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乒乓球选手接发球前为什么蹲得那么低?

乒乓球运动员在接发球时,是乒乓球比赛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同时,乒乓球队员对接发球的过程也可以用来判断每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尺码。专业乒乓球选手在接发球前蹲着的姿势很低,主要原因是与队员由于身材过高观察与球网水平视线和聚精会神地投入紧张比赛的过程作好准备有很大的关系。







许昕接发球时蹲低的姿势照

大家都知道,在重大比赛中大多情况下,比赛双方队员对乒乓球接发球的判断是通过乒乓球在发球方台前弹出飞跃球网顶端,然后弹落接发球方台前的一个过程。而接发球队员是通过对越过乒乓球网顶端的高低线路的变化来进行判断(是近短网球还是急长球,短球,长球,上旋球还是下旋球,弧圈球等),然后迅速采取相应的反击方法,这是个决定胜负,争取主动的重要一个环节。因此,接发球队员必须时刻聚精会神,把全部的观注力和眼神注视发球方发球线路的变化,发球方发球的方式以及球由对方台面越过球网的高低度,方向作好充分的准备。这对个别由于身材高大脚长,手劈长的运动员来说蹲下的姿势就可能要低一些,尽量与球网顶端保持水平线,更好地看到乒乓球越过球网顶端的高度和线路的变化至关重要。








陈梦接发球时蹲低照

接发球队员主要判断发球方发球的内容主要是:一,发球方的急长球;二,发球方的近网短球;三,采用何种发球的方式(如上抛砍式,小抛内,外旋转球,弧圈球等。然后采用相应的办法进行反击。这些内容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经常看到。对个别顶尖选手来说必须要具备的条件。

为什么有些乒乓球接发球队员在比赛前蹲着的姿势那么低

下面向大家简单地讲述一下国际标准比赛用的乒乓球台和球网的规格。

目前,国际比赛用乒乓球桌面的长度为2.74米;宽度为1.525米;高度为0.76米(桌面与地面的距离)。如图所示。

乒乓球网的宽度为1.83米;高0.1525米(桌面与网顶端距离)。







接着介绍一些球迷比较熟悉的著名乒乓球队员的身高,可以帮助球谜了解国际乒乓球比赛中为什么会出现个别队员在比赛接发球时,姿势蹲低的原因所在。






许昕(身高1.81米)







马龙(身高1.75米)






丁宁(身高1.73米)

樊振东(身高1.70米)











奥恰洛夫(德国,身高1.83米)







早田希娜(日本,身高1.65米)







伊藤美诚(日本,身高1.48米,目前)







平野美宇(日本,身高1.50米)


石川佳纯(日本,身高1.57米)




孙颖莎(身高1.60米)








萨姆索诺夫(白俄罗斯,身高1.90米)

通过上面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中,球谜常见队员的身高介绍,在国际大赛上我们通过电视画面经常看到上述个别身材高大的队员,特别是个别欧洲队员。如白俄罗斯老将萨姆索诺夫,身高达1.90米。按照乒乓球台与比赛场内地面的高度仅为0.76米,加上球网的高度加起来不足一米高。由于乒乓球运动员身材高大,脚长腰长,在接发球时蹲下来准备的姿势是无可耐何的选择办法。

根据上述乒乓球台的高度作标准的话,身材越高蹲下来的姿势就会比较低些。而对个别矮小的队员来说就不存在或者下蹲的姿势弧度非常小的情况了。

这对个别矮个子队员,如日本女乒乓球单打选手伊藤美诚,身高只有1.48米(目前)非常有利。对观察发球方由对方台面弹过来球的线路,球的高度,球的旋转或者不旋转,变线等进行预判,采用哪方法应对非常有利。

因此,对个别矮个子的乒乓球运动员来说反应,移动,快速反攻把握机会的时机也会更快,更灵活些。

当然,乒乓球队员在接发球时下蹲的姿势是由个人下肢,腰部力量作支撑的,这就必须要有长时间的训练,具有良好的脊椎,间盘韧性,蹂韧性,弹跳力才能实现。对专业乒乓球队员是家常便饭的事,是主要的训练内容之一。

近网短球和急长球的特点

打乒乓球时,我们会经常听到发球时采用近网短球还是发急长球的情况。那么这两种发球时有什么变化要求呢?如何应对。

发球方在教练场外观察发现对手的弱点后,如正手强,反手弱;正手弱,反手强;接发球方的站位离球台较近或者较远;靠右或偏左距离过多等而相应采用的发球对策。这里主要是指在乒乓球单打的情况下。因为,乒乓球单打不象羽毛球,网球等有要求左,右对角方向的发球规定,而乒乓球发球方可以通过自己的台面弹到对方的任何台面上都可行,而没有限制。







①近网短球

主要是指发球方发球时,通过自己的台前弹到对方近网台面附近的球。其特点是球的转速慢,降落的落点弹力的弧度高,越离球网的顶端位置比较高。同时,被对手抢得时机劈杀的系数极大。一旦被对方识破快速抢功近台,大力搏杀就很容易造成发球方被动,失分的局面。

近网短球作用是起调动对手,时而短时而长,让对手顾此始疲,消耗其体力,使对手回球的质量下降,最终为自己起得主动权创造机会。发球方主要是观察对方由于站位离台面较远而采用的一种发球方式。

对付近网短球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劈长,摆短,或者直接去拧,挑,弹的方法。

②急长球

急长球是比赛运动员发球时用得最多的一种发球方式。一般情况下,急长球转速极快,有上旋和下旋弧圈球之分。而且,急长球多数是贴着网项端而过,落在对方台面时有很有大的旋转力度,触台面弹起的弧度不是很高,有贴着台面的感觉向四处直奔而去,以及由于球存在高度旋转,有改变线路的情况。还有直奔接发球方的近身位置上,这让对手采用球拍的正面或者反面击球的反应时间增加难度。有时,使接发球方回球下网或者打偏方向的球,或者回球质量不高,使接发球方处于被动的局面。

当然,发球方必须要有高超的技战术,灵活多变的打法,在出奇不意,有创新的发球技术方法,有教练技战术的正确指导情况下,抓着对手弱点才有更好的体现,从而达理想的进攻获胜效果。

如果,发球方没有技战术的创新,加强正常训练,用老一套的技战术发球,就有可能由主动变成被动的局面。因为,接发球方已适应发球方的打法,有过针对性的训练以及有对付的手段,反击的准备。我们通过电视直播或者录像会看到个别曾经获得多项世界冠军,巡回赛和公开赛冠军的选手被淘汰的情况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但是也反应出个别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除体力,年龄大外技术落后是主要原因。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大多数业余乒乓球爱好者证明,急长球使用感觉效果不错,有很大的进攻和威胁性。经常有高揍效的收获,让对手接发球时,不是下网就是打偏方向或者回球质量下降的情况。

而在重要国际比赛上,发球方发急长球的作用是打击对方的弱点效果比较明显,降低接发球方的进攻威力,使其被动,从而让其球质量下降为发球方进功创造更多的机会。

当然比赛场上情况多变,特别是个别互相多次较量过的顶尖高手而言,在重大国际比赛上,接发球方对发球方的发球路线判断,发球的方法比较了解。这时双方有时只能拼体力,拼耐力和把握机会来取胜了。

乒乓球发球时有哪些的规则

在重大的国际乒乓球大赛上,国际乒联对乒乓球发球方有严格要求。其中规定,队员在发球开始时球必须要放在不持球拍的另一个手撑上,手撑要张开,保持静止状态;发球方必须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球拍的手掌后上升不少于16cm的矩离(与手撑面的距离)。当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触碰到任何的物体。

另外,在乒乓球单打中,发球方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方才可以击球,并使球首先触及本方的台面上,然后越过或者绕过球网,再触及接发球方的台面上。球不能触网,如果触网越过接发球方台面上时重发。

男女乒乓球单打发球方的球通过发球方台面越过球网,可以落到接发球方台面的任何一点上,没有严格的对角线的要求。而乒乓球双打(包括男女,混合双打)有严格的要求,球必须先后触及发球方和接发球的右半区域内。

从发球开始到球被击出时,球要始终在台面上以及发球方的端线外。要求不能被发球方或者其双打同伴的身体或者衣物的任何部位所遮挡。

在运动员发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球要有一定的高度和空间,让其中的一名裁判员看清楚运动员的击球过程。

本文自创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点各位读者的点评和观注!谢谢!




我曾经也和你有过相同的疑问,为什么他们会把重心压的那么低?蹲的那么低。然后我就模仿学习他们的动作。自己也下压重心,蹲低一点,然后我就往前看。这个时候我能看到什么呢?我看到了底板跟球接触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对方用球拍摩擦球的运动轨迹。我可以很好的判断这个球的旋转落点。然后就可以起身接球。

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省去了一个准备动作。什么准备动作呢?就是对方如果发球出台了。这个时候我重心已经压下了,我就可以直接起重心。从下往上拉球。省去了我一个准备动作。若对方发急长球的话,我也赶得上去抢攻,因为我已经动作做了一半了。

这是我从个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其实我觉得这个准备动作还是有很大的学问的,真的不仅仅是我能看到这些的,应该还有其他的一些作用,不然的话为什么我们每一个国家队队员都会做这样一个准备动作呢?包括对启动,盯球,预判,积极上手还有心理上给对方造成压力都是有可能的,都是有相互联系的。

太过深奥的可能只能靠专业队的来回答了。




专业乒乓球选手接发球前为什么蹲得那么低?

我们在观看乒乓球比赛时,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专业运动员们在接发球的时候,都会弯着腰、曲着腿,把身体的重心压得很低,两眼凝视着对方的发球动作。许多人都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或者只是运动员都习惯这样的姿势,其实不然,这里面是有很多讲究的。


较低的视线,更利用观察对手的动作

动作员的视线与对方球拍的位置几乎平行,这样做的好处是:

1、较低的视线,更利于观察对手的发球动作

虽然现在的专业比赛,都明确规定使用“无遮挡发球”规则,但是即便是在“无遮挡”下,专业的运动员们仍然可以做出许多细小的动作,这些小动作都十分的隐蔽、快速,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可以使球的旋转完全不同。

为了能更准确地判断对手的发球(包括旋转、力度、假动作等等),运动员们的站姿通常都压得非常低,这样是为了能更好的观察与判断对方的发球。

2、较低的视野,更利于判断球与网之间的高度距离、球的运动轨迹、球的旋转方向

专业运动员之间的对决,各方面都要求十分苛刻,胜负就在一瞬间决定。所以,对于高度的控制、旋转的处理、力度的掌握等等都要求非常精准。而较低的站姿,更利于观察球与网之间的高度、距离、球的运动轨迹、旋转方向。

3、尽早判断,提前行动

擅于观察的人会发现,专业运动员在接发球的时候,都是提前行动。即:当对手做完发球动作后,不等球过来就已经开始行动了,乒乓球是速度极快的运动,而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处理时间。




对于我们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说,由于大家在一起打球的对手水平普遍不高,发球质量也也一般。在接对方发球时候,都没有专业运动员那么蹲的低,有时球速度也慢,接起来也没那么容易。其实这都是我们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结果。没有啥可以值得炫耀的。相反更加说明我们能力的不足。

作为乒乓球爱好者,我们都经常看乒乓球比赛,特别是我们自己喜欢的知名运动员。在观看的时候,我们也能学习很多东西。特别是接发球缓解,我们注意到,知名运动员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接发球蹲的特别低,查阅很多资料,我终于明白了,专业选手之所以这样做其主要目地是看清对方发球,不会被对方的假动作迷惑。接发球时选手视线几乎与发球者球拍位置保持水平或者有不大的夹角,这样通过紧盯球接触球拍的部位,发力方向等等判断球的旋转和落点,然后启动身体去接发球。

实际上在转播比赛过程中,如果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很多专业选手并不会等对方发出球后在启动身体去接发球,而是在对方抛球时就已经重心上浮起身去接球。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专业选手会猜对方的发球,一般情况下发球者为限制接发球者的接发球抢攻,绝大多数会发正手短球。这样接发球者就可以提前启动身体移动合理位置去接发球。特别是采用反手拧拉接正手短球时更会提前移动,要不然时机稍纵即逝。

反观我们业余选手呢,做不到这一点的关键原因就是接发球的意识不到位,没有预判,脚步又跟不上,这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到一起的结果。这也是我们水平提高不上来的关键所在。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乒乓球比赛过程当中,接球是一个重要环节,那么采取什么姿势去接球尤为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习惯,但是专业运动员,在平时训练过程当中,就已经规范了自己动作,无论是发球还是接球,追求的是更加合理性。

我想为什么蹲的那么低,第一,重心低,有利于去准备,判断对方发球,调整位置。


第二,会让自己灵活应对各种接发球,判断对方发球击球点,判断旋转还是不旋转。


第三,重心低,有利于脚下的爆发力,蹬地,跑位。




对方击球前你身体的重心已经在上升中,这样如果你要往右方移动只要左脚加一点蹬地的力身体就会向右移动,比你从头开始蹬地移动快多了。

从物理上说就是已经有垂直加速度,只要再加上水平加速度;水平加速度一定小于合加速度,前者是直角边,后者是斜边。




从专业角度来说,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重心低,有利于去准备,判断对方发球,调整位置。

第二,会让自己灵活应对各种接发球,判断对方发球击球点,还有旋转判断。

第三,有利于脚下的发力,蹬地,跑位。




1、精神上:便于聚精会神;

2、体力上:

(1)便于准备启动、爆发!

(2)重心低,更利于应对各种来球(高低快慢等)


接发球准备中!




两个原因。一个是重心低的话移动块。乒乓球发球落点和角度只有在发球以后才能被接球的人看到,需要在最短时间内移动到适合接球的位置并且做好接球的动作,所以为了快速移动,需要保持低重心。第二个原因是击球点。为了保证回球高度尽量贴近球网,击球点需要低于或者接近球网高度,而要保证球拍移动轨迹打出弧圈球,起拍位置就要贴着球台,比如反手拧拉,或者低于球台,比如正手拉前冲弧圈,这样才能保证过网的弧线不会太高,太高了容易出界,也会影响速度。为了达到这一点,接发球的人必须蹲得很低。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降低重心,降低重心好处多多。

理解不了就想想小轿车转个急弯和大货车转个急弯的区别。

小轿车没事,大货车要翻跟头,不只是因为大货车的质量大,惯性大,更主要的是它的重心高。

这个理解不了就想想跑车和面包车,这俩质量差得不是很远。跑车底盘很低,就是为了稳。

如果还理解不了,就想想以落脚点为圆心,以重心画圆。

假如脚下不动,身体左右摆动画出圆弧,重心越高,需要作出的动作幅度越大,等于反应越慢。

降低重心后,可以看到对面的球的轨迹,更好地判断球的方向。

判断好球路后,身体重心上移,作出反击也顺理成章(这个好处有些牵强)。

看到有人说下蹲是为了发力,这个有点搞笑,打乒乓球确实需要发力。

但对于一个专业选手来说,随便推挡都能做出扣杀的效果,真的用不着用身体发力。

专业选手更注重用巧劲变换球路,这比蛮力要有效果得多,所以下蹲是为了发力不怎么说得通。

发球下蹲一来是形成了习惯,二来是双打的时候,可以发完球迅速撤退让出地方给队友。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乒乓球   选手   球台   专业   球网   球拍   台面   重心   运动员   队员   姿势   身高   对手   高度   动作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