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你因为名字而错过的好电影?

1.《闪光少女》

看这名字我以为又是什么玛丽苏电影,演员表里也没有一个自带流量的,这种情况我根本连简介都懒得看,更别说去电影院看了,结果。。。它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之后,看过的网友也自成自来水,帮他们想办法,给他们买热门,真是操碎了心。之后官v也听取网友的意见,发了民乐与西洋乐燃魂斗琴的片段,嗯,还是蛮燃的。

这个电影是干预民乐与二次元文化的,题材上很创新。作为一部青春片也拍出来青涩的学生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电影院支持一下,现在排片还好,看了下经常看的电影院一天都有个两三场的。

“它拍出了新一代人的青春中,长期被(选择性)忽略的主题——压迫与反抗。反抗权威的教条,反抗来自“成熟”社会的偏见,反抗正统对非主流的抹杀。”——毒舌电影

2.《欢乐好声音》

看名字还以为是某选秀节目衍生的圈钱大电影。看了下评分还蛮高,而且也没什么电影看了,就去看了下。

永远不要因为害怕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你并没有什么天赋,也没有什么条件,可是只要你喜欢,不要放弃就对了。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3.垫底辣妹

这名字真的是,就跟凌濑瑶演的那个《巨乳排球》一样,嗯,懂我的意思嘛?我真的是看网上风太大,才看的,要不然这名字我真不想看。看完都数不清哭了多少次了。

片子的主题陈旧,却仍然戳中无数人的泪点。为了能成为比原来更好的人, 就算再苦再累也会努力!

 

4.日式青春电影,《溺水小刀》

《溺水小刀》是山户结希导演的爱情电影,由小松菜奈、菅田将晖主演。

该片改编于GEORGE朝仓的同名漫画,讲述了少女模特夏芽转学到乡下,遇到气质独特的同龄人阿航,二人互相吸引,共同经历挫折与重生的爱情故事。

“你是拥有山川河海的神明,而我是因与神明交错而发光的少女。”

15岁的少女模特夏芽遇到了15岁的神主一族的继承人阿航。

他们的相遇是甜蜜的,他们的身份是同样优秀的,甚至可以互相匹敌,但也正是这样的身份,他们注定谱写了无法相伴的结局。

导演给予这个电影的结尾,他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阿航和夏芽最后到底有没有在一起,也没有说明他们的生活如何。

他用一个幻想,将这个故事填充了个美好的结局:电影结尾,夏芽穿着白色纱裙,坐在用鲜花装点的阿航的摩托车上,他们经过海边,经过田野,经过桥下,经过夕阳。

满眼都是纯洁的白色,他们闪闪发光。








这个真的太多了
例如《三傻大闹宝莱坞》(听名字不知道还以为三个sb冲进片场大吵大闹,我承认这部电影打破了我对印度电影的认知,冲击的不行)



《狩猎》(不知道还以为是纪录片,其实看了直接气的都快炸开了)



《搏击俱乐部》(不知道还以为是泰森纪录片之类的,其实是一个深井冰带领一群深井冰)



《十一罗汉》(这他妈名字翻译的我还以为是外国人来少林寺学功夫,然后还有12和13罗汉)



《死亡诗社》(真的,这名字就把我想看的欲望终结了)



《大卫戈尔的一生》(确实有点像个人传记,但是用第三人称的角度去挖掘表现出来,真的很喜欢)



《雨人》(说真的...我刚开始看到这个名字以为是像蜘蛛侠那样的超能...一个人被雨淋了然后获得了根雨有关系的能力)




《赛末点》(不了解球类运动的,然后在没有看演员表的时候,几乎就完全错过这部电影了。这部电影看完估计男同胞们基本上就气炸了)




《12猴子》(早期优秀的科幻穿越题材,我就不信有人看到12猴子能联想到里面写的是啥好么?别他妈吹了!)


《放牛班的春天》(你要是抱着对名字的看法去看,你看完第一反应肯定是:牛呢?让你造了啊?一所名为池塘之地的私寄学校连个牛都没有?)


《电锯惊魂系列》(这是我最早期接触欧美电影看的一系列,就像德州电锯杀人狂或者致命弯道,这个名字容易望名生意。其实就是一个叫海参的师傅做了一碗海参炒面...)


emmmm...暂且想到这么多 有空继续补充

而且重申一下...别再秀什么三傻的翻译没错,就是《3 idiots》了...谢谢你告诉我,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呢!我还知道《rain man》和《12 monkeys》翻译的特别准呢!



难道我还要颁奖给《spider man》感谢他没翻译成《穿着紧身衣四处喷射蛋白质的非人类》么!?





推荐一个所有人都首推的《三傻大闹宝莱坞》

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不免认为这是一个蹭热度的“烂片”,且片长长达170分钟,足足将近三个小时。但实际上,这部影片的豆瓣评分高达9.2,多数观众认为,如果有六星,绝对要给六星好评。

《三傻大闹宝莱坞》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改编,由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主演。影片用插叙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与兰彻之间的大学故事。

导演将一部讽刺社会现象的电影,拍的异常轻松幽默,影片也有印度电影的特色,偶尔动不动就歌舞升平一下,作为一部喜剧,却也能有许多闪光的慧言慧语。尽管情节确实有些随意,但随意过后的夸张总是让观众啼笑皆非,无可奈何中却依然愿意接着看下去。

电影中让观众看到,印度与中国非常相似的教育体制,与贫富阶层问题。《三傻》用轻松、搞笑、但又热泪中,感受积极人生的力量。让观众体会到,不论在梦想与事业中如何选择,只要做我们喜欢的事情,才会明白人生的真谛。




那必须是《变种异煞》哈哈哈

豆瓣电影:8.8分

IMDB:7.8分

当时连央视6套都是用的这个名字,天哪。

好在,现在都改名为《千钧一发》

千钧一发

这部产自1997年的老电影,是一部科幻励志题材的电影。

海报

演员阵容,男主伊桑霍克,当时是不折不扣的小鲜肉现在也一点都不油腻,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美版福尔摩斯里的华生的饰演者美男子裘德洛作为男二,杀死比尔女主乌玛瑟曼,也是当时戏外与男主产生情愫的御姐。

郎才女貌,曾经在一起过

这部电影我看了不下二十遍,我觉得可能每个人心里都会有那么一部电影,每当我们需要力量的时候就会想到它,每次重拾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千钧一发》就是我的本命电影。直到最近我对它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海报



《千钧一发》剧情复盘

故事讲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基因工程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生育已经不再是一件听天由命的事情,父母们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手段干预整个生育的过程,由此诞生的婴儿各项身体机能会远远超过传统方式生育的婴儿,他们患病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男主人公却恰恰是通过自然分娩来到人世,一路以hard模式艰难地长大。而他基因改造的弟弟则从小拥有过人一等的身体素质,倍受父母的宠爱。

随着男主人公的成长,他在这个泾渭分明的社会上也处处碰壁,无论他如何努力,这个世界唯一认可的只有埋藏在人们身体里的基因,自然生产者由于被认为拥有太多的先天缺陷,只适合做最最低等的工作。每到基因测试的环节,男主人公都无一例外地被排除在入选名单之外。

一直怀揣着飞天航空梦想的男主只能通过黑市交易,用一个假身份混迹到基因改造者们的主流社会。

因为男主所盗主人的基因足够优秀,他顺利地进入了梦寐以求的航天公司Gattaca。通过恰如其分的伪装过关斩将最终成为了参加一次重要太空任务的主要人选。

太空任务启动在即之时,Gattaca却发生了一起命案,而负责调查该案的正是男主基因改造的亲弟弟。两人狭路相逢,相爱相杀。

随着案情的步步发展,线索的指向逐渐清晰,男主的真实身份也慢慢浮出水面。在太空任务启动在即之时,男主面对层层考验,躲过警方、公司以及身边人的重重怀疑和猜测,最终成功证明了自己。



半只猫的电影感悟

这部电影的片名非常值得玩味。在我最早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那时候片名叫做《变种异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模仿《异形》的山寨B级片。至少不会想到它是一部励志题材电影。这个译名有的地方现在还在被沿用,翻译的人真的是很不负责任,这种丧心病狂的程度不亚于将《肖生克的救赎》翻译为《刺激1995》,我相信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名字错失了一部好电影的。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片名就出现了变化——改成了《千钧一发》,当然也有其他译版,比如《太空梦》,但我觉得《千钧一发》这个翻译还是恰如其分的。因为它可以和剧情中的主要线索有一个很好的关联。

我喜欢的科幻色调

而它的原版英文片名就更有意思,叫做——Gattaca,我们发现其实就是由4个英文字母组成的——ATGC,而这几个字母恰恰就是DNA的中碱基,字母的不同排列组合就形成了DNA基因链式。

其实电影的剧情很简单,不说狗血但至少也不难预测。但其实导演是借了一个人人都能看得懂的剧情,铺设了他真正想表达的世界观。

不久的将来,当人们已经不再是上帝的学徒,能够自我改造命运的时候,世界有没有变得更美好一些呢?至少电影的导演认为并没有,阶级依旧存在,歧视依旧存在,人类的原罪依旧存在。

这仿佛是作者在借未讽今的一种工业手法,也许人类社会无论如何发展都脱离不了互相对立的困境。无论是封建体制,种姓制,种族歧视,还是基因歧视,我们一定会将自己与不同于自己的人事物相互对立才可以找到所谓的存在感,而一直以来我们似乎总在无可奈何地称之为求生本能。

电影给了相当多的笔墨在基因改造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上,比如孩子才出生,他一生的患病几率,甚至存活年龄就被打印在了一份报告纸上,医生漫不经心地念读纸上的文字,仿佛就看尽了一个人的一生,而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连吃奶都还没有学会。比如你想要了解任何人,只需要得到对方的血液、唾液、毛发等带有其基因的东西,放在化验机里才几秒钟,对方所有基因信息便会毫无保留地跃然纸上,隐私在科技面前完全不值一提。比如初入职场的你,正磨拳擦掌等待迎接面试官各种刁钻奇葩的问题,但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只需要在采血机上获取你的基因信息,就可以获得一份完美且公认的测评报告,你的未来职业生涯全都已经埋藏在了你的基因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面试官也已经被医生所替代。

这些对世界观点滴的描绘,看似遥不可及,事实上却已经在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萌发的痕迹。你的一生也许没有写在你的基因里,但却写在了你的家谱里,寒门再难出贵子,已是公认的社会规则,试问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资源可以被异军突起后来者抢占。

数字化的轨迹有时候能比基因更容易预测到我们的行为逻辑,倘若某个商业巨擘想要行驶其数字霸权,一个11位的手机号码,就可以轻易出卖我们的喜怒哀乐。

电影拍于1997年,虽然没能预测到二十年后的主流科技,却完美预测了阶级化的社会结构。想想其实这不用导演进行预测,因为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女主角——乌玛瑟曼

男主人公很不幸地成为了社会阶级的最底层,通过自然分娩降生的人种,他没有任何过错,却必须背负这个阶级带给自己的枷锁,讽刺的是,像他一样的人群还拥有一个特别优雅的称呼——上帝的孩子。

男主人公的基因裁决书上判定了他将有99%的可能性患有严重心脏疾病,并且可以存活的年龄只有30.3岁。这个小数点似乎在体现科学的严谨性,但又似乎是彻头彻尾地荒诞不经。幸亏,男主人公并没有向这份裁决书屈服。

我说过我曾屡屡从这部电影中汲取过力量,也正是因为看到男主人公对于社会不公的抗争,由此及彼总能联想到自己的平凡。

与命运抗争的男主

但男主人公的抗争方式也并非是骑士们的公平决斗,最让人唏嘘的便在这里。黑市交易,假身份,欺骗,电影第一个镜头就是男主在费力地清理身上的毛发和皮屑,为的只是不让他们成为他人揪出自己真实身份的证据。在一场关键的体能测试中,男主甚至使用了别人的心率记录来作弊,是不是想要在不公平的社会里生存,就必须学会不公平的手段呢,值得深思。

当然,男主身上的正能量依然是可以盖过投机取巧的瑕疵的。电影用男主与自己弟弟的游泳竞赛很好地描绘了这一点。与自己不同,弟弟是个不折不扣的基因改造者,生来便拥有过人的体力和智力,长大以后年纪轻轻就成为了警界新星。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

面对如此劲敌,男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体能的比拼上毫无胜算,却凭借过人的意志力和胆量绝地反击。在游向漫无边际的远方时,弟弟丧失了放手一搏的勇气,始终在顾虑是否能安全返程,而男主一句话道明了自己为何能够脱颖而出的依据,他说“我从不为游回去保存体力,这就是我成功的方法。”他的理论基础或者或说信念,我始终记忆犹新。这也许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写照,身处困境的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可言,不能苛求有怎样美好的结果,但至少可以吓跑身边没有胆量孤注一掷的对手。

同样鼓舞我的,还有片中难能可贵的友情。这是我能够理解的友情的最高境界。当男主实现梦想坐上航天飞船的那一刻,借予他身份的男配,那个曾经骄傲不可一世,对上帝的孩子完全不屑一顾的基因改造者,也完成了自己最后的旅程。在他戴上亚军奖牌时,我们知道他已经完全接受并认可了那个借用自己身份的男人,并义无反顾地用实际行动为男主排除了后顾之忧,不仅仅包括为男主准备好了充足的样本,更因为他的自我牺牲使得男主和他的身份能够名不虚传地合二为一。一个男人认可另一个男人的方式也许就是如此的大义凛然。而他在男主临行前的那句话每次总是无一例外地让我眼睛发热——我借给你的只是我的身体,而你借给我的是你的梦想。这样子的对友情的诠释我承认我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还有一些令人感动的瞬间,是那些愿意为他人梦想甘愿背叛公序良俗的人。比如一直事不关己,玩笑连天的尿检叔。你以为人家只是一次次例行公事地将检测样本放入机器进行检验,实质上每一次都附带了他对梦想的宽容和敬畏。一句“右撇子不会用左手抓那玩意儿”,看破却不说破,成全了他人也成全了自己。

为男主隐瞒真相的医生



对电影的深度感悟

《千钧一发》一直被定义为一部励志电影。我有很长时间也一直如此认为,因为电影里真的有许多令人感动,治愈的时刻。而最近几次再看的时候,我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描绘男主如何追逐自己的梦想。那么他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呢?千辛万苦,经历重重考验,最后男主为的只是坐上一趟有去无回的航班,正如他所说,我从来没有为游回去保存体力。看似高大全伟光正的梦想,其实,只是一次精心策划的逃跑。那么,云端下为男主梦想付出的人们,又算是什么呢?男主即将前往的泰坦星,又是不是能够脱离人类社会的惯性,彻底摆脱阶级的引力。电影没有交代,只留下一曲安静感人的音乐。

在我涉世未深的时候,我总能为男主不顾一切的逃离找到骄傲的理由,但现在,我已经不再那么想了,也许这就是年岁的羁绊,我会更多深思逃离后的情景。年轻,可以肆无忌惮,不计后果地尝试各种可能或者不可能,之后呢,难道还不是那个年迈的自己回来收拾残局,为年轻时的不完美结账买单。

虽然我已经在心里把《千钧一发》标记为了“伪励志”电影,但不妨碍我反复复看这部佳作。我依然会推荐朋友去体验它的深度,不同的人会从中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没有对与错,只有感觉的千差万别。

结尾




太多很多名字被耽误的电影!

第一部,垫底辣妹 豆瓣评分8.2分

真实故事改编,这是一部被电影名字坑掉90%的实际是一部非常励志的日本青春电影!成绩吊车尾的小太妹奋斗一年考上名牌大学的故事。

第二部,放牛班的春天 豆瓣评分9.3分

这也是被名字耽误太好的电影!刚开始以为是农村电影,结果是励志+催泪!这是一部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电影,家长必看!

音乐老师马修 来到辅育院,面对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改变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运 的故事。

第三部,三傻大闹宝莱坞 豆瓣评分9.3分

一般看到印度片,每个人都跳转,更不用说电影名!阿米尔汗的又一大神之作,小恺曾在夜里两点看得大笑不止!这不电影非常尖锐直接地抨击了印度的教育制度,但又不失幽默搞笑,让人大叫精彩

我已经制作完小视频或者视频可以点我主页查看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阿甘正传》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阿甘一生的励志故事,不过这个电影名字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 看到这个名字时,会以为是中文的电影。因为电影名字翻译过来流失了外文电影的原味,给观众带来不好的体验。

此外,这部片子的外文名称为“Forrest Gump”,翻译过来就是“阿甘”,其实也就是阿甘的姓名。而翻译的名称添加了“正传”两个字,就给人一种记流水账的感觉,还没开始看时就对这部电影的印象不是很好。

很多国外电影翻译过来都流失了原本的味道,没能真正体现电影内容要传达的精神。不过也有一些比较好的,例如《致命女人》、《魂断蓝桥》等都是比较好的,翻译过来时保留了关键信息,而且也运用了较好的表达。




如果《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改名为《越狱》和《奋斗》,那么我估计1994年就会看到这两部电影……可惜,直到2014年,我失业、离婚后,开始按评分顺序一部一部的刷电影,才看到了这两部久仰大名的伟大作品,并且从中领悟到了许多的人生道理。






作为一只与世无争的雌兔,平日里爱看动漫。

1.《权利的游戏》2011年上映。权利的游戏,我认为剧情应该是男人的权利游戏,政治游戏,对我来说,和高数,微积分一样,爱不起来。不看不看,略过略过。疫情期,无聊时间过多,剧荒,头条看到龙妈半裸,遂多看几眼龙妈颜值的心态,搜索看看,一看就停不下来,一连几天饥渴般刷完《权利的游戏》系列。

2.《绿皮书》2018年上映,评分高,点开腾讯app,总在显眼处,一副点开我,点开我的样子。不看,忽略,美国的种族歧视没兴趣。剧荒,一边洗菜切菜,一边点开放着,听声音,时不时瞄一眼,剧情一点一点展开,只好暂停了,怕错过镜头。等不及了,一边吃饭一边看,看到后面,眼泪就流下来了。如同《幸福来敲门》一样,故事慢慢的讲,一点一点夺人心扉。

很多电影因为名字而错过,忽略,目前还有好多评分不错的电影,因为名字不想点开看看。

为什么问题后面附带着阿米尔汗的照片?他的电影,中国目前网络能搜索,并且可以观看的,我都看过了。他的三观,剧情叙事,我还是喜欢的。看了他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后,看完他的能观看的电影。顺带着看了一些评分高的印度电影。




《我不是药神》

其实一开始我对于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大的期待,但是身边的朋友都推荐自己去看,我才打算去电影院看一看。

影片一开始并没有给到我感觉,不过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当中有笑点也有泪点。

影片主要讲述一个神油店的落魄老板(徐峥饰)与妻子离婚,为了争夺孩子抚养权急需一笔钱,于是铤而走险,在王传君的介绍之下远赴印度,去引进治疗慢粒白血病的格列宁仿制药。此药原价非常昂贵,高达23500一盒,而一盒仅仅能吃一个月,一年下来就将近三十万,许多家庭都因此而吃垮甚至吃不起等死,其实这段剧情已经超脱于电影了,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生活中有病治不起的太多太多了。

这部电影最大的痛,就在于每个人都没有错,偏偏铸成了悲剧,老太太那一句:“我想活着,行吗?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泪流满面了。

真的因为名字自己差点错过这么经典的电影了,真的像人民日报评价的那个:很久没有看到这么优秀的中国电影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名字   印度   这个名字   片名   豆瓣   阶级   基因   导演   评分   剧情   身份   梦想   社会   故事   电影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