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高温惊厥,家长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应急处理?

发烧引起的抽搐,通常是指我们说的热性惊厥,表现为肢体抽搐和短暂意识消失,令家长十分恐惧。

热性惊厥是体温骤然升高或骤然降低导致大脑出现异常放电活动,从而引起全身肌肉的痉挛性发作。

热性惊厥是没有温度高低限制的,而是与体温骤然上升或骤然下降有关,有的孩子在体温迅速上升时抽搐,有的孩子在体温快速下降时抽搐,直白说不恰当的降温措施也会导致热性惊厥发生!

好在热性惊厥通常是良性的,并不会对脑部造成损伤,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发生热性惊厥,热性惊厥有非常强的家族性,只有不到4%的孩子对体温的骤然升高或降低有反应。

孩子如果在家发生热性惊厥,家长千万要保持镇静。热性惊厥的具体处理方法:

首先,让孩子平卧在地板或床上,远离坚硬和尖锐的物品,以防误伤,

然后,把孩子的头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被误吸,

接着,松开孩子的衣领和任何可能影响呼吸畅通的衣物,

同时,记录好孩子出现惊厥的时间和情况,以便就医时与医生沟通,方便医生做诊断,

记住一定不能做的:不要摇晃孩子、不能强按或捆绑他的身体、不要掐人中、不要往嘴里塞毛巾或其他任何物品。

抽搐一般持续数秒钟到数分钟就结束。如果孩子在发热开始后的24小时内只出现一次抽搐,而且全身抽搐在5分钟内结束,抽搐结束之后一切恢复正常,家长们就不必过于担心。

但如果在发热的过程中有不止一次的抽搐,并且时间长,或者抽搐只涉及身体的一部分,或者抽搐之后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时候就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父母堂为您解答:

高热惊厥好发于6个月到5岁左右的孩子,孩子会出现高热(体温一般都超过39℃),由于高热会导致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高热惊厥。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每次都应该去医院及时就医,以免耽误孩子真正的病因。

平时保证孩子日常饮食合理,睡眠充足,提高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减少病毒感染。天气较为炎热时可适当开启空调降温,但室温要控制在24~26℃,避免室温过低,而引发孩子皮下血管收缩,不利于宝宝的散热情况。

孩子高热惊厥时,家长可以做以下5件事。

1.保持镇定

孩子如果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首先要保持镇定,切勿惊慌失措。其次让孩子平卧(避免孩子躺在尖锐或坚硬的物品上)、再解开孩子的衣扣扣,同时采取物理降温。

2.切勿按压人中部位

按压人中部位可能反而会堵塞呼吸道的畅通,而且并不能终止惊厥,切记不要这样做。

3.不要往孩子嘴里放压舌板等物

很多家长怕孩子的舌头被咬伤,会往孩子嘴里放大人的手指或压舌板,其实,孩子是不会咬伤自己舌头的,即使咬伤也会很快痊愈。如果使用压舌板等,不但可能堵塞呼吸道,也有可能因为惊厥咬合压舌板等物,造成牙齿或牙龈的伤害。

4.不要喂食

小儿惊厥时,不能喂水、进食,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与引起肺炎。

5.及时就医

一般高热惊厥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惊厥超过15分钟,家长立即带宝宝就医。




这位家长您好,高温惊厥,或叫高热惊厥,通常家长成为“抽风”或“抽搐”,是孩子在高烧情况下发生的全身或局部的痉挛抽搐,伴有意识障碍,90%的高热惊厥发生于6个月-3岁期间,主要因为惊厥时孩子的症状非常可怕,眼球发直、斜视或上翻,伴有意识丧失,严重者出现口吐白沫,嘴唇和眼周发紫,停止呼吸等症状,一般症状发生在5分钟内会回复正常,这个时间的紧急处理非常重要,最关键是这段时间宝宝喉咙不要有异物阻止呼吸,会危及生命。惊厥发生时间短,境况紧急,绝大部分情况无法及时送至医院救治,家长朋友要掌握简单的应急措施。

1)这个时间将宝宝平躺,侧卧,脸偏向一边,防止口水和口中其他异物回流抑制呼吸,这时不要给宝贝喂药喂水,不要把手和其他东西伸进宝宝口腔,保持呼吸通畅;

2)松开孩子衣领,扣子,保证孩子呼吸畅通,不要给孩子任何束缚,尽量让孩子进入放松的状态;

3)记录宝宝出现症状和结束的时间,如果在5分钟以内,则绝大多数可能是良性的,家长可在孩子结束后,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孩子是高热惊厥的高发人群,是因为4岁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大脑皮层控制能力有限,发烧情况下容易引起兴奋,另外,遗传因素也是引发高热惊厥的因素之一,一般家庭中其他成员有发生过惊厥的,孩子要引起注意,尽量不要让孩子持续高烧,不要急速给发烧的孩子降温等。

预防措施的话,我们给孩子增强体质,预防发烧的情况发生,就能避免这个情况,万一宝宝发烧,我们需要随时记录孩子体温,如果持续高温,或问题突然升高,我们需要给孩子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可以交替使用,尽量让孩子保持心情平静或愉悦,多多让孩子休息。

物理降温严禁用低温毛巾或者酒精擦洗孩子身体,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可以给孩子温水洗脚,如果孩子手脚冰凉,可能预示孩子还会有体温升高表现。




高热惊厥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当患儿惊厥院外发作时,家长不要惊慌,大多数单纯性高热惊厥呈短暂的单次发作,持续时间1~3min,不必急于止惊药物治疗。应就地协助患儿平卧,防止因抽搐跌倒引起外伤,视情况清除口腔内的糖果、食物,解开衣领,松散衣被,头偏向一侧,擦净患儿口、鼻分泌物,防止患儿吸入窒息。保持环境安静,禁止喂水或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跌落或受伤;勿刺激患儿,切忌掐人中、撬开牙关、按压或摇晃患儿导致进一步伤害;抽搐期间分泌物较多,可让患儿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避免窒息;同时监测生命体征、保证正常心肺功能,必要时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若惊厥发作持续>5min,则需要使用药物止惊。静脉注射地西泮0.3 mg/kg(≤10 mg/每次)简单快速、安全有效,是一线止惊剂。如难以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咪达唑仑0.3mg/kg(≤10mg每次)肌肉注射或10%水合氯醛溶液0.5 ml/kg灌肠也可满意发挥止惊效果。对于发作时间≥30 min的病例,需要静脉用药积极止惊,并密切监护发作后状态,积极退热,寻找并处理发热和惊厥的原因。高热惊厥急性期的处理流程见图1。




高温惊厥

一般是患儿在发烧39°以上时,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可停止呼吸1-2分钟,重者出现 口唇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也就是俗称的抽过去了。

一般持续数秒到数分钟。6个月到3岁容易发生。


先说重要的,发生惊厥时应该做什么

1.立刻去除宝宝的枕头,放平,使他的头侧向一边,防止阻碍呼吸道;

2.按压宝贝的合谷穴,内关穴和人中穴两三分钟;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我小时候被煤气熏过一回,已经没什么知觉了,邻居家奶奶直接掐我的人中,据说我就意识清醒了一下子。所以中医有时候需要学一些预备着。

3.在宝贝的前额和手心和大腿根放上凉毛巾,做降温应急;

4.不要忙着给孩子灌药,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

5.看着孩子惊厥的时间,一般2分钟内就结束,如果超过5分钟,就要及时去医院;即使不超过5分钟,事后也可以去医院那检查一下病因,预防后患。


如何预防高温惊厥

1.注意散热

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一辈,有一种方法叫捂汗,孩子高烧时也喜欢捂着,说捂出汗来就好了。实际上是错误的。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退热机制不像成人,发热以后要尽量用物理方法让其退热,比如温水擦浴。

2.喝淡盐水

孩子高烧时需要及时补水,最好补充淡盐水,预防脱水现象。

3.孩子发烧时可以使用生姜沾白酒,擦拭后背或者用藿香正气水敷在肚脐眼,这两种方法我都使用过,还是蛮有用的。


另外也不是所有发烧都会发生惊厥,还有有的说发烧会烧坏脑子,其实也是合并脑膜炎之类的其他疾病等的情况下才导致的。单纯发烧和高温惊厥不会就烧坏脑子。

宝妈们也不用过于担心。

我是jason妈咪有办法,第20期优质问答答主,喜诗词,爱旅游,在育儿路上不断学习修行,听说关注我的都是长的好看的。来,一起修行吧。




您好,宝宝这种情况是热性惊厥,就是体温过高导致的大脑异常放电引起的抽搐。诊断热性惊厥要排除其他引起抽搐的疾病,并且孩子发热要大于38摄氏度。如果孩子有脑膜炎,或者体温37摄氏度就出现了惊厥,不属于这个疾病。出现这个疾病,还是挺吓人的,但是一般都是单纯性的发作,发作过程不损伤孩子大脑,不会导致孩子窒息,不会咬到孩子舌头,并且发作过去就没事了,对孩子以后的智力发育等没有影响,所以,不用太单行。这里,为了让家长们在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更加从容,应对合适,咱们今天讲讲家长们第一时间如何处理。1.让孩子躺在安全并且稍软一些(比如被子上)的地方,避免因为抽搐时碰到座椅、床腿、身体在地板上摩擦导致二次损伤。2.让孩子侧躺着,松开孩子的衣领,这样如果孩子有呕吐物的话,容易吐出来,容易让大人清理,而不是被误吸到肺里。以上两点做好了,就看着孩子,等其自己回复就行了,别的不要多干,尤其是以下的这几个行为:1.不要为了停止孩子抽搐,而使劲按住孩子的身体,更不要绑住孩子的胳膊和腿脚,让孩子自己恢复就行了。因为孩子抽搐的时候,是肌肉在抽搐,你控制的是躯干整体,即使按住后,肌肉也还在抽搐,没法止住。另外,用力按压有可能导致孩子四肢损伤。2.不要向孩子嘴巴里面塞勺子、压舌板等。因为孩子虽然牙关紧闭,但是不会咬到舌头,如果把塞到嘴里的东西咬断了,那么可能会损伤口腔,严重的会卡在气管处,导致孩子窒息。3.不要掐人中、虎口,这些没有让孩子清醒的效果,只能把皮肤损伤了。 家长能做好以上几点就足够了,如果家长内心强大,把孩子抽搐的过程录一个视频,能让医生更好的判断孩子抽搐的类型,那就更好了。




孩子发热惊厥,通常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一般发生在体温急剧上升或者骤然下降阶段,此为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发生,样子很吓人,但其实对孩子的损伤很小。因此,在现场急救时,知道不能做什么比能做什么更显得必要。

1. 不要掐人中。掐人中不能缩短和终止惊厥发作。反而有时会使得气道更加不通常。还有孩子被掐穿了上唇。

2.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惊厥发作,牙关紧闭,撬开嘴巴的过程经常造成牙齿和软组织损伤。有案例中孩子被戳破口腔黏膜出血,差点窒息死亡者。其实惊厥发作没那么容易咬到舌头,最多是舌尖和唇角的损伤。塞手指更是有点蠢的行为。

你所能做的,就是让他安全、安静的抽一会儿。在其抽搐时注意保护,免受损伤,例如挪开周边尖锐物品以免碰到。

大部分热性惊厥抽搐都会在5分钟内结束,也不会遗留后遗症更不会致命。

你可能不认同,但事实就是如此,不要怀疑急诊夜鹰的专业度。

答主:急诊夜鹰,百万粉丝急救科普自媒体作者。




高温惊厥如何处理?

  1. 侧卧或头偏向一侧。立即帮宝贝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宝贝平卧,头偏向一侧。这样舌根不会阻塞呼吸道,呕吐也不会引起窒息。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宝贝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2. 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宝贝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3. 控制惊厥。用手指捏、按压宝贝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4. 稳定后打120,送入儿科医院。

我是天天爸爸,欢迎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导语:宝宝9个月了,上周在医院发生了高温惊厥,医生第一时间给予处理。如果这种发生在家里,家长朋友们应该怎么办?

高温惊厥是发热时合并的抽搐,通常发生在发热后的24小时以内,尤其多发于发热的前几个小时。有一定的隐蔽性,有的孩子可能在玩耍时突然出现抽搐,送到医院才发现已经发起了高烧。

那么,如何在家中应对高温惊厥?

1、舒适的环境。怀抱宝宝或将他放在床上或者其他柔软的表面上,让他不受束缚,侧身躺下,保持头部略低于身体。
2、清空口腔。不要尝试喂奶,或者把其他物品放进宝宝嘴里,如果原来嘴里有东西,要立即取出来。
3、采用物理降温。可以采用湿手巾搽拭身体,使用退热贴,给孩子洗澡等办法,帮助孩子降低体温。
4、采用药物降温。对于发烧超过38℃的宝宝,要及时服用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降低体温防止高温惊厥的发生。
5、注意高温惊厥持续的时间。一般情况下,高温惊厥会导致宝宝失去意识,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如果持续的时间超过5分钟,就应该立刻送医院治疗。
6、注意高温惊厥的次数。如果宝宝有高温惊厥史,那么在宝宝发烧时极有可能再次发生高温惊厥,家长们要高度重视,如果出现惊厥情况要立即就医。

当然,家长们也不要过度的担心,高温惊厥一般不会对宝宝的大脑造成伤害,也不会发展为癫痫,但是要关注孩子高温惊厥的时间和次数,发现持续时间过长,或者多次惊厥要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排除脑膜炎、脑炎、药物中毒、电解质失衡,头部外伤等疾病的可能。


你好,我是万博,超级奶爸一枚,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致力于分享育儿路上的经验和教训,为家长朋友们提供最前沿、最科学、最实用的育儿方法。


今日讨论:孩子发生了高温惊厥,但很快就恢复了,还用去医院吗?

欢迎点赞留言




家长所提问题,其实就是儿科学中常涉及到的“小儿热性惊厥”,对于专科医生来说,如何处理很容易。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就会束手无策。

一般来说,热性惊厥在短时间(24小时)内反复出现的几率较少(<1/3)。而且小儿热性惊厥属于一种“良性惊厥”,也就是说预后非常好,不会对孩子的大脑产生后遗症,通过脑电监测都是正常的脑电波,因此,家长也不必太紧张。

如果孩子短时间多次出现惊厥,恐怕就不是的单纯的热性惊厥了,也许是更复杂的病情。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小儿热性惊厥的知识。

何谓小儿热性惊厥?具体表现有哪些?


小儿热性惊厥是指初次发作年龄在6个月~5岁儿童,75%的热性惊厥其体温38℃以上时,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因此,突然出现的抽搐。

当然,要排除颅内感染、代谢性疾病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惊厥。而且,既往无热性惊厥史。

大部分孩子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初期,具体表现为: 孩子突然四肢抽搐、意识障碍、面色发绀、双眼上翻,持续时间3-5分钟,不超过15分钟、多数仅有1-3分钟自行缓解。

小儿热性惊厥有哪些特点?

小儿热性惊厥具有一些特征性,因此,我们要注意与其他惊厥加以区别:

1、年龄特点:6个月~5岁,尤其12个月-18个月多见,很少再有5岁出现热性惊厥。

2、无既往史: 与发热有关,但无既往热性惊厥发作史。如果反复多次惊厥,就不是热性惊厥。

3、24小时发作次数:如果24小时仅抽搐一次,一般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反之,抽搐超过1次,而且抽搐后伴有肢体麻痹,可能是复杂性热性惊厥。

3、持续时间:一般持续仅有3-5分钟(多数仅有1-3分钟),但<15分钟,且可自行缓解。

4、无脑损伤及后遗症: 热性惊厥抽搐后,孩子精神及意识状态好,病理征均阴性,而且脑电地形图均为正常脑电波,无异常放电。

那么,家长如何正确处理小儿热性惊厥呢?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小儿热性惊厥是一种良性惊厥,对颅脑神经没有损害,因此,家长判断孩子是热性惊厥后,首先要镇定,不要慌张,以免错误的处理,反而伤及孩子。

1、首先将孩子侧卧位放于桌子或床上,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目的是避免口腔呕吐物返流窒息。

2、注意安全、防误伤,家长要看护好孩子,不要摔伤或坠床、碰伤。

3、记录抽搐持续时间,以便给医生提高准确信息。

4、持续物理降温,顾名思义,体温下降,体温未达到惊厥的阈值,自然就不会惊厥,因此,家长要耐心的实施物理降温,比如温毛巾擦浴和湿敷。

5、反复抽搐及时就医:如果孩子24小时反复出现抽搐,家长就不要硬扛了,因为,你毕竟不是医生,要去医院就诊,搞清楚惊厥及发热的原因,因病施治,以免贻误病情。

那么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时,家长什么事情不能做?


孩子突然抽搐,说镇定,哪有那么容易,慌张、焦虑、着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欲速则不达,家长再急也不能做这几件事:

1、不能试图终止抽搐:孩子抽搐中,意识障碍,不要试图按住孩子身体或制约孩子抽搐,又喊又叫又摇晃,并且往孩子口腔内塞手绢之类。

这些做法对孩子是一种不良刺激,摇晃对婴儿大脑发育并不利,甚至损伤大脑。

孩子抽搐时意识障碍,一般舌后缀,是不会咬伤舌头的,因此,口腔内垫上手绢、手指即没必要,也许会咬伤家长手指。

2、不掐人中: 以前包括医生恐怕也是掐人中,但是,经过多年临床证据表明,掐人中并没有使孩子抽搐停止或缩短抽搐时间的证据,反而由于我们匆匆忙忙操作不当,压迫下颌骨而使得呼吸道梗阻,导致窒息的风险。

3、不要实施心肺复苏:孩子抽搐时,是神经系统调节问题,与心肺功能关系不大,因此没必要实施心肺复苏,这样适得其反。

4、不要给孩子喂水: 孩子抽搐停止、逐渐清醒后,不要急着喂水或喂药,以免窒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高温   家长   宝宝   高热   咬伤   呼吸道   小儿   人中   损伤   体温   意识   发生   孩子   时间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