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通俗地解释下,低价老年旅行团盛行,旅行社究竟靠什么盈利?

我60岁的大姨去年花700块钱报了一个“港澳七日游旅行团”,去的时候高兴地不得了,回来身上带的5000块钱全花完,买了几千块钱的“黄金玉石”还有一条2000元的被子,感觉自己賺大发了……我表弟看到这些购物战利品之后,差点吐血倒地…

一块不知名的石头外面圈了一圈“黄金”,就这样一个吊坠花了2000多,同去的四十多个老年人,差不多一半以上的人都买了一块。剩下的不是买保健品就是给家人带的当地土特产,回来的时候都是大包小包的,也没人会提当时被堵在购物中心的那个尴尬样。

你要是问他们,下次还去吗?他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说:“肯定去”,因为他们始终认为,包吃包住还免机票,等于他们花钱买了一大堆东西,还是自己賺。所以,老年旅游团的生意怎么做都是火爆的,就算这波人感觉上当了,不愿意再去了,还有下一波老年人等着呢。

700的报团费,连去港澳的机票都不够,更别提住酒店的费用了。旅游社靠的就是那5千块钱的购物提成,一群老年人被堵在购物中心里出不来,为了面子,他们也不会赖着不消费。老年旅游一旦入套,身不由己!岁数大了与世无争,又不想惹事!犹如砧板上的肉,任人摆布,无奈矣!!

我有位朋友就是开这种旅游社的,三年的时候,长安变奥迪,房子都买了三套了,问他到底怎么賺钱的,他说,跟我合伙你就懂了,我还是为了不被骂,绝对不会趟这个浑水的。

出门旅游,真不能贪小便宜、第一出门时间有限、大把时间浪费在商城超市真是划不来、第二出门在外人本来就累、再吃不好睡不好很容易生病、第三低价团就指望着你们购物、导游赚点钱、你们都不配合买的话导游能高兴吗?这种情况下游客不受气才怪、所以要么别出门、出门旅游真的别想着省钱、否则就是花钱买气受花钱买罪受、出门旅游有钱的自主游、再起码也得报纯玩团、否则还真是在家呆着舒服。




这个我就相当有经验了,毕竟在酒店干了几个月,接触到的同事原来有在一些酒店就干了几十年的也有原来就是导游的,原来就是旅行社的,可以说关于旅游的内幕也了解了不少,首先我们那就是国家5a级风景区,可以说是世界知名的景区了,但是也有低价团,以前比较多,现在比较少了,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什么叫低价团呢?100块玩三天合不合算?

只需要100块玩三天,包两天晚上的住宿费,包4顿的餐费,有人说这怎么可能啊,这不是亏本了吗?人家怎么可能会做亏本的生意,我跟你算一算,首先。酒店你就别想有多好,甚至都不会在当地,而是会离开市区到乡下镇里面去,等到第2天白天的时候再通过大巴从镇里拉人,看起来好像更麻烦,需要油费包车费,但实际上更便宜了同样档次的酒店,乡下和城市你说能一样吗?至少是几倍的差距。

吃饭吃的你也就别想了,基本上都是素菜,荤菜有那么几片肉就算不错了。

然后正儿八经的景区你就别想了,那里景区门票都超过100块了,真的买门票那就亏本了,实际上就是带你去那种废弃的风景区或者说根本就不是景区的景区,不要钱的,带你找几个山头看一看,就告诉你这就是景区。

然后这么做了,就算能赚钱也赚不了几个钱,这个时候大头来了你一定的消费,强制你消费,你不买个一两千的东西就别想走。

所以其实大家都有经验,这种所谓的低价团往往你是要花高价才能够走的,你要真心实意的想出去玩,也不用买太贵的,但你至少也别买这种一看就不正常的。




我村里就有好多,太多了,我曾经还劝过一个大妈。

有一次,村里有人在宣传说是去云南旅游,只要100元,就可以坐飞机去,坐飞机回,还能住五星级酒店,我直接就说是骗子,不可信。

没想到经常一起打牌的一个大妈说是要去,我就劝她说,你自己想想100够不够飞机票钱?够不够住酒店的钱?他们组织旅游的是怎么赚钱的???肯定是过去了要你们消费买东西,把这些钱都赚回来的。

大妈非常淡定的说,是呀,他们肯定是要赚钱的,人家又不傻,不可能贴钱叫我们去旅游。

我就很不理解,你知道,你为啥还要去呢??

你这一趟过去不得花个一万块钱买东西,然后人家组织旅游的从中抽成,赚个好几千块。你咋想的???

我实在想不明白。

大妈说,正常去一趟旅游不也得花好几千吗?花一万买东西最后不也得了好多东西吗?

再说,组织旅游的的人组织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去旅游,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你们这些年轻人整天那么忙,难道你们会陪我我们去旅游吗?

总之,大妈一句话,我们愿意花钱去跟着低价旅游团去旅游,我们愿意。

至于旅行社靠什么盈利,当然是消费啦。

过去就拉你去各种商场里消费,然后旅行社再从中抽成,和商场按比例分成。早把什么交通费、住宿费、餐费赚回来了。

现在只能说,什么人都有,什么样的想法都有,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不久前,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江苏省常州市老人吕某在一次参加“低价团”旅游途中因心梗不幸去世,原因竟然是导游不顾老人的身体状况,强制要求其逛店购物。

看完后非常气愤,旅行社终究还是向老年人下手了,为了挣钱不顾他人性命,监管部门一定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加大旅行社的整顿力度,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满足了基本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后,开始转移到更高端的消费方式,寻求诗和远方,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

但是在享受美好的旅游过程中,却经常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导游强制旅客消费、食物中毒、缩短旅游线路等现象。

一.旅行社以恶性削价占领市场,“低价”顺应了部分国人的求廉心理。

1. 旅行社通过实施价格战,以低价竞争占领市场。

我国拥有广阔的旅游市场,各地的旅行社都想在这大蛋糕面前分一块。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势头强劲,旅游人次逐年增加。根据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0-2017年,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人次一年比一年高,且国内旅游的年均增长率稳定在10%以上。

全国旅行社在经过数量、资产等快速增长的时期后,近年来增长率开始下降,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已经超过1.9万家。

同时我国旅行社的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竞争手段以单一的价格为主,旅行社为争夺市场份额,只能靠削价竞争,把降价作为竞争游客的主要手段。

2.低价团顺应了部分国人“‘求廉’的消费心理和不富裕的消费水平”,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旅游价格超低的原动力来自于旅游消费者消费水平的限制。由于老年人购买能力有限,平日里对生活比较节约,买个菜都需要精打细算的,更别说旅游的报团价格了,对其价格会比较敏感。旅行社就是抓住了老人的这一心理特征,顺理成章以低价格吸引消费者。

低价竞争不仅是欺客、宰客的重要原因,而且制约旅游产品质量的提升,使旅行社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二.旅行社推出的“低价”老年团要想挣钱,羊毛必然出在羊身上,背后的挣钱逻辑“吃相难看”。

旅行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低价”老年旅行团背后的陷阱多多。如果靠团费,旅行社肯定是亏本的,俗话说“买的没有卖得精”,要想盈利主要靠游客参加自费项目和购物回扣获取。具体方式主要包括:

1.带游客去商场购物,有的还强迫购物。据业内人士透露,导游带游客购物根据购买金额可以给导游和旅行社带来不同比例的回扣,购物回扣连接了购物商店、导游、旅行社的“经济效益链”,回扣作为零团费甚至负团费的一种补偿,使旅行社能够投入到新一轮的价格竞争之中,势必形成恶性循环;同时一旦游客达不到一定的消费量,导游就会恶语相向,有的还发生肢体冲突,对游客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2.虚假宣传,实际旅行时降低服务标准。

(1)有的旅行团在门票上做手脚,在游客报名时只含景点大门票,里面的小景点则需另外付费,小景点一个套一个,又不得不花钱进去。

(2)在游程上缩水。在实际旅行中找各种借口,取消原计划旅游的景点。

(3)旅游餐饮质量差和酒店等级不达标。很多导游以“当地餐饮水平就是这样”来推脱责任,有的旅行社虽填写了酒店的等级和价格,但相同星级的酒店因地理位置不同。

3.服务外包给其他旅行社,甚至无资质的单位承包挂靠。一些旅行社因报名人数过少而无法成团,在老年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参团者转团给其他旅行社,甚至给一些没有资质的旅行社,由其带团出行。旅行团团费都被“提篮子”了,转包后的服务质量可想而知。

三.老年人怎么防止“低价”老年团的骗局?

1.选择正规、可信的旅行社。找信用高的旅行社很重要,可以减少不规范行为的风险,同时要坚信“一分价钱一分货”,在报团时,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旅游项目一定要多一些心眼,不要只看价格,即使对于有优惠的团费,需要进一步了解其旅游内容。

2.购物要理性。即使需要在当地购买特产,也一定要理智。不要导购说什么就是什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懂的要及时打电话给子女询问。对于确有需要购买的,仔细对比价格、货号、质量问题,购物后要核查单据、索要发票。

3.签订书面旅游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包括行程中的各项具体安排、行程内容和团费,防止旅行社变相的提价、收费。

虽然老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可以防范“低价”老年团的骗局,但是毕竟老人年岁已高,反应能力变得迟钝,很多新骗局是难以辨别的,很容易被有心人蛊惑,往往防不胜防。

为此,要抵制无底线的价格战,对于明显违背市场规律的低价团,老人们宁愿错过也不要参加,同时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建立一个合理规范的旅游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回答希望对您有用,欢迎关注、点赞财艺新势力,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低价旅行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购物团,去之前有的旅行社会对游客说会有购物环节,但是不会强制性消费,这样用一两句话带过购物团这个话题。那为什么低价老年团如此盛行呢?这还要结合老年人的心理来说明。

不能说大多数,只能是说一部分老年人会有爱占便宜的心理,旅行社首先也是利用这个心理推出了低价游项目,这时候那部分爱占便宜的老年人就会被这样的广告吸引到旅行社来咨询了。接下来就是利用老年人耳根软的特点进行说服老人参团。老人这时候最担心的也就是强制性购物问题,这时候旅行社工作人员就会向他们打包票虽然有购物环节,但是不会强制性的,更会用旅行社做担保,说有强制性购物,旅行社就在这里,不会只做一锤子买卖,到时候你再来旅行社举报,他会处理。有了旅行社信誓旦旦的说法,这些老年人基本上都会选择交费报名参团了。

当你报名之后才开始是旅行社“赚钱”的时候,大家可以知道,几十块钱就能去好多个地方旅游,还包吃住,你以为旅行社是慈善机构吗?真的是慈善机构也不敢这么做,因为最后还是会被吃垮的,更何况他们是开门做生意的,如果没有盈利的话,大门早已经倒闭关门了。那他们是靠什么盈利的呢?当然是靠这些购物店来盈利的,但是没有强制性购物,只要大家不买,那他不是亏本了吗?我只能告诉你,想象跟现实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首先在去的路上,导游会跟大家互动,然后会有意无意地介绍购物店里面的情况,接着打个人感情牌,说他是没有工资的,收入全靠提成,这些提成全是大家将要去的购物店给的,大家只有消费了,购物店才会给到他提成,然后说自己很不容易,现在亏本带团让大家去旅游,还欠多少多少外债,希望大家帮帮他。这时候有些老人耳根软,就很容易相信导游的话,觉得自己怎么也要支持一下导游。

去到购物店后,购物店的工作人员再一次很“专业”的推销,这时候大部分老人都会多多少少买点东西。而这些东西导游能拿到的提成有60%至70%,店里每个月还要给店员工资和房屋租金,再加上老板本身也是要赚钱的,这样子下来,可想而知那件东西的价值是多少了。有人可能这时候就会嘴犟了,说人家旅行社本来就没有强制性购物啊,那都是这些老年人自愿购买的所有算不上坑。但是没有他们配合演戏,一件十几块钱的东西能卖到几百甚至是几千块钱吗?这主要还是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差,旅行就是利用这点对老年人诱导购物的,如果做得好的话,导游一天的收入有可能过万,这就是低价游的旅行社主要盈利的地方。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旅行社不可能会做赔钱的买卖。

我有一个朋友的母亲就是这样被人忽悠购物的,本来是69元三天两夜游的,结果旅游回来后,她购物的费用就有一万多了,各种大包小包往家里拿回来。一问才知道,这些是她自愿买的。什么乳胶枕啊几千块钱一个,说是对睡眠有很好帮助,一个玉器手镯说戴了之后对身体很好,能降血压之类的,也是几千块钱一个,还有什么野山蜂蜜也有一千多块钱一罐,能美容养颜,反正各种东西加起来,朋友觉得可能也就是几百块的价值而已,最后他母亲却花了上万元,他气得真想把这些东西都扔了。

一个价值很低的东西,在购物店里却包装成高大上,一些老年人防范意识差,很容易就相信别人说的话,还以为能有很多疗效,就会花大价钱买一堆“垃圾”东西回去了。这时候旅行社就会赚得盆满钵满,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旅行社低价老年旅行团盛行的原因,因为有钱赚,这些购物店也是旅行社盈利的地方。如果你什么也有喜欢参加这样低价旅行团的老年人的话,请让他们多注意,不要上当受骗,最好能劝阻他们不要去参加。




低价老年团基本就是购物团,我爸妈经常报,曾经我也劝过,给他们讲云南黑导游强迫购物的案例,给他们说低价团时间都去购物店了,玩的时间少,他们都不以为然,后面我爸妈给我讲了他们去旅游欺负导游的事我也就不管了。

我爸妈自从退休以后就经常在公园锻炼,时间久了认识了一群同样退休的老伙伴。大家看到便宜的旅游信息,大家一招呼,就十几二十个人一起报团出去玩。疫情前的一两年,他们几乎走遍了国内各大旅游景点,附近的购物店。实际买回来的东西并不多,我老爹说导游服务的好,态度好,他们觉得过意不去就买些小物件,反正报团是真的便宜。要是导游态度差,因为不买东西骂他们,那他们到了购物店就不下车,不开车拖着就不开车呗,反正大家伙都退休了也不赶时间,耽误了本该后面的行程他们还会打电话投诉旅行社。

曾经去江西旅游他们把当地的导游气哭了。原因就是到了购物店不下车,导游在车上就各种劝,你们不买东西也行呀,就去转转,让他挣个人头费,后面倒是都下去了,很多人上个洗手间又回车上了,搞的导游后面在车上哭诉这趟出来赔死了。

总之,一群认识的老年人一起出门报低价团旅游真的是无敌了,导游不敢拿他们怎么样,最多就是说几句难听的,但是老年人经过这么多年社会的毒打脸皮大多比较厚,不怕这个,真的动手导游又不敢,都是六七十岁的谁知道哪个有什么慢性病。再有他们一群十几个人一起出门,人多势众,也不怕当地人怎么样。

说到最后有点同情旅行社了,如果就一家人出行,千万别报低价团,那就是去购物的,不买东西导游说话会很难听。脸皮特别厚又确实预算不足的倒也可以报低价团,因为如果不买东西那是真的很便宜。




这个问题提得相当好。有句话叫做:先知先觉创业者,后知后觉跟随者,不知不觉消费者。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又可以了解一种新型的商业现象了。

该问题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低价,一个是老年人。低价,就意味着不是免费也不是正常市场价,那这里面究竟有什么文章呢?

首先,如果是正常价格,那就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了,可能很多老年人就不会舍得花钱去旅游了,而免费呢?也不太现实,会因为很多人贪便宜而收不回成本,得不偿失,而免费还有另一个潜台词就是有套路,或者说有猫腻,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做肯定也会引起消费者(也就是老年人)的警觉的。因此,最折中也是最高明的办法就是低价!一方面可以保证收回部分甚至全部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博得广大不舍得正价出游的老年群体的青睐。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局已经做好了,接下来要怎么盈利呢?

其次,再来分析一下老年人这个群体,他们的最大特征就是都已经退休了,既有钱又有闲,正是我们这些中年人所梦寐以求的状态,也是商家削尖脑袋紧紧盯着的一块大肥肉。

老人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实属不易,所以在儿女都成家立业之后,也有想走出去看看世界的愿望,遇到这样的优惠出游活动自然是喜闻乐见的,况且很多老人都是节俭惯了的,当然会有一些贪小便宜的心理作祟,可商家恰恰就是利用了他们的这一心理,就可以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旅游是手段,带货才是宗旨,就像一些超市总在以远远低于市价的鸡蛋招徕很多顾客(尤其是老年人)一大早挤公交去排长队,但是你去了又不会只买鸡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嘛!那么,通过组织老年人低价旅游,主要有哪些产品能给商家获利呢?

第一类,玉石珠宝首饰类。在经济学上这类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总效用不高但边际效用很高,通俗来讲,就是珠宝的昂贵稀缺性决定了很多人想要拥有但因为没什么实际用处不当吃不当喝而不会购买,尤其是老年这一群体,在年轻时并没有这样的条件,而如今太贵的同样是不舍得购买,所以商家会搞一些低成本廉价的工业合成玉器、银质首饰工艺品等来兜售以获得高额回报,出于享受和虚荣的心理以及关爱孙辈等考量,一方面自身有需求,另一方面低价旅游又欠了人家的人情,自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买点东西作为回报也是无可厚非的。

我朋友的妈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经常会花个三五百块钱就可以到一个旅游线路玩上好几天,当然回来也是满载而归的,给朋友的儿子买了一套银碗银匙,美其名曰防止中毒,朋友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且不说银器能不能防止中毒,我是他亲妈我还能给他下毒吗?您这是宫斗剧看多了吧?!

第二类,食品保健品类。这些老年人在年轻时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劳累了一辈子,又到这个年龄段,肯定是亚健康问题、慢病问题一大堆,身体病痛的折磨和渴望健康的心理,又给了商家另一个倾销的好机会,那就是健康食品和保健品。

我认识的一个老太太,说是买的富硒的鸡蛋,一个要两块钱!就一个鸡蛋而已!由此可见暴利程度一斑。这还只是一些食品就暴利至此,再加上一些功能性保健品,一买就是半年的使用量起步,夫妻两个人就是双份的,没个万把块钱是下不来的,利润相当可观吧!

凡此种种,还有很多平时偏于高端昂贵的商品,商家以团购,薄利多销,厂家直销等为噱头做老年人生意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希望看到的朋友们可以理性消费,别因贪小便宜吃大亏。如果是单纯损失一些钱倒也无关痛痒,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误听误信商家的一些夸大宣传而使用三无食品保健品,从而耽误了身体疾病的治疗,那就得不偿失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希望商家不要只盯着利益,而是要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放在首位,能真正做到童叟无欺,做规规矩矩的生意,赚正正当当的钱。

原创文章,欢迎关注![作揖][作揖][作揖]




旅行社分为3种,组团社,供应商,地接社。

首先我们来看看组团社是靠什么盈利的:组团社,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街边看到的旅行社。组团社负责招揽客人,低价团,100—200玩5天,或者99玩4天,更有免费玩的。这类旅行社怎么盈利呢?这就要看供应商给的钱多少了(有些也是直接对接地接社的)给得多就少收点团费,给得少就多收点团。组团社只有多赚点或少赚点的区别,没有亏钱的,因为自己定价。

其次我们来看看供应商是怎么盈利的:供应商从地接那拿到资源,再加上往返的大交通,也就形成了一条旅游线路了。他们再加上自己利润卖给组团社。这样,供应商也就有了利润了。

地接社是怎么盈利的呢:地接社就是负责当地接待的旅行社,如果是低价团,那地接社也是根据进购物店的多少?客源地的客人购买能力等来定价 。如果是进的购物店多,客源地的客人购买力也可以,这样就多给供应商人头费,反之就少给,或者是正地接。

那是不是客人都不买东西,地接社就会亏钱了呢?地接还有一部分收人来源的,那就是开购物店的,购物店给人头费和购物分成,你不买,也能拿到人头费。当然光靠人头费,有可能会亏钱的。但是一个团总有人购买的,就算这个团一分钱不买,也有其他团买得比较好的。综合下来,地接社也是有盈利的。




我参团旅行多年,虽然极少参加低价团,但其盈利的套路还是比较清楚的。我还为此在头条写过那么两三篇体验文章。

我觉着旅行社盈利主要在以下三点:

一是尽人皆知的购物。主要做法是导游在途中给你先来个洗脑,然后带往合作商家,等你入场后,有可能还有二次洗脑,然后关起门来,让你至少用两小时购物,不到点不得出门,导游再盯一盯,收获会不小。

一般这样的场所物价都畸高,商家按所售金额给旅行社返点,少说也在售价的20%以上。

还有导游和司机打情感绑架牌出货。他们一般都会说,我一路为你们服务很辛苦,公司交有带货的任务,请大家支持。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人买。

以我这次国庆期间从武汉到横店旅游为例。返程中,导游先拿了四样商品卖,说是其中还有司机的份额,我们就买了点。可是过不多久,司机又出动了,他的货只有一个单一品种,就是黄石港饼,每500克售价30元,在他挨个要求下,我和老伴又买了两袋。

回来在网上一查,同样的港饼,只要8元多钱一袋,可见其盈利空间之大!

二是临时增加合同外的景点。这些景点是要付全款的。我在上次东北行的文章中已作过介绍。你若果参加的是低价团,那么,这些自费项目可能是你参团价的数倍,或者十数倍。

三是其它消费。比如带你去品赏一下某特色食品啦,空出几个景点内交通让你自费啦,留出几个团餐让你自费啦,而自费点又由导游统一安排等等,花样百出。

举个例子,我们在东北参观使鹿部落景点,大巴车开到离景点不足两公里的地方停下来,让我们换乘景区交通。还是这条一通到底的路,走了两三分钟,每人收费20元,厉害吧?!

如果你一概不参加自费项目也可,那你就等着受折磨遭罪吧。




谁能通俗地解释下,低价老年旅行团盛行,旅行社究竟靠什么盈利?

这个问题,很简单的说,旅行社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老年人出团,旅行社低价揽团。最后有导游带队出游。从客观上说,老年团靠收去这样低的团费基本是赔钱的。那么为什么旅行社还要出团呢?就是在要按排到达景区购物。这样靠景区的购物的回扣才能保证旅行社不亏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低价   旅行团   老年   旅行社   团费   景点   景区   块钱   老年人   通俗   导游   老人   东西   商家   价格   财经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