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到三国,名将、名臣都已有主,二流武将、谋士随便你挑,你会用什么阵容?

我的阵容:武将高顺,郭淮,于禁,臧霸,谋士陈登

这套阵容保底三分天下,上限一统天下。理由如下:

一:高顺。所创陷阵营闻名天下更是曹魏王牌军虎豹骑得前身;三国忠义第一武将,无可争议;高顺未死之前地位在吕布阵营稳压张辽一筹,可见能力值爆表。

二:郭淮(字伯济)。世人都认为诸葛亮的死敌是司马懿,更深入了解便会发现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屡次无功而返,郭淮每次都是曹魏最大的御蜀屏障,能守住诸葛亮的屡次进攻可见其军事才能。后期屡破羌胡保卫边疆,姜维也屡次在郭淮面前吃瘪,能力更加毋庸置疑。

三:于禁(字文则)。可与徐晃,张辽并称五子良将绝非浪得虚名。

四:臧霸(字宣高)。三国时期有名的智将,曹操这么眼光毒辣的枭雄在攻下徐州后,特意找出臧霸,并将青徐二州的治权兵权一并交给他,可见一斑。官渡之战臧霸全面稳住东部战线让曹操能专心对抗袁绍;在与东吴孙权的战争中又屡建奇功,所以在曹丕曹睿时期地位还节节高升,在曹魏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

五:陈登(字元龙)。陈登可以说是杀死三国第一武将吕布的主谋,他首先设法破坏了吕布和袁术的联姻,让他孤立无援;然后附许都见曹操面陈破吕布之计,深得曹操赏识;进剿吕布之时又为先驱围其于下邳。被曹操封为广陵太守,屡拒东吴大军,孙策孙权皆不得寸进。吕布孙策孙权皆乱世枭雄,可见陈登谋略可堪大用。

以上阵容放到三国时代或者游戏里都可以力敌超一流武将和谋士的阵容,大家有什么看法一起来探讨。




谋士:黄权,许攸,陈登,顾雍,马良

武将:霍峻,程普,于禁,李典,鞠义

原因:

武将中程普、于禁都是帅才可以统兵。李典做战时后勤很厉害。霍峻善受,保后方。鞠义练兵,招募兵士。这五位将军可以完美配合。

谋臣中,黄权统领军政大权(忠心又有实力),顾雍、陈登治内政,许攸马良两种类型的谋士,只要运用得当可达到贾詡和荀攸的效果。




文臣:顾雍,刘晔,审配,陈登,陈宫,邓芝,满宠

武将:郝昭,曹真,田予,严颜,张任,朱桓,李严,文聘,麹义,臧霸,高顺,马岱

后宫:邹氏,祝融夫人,赵范的嫂子




谢邀!

这个纯属游戏啊,也有点类似于兵棋推演。可是,怎么来评判谁是二流、谁是一流啊?那我就按《三国演义》为蓝本,以我自己的看法来推演一番玩玩吧;

不能使用的一流谋臣;

曹魏: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司马懿、沮授、田丰、李儒应该是属于一流吧。

蜀汉:诸葛亮、庞统、法正、徐庶好像能达到一流的,就这四人吧。

东吴:鲁肃、陆逊、周瑜,也只有这几个吧。

下面不能使用的一流武将;

曹魏: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真、曹彰、五子良将、典韦、许褚、庞德、高顺、颜良、文丑、钟会、邓艾、司马师兄弟、文鸯。

蜀汉:五虎将、魏延、李严、姜维,应该就这几人了。

东吴:太史慈、甘宁、周泰、程普、黄盖、韩当、凌统,这些人和五子良将伯仲之间吧。

以上应该是不能选择的吧?那么,我选以下;

谋臣;运筹帷幄陈登,随军军师黄权,谋士陈宫、蒯越、审配(假设对手是曹魏)。

后勤文官:钟繇、糜竺、蒋琬、杨洪、马良。

武将中的大将;张任、徐盛、徐荣、王平、马忠(蜀汉)、丁奉、夏侯霸、李典。

武将中的战将;刘封、关平、华雄、高览、廖化、傅肜、傅俭、鄂焕、王双、马岱、霍峻、吴班、张嶷。

假设;曹魏的人才、实力,以一伐时为准。建兴五年的蜀汉,和东吴已经结成铁盟。兵力也是按《诸葛亮集》记载的,驻汉中军马二十万。而上述人员都还建在为前题;那么我认为的战略应该重点还是在关中,但首先要得到的是上庸。那么,还是留马忠、张嶷镇南中(南中原有蜀汉军马)。留陈登、钟繇(充当萧何角色)辅佐后主、糜竺(财政部长)、霍峻(首都卫戍司令)、李典(后勤部长),马良(外交部长)驻成都。徐盛为水军都督,率水军镇江州。刘封率机动军团两万驻阆中为各方策应。

在孟达要反水归汉的时候,即刻派出水陆两军增援;以丁奉为水军大将,吴班为先锋、廖化为副将,率水军一万顺汉水而下,限八日内赶到(船可日夜行走,顺水顺风日行二百汉里没问题)。此为援军第一路。

再命张任为马步军大将,陈宫为谋士,率关平、华雄、鄂焕走陆路;关平、鄂焕率领三千骑兵为先锋,限五日内赶到(每日约二百汉里,约50公里)。张任、陈宫、华雄率一万五千步兵随后,限十二天内赶到。务要包围司马懿的快速纵队,争取全歼。

这样布置虽然是“事后诸葛亮”,但即使没有诸葛亮的先例,也可以算到的是;宛城到上庸,与汉中到上庸的路程、路况都差不多。司马懿的骑兵快速部队,即使不经过魏主同意,最快也不会快于五天到达上庸。结果,他的骑兵是八天后才赶到上庸的,孟达还守了16天。时间上足够蜀汉骑兵先到达或同时到达。这样一来,击溃司马懿的快速纵队是没问题的,上庸重新收回。仍以孟达为上庸太守(管政不管军),辖上庸三城。以张任为上庸都督管军,关平、吴班(率骑兵)、丁奉(率水军)为水军大将,留马军二千、水军四千、步兵二万(连孟达的部属)驻上庸。其他的由华雄带回。

这样,用一年时间准备北伐,约好陆逊出击襄樊,蜀汉派丁奉率水军三千为援,共取襄阳作为佯攻。孙权率主力出合肥,攻取皖城、合肥。北伐部属如下;

1、以张任为都督,陈宫为谋士,关平为先锋,吴班为将,率马步军一万五千,从上庸出兵向北;攻取武关、潼关。夺得潼关后,张任、陈宫率七千人守潼关,吴班率三千人守黄河渡口,关平率五千人守武关,截断曹魏对关中的援兵。

2、以徐荣为大将、以鄂焕、傅肜为先锋,率军两万,走子午谷直插潼关,策应上庸之军。会合后,分路从潼关向西平定长安以外各郡县,最后于长安聚集。

3、以马岱为主将,审配为谋士,王平为先锋率军两万,联络羌人万余,共三万人出祁山,攻击郭淮据守的陇右地区,目的是拖住郭淮对关中增援即可。

4、以刘封为前军都督,华雄为先锋,率军两万出斜谷,攻取郿县。夺得郿县后,一军攻打陈仓之后,一军攻取长安以西、以北各郡县。之后留一军守住陇右出入山口,防止马岱拖不住郭淮的陇右军团而入关中支援。本人亲率大军六万随后,以黄权为军师,以高览为大将,夏侯霸、王双各率五千人为先锋。直出斜谷,不管郿县是否取得,直取长安。一边攻击长安,一边等待潼关方向的徐荣、张任之军、以及长安以西方向的刘封军,齐聚长安,决战曹真、张郃军团。

5、以杨洪、蒯越、蒋琬留汉中,以廖化为大将,率偏裨将佐及余下人马,负责统筹调配、运送前方主力及马岱、徐荣、上庸各军的粮草辎重。孟达率傅俭负责张任、丁奉两军粮草运送。

以上部署,只要各方不折不扣的执行,真诚合作,则关中必得。凉州成为孤军后,郭淮只能守一城,可也守不了多久。凉州的五郡的其他地方,基本可以传檄而定。

这样;蜀汉可夺得雍凉二州,东吴夺得襄阳是肯定的。樊城不要夺,多了也不要守。合肥估计孙权也是无功而返。但襄阳可是个战略要地,东吴拿到也不算亏(毕竟陆逊多次都无功而返)。但是,此时的东吴估计会感到不甘心或是危机;说不好会跟曹魏结盟,对付蜀汉。所以,要想办法与辽东公孙康结盟,以求战略上东西牵制曹魏,令曹魏难以集中力量联吴。此外,加强武关、上庸、江州一线的防守,以防魏、吴联合进犯。

推演到此吧,有了关中、凉州、东西两川,就有了夺取天下的资本了。伺机而动即可,呵呵!




如果我回到三国,让我带上一些农业,军火方面的资料。

我就选刘封,孟达,马忠,蔡瑁,张允,韩遂。

再选蒋干,马谡,张松,伊籍,李严。

一样把三国踏平。




虽然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是兵力人数和士气。

很多人被三国演义所蒙蔽了,认为刘备输在"蜀中无大将",其实不然。

任何时候,打仗都是打综合国力,一个优秀的将领只是一个催化剂。比如汉武帝时代,就算没有卫青霍去病,也会有张青王青李去病赵去病,所以后期就算出现李广利这个瘟神,匈奴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言归正传,三国时期,曹魏的综合国力,无论是粮食产量、人口数量,都远超蜀吴两国之合。就算诸葛亮再牛逼,奇谋百出,但诡计可一不可再,国力不足也无法打赢消耗战。司马懿明知打不过诸葛亮,就一招:拖。生生的拖死了诸葛亮,拖垮了蜀汉政权。这叫"一力降十巧"。

所以,在三国时期,只要主公不昏庸,无论蜀吴有多少名将,我只要选择了魏国,就无所谓选哪个二流的将领了,谁来都可以,打不赢你,我就守城守关隘,拖死你。




不请自来

因为上面并没有说限制多少。五个太少了。20个太多了。10个吧

文臣呢就是羊沽,蒋琬、程煜、马良、吕蒙、张昭、陈灏、费纬、田丰、沮授

羊沽,吕蒙,马良不仅有文还有统兵之才打仗等都行。费纬、蒋琬皆可为丞相。张昭可为内政。陈灏可智可政。田丰,沮授,程煜都可以为我出计。

十个二流武将的话:张苞,关兴,关平必不可少。高顺,鞠义。高顺八百陷阵营,鞠义单挑赵云不虚。黄盖,能文能武。徐晃,后期可以算个准一流,但前期还是个二流顶尖武将。颜良文丑河北双雄,二流巅峰。庞德,后期一流,前期伪一流,算个二流。所以说把他排在这。

总共这这么多,谢谢观看,记得点个赞再点一下加号。




二流武将我选马岱,周泰,甘宁,颜良,文丑,蔡阳,张郃,高览,韩猛,邢道荣,沙摩柯,孟获,祝融,文鸳。二流文臣我选:贾诩,程昱,刘晔,徐庶,崔洲平,石广元,孟公威,黄承彦,桓范,郭图,许悠,审配,逢记,张昭,诸葛瑾,马良,司马昭,蒋琬。




二流的,就各只选五个吧:

文臣:

蔣济(很机智的),

审配(忠心耿耿,带兵也不错),

诸葛瑾(外交大臣呀),

郭嘉(可以带我逛青楼,喝花酒),

满宠(文武双全,极力推荐)

武将:

关平(毕竟二爷长子);

曹真(统帅能力很不错);

廖化(忠心聪明,能力很错,文武双全,先锋大将)

徐荣(统帅骑兵就靠你啦)

韩当(善弓骑,能统帅骑兵,水军)




这个问题有点不严谨,首先得界定一下哪些是一流,哪些是二流。

所以真的很难选。按我心中的标准的话,谋士:顾雍,刘晔,田豫,陈登,蒯越,蒯良,马良,刘巴,黄权,李严,审配,许攸

武将的话:郝昭,罗宪,马忠,霍峻,王双,郭淮,夏侯霸,徐盛,丁奉,文聘,臧霸,关平,闫行,成公英,马岱,杨任,严颜,徐荣,高览,麴义

我想有这个阵容的话,即使不能一举夺得天下,但是割据一方问题不是太大,而且如果地盘适当,待天下有变进一步夺取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谋士   南中   武将   潼关   蜀汉   关中   东吴   襄阳   汉中   水军   长安   都督   先锋   骑兵   名将   大将   阵容   随便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