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当初刘邦不用韩信去打匈奴,让他死在战场上?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先说一个题外话:

一,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它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匈奴的祖先也是夏后氏的后代,叫淳维。也就是说,匈奴和中原人是同一个祖先,从本质上是一家人,只是后来由于生存的地理条件不同,农耕和游牧的文化发展差异,在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上引发出的矛盾和冲突。

二,刘邦处理与匈奴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开始是看不起匈奴,称帝后,首先派去解决匈奴问题的是韩王信(不是韩信),此人各方面都不太行,其实当时刘邦手下虎狼之将多了去了,派个这样的人去,说明刘邦根本没太把匈奴当回事。结果,韩王信去了,自己也不高兴,没多久降了匈奴。第二阶段,这时,刘邦看事越搞越大,自己带队出马,大战一场。如果各位看官细看史书,刘邦称帝后的各种平叛,基本上都是刘邦亲自带队,不假别人之手,他还是不太放心手下帮人。但结果是刘邦大败逃了回来。第三阶段,硬的不行,采用和亲路线,原本都是一家人,还是有共同语言的地方。相互结为兄弟,实行和亲政策,匈奴有了收敛,一直到刘邦去世。从三个阶段来看,韩信都不在刘邦的计划之内。

三,再说韩信吧,刘邦有一段著名的话是这样说的:“讲到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而能谋决胜利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使运输道路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表面上看,是很谦虚,但也可以解释为是给这三个人的警告。萧何立马贪污,被报到刘邦处,刘邦哈哈大笑,此人不会谋反。张良不要封王,给个侯就行,封户30000不要,给个3000就行,并立马隐出江湖。而韩信则大不一样,带着人马在封国楚地四处串联。就当时的情况,对于刘邦来说,处理朝内稳定的事要比处理匈奴的事重要得多,所以他不会给韩信带兵的机会,而且还要想办法除掉他。




刘邦忌惮韩信,且不信任他,韩信的所作所为也不能让刘邦信任,所谓功高震主,由来如是。垓下之战,韩信领军与刘邦汇兵一处,此时韩信为齐王,虽然是刘邦所封,但刘邦没有晋位皇帝前,大家都是王,韩信有理由不服管——名不正言不顺。可是韩信是刘邦拜的大将军,手下都是刘邦的兵将,他这个王是被架空的,没有任何一点实际利益,所以韩信讨封齐王是名不副实,自取其祸。

(韩信应该是这样子)

韩信到了前线,五路汉军合并一处,共有五十万人马,汉王刘邦将指挥权交给了韩信。韩信用十面埋伏之计击败了项羽,翌日,刘邦径直来到韩信军营,再次夺了韩信的兵权,并把韩信改封为楚王,都下邳。隔年,楚军旧部钟离昧往投韩信,被人告发。刘邦用计捉住韩信,贬为淮阴侯。从齐王,到楚王,再到淮阴侯,韩信应该早已明白功高震主,早应该如张良一样功成身退,刘邦和吕后还会再三挽留,如此,韩信还能显得高风亮节。然而韩信却嘲笑樊哙:“想不到此生竟然与此等人为伍!”怨愤之气,溢于言表。

此时汉朝天下,郡国并行,刘邦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各个都是独立王国,与刘邦的汉朝中央以宾客之礼共存,存在反叛的可能。由于此时中原大地已经尽数开发,以封土建国来扩展土地的紧迫性不强。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于初创公司,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很多个子公司,各自开疆拓土。到了汉朝,市场都已经成熟了,总部就要收权。而子公司总经理位高权重,与总部必然存在抵牾,存在冲突也属必然。

周边蛮族在战国时期被打惨,秦国打义渠戎、赵国打娄烦、林胡,燕国打东胡,楚国都城被秦人占据的那一年还打下了云南,所以诸夏国家由齐桓公以来对蛮族的压倒性优势胜利,使得华夏国家有着强烈的民族优越感,没有把这些蛮族的骚扰放在眼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深感于匈奴占据的河南地对关中的威胁,还有当时流传甚广的“亡秦者胡”的谶语,因此在公元前215年带兵30万北击匈奴,攻占了河南地,迫使刚刚从李牧阵斩10万的惨败中恢复元气的匈奴人再次北徙。

此后的匈奴又多次被东胡、大月氏轮番攻击,国威沦丧,内部矛盾增大。在徐淮间的刘邦于公元前209年带兵起义的同时,匈奴的政坛上也在进行着一场政治冒险,冒顿在混乱中弑父继位。

(冒顿单于)

中原离乱后,秦军长城兵团也在同年奉命内调,在河北地区转战2年,连续攻破武臣、项梁,包围巨鹿。在巨鹿之战中,被横空出世的项羽打的几乎全军覆没,主帅被俘,副帅一位战死,一位自杀,余部溃散。

冒顿单于趁机重新收复河南地,接收了大量秦军未及撤走的军事物资,实力上升了一个层次。此后,匈奴不断东征西讨,威压东胡,西迫大月氏,北收丁零,南复河南,匈奴人成为了漠北共主,北方草原第一次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匈奴人的的实力在十年内得到了惊人的增长——而这些,远在南方进行楚汉之争的刘邦并不清楚。

虽然中原经过大战,国穷民弱,不过却是兵精将勇,在战争中锤炼出来的开国之师都是百战余生,战斗技巧和战役指挥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有点像1945年时的苏军一样。刘邦本人大权在握,意气风发,睥睨天下。对于四方蛮夷的认识,由于春秋战国几百年来固有的优越心理,也没有将匈奴人当成一个重要的对手。

(刘邦统帅能力不弱)

刘邦出征前,韩信刚刚被刘邦从下邳给捉回了长安,并且削去了楚王的爵位,给了一个淮阴侯。刚刚把韩信彻底得罪了,再派他领兵出征,刘邦心再大也不至于这么用人。刘邦在讨封齐王事件中,对韩信失去信任,却又颇为忌惮他的军事能力。因此刘邦在垓下之战刚刚结束就趁乱夺走了韩信的兵权。如今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匈奴”再把兵权给韩信?

刘邦率领大军北征,御驾亲征,将士用命,前面两场仗都打赢了,被匈奴占去的土地也被收回了。刘邦此时轻敌冒进,使得率领的前锋脱离了主力部队进入了平城,发生了“白登之围”。

草原上的新兴帝国的冒顿单于此时是天赐良机,能够将刚刚恢复一统的中原汉天子击败,让中原重新陷入分裂的局势中。然而,多疑的性格,以及对汉军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加上几百年来匈奴人的心理劣势地位,使得冒顿在最后时刻放走了刘邦。匈奴人最接近能够战胜汉朝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汉军终至巅峰)

刘邦回到朝中,重新确定了对匈奴的政策。匈奴人的势力强大,非短期内可以遽图,加上汉朝刚刚立国,国家根基不稳,汉朝对匈奴转入了守势。白登之围使得汉朝从秦朝的开拓进取的国策转变为“守内虚外”的保守国策,崇尚黄老之道。

这种国策下,不止韩信,其他多数将领,都没有沙场建功立业的机会。直到汉武帝时,才在多次努力之后,转变了这种思想,重新变为开拓进取,这已经是60多年后了,而韩信也早已作古60年了。

(十三勇士归玉门)

匈奴人肆意南侵的这60多年,让汉人对游牧民族的心理优势逐渐破灭。游牧民族也逐渐建立起自信,战争在此后的历史中经常发生。面对兵燹之灾,后人时常在想,如果当初带领着汉军虎狼之师的是韩信大将军,会不会重现李牧、蒙恬的辉煌战功,将游牧民族始终压服在农耕民族的利剑之下?




先看一组数据。

公元前203年,齐地平定,刘邦被围荥阳,封韩信为齐王。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兑现了先前的诺言,封韩信为楚王。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

也就是说,汉高祖称帝后,韩信并没有被改封。反倒是后来收到猜忌,被贬为淮阴侯。

而汉高祖刘邦诛杀的功臣,大多是异姓诸侯王(还有陈豨)。

王的地位高于侯。有一个问题,汉初功臣那么多,有哪些人该被封王?难道是仅以军功论?萧何、张良不提,曹参攻下两国、一百二十二县,战功仅次于韩信 ,分封时地位低于彭越、英布等人,这是为何?

原因在于萧何、张良、曹参他们的嫡系身份,刘邦没有封他们为王的必要。而分封其他诸侯王,却是迫于无奈。彭越、英布、张耳、臧荼这些人原非刘邦阵营人物,有几人本来就是原先项羽分封的十九国诸侯中的一员。

刘邦与项羽争霸最终得胜,实在仰仗于与他们的连横合作。韩信虽可称是刘邦嫡系,但在韩信攻略齐地后,成为仅次于项羽、刘邦的第三大势力。在楚汉相持的形势下,韩信的立场左右着战争的结局,齐、楚之立更是他以手中兵权要挟刘邦的结果(胜项羽后,刘邦马上收回韩信的兵权)。

盗匪劫掠之后,参与者都要分一杯羹,这是常理。军功阶层或王或侯,也是历朝历代马上得天下后的必然秩序。

严格来说异姓王根本不是刘邦的“臣”,在刘邦眼里他们和项羽没什么区别,只是大家先联合起来干掉一家最大的,诸侯的实力和心态不会因为刘邦自己称个帝就改变的,所以诸侯眼里刘邦还是那家最大的,不知道又什么时候联合起来也把他干掉了。

拿韩信来说,他强迫刘邦封其为假齐王,又在约定共讨项羽时失期不至,直到刘邦正式宣布把齐地分封给他时(前面只是假齐王,也就是代理齐王)才领兵助战,早就犯了刘邦的忌讳,更不要说他后来的确造反了。可以说在韩信逼迫刘邦封他为王时,刘邦杀心已起,他终究是难逃一死的。

所以,韩信之流的悲剧,一定程度上是他们咎由自取。当然,刘邦铲除异姓王,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以实现汉朝的长治久安,这也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刘邦的军队是一统时的百战之师,战力并不差,却被围在白登山。当时的匈奴正直大一统最强大的时候,就算韩信去了,步兵对骑兵,天生劣势,胜负两两。最好的结果就是复制唐朝一样的结果,草原打打灭灭,杀了一批又一批。在冷兵器时代,草原的历史依然不变。




刘邦与韩信之间,虽然是君君臣臣,但心里一直有道沟。

刘邦虽然能用将,但对韩信一直不放心,不信任。当初如果不是萧何极力推荐,不是萧何说用韩信能打败楚霸王,刘邦根本不会拜韩信为大将军。这是其一。

其二,韩信在领兵打仗过程中,屡屡不听刘邦调迁,以要官位要挟刘邦,让刘邦很不舒服。

如此这般,让刘邦对韩信领兵打仗,统率兵马极不放心,打楚霸王时无可奈何,要用人。夺得天下后,刘邦马上解除韩信兵权,让他闲置起来。




首先世人对韩信及战争都有一个片面性的误解,韩信虽然可以合围项羽,但围歼不了机动灵活的匈奴人。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百余次军事打击,最终也不能彻底消灭匈奴,根源就是马背上的民族来去如风,有利可图时一哄而上,形势不利时鸟兽散尽。其次战争打的是国力,钱只能从老百姓身上出,老百姓拿不出钱被急了就会造反。而汉朝初建、人心思定,士卒厌战,民生凋敝,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如果再发动大规模的对匈作战,刚刚建立起来的汉朝会陷入混乱,甚至还有亡国的危险。因此刘邦只能采取和亲、开关互市等政策,来缓和与匈奴之间的矛盾,为汉朝赢得休养生息的时间。另外高祖刘邦还将关东士家大族迁入关中地区,起到繁荣经济和戍边的作用,当然陈兵边境也是重要一环。


韩信是决定刘邦取得天下的关键人物,因此他始终以王自居,甚至幻想与刘邦平起平坐。但是刘邦不可能允许一个最大的威胁存在,所以第一间夺了韩信的兵权,从大齐王改封小楚王。最终刘邦还不放心,又把韩信彻底废了武功,放到眼皮底下盯着。韩信的梦想破灭,还一步一步沦为了“阶下囚”,心情自然不会舒畅,于是整日牢骚满腹,闷闷不乐,刘邦平叛等所有军事行动一概称病不从。当然刘邦也没有一次委韩信于重任,更没有让韩信独自领兵,因为他不想纵虎归山,让韩信成为第二个韩王信。刘邦不但不放心韩信,就连樊哙、周勃等人也不绝对的信任,要不然他就不会御驾亲征,每次把自己搞的疲惫不堪了。


所以,刘邦不想打匈奴,也不会派韩信去,韩信也不愿意做随从。如果韩信能助刘邦打匈奴,最多不至于被困白登山,仅此而已。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白登之围时,韩信己被解除兵权,贬为淮阴侯闲居京中(实则软禁)。解除韩信兵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韩信曾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当时刘邦是汉王,大将军就相当于天下兵马大元帅),可以说汉帝国善战之师皆出于韩信门下。软禁韩信采用的是陈平奇计“伪游云梦泽”,韩信在汉军中己达神话的地步,好不容易控制住,怎么可能再给韩信兵权。一旦给韩信机会再次掌兵,哪怕数万人,天下无人可敌!




韩信平定齐国时,刘邦此时正被项羽围在荥阳,韩信乘机宰了一把刘邦,要了一个齐王。刘邦心里能咽下这口气吗?所以垓下之战结束后,刘邦还军到定陶,直接去韩信军帐中把他的兵权收了,封为楚王。这件事就说明刘邦对韩信已经不爽了,况且韩信在大汉建立过程中建立赫赫战功,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了。刘邦能不防着韩信,怎么会再给他带领大军去打匈奴?既然去打匈奴,绝对不会只派少的兵力,起码是几十万大军,韩信把军队带出去就直接反戈一击,直接挥师攻打刘邦,怕是刚建立的大汉就改朝换代了。刘邦是政治家,首先他考虑的就是自己帝位,不会冒这个险,他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这是一段容易搞糊涂的历史,史书上明明写着刘邦派韩信监视匈奴,并与匈奴交战的历史!为什么呢?请看我逐一分解:

韩信抗匈奴

史书上记载,刘邦击败项羽后,就将韩信封在马邑,建立韩国用来监视北方的匈奴。后来匈奴南下围困马邑,韩信几次向刘邦求救,但是刘邦并不信任韩信,并派使节斥责。韩信心生恐惧害怕被杀,所以就投降了匈奴。

后来刘邦知道韩信投降后就派兵北上讨伐,战胜了韩信,韩信逃入匈奴军中。刘邦想乘势击败匈奴,结果因为大意被匈奴围困在白登。与匈奴签下秘密的城下之盟后,狼狈逃窜回国。

这就是韩信、匈奴、刘邦之间的瓜葛。但是这里的韩信是韩王信,是韩襄王的后代,并不是汉初三杰的那个韩信,只不过是同名而已。我相信,题主所谓的韩信所指的肯定不是韩王信,而是那位军事奇才。只不过他们是同一时间点上的人物,我必须说清楚。

韩信为什么不去抵抗匈奴

从时间上我们发现,刘邦北伐匈奴之前已经把韩信给拿下了。从楚王降到淮阴侯。这个时候韩信已经是一个被软禁的状态,根本不可能让他去率领大军与匈奴交战。这里有两个最大的因素。

  1. 拿下韩信在前,面临匈奴的威胁在后。在时间上是不成立的。

  2. 刘邦拿下韩信本来就是忌惮他的军事才能而不是什么莫须有的谋反之说。当还有项羽这个头号敌人存在的时候,还要利用韩信的时候,他还有统领大军的可能,但是一旦大敌去除,韩信就不可能还有接触兵权的机会,更不会让他去打匈奴。这无异于放虎归山。

  3. 刘邦的年龄问题。刘邦于高龄起兵,当皇帝时已经五十多岁了,在那个年代里已经算是高龄了。随时都可能挂掉。像韩信这样的能人,自己都没把握能够控制,万一挂掉,就更没有人可以控制了。所以必须及时除掉。匈奴不过是外患,贪图的是钱财。

所以从这几点上分析,刘邦是不可能让韩信去抵抗匈奴的,即使自己送钱送地送人,总比送掉自己的王朝要好。

从这一点上来说,刘邦的确是个小人。

韩信能不能打赢匈奴

韩信是个军事天才,虽然他的军事策略不是百分之百的保险,但是却处处用到了点子上。而当时的匈奴单于冒顿也是一位雄主,杀了父亲,吞并了周围众多小国,正是兵锋正胜之时。如果双方交战,还真的是难以定夺。

但是从韩信的历次战役来看,我认为韩信战胜匈奴的概率很大。即使是刘邦与之交战也有很大的胜率,只不过刘邦太过于轻敌,导致了自己的大败。而匈奴被始皇帝击败后也才过了一代,中原的威慑仍在。要不是刘邦败的太难看,匈奴还真的不敢同中原大规模打仗。所以韩信可以大概率战胜匈奴。

大家对这个回答满意吗?有关韩信和刘邦,欢迎评论!




谢悟空邀请。刘邦刚平定天下,登基当皇帝后,那些异姓诸王在刘邦猜疑下,都蠢蠢欲动。但是武将出身的异姓王,并不是政治家刘邦的对手,后来被一一剿灭。

当时除了楚王韩信,还有一个韩王信,两个人同名,后来史书为了区分这两个人,就把楚王称作韩信,另一个称为韩王信。

限于篇幅就不细说韩王信,只说他为刘邦攻下了原来韩国的领土,被刘邦封为韩王。但是刘邦后来就后悔了,因为韩王的属地颍川非常重要,刘邦对他非常猜忌。

刘邦想让韩王信迁属地到太原以北的晋阳,韩王信却迁到了与匈奴的边境马邑。韩王信打不过匈奴,担心被刘邦治罪,就投降了匈奴。韩王信不但攻打汉朝的太原等地,还诱发了汉将陈豨的叛乱。

刘邦于是亲自率大军征讨匈奴,时间为前200年。那么刘邦为什么不用韩信带兵出征?

原因是刘邦在这一阶段,非常喜欢亲征,对异姓王非常不信任,不可能让韩信带兵。就是在征匈奴前一年,也就是前201年,刘邦借出游名义,在楚地将韩信拿下,捆绑回洛阳。韩信被赦免,但是封王被取消,降为淮阴侯。按史书的记载,韩信确实有谋反之心,而且对当年当齐王的时候,没有自立门户后悔不已。

韩信的情商很低,政治才能极低。该自立的时候没有自立,该收敛的时候不收敛,还怂恿老部下陈豨谋反。

所以,刘邦不会给韩信一点机会,如果放韩信出征,结局和韩王信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如果刘邦出征带上韩信,让他做谋士,不给兵权,也许是一个好办法,那样也许就不会有白登之围。

但是这也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在刘邦后来征伐陈豨的时候,韩信拒绝随刘邦出征!可见,韩信自从被降为淮阴侯后,就彻底的离心离德了。

刘邦不让韩信带兵,韩信也不想为刘邦效力。君臣已经决裂,韩信的死期到了。

韩信去征匈奴绝对是不可能的。




这个问题分为两个方面解答,第一,刘邦是否认为只有韩信才能打败匈奴?第二、刘邦是否敢于再给韩信兵权?

第一,刘邦并不认为只有韩信才可以打败匈奴;

实际上,在刘邦的时代,他们对北方夷狄的情报并不重视,并不知道匈奴内部的变化。

而在秦末汉初人的记忆中,对匈奴战争的记录并不悲惨。在战国时期,秦、燕、赵,都曾经各自打败过匈奴;而在之前没多久,秦朝的蒙恬也打得“胡人不敢难下而牧马”。更何况,秦始皇修筑了长城,即使不出击打击匈奴,要凭长城固守,也还是有把握的。

而另外一方面,匈奴方也未必确定自己对汉朝能有优势。著名的白登之围,发生的诱因是韩王信的叛乱。这一战之后,汉朝才真正感觉到了匈奴的强悍,而匈奴,也才开始各种政治讹诈;

白登之围之前,匈奴并没有让汉人畏惧

第二,刘邦不敢再赋予韩信,或者其他异姓王以兵权。

楚汉战争年代,来不及瞻前顾后。但是,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就不可能为汉朝的千秋万代考虑下去了。

在楚汉交兵时,刘邦和自己的嫡系,对于领兵时间才三年的韩信就忌惮不已。但是,如果长时间依然赋予韩信兵权,后面的历史会如何发展,可不敢想。毕竟,韩信的年纪比自己,以及自己的嫡系沛县帮都小了几十岁。

年轻的韩信,如果长期掌兵,后患无穷

另外,如果要让韩信在北方讨伐匈奴,自然会把韩信配置在北方。必须理解的是,在楚汉战争中,项羽的楼烦骑兵对刘邦的打击非常大。一旦善于用兵的韩信,掌握了大量对刘邦没有归属感,却又让刘邦畏惧的骑兵力量,那后果怎么可以设想呢?

楼烦骑兵,是刘邦永远的噩梦。

因此,刘邦绝对不可能让韩信去打匈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刘邦   匈奴   单于   淮阴   项羽   中原   汉军   楚王   兵权   汉朝   史书   河南   公元前   诸侯   大军   当初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