样是取活检去做病理,根据病理结果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以上就是普外科医生看病的“三板斧”。三斧子劈完,如果没有发现发现肿瘤,基本可以排除腹部的癌症。

为什么说基本排除呢?

第一,目前对于小肠的肿瘤,临床上仍然没有太好的办法。虽然有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第二,肚子里特别小的肿瘤,比如说小于5mm,有时是看不出来的。

第三,对妇科和泌尿系的肿瘤,有时需要去做专科检查才能找到肿瘤。

综上所述,全腹部平扫+增强CT、胃镜、肠镜,就是目前查腹部肿瘤比较可靠的手段了。

我是普外科郑医生,如果我的回答有帮助,可以点赞。了解更多医学知识,点击关注我。




为什么有些人年年体检,但是查出来癌症还是丧失了手术机会?我们体检的时候,如果是单位组织的,包括血尿粪,肝肾功,腹部B超,心电图,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那么这些检查能不能检查出了癌症,能不能早期发现癌症?其实并不然。

但是也不可能让你去把医院的检查都做一遍,一方面,花费太多,一方面受太多罪,吃的辐射还多。假如要把医院的抽血化验都做一遍,估计你要发生失血性休克,下面我分别针对不同的癌症说出最适合的检查以及那些人需要做,建议收藏。您的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1,肺癌最怕低剂量胸部CT

大多数人的体检报告都是胸片,但是筛查肺癌无论是专家还是指南首选低剂量CT,可以发现早期肺癌,低剂量CT辐射量比普通CT辐射小,虽然有一定的辐射,但是总体来利大于弊。以下几种人建议1年查一次胸部CT。

1.如果年龄大于40岁,吸烟大于20年的患者;

2.有恶性肿瘤家族史;

3.被动吸烟者,长期接触二手烟;

4.有慢阻肺或肺纤维化者;

5.长期接触烹饪油烟者;

6.高危职业,接触石棉,铀等物质;

2,胃癌,食管癌最怕胃镜检查

肚子不舒服,如果怀疑胃上的问题,做B超,造影,拍片都不如胃镜。因为我们的消化道是个空腔器官。像你想知道一个箱子里面装的啥,最好的方法是打开箱子,可是打开箱子好比给我们人体做手术,代价太高,这个时候通过箱子的缝隙,塞进去一个带摄像头的灯,就可以看清楚箱子里面有啥,箱子内壁干净不,B超,X线好比站在外面猜里面情况,假如箱子外面都烂了,那么癌症都丧失手术机会了。以下人群建议筛查胃镜,年龄大于40岁合并以下的任何1条: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包括(山东省临朐县、辽宁省庄河县、福建省长乐县最为代表性,其次还有甘肃、青海、宁夏、吉林、江苏、上海等部分地区也属于胃癌高发地区,以上地区的居民应提高防胃癌意识,每年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

2.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

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5.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而且虽然胶囊内镜受罪少,但是胶囊内镜无法取代胃镜检查。

3,结肠癌害怕指肠指检和肠镜。

以下人群建议做肠镜检查:

1.不明原因的便血。

2.排便异常,慢性腹泻或长期便秘。

3.下腹疼痛或可以摸到一个疙瘩。

4.最近排便习惯和以前不同了。

5.不明原因的贫血或消瘦。

6.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7.结肠外科术后,结肠内镜下治疗的患者。

建议以上人群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做肠镜检查。

50岁以上的人建议每年查一次粪常规和肠镜检查。而且肛门指检又被大家称为爆菊花,这个检查虽然难为情,但是便宜实惠,而且可以发现直肠癌。

4,肝癌害怕抽血查AFP和肝脏B超。

如果有乙肝,丙肝,肝硬化的患者,肝癌家族史,其它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建议每半年抽血查一次AFP(甲胎蛋白)和腹部B超。

5,乳腺癌害怕B超和钼靶。

40岁以下的女性建议做B超,40岁以上的人建议做钼靶。

40岁以下的普通女性,可以自检,就是自己观察乳房有无肿块,溢液,外观改变等,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1年做一次钼靶,如果连续几年没问题,可以2年做一次。

如果是致密乳腺,也就是腺体比较多的,要求做乳腺彩超。

6,宫颈癌最怕TCT(宫颈细胞学)和HPV检测

宫颈癌一种比较善良的癌症,因为它现在有了预防宫颈癌的疫苗,也是唯一一个可以通过打针注射可以预防的癌症。

年龄21-29岁的女性,每3年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年龄30-65岁的女性,每3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筛查或每5年做一次HPV检测或每5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和HPV检测。

年龄大于65岁的女性,既往规律筛查,而且结果阴性,无需筛查。

你的体检包括以上检查手段了吗?希望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体检项目,才是有效的体检!

其次如果你的体检包括发现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肝囊肿(小于5cm),心脏早搏,骨刺,肝脏钙化灶,盆腔积液小于3公分,子宫肌瘤(小于5公分),乳腺增生,宫颈糜烂,甲状腺结节,恰好你又没有任何症状,出现以上情况一般是不需要处理的,按照医生说的定期复查就行。

关于体检你还想知道什么,或者体检报告看不懂的地方,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小知识!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谈到癌症,很多人都会感到恐慌,瑟瑟发抖,因为或多或少都有接触过一些亲人、朋友、同事得癌症的事情,比如说前几个月还好好的一起吃饭,怎么最近就听说人不在了。虽然目前对于各种恶性肿瘤都有很多的治疗方法,但是很多人发现恶性肿瘤的时候已经是晚期,治疗效果很差。所以早期发现恶性肿瘤是非常关键的,抓住最好的治疗时机。那又该如何早期发现呢?很多人发现晚期恶性肿瘤,没有任何症状。没错,健康体检很重要。我们日常的体检还包括其他方方面面的检查,今天我们就单独来讲一讲排查恶性肿瘤,该做哪些检查?就从我们目前高发的这些肿瘤说起,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做这些检查,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可以选择性的做一些相应的检查。

1、肺癌

(1)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肺癌的发病病因目前尚不是特别明确,至少包括有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电离辐射,遗传,慢性肺部疾病,饮食等。讲到肺癌,还是要反复强调戒烟、戒烟、戒烟,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二手烟也是很大危害的。

(2)肺癌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刺激性干咳或者是痰中带血丝。有时咳嗽的症状并不那么典型,而且引起咳嗽的疾病很多很多,甚至有些人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很多人发现的时候都已经是肺癌中晚期了。日常大家体检最常用的就是胸部拍片,包括我们医院给职工做的体检,也是胸部拍片。其实对于发现早期肺癌来说,胸部拍片的意义比较小。所以对于一些比较高风险比较有可能发生肺癌的人来说,最好要做低剂量的胸部CT检查,能够发现1cm以下的早期肺癌。大家都知道CT检查是有辐射的,而辐射呢又是肺癌发病的因素之一,那为什么还推荐做CT呢?这边说的是低剂量的胸部CT,它的辐射剂量比较小,又能够满足初步排查的要求,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利大于弊,做一次CT只是接受比较少剂量的辐射,相比漏了发现早期肺癌,哪个损失大?想想就知道。

(3)哪些人需要做?以下这些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年龄大于40岁,吸烟大于20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长期接触二手烟;慢阻肺或肺纤维化患者;长期接触烹饪油烟者;职业暴露,接触石棉,铀等物质。

2、胃癌

(1)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研究提示与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前病变、遗传等因素有关。腌菜、腌制烟熏食品、霉变食品均可增加胃癌风险。父母亲有胃癌的人,ta发生胃癌的可能性要比普通人高2~3倍。一些癌前病变,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在一些因素作用下可能癌变。

(2)胃癌的早期症状与普通胃炎、胃溃疡的症状没有明显区别,都只是胃痛、上腹部不舒服,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排查胃癌,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做胃镜检查。胃镜通过一个前端带有高清摄像头的管子,从口腔插入,送到胃内,可以把胃里面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3、结直肠癌

(1)结肠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关,低纤维高蛋白饮食、油炸烘烤食品是是危险因素,吸烟也是结肠癌的危险因素。不少肠癌是由腺瘤转变而来的。

(2)结肠癌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黑便、便秘、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和形态改变、消瘦等。

(3)针对结肠癌直肠癌的筛查,肠镜是最重要的检查。肠镜检查以胃镜检查像是通过一个长长的管子前端带有高清摄像头从肛门进入,随后通过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有没有肠癌,一看便知,前提是要做好肠道准备,不然都是粪便是看不清楚的。

4、食管癌

(1)食管癌的典型症状是吞咽堵塞感,早期的时候表现为吃比较硬的、团块食物有堵塞感,逐渐发展成吃半流质也有堵塞感。中晚期可以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消瘦等。

(2)最有效、便捷的检查是内镜检查,其实和胃镜检查是一样的,因为做胃镜的时候要经过食管,所以也能够把食管看清楚,有没有病变。

5、肝、胆、胰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子宫、卵巢、甲状腺

这几个器官写在一起,是因为这些器官都对超声检查非常敏感,也就是说只要通过超声检查就基本可以明确。超声检查是无创、没有辐射的,非常好,但对超声医生的诊断水平要求比较高,不同的医生诊断水平可以有很大的。

6、乳腺癌

乳腺是一个表浅器官,女性朋友非常可以自己触摸,有没有发现特殊的结节。对于大多数人的体检来说乳腺彩超就可以了,而对于那些有高危因素的人来说,应该做乳腺钼靶检查。钼靶的准确性要比超声好,但因为乳腺钼靶检查是有放射性的,并不建议所有人都做,如果超声发现有问题,可以考虑再做钼靶检查。

7、宫颈癌

宫颈癌的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密切的关系,近几年非常火热的HPV疫苗就是用来预防宫颈癌的。那如何早期发现呢?需要妇科医生进行妇科检查,直接观察,或者留取宫颈细胞标本。

8、脑肿瘤

脑肿瘤最好做头颅CT,超声和普通拍片都不靠谱。但因为脑肿瘤相对少一些,所以多数人体检是没有特异去排查脑肿瘤的。

9、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这个肿瘤常常会被人忽略,但因为我曾经在血液肿瘤专科病房见过太多太多的患者,还是要提一下。比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不同于前面提到的这些影像学检查,只要抽血做个血常规就能有很多的提示,血常规相对来说价格也便宜,大概35~40元。

总之,恶性肿瘤是严重疾病,不同部位的肿瘤症状不一样,检查方法也不一样,有些好治疗,预后比较好,有些很难治疗,预后比较差。总体上来说,对于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肯定是比较好的。体检项目只能排查一部分多大的肿瘤,不可能做到排查所有,有些恶性肿瘤您可能都没听过,比如皮肤癌、牙龈癌、喉癌、舌癌、骨癌、鼻咽癌、胸腺癌……,心脏也有恶性肿瘤,不可思议吧。

关注知心蓝医生,了解更多心脏知识。




在我国,癌症是导致居民死亡的第二位因素,得了癌症往往意味着人财两空,这不得不让人害怕。及时发现早期的癌症是改善结局的关键,比如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20%左右,然而早期的肺癌,可以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超过90%。那么,害怕自己得癌症,可以做哪些检查呢?

一、胸部低剂量螺旋CT

  • 这个低剂量螺旋CT主要是用来筛查肺癌的。肺癌在我国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首位的癌症,体检肯定是不能漏掉肺的。
  • 低剂量的螺旋CT相比常规的CT,射线剂量更小,筛查肺癌是首选。
  • 现在发现肺部有小结节的人是越来越多,这可能是体检的人增多导致的。比起不体检的人,体检能及时发现肺结节,然后定期复查,如果医生怀疑肺结节可能是恶性的,及时手术就可以了,这是很好的。

二、彩超检查

彩超检查也是很好的,对人体没影响,价格也不贵。

对男性而言,需要检查以下项:

  • 肝脏、胆囊、胰腺、双肾、膀胱、前列腺、甲状腺的超声。
  • 以上检查,可以发现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
  • 通过以上检查,还能够发现一些可能导致癌症的因素,提前引起重视。比如,B超发现胆囊息肉,发现甲状腺结节,这些都应该定期复查。

对女性而言,需要检查以下项目:

  • 肝、胆、胰腺、双肾、子宫及附件,甲状腺、乳腺的彩超。
  •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同时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甲状腺癌都是女性高发的癌症。

三、消化内镜

  • 消化内镜包括胃镜和肠镜,可以发现胃癌,结直肠肠癌,食管癌。
  • 胃癌是男性发病第二,女性第五位的癌症,的;结直肠癌是男性发病率第四,女性发病率第三位。
  • 食管癌男性发病率第五,女性发病率第九位。

四、肿瘤标志物检查

  • 肿瘤标志物是抽血化验检查,如果异常的升高,可能对某些肿瘤有提示作用。
  • 比如癌胚抗原(CEA)升高,可能提示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虽然并不是一对一的提示,但是至少提供了进一步检查的方向。

五、女性宫颈刮片

  • 女性患者还可以进行宫颈刮片,进行细胞学检查,排查宫颈癌。

六、其他

  • 容易摩擦部位的黑痣,比如脚底,可以找医生看看,是否可能变成黑色素瘤。
  • 脑子也可能长脑瘤,也可以做脑CT或者磁共振检查。
  • 有些人,比较焦虑,可能就是怀疑自己身体有问题,尽管做了体检都是好的。但是体检不能把全身都查到。这样的人,可以直接一步到位,查一下PET-CT或者PET-MR。

总结:

  • 早期的癌症和晚期的癌症,预后是天差地别的,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40岁以后,应该重视健康体检。如果有癌症家族史的,应该体检年龄应该进一步的提前。




害怕自己得癌症,去医院做体检那些项目比较好?

目前的癌症太多了,我们去体检只能是综对目前发病率比较高的癌症做初步的筛查。

做的检查项目也还是常规的哪几种:

1,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大家千万别小看这平平常常的三大常规,其实它的检查结果可以筛查出很多癌症。血常规可以看出有没有白血病,还有很多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尿常规可以筛查出泌尿系肿瘤。大便常规可以筛查出有没有消化道肿瘤。

2,摄片。可以筛查出肺癌,骨肉瘤,椎管内肿瘤,还有发现一些癌症的骨转移等。

3,B超。可以发展腹腔很多实质脏器的癌症,比如胰腺癌,肝癌,胆囊癌,胆管癌,妇科的子宫癌,卵巢癌,脖子的甲状腺癌等。

4,以及肝肾功能常规化验,宫颈癌的针刺活细胞检查,肝脏的AFP等肿瘤标志物等筛查。

但作为一个年轻的体检者,没有任何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建议初步做这些常规的检查就可以,发现有问题在做进一步检查,完全没必要一去医院就CT,核磁共振,造影等非常规检查。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癌症(其实叫做恶性肿瘤更专业)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癌致死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所有人都怕得癌症。那么,如题目中所说,我们应该体检的时候,做哪些有针对性的检查,来早期发现癌症呢?

首先,我觉得这个回答应该因人而异。例如:年龄大于40岁,或者吸烟的朋友,应该首先选择肺部CT来筛查肺癌。而如果有胃癌家族史的朋友,应该考虑做胃镜来筛查胃癌的可能。而居住在食管癌高发区的朋友,比如说河北涉县,则需要检查一下食管的问题。

其次,我觉得我们还应该考虑疾病的发病率。例如,在我们国家,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等都属于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此,肺部CT,甲状腺超声和前列腺超声等,是您需要考虑的。

当然,我们更加不能忽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因为这两项做起来更加的容易和便捷。尤其临床医生的体格检查,更加能够帮助您发现一些问题,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最后,我希望您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这样您的获益会更好。




随着癌症的发病率升高和大家的防癌意识的增强,很多人都很关心到医院做什么检查可以相对有效的筛查癌症?

血化验:肿瘤标志物

通过抽血化验,肿瘤标志物有很多种,比如胃肠道/呼吸道/妇科肿瘤等,这个需要根据身体情况有选择化验。当然也可以都化验。需要明白的是,肿瘤标志物仅仅起到提示作用,一般明显异常时,需要针对性的进一步筛查。但是,异常不代表一定有癌症,正常也不代表没有癌症。


肺癌的筛查:胸片和或胸部增强CT。

胸片是体检做常用的,简单,经济,快捷。一般用于初步筛查,对于45岁以上,有吸烟史,或者有肺癌家族史,建议做薄层螺旋增强CT,分辨率高,可以筛查出肺部小的癌灶。当胸片发现肺部结节,一般需要进一步做增强CT明确,高度怀疑肺癌时,需要穿刺活检明确。

甲状腺癌筛查

超声常见是颈部超声,了解甲状腺大小有无结节;如果超声怀疑结节癌变时,需要穿刺活检或者切除活检。

腹腔肿瘤的筛查:腹部超声主要了解肝胆胰脾肾等实在脏器有无占位或者其它病变或者有无腹腔内实性肿瘤。但是超声对于腹部胃肠道检查有局限性,受胃肠道气体影响,容易忽略,可以做腹部增强CT明确。

盆腔脏器肿瘤筛查:盆腔超声可以了解膀胱和子宫卵巢情况(女性)及膀胱前列腺(男性)。当超声怀疑时,可以做腹盆增强CT或者核磁共振,可以进一步明确占位大小,可能性质。必要时需要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乳腺癌筛查:乳腺超声可以了解有无乳腺肿物。一般是超声配合乳腺X线(钼靶)筛查乳腺癌,如果怀疑乳腺结节癌变,需要增强核磁共振进一步明确大小,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最终需要性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食管癌、胃癌、十二指肠癌筛查和结直肠癌筛查: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胃镜和结肠镜。可以明确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更重要的是可以取活检做病理检查,明确疾病性质;比如腺癌的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印戒细胞癌,恶性度依次递增)。但是,有时会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活检一次并不能取到肿瘤,多数报告慢性炎症。此时,这分两种情况,一是胃部没有癌变,的确就是胃炎和粘膜溃疡;另一种情况就是有癌变,但是由于伴有炎症和溃疡干扰了结果,甚至取活检时只是取到了粘膜炎症部分,没有取到较深处的癌变细胞。那么,如果内镜医生认为病变可疑时,就会建议患者口服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等)2-3周,再次做胃镜并取活检。建议这种情况一定要听医生的建议,服药后再次取活检。

肝癌筛查:那么超声有时在鉴别诊断上略显不足,就需要功能强大的增强MRI来救场。同时需要结合有无病毒性肝炎病史,以及甲胎蛋白(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是否异常;如果三个条件不同时具备,但又高度怀疑肝癌,需要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这是最有力的诊断依据。

头颅肿瘤筛查:不要考虑超声,直接头颅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比较明确。

宫颈癌筛查:需要检查HPV病毒感染情况,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等,需要妇科医生给出具体指导。



【张成海医生】所有文章均为原创,追求真实、客观,普及健康知识,欢迎关注和转发,持续提供有用的医疗健康(肿瘤防治)科普和肿瘤科工作内容。




我的一位邻居35岁,有家族患癌史,父亲及姐姐均查出患有肺癌,这成了 他的一个心病。

前不久,他听说做一次PET-CT检查(费用将近1万元),连萌芽状态的癌症都能查出,他立即赶到医院,指定要做PET-CT的全身防癌体检,但却被医生劝住了。原来,PET-CT一般不推荐给健康人作为体检项目。

“防癌”检查一定要做PET-CT吗?

目前我们这边的一些临床医生有些误区,认为PET-CT价格这么贵,一定能诊断出CT、MRI等影像手段难以定性的病灶;

但是,PET-CT在预测癌症和定性方面的优势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它的更大的价值应该在于肿瘤的分期和疗效监测

选适合自己的防癌检查

进行定期专业的癌症检查,现在仍是人类抵御癌症的最佳方法,关键是要选择具有检查、诊断、治疗系列服务的体检中心或医院进行筛查。

90%的癌症早期没有症状,90%的早期癌症靠专业普查发现,90%的癌症患者有自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失去了治愈的最佳时期。

千篇一律的体检项目不一定适合你,要想防癌,每个人的体检方式最好个体化

35岁~60岁的人,每年应做一次防癌体检,有肿瘤家族史的特定高危人群则应每年做1-2次。

防癌体检有哪些重点人群?

(1)重度吸烟或者长期吸烟者,长期喝酒有嗜酒习惯的人;

(2)已经发现癌症前期疾病者,家族中有癌症家族史者,这些人也是癌症高危的主要群体。

(3)接触或是长期从事以下行业的人:包括家具制造、冶炼业、橡胶、杀虫剂、 焦油和煤烟、芳香胺、烷化剂、紫外线、 砷、镍、铬、镉、苯、石棉等;

(4)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过度肥胖者、艾滋病患者,患有肝硬化、丙型慢性肝炎、乙型慢性肝炎者;

防癌查体内容

定期防癌查体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常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血尿酸、血脂、胸片、心电图、肝胆B超、泌尿系统B超等。

(2)内镜检查:是肿瘤诊断重要手段,可用于空腔脏器和体腔检查,可发现组织器官的癌前病变、原位癌。

(3)影像诊断:像磁共振、CT这类价格高的检查项目。

(4)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 肿瘤细胞本身产生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防癌检查并不是项目越多越好

防癌检查关键要有针对性

男性要特别注意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和胰腺癌的征兆;

女性则要注意检查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

常见肿瘤筛查建议

(1)乳腺癌

对于20岁~39岁的妇女.建议每年1次触诊检查

40岁及以上的妇女,建议每年1次触诊检查+乳腺钼靶检查

对于那些有高危因素的妇女,如癌症家族史、既往乳腺癌病史等,建议增加检查的频率。

肿瘤标志物:CEA(癌胚抗原)、CA-125、CA-153。

(2)肺癌

45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或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或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中,或有家族史的人,每年1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

肿瘤标志物:CEA、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CC(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等。

(3)胃癌

经久不愈的胃溃疡、长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胃镜检查发现不典型增生的人群,每年1次胃镜检查

肿瘤标志物:CEA和 CA72-4。

(4)结直肠癌

无论男女,但凡年龄超过 50 周岁、家族具有结直肠癌病史、下腹经常疼痛、有慢性结肠炎、大便频次、大便带血或黏液。应遵循:结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每年进行1次)

肿瘤标志物:CEA、CA-199 以及 CA242。

(5)肝癌

长期大量饮酒者、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患者、长期从事化学药剂等工作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超声检查,必要时,进行肝增强CT检查。

肿瘤标志物:AFP(甲胎蛋白)。

怎样能省钱?

防癌体检时,不同的高危因素侧重点不同。

在决定做防癌体检前,一定要先说明健康史、 家族肿瘤病史、近期不适等,这能让体检中心根据情况,做出既符合受检者的防癌体检需要,又比较经济实惠的个性化体检方案




我是齐医生,一位中医肿瘤科的老中医,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癌症让我们感到最可怕的一点是,开始没有任何的症状,等到不舒服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而且普通的体检是检查不出来的。特别是40岁以后,发病率直线上升。

那么有哪些症状的人需要检查?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体检?又有哪些和疾病相对应的检查呢?

(1)长期吸烟朋友,建议每年做一次检查。

筛查重点:肺癌

体检项目:低剂量螺旋CT

如果发现CT肺部有阴影或结节,建议到正规大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看看是否需要活检。

(2)长期吃烧烤、腌制食品、饮酒、慢性胃病史的朋友,建议40岁以上,每3年做一次检查。

筛查重点:胃癌

体检项目:胃镜

如果出现腹部不适,心前区隐痛,食后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经常呕吐隔夜食物,或大便有黑色柏油样便等症状,及时做胃镜检查

(3)大肠息肉、肠炎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喜食腌制食品的朋友。建议40岁以上每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筛查重点:肠癌

体验项目:肠镜

如果发现有大便带血,不要认为是痔疮,可咨询医生,必要时做肠镜检查。

(4)长期酗酒、熬夜、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检查一次。

筛查重点:肝癌

体验项目:B超和甲胎蛋白筛查。

(5)40岁以上女性、有重度乳腺小叶不典型增生、乳腺小叶原位癌的女性建议每年做1次乳腺癌检查。

筛查重点:乳腺癌

体验项目:X线钼靶造影、核磁共振和B超

其中X线钼靶造影的准确率较高,但是检查频率不宜太高。

(6)3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5年做一次宫颈癌的检查。长期免疫力低下的、长期妇科病史也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

筛查重点:宫颈癌

体验项目: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病毒检测

注意:如果家里有癌症病史,都要针对相关癌症进行定期检查。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及早治疗,一旦发现身体有任何不适,尽早咨询医生。

我是齐医生,和癌症打了一辈子交道,如果大家有什么关于癌症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直接私信我,我会尽力为大家一一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癌症   胃镜   宫颈癌   恶性肿瘤   胃癌   肝癌   肺癌   超声   乳腺   腹部   肿瘤   害怕   医生   建议   发现   女性   项目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