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暴跌,散户何去何从?

说实在的一开始也就是建了个底仓,目前先跟大家报一下,我的医疗跌幅超过7个点,这个跌幅肯定不小,但是也不算太多,之前,我是看医疗处在一个相对低点就建了一点点,然后看着医疗暴跌就想着暴跌之后有反弹,结果没想到连续三天继续下跌,没有任何反弹的出现,这个时候我就有点迷茫了,因为我子弹是全部打光了,当然没达到医疗上,医疗目前占我的总仓位,大概也就在两成左右。

目前我还是比较迷茫的,也看到网络上有信息说医疗背后是有黑手的,每一次医疗只要一上涨就直接打下去,所以可能在短期之内医疗不会上涨,但是我觉得如果你目前的跌幅不是太大或者你想长期持有的话,还是可以继续坚持的,毕竟医疗还是长期向好的一个板块,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板块,而且目前这个点也许估值过高,但是也没有那么高,所以我觉得能拿着还是先拿着吧。

如果说我持有的其他板块有上涨,医疗继续下跌,我还会逢低补仓,确实我这么做有可能是被逐渐的套牢,但是那又怎么样?目前谁知道哪个板块会是未来的主线吗?我是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宁愿选择一个估值较低的板块,哪怕是相对较低,比起不断的追那些热点板块,我更愿意守株待兔。




大妞接触股市和基金有几年了,其实这个时候回想一下每年的春节前后都有大跌的情况,不管跌下去多少,最后都会涨回来的,只不过是看时间的长短,风口上,十几个点的涨幅也不过是三五天的表现,慢牛的行情,半年一年套牢也没办法。

说句实在话,大家都是成年人,选的基金也都是自己买的,没人逼着大家,不要一跌了就去骂人家经理的操作,赶上整体行情都不好,又有什么办法呢?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也不是空话,作为成年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不要一直埋怨下去。

说跑题了,继续说今年的大跌来的比较早,新年开门就这样当头一棒,不过大妞决定不割肉,也不建仓,随他去吧,长线投资,拉长个一两年,翻红十来个点的利润,也是比银行强的。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散户就像一团无头苍蝇,主力随便割,不要相信任何人,相信自己的判断,热门板块进去的人越多,割的就越狠,资本的力量真的强大,等大家割肉不玩了,就引诱散户再次进场,让你看到进来就能赚到钱,等进场的人多了,就再次割一刀,就这样循环起来……


目前各大热门板块,其实日子都不好过,半导体,新能源,医疗,医药,锂电,军工,光伏等等,这些都是散户非常多的板块,也是股市基金的主赛道,已经好久没有行情,像样的行情了,都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然后再打俩个巴掌,阴跌不止,我们能做的,就是逢低加仓,不要满仓,静静等待就好,不追涨杀跌,选择好方向,足够的时间,不止能回本,还一定会有如期的利润回报的,加油吧!




关于医药医疗我21年多次指出散户朋友不要去碰,不要去碰!如果你不信写去买了,那要就撞死,如果有钱可以等待见底信号后加仓.中国的医药医疗行业是一个政策主导的行业,现阶段政策对于医疗是控费,对行业不是很温暖,建议现阶段哪怕你再看好也不要押太多资金在医疗行业.

我本人原来几乎单调医药医疗行业,在21年已经把绝大部分仓位转移出医药医疗行业了。




稳定心态,整装待发!




医疗暴跌应该可以预见。起因就是集采,集采造成大面积药企受困,而获得集采的企业也因利润不高而受影响。但思路如果灵活的话可以买入一些医药的上游材料股票,原料、中间体是刚需,甚至扩大。因为不论谁中标,原料是不受影响的,甚至由于药价末端的下降而增加原料的销售。另外不受集采的医疗等等应该会好一些。其实,最根本的是医药的前期涨幅太大,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撑,适当地回调是正常的。当我们看到的月线竖起,呈加速上涨的态势,出现涨停的信号时,对于散户来说就是危险信号,尤其是前面涨幅大的票与基金,低位涨停的通常是吸筹的开始,不要紧。近期的光伏新能源也是如此,当你听到各种利好,就要小心了。比如抢到锂矿源,电动车销量增长了许多,光伏占世界的比重大幅增长等等。这些消息一出就是下跌的标志,尤其是很多媒体都在看好未来时,那就按相反的方向操作就行。因为主力在市场初期就能知道增产扩建,早早就开始吸筹建仓,慢慢把股价拉起来,一定是慢慢拉。你看见的一定是几亿人都看见的就不灵了。再说涨停的股票,如果高位调整完出现涨停,一定要小心,是在吸引人接盘,是做广告。低位的不少新股次新股如果涨停,大多会慢慢回落,这通常是吸筹的表现。妖股除外。




医改现在不明朗,有没有好的发展方向,之前从事这个行业的确实暴利了一些,但是运营亏损是不可能的,国家现在控药价,现在大医院都降价了,但是别的费用上去了,小药店还是我行我素,2022年很多医疗器械要降价,但是其他费用还得加,有时候看似是好事,其实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各有各的办法,所以想多了…依然吸血




如果本身成本不高且清仓,可以补仓或者持仓观望,等待反弹。如果重仓高位那就务必设置止损。




选择长期定投,半年看一次。




我的没暴跌




最终还是要回到基本面,如果有影响未来收益的突发事件,一般都先出来观望。比如,集采的影响未见底,CXO的封堵刚开始……君子不力危墙之下,毕竟市场可投资的低风险品种还有,没必要固执于一个有风险的品种。

当然,创新高不一定意味着高风险,创新低不意味着低风险,完全要结合基本面来观察!

在此基础上,有能力的投资者再结合技术面等策略,做一些波段提高点收益率还是可以考虑的。。基于这个思路和理念,我们APP提供了机构重仓股和核心财务指标及技术指标的精选功能,辅助投资人筛选“高标准”的品种。也给有能力的投资者准备了策略提示功能,符合策略条件的品种会出有智能提示。希望通过量化策略的辅助工具,助力投资者能不再任人宰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散户   医疗   低位   跌幅   何去何从   基本面   涨幅   板块   投资者   股市   品种   策略   基金   行情   医药   财经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