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云南宣威女神童14岁考上湖南工大本科?

其实,在当今的社会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不适龄”孩子进入了大学校门。云南宣威女孩儿14岁考上湖南工大本科其实并不算稀奇,我们可以来看看其他几个例子。

被称为“全国最小大学生”的张炘炀,年仅10岁参加高考,2008年他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2011年9月成为全国最小的博士生。

商丘女孩儿张易文9岁首次参加高考172分落榜,10岁通过单招考试352分考入商丘工学院。且从未参加过义务教育,而是在家人开设的私塾读书,按照她父亲的规划,争取20岁博士毕业。

其实在国内,这样的“天才神童”并不罕见,有些孩子天资聪颖求知欲强,接受知识的年龄那必然就比较小,而有些孩子则是因为父母的规划和安排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巅峰”。

这些“小龄”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首先要面临的就是童年缺失以及同年龄人的陪伴缺位、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等现实问题,即便上了大学,也难免让人为他们的未来捏把汗。

每个人情况不同,成长的轨迹也不相同,教育应当因材施教。国家出台的义务教育需要用九年的时间让孩子接受基础教育,就是因为教育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也不能抢。

其实,不仅是在我国,在全世界,都有很多的案例能够警醒我们,教育是否成功,要用孩子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等多角度来打量,决不能仅用时间上的“早”和“快”作为衡量标准。“早学总比晚学好”“不能输在起跑线”这样的观点不仅累了家长,更是害了孩子。孩子们本该自由无虑、多姿多彩的童年已全然被各种补习和培训所取代。焦虑的家长不断猛踩孩子人生的油门,一边心疼自己和孩子的辛苦付出,一边却无奈地被裹着前行。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什么阶段就要做什么事。人生路本来就那么长,更要学会学会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希望更多的家长能让孩子慢下来,也让自己慢下来,让孩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仅走出长度,更要走出宽度。




云南宣威女孩陶静14岁考上湖南工大本科其实并不算稀奇,在国内,这样的“天才神童”并不罕见,原来出现的“全国最小大学生”年仅10岁参加高考。

不少这样的神童天资聪颖求知欲强,但从未参加过正常的义务教育,而是因为家里亲属的原因很早在读书中找到认可,接着按照家人的规划,低龄段进入大学,希望争取20岁前博士毕业。

这些“小龄”大学生,都存在童年缺失以及同年龄人的陪伴缺位、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等现实问题,希望年龄差距,不会造成陶静对事物、情感的主观差异......成为她与同学之间交流的阻碍,否则上大学后能否有好的未来会变得不确定。

2001年同样十四岁的王思涵走进大学门却被退学,没能顺利一次走完大学的路,历经周折才调整过来四年后又与同龄人一起进大学。

这些例子警示我们: 教育是培养人的生存和创造能力 ,教育的成功不是让所有孩子都成为科学家,而是让他们都身心全面健康地成长。

希望陶静的父母能在孩子大学第一年给予孩子更多关心与支持,陪她走完人生中最困难的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宣威   云南   湖南   神童   商丘   求知欲   聪颖   天资   义务教育   最小   本科   评价   孩子   大学生   人生   全国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