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一个公司待得越久,越不敢轻易离职?

我上家公司有一个女同事在公司里干了10年,前几年公司效益不好的时候,老板为了逼她离职,就差用手指着她鼻子骂了,可是她就跟没那回事一样,就是不离职,我们一开始不理解,直到后来有一次聊天,她才说出了原因。

我在2016的时候,入职到一家做房地产媒体广告的公司。可是大家估计也都知道2016年下半年开始,不少地方就开始进行楼市调控,再加上安居客、贝壳这一类大平台的进入以及分销模式的兴起,我们公司效益逐渐下滑。

虽然下滑,但毕竟是本土老牌媒体,还是能吃到一些稳定份额的,不过我们老板不满足啊,以前一年最高时有7000多万流水,现在就几百万,哪受的了,所以老板一方面开始折腾新业务,一方面折腾员工。

准确地来说,老板在这两个方面做得都很失败,折腾新业务,却只做PPT,舍不得先拿钱投资,总想着先靠PPT去把合同签了,再拿钱干,别人又不是傻子,所以结果不言而喻了。

折腾员工这方面那就更是登峰造极了。比如把工资拆成绩效工资和基本工资,绩效打高了他就不签字,逼着你打低绩效。又比如对拿提成的员工,发现这个月提成拿高了,就临时制定新的提成标准,往前推三个月,也就是前三个月的提成都要按照最新的标准来,这样一来,不仅当月的提成变少了,前面几个月的提成还要退一部分回来,真是资本家见了这番骚操作都要流泪啊!

于是,在这一拨又一拨的骚操作下,公司里的人员逐渐加快动荡,核心人员流失情况严重,到后来就连很多部门组织架构都形容虚设了。按理说,看到这种情况,老板应该收手了吧,可是他并没有,他认为还有一些人该走却没有走,这一批人,又成了他的重点“关照”对象,于是,又是一轮之后,这一批人里终于只剩下了最后一个,那是个女孩,当时已经在公司工作了10年。

对于老板来说,她为什么必须要走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她的工作是文字编辑专员,说白了,没啥技术含量,随便换个人都能做,因此在现在效益不好的情况下,把她撤走,再把她的工作交给另外一个同岗位的人就行了,对于另外一个同岗位的人来说,顶多就是抱怨自己的工作量大了一些而已,翻不了天。
  2. 这个没啥技术含量的岗位,即使新招一个人工资也不高。可是她这个10年老员工不一样了,在这10年时间里,加薪了无数次,她的薪资已经远远超出这个岗位的其他员工了。因此,把她撤掉,省钱最快。

可是想让她走,直接开除是不行的,因为一大笔赔偿金老板是舍不得出的,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跟前面的办法一样,想法子折腾。

可是,这位老员工就是老员工,老板折腾别人的那些招式在她这里全部无效。比如:

  1. 绩效,不管你绩效打多低,她都接受,总不能打负的,需要反过来给公司钱吧。反正她的工资已经比同岗位的人高很多了,大不了就相当于跟别人差不多呗,因此这一招她坦然接受。
  2. 态度,不管老板怎么指责她的工作做得不好,不管老板说得有多难听,就差拿手指着她鼻子说你马上给我滚了,她都低着头,看着她的电脑,眼神里毫无波澜,似乎老板骂的不是她一样。我们老板当时骂人的功夫是相当的,连你的祖宗十八代有时都要问候一下,我们部门当时有一个同事就被骂的当场要打老板。可是这个女同事呢,波澜不惊,稳如泰山。
  3. 工作,按理说,既然并不想从公司走,那明知老板在整自己,想让自己走,那怎么着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也要比以前更加努力勤奋,从而让老板看看,老员工干事还是不错的。这是大部分人应该选择的做法,可是到她这呢,不存在的,每天上班,她到点到公司打卡,每天下班,她第一个走。从来不在公司多待一分钟,从来不会主动多干一点活。
  4. 心态,老板骂你骂得跟狗一样,全公司的人都知道老板要让你走,而你不走。换作是一般人,在公司里的心态肯定是不好的,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闷闷不乐,可这位女同事不是的,人家见谁都一副开开心心的笑脸,中午在餐厅吃饭,跟一帮人围在一起吃着非常开心。哪怕是刚刚被老板从会议上骂了下来,她依然是那样的心态。

正是因为这样,她始终公司里干着,到后来老板都没办法了,每次开会的时候,大家坐齐之后,老板就一句话不说,盯着她十几秒,然后苦笑着摇摇头,再开会。

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也从公司离职入职到了一家新公司。有一次,之前公司的一些老同事约在一起聚餐吃饭,那一次,那位女同事也在。

饭吃一半、酒过半循,大家都有点微微醉了,话匣子也就打开了。当时就有人问那位女同事,为什么要忍老板的那个气,要受那份屈辱,干嘛不走呢?

这个时候,我们从那个一向乐观平静的女孩眼里看出了一些忧伤和委屈,她停了一会儿后,才跟我说起她死活不走的原因:

  1. 她现在的岗位对应的工资,实际上是比平均值要高不少的,这并不是她的能力和干的事情多为她带来的。而是她的工作年限长,数次加薪加上来的。如果她现在从公司走了,换了一家公司,那之前的工作年限瞬间失效,工资将会比现在还要低,那干嘛要走了?
  2. 她的岗位是新闻编辑,大家可能认为做这样的工作的人,很会写文章,出去找类似的工作或者自媒体运营也不难,但实际上,由于公司的业务是房地产媒体,所以新闻稿件大多都是流水账一样的大白话,十年如一日地下来,不但没有锻炼她的写作能力,反而还退化了。她现在实际上做的工作就是把文字编辑编辑、排排版即可,没有了任何的技术含量。如果她现在出去找工作,她自己都没有任何信心,对于她来说,要么在这干下去,要么回家带娃。
  3. 她当时已经在公司工作了10年,加上之前的工作,她已经有了12年的社保,她如果被老板骂跑了,然后又找不到新的工作,那她的社保就要断,这对于她这种求安稳的人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和打击。可是她如果能熬下去就不一样了,一旦把社保熬满15年,即使她离职了,能找到下家就更好,找不到下家,她至少不至于太着急,反正社保已经够年限了。所以,把社保熬满年限能够为她后面的生活和道路提供更大的可退可进的空间。

虽说她不离职、不走人的理由是充分和现实的的,可是很多人是受不了老板故意刁难和辱骂攻击的,为何她就能坚持下去呢?这方面,她也说出了她的理由:

  1. 她已经有10多年的工作经验了,见惯了职场上的各种事,她心里十分清楚,每个老板都是以利益为重的,没有哪个老板真的把员工当家人。很多人之所以受不了老板骂,那是因为在之前对公司和老板投入了很多私人的感情,所以,一旦老板翻脸不认人,心里就受不了了。所以,作为员工,干好自己的一份工作就行了,不要对老板抱以更多的期望,也不要把公司当成温暖的港湾,记住这仅仅只是你的一份工作而已,工作之外,没有任何关系。一旦心里能深刻认识这一点,就不会在意老板怎么对你了。
  2. 她在公司10年了,她十分了解老板的为人,她知道自己面对的老板就是一个纯粹的利己主义者,他今天骂自己是因为觉得自己浪费了人力成本,觉得可以换个工资更低的人来代替自己。可是依照公司的发展情况,走下坡路是难免的,很多年轻的求职者都不愿意在这里面长干,所以一旦部门里人越来越少,没人干事了,老板反而还会依赖她,这种情况在10年的时间里面上演了好多次,所以她根本没有必要走人,当时受到的指责与刁难不如当作换工作时的面试。

直到现在,我从那家公司都已经离职将近3年了,那个女同事还在那家公司上班,还做着她的本职工作。她不但把社保熬满了15年,更令人敬佩的是,事情后来的发展竟然真的如她所言,公司只有走的人,没有进来的人,以至于她的部门由以前的七八个人变成了三四个人,于是老板干脆不招人了,直接就把工作摊派到她们几个老人身上,老板再也不刁难她、不想办法让她走了。实际上,由于业务越来越差,她们三四个人干得活并不比以前多。到这时,我才真的佩服她的职场忍耐力和分析能力。




回答:我觉得能在一个公司待的久!证明公司各方面包括待遇都还可以,并且同事都比较熟悉。对自己所做的本职工作,上级对下级的工作要求都比较清晰比较顺畅每个环节都门儿清。要是去另外一家新公司一切要重新再来。自己的业务。人设的建立,上下级的磨合,还有一些待遇的对接,会觉得跟麻烦,用句老话说做生不如做熟!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不轻易离职!除想去公司,能升职或者待遇特别优厚,薪水高出一大截!并且属实时自己都业务专长能更好的发挥展现自己!




大学同学在深圳待了十年,月薪到手28000多一点,每年春节聚会都喊着要跳槽,但没有一次做到。在老家很多人看来,这份工作很不错了。但真实的结果是,他以前的一些同事现在收入早就超过了他,在深圳的房子有几套的也不少。

这个同学是10年前毕业的,当时在老家待过一段时间,然后跟着亲戚到了深圳。他去深圳的原因跟他自己学的专业有很大关系,当时我们都学的计算机编程,很多人说深圳机会多。

于是乎他提着一个包,手里揣着3000多块钱就跟着堂姐去投奔在深圳打工的伯伯了。当我们月薪还维持在3000+的时候他很快找到了一个月薪5000+的工作。

有时候不得不说,走出去确实有好处,因为每个地方的机会都不一样,没去过永远体会不到的。我记得当初他刚找到工作的时候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三年之内一定要混出个样子。”

说简单一点,那时候所谓的混出个样子就是月薪过万,吹着空调,敲着键盘,美滋滋!

自从去了深圳,我这个叫刘明的同学可以说是跟打了鸡血一样,前半年每天在网上和我们各自吹嘘,深圳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前途是多么光明。

但谁也没想到,有一件事让他备受打击,这件事可能彻底地将他多年藏在内心的痛楚给活生生地揭发了出来,让他感觉无地自容,又很无奈。

一次意外的同学聚会,竟然发现曾经一个技术不入流的同学混得风生水起

这次聚会很意外,是一个圈子外的同学组织的,当时聚会的地点选在了以前大学的附近,时间就是一年的春节。刘明当时也回来了,那时候他的月薪几乎就是2W持平。

饭菜一上,我习惯性地说了一句:“刘总最近事业如何啊,现在月薪怕是过2万了吧。”

这个时候刘明还不知所以然,只是吐了吐口水说,这么多年了2万有个什么用。我顺嘴说了一句:“老早就听你说要跳槽了,现在跳了没有。”

刘明看了看早到了几个同学说,年前他就给老板提过,但是老板说年后给他涨工资,辞职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听他的意思跳槽又成泡影了

正当我们说话的时候,一个看着熟悉,但又想不起名字的人走了进来。大家都到了啊,路上有些堵车,还请大家别见怪。他边说边给大家赔不是,老班长看到以后马上起身迎接。

也正是老班长的一句话,让我们记起来这个联系不多的同学:“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吧,张强现在也在深圳,在一个大厂工作,听说一年到头到手60多万。”

啊,正当大家投来羡慕的目光时,老班长又说了一句:“关键是人家以前可是班上技术最差的一个啊,半路出家去的深圳,找准时机应聘进了大厂(这个公司大家都知道)。”

这时候刘明没有言语,看他的脸色明显感觉的出来他有些不自在。只是老班长那个人好像不太会来事,这种情况还接了一句:“刘明,你们都在深圳的,有空多聚聚,听说你现在一个月才2万啊。”

刘明礼貌性地应了一声说:“对对对,都是同学,有时间多聚聚,是好事。”说完就一个人大喝了一口闷酒。在刘明的身边,半路进大厂的同事也有,他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酒足饭饱以后,大家提议去下一场,K歌走起。下楼之后张强径直走向停车场,顺嘴说了一句:“等下留3个人跟我坐一辆车,我叫了代驾。

没过多久,一辆宝马X6从地下停车场开了出来,大家带着酒劲起哄说:“张强你混得不错啊,都开这么好的车了。”他的一句话,让大家更加羡慕起来了。

我跟刘明坐张强的车,其他几个同学打车去的KTV。在车上张强说:“这车就是他买给他爸开的,平时自己就开的一个电动车,方便省油。”

唱歌的时候大家围着张强请他指点江山,同在深圳的刘明心里的失落感越发的大

人都很现实 ,在饭桌上通过老班长就知道了张强这几年混得特别好,看到宝马车以后大家更是深信不疑了。说是唱歌,其实成了张强的个人专场。

大家一口一个张总,张老板的叫,挨着给敬酒,听着张强分享着他成功的职场人生。我们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张强去深圳跳槽了几次,直到进到现在这个公司。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提升学历,报培训班,私下参与一些免费的项目路演,总之就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光环加持,最后通过一个人的内推,进了大厂。

整个唱歌的过程显得极其势利和真实,我看着刘明更是如坐针毡,找了个理由我喊他到走到抽了根烟。我问他说:“怎么,看人家混得好心里不舒服啊。”

这个时候刘明虽然也喝了不少酒,但我觉得他说的话却十分有理,可以说这些话把他这些年耽误的事情一一表露了出来,他吸了一口烟说:“这有啥不舒服的,人混的好是自己的本事,我只是突然觉得自己耽误了太多机会,浪费了太多时间。”

一、刘明觉得自己从被动选择安逸开始,一直到最后习惯性选择安逸。

刚去深圳的他其实老早也有跳槽的想法,但每次老板都是以几百块钱的加薪幅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挽留他,告诉他稳定的工作不好找,让他放弃了跳槽的念头。

二、从第一次选择放弃跳槽开始,其实他就一直在无形的浪费时间。

最开始是觉得老板有给自己涨薪,所以选择了留下来。到后来自己成家之后,压力增大,发现自己想跳槽的念头时不时地会被自己强压下去,勇气也越来越稀薄。

三、时间久了,他也就习惯说说而已,但最要命的是,他已经不喜欢主动学习。

因为感觉在一个公司干久了,学不学习都差不多。人感觉自己生存不存在任何问题的时候,很难去钻研如何生存,学习技能自然就成了一纸空话。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最终刘明给自己总结了一个字,这就是自己“懒”的结果,怪不了任何人。为什么很多人和刘明一样,在一个公司久了,变得越来越不敢离职?

第一个原因:感觉自己除了手头上的事情以外,好像变得一无是处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离开这里,我还能做什么?一旦当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跳槽就变得很空洞,即使有想过,也往往只是一念之间。

第二个原因:自己已经习惯拿别人当成自己的借口,让自己被动选择

有的人会说:“我不敢离职,是因为压力大,因为要养老婆,养孩子。”这种理由确实有一些真实性,但有时候只是我们习惯拿来安抚自己的借口罢了。

第三个原因:因为在一个固定的环境呆得太久,圈子和技能非常单一

最好的跳槽其实不是投简历,而是通过圈子里的人进行内推。张强当时就是通过这个方法进的大厂,但往往很多人年龄越大,圈子越小,局限越多。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问题,不妨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有时候甘愿稳定其实被动性很强,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提升,跳槽有时候可能是改头换面的好机会。

但是在跳槽之前你有几件事一定要做好,起码你要懂得去尝试,去试着改变一些东西,就像张强当年为了弥补自己的技术短板选择培训一个道理。下面这3句话,送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一些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有时候需要让自己理解这几句话。

1、人无论多忙,一定要预留一些时间让自己学习新的领域,新的知识。哪怕是了解也好,保持一个好奇心,让自己向前走,向上社交。

2、无论身在何时,先学会改变自己,再试着总结错误。不要习惯性地给自己设置障碍,还没迈出第一步,就拿形形色色的理由告诉自己:“这行不通”。

3、一万个问题,起码有一多半其实都出在自己身上,当自己失去创新能力的时候比任何困难都可怕。让自己动起来,你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写在最后的话】

最后我想说:“不管是在一个公司干多久,其实不会影响你混得好与坏。但如果你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懒人,无论到哪里都难有很大的成就。”

平台很重要,人的心态更重要。有好的心态你才有机会去拥有好的资源,你才能进入到一个好的平台,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人要明白的道理!




我姐夫在台企一待就十年,以为可以熬过35岁这道坎,领导却逼他:要么现在走人,要么40岁拿微薄赔偿金!他不敢离职,被我一句话说动了心!

我姐夫85年,属牛,211大学本科,文科生,出来后先去了一家私企,工资不高,当时好像只有2500元,说来你不信,本科生十几年前只有这个工资,关键在这种公司他能干3年,走的时候才3500元。

他跟我姐是高中➕大学同学!

不过我真的是佩服他,就问他:“你一个名牌大学出来的,就拿这点工资,不膈应吗?”

他笑着说:“我又没什么追求,家里也不指望我这点工资!”

他说这话的时候,我没怼他,本来心里想说:“你一个大男人有点志气好不好?这刚出校门,就没上进心,以后结婚了还得了,我怎么敢把我姐托付给你呢。”

但我没有说,我姐听出调侃的意思,她就附和道:“你管好自己,人家不愁房子,你现在还居无定所呢!”

好吧,我嘴欠,多嘴,以后不说了。

姐夫在那家私企待了3年,还是扛不住了,当然不是因为工资,而是每个星期只有1天的休息,让他受不了,他问我:“要不要动一下?”

我笑着说:“不动,动干嘛呢!反正你也不缺钱!”

姐夫知道我说的反话,于是开始着手换工作的事情,但不得不说,他智商很高,但情商是真的差,社会阅历也太少。

这个不是我说他坏话,他性格很好,从不发脾气,也不抽烟喝酒,唯一爱好就是打游戏,这点到没什么,男人玩游戏也算最低消费了。

但是他居然不会做简历,第一份工作是校招的,压根没有机会写简历。

就这样浑浑噩噩三年,最后还是我帮他起草的简历。

当然工作就那样,但游戏我是完全不如他。

他对游戏的痴迷让人无法想象,家里的小霸王游戏机、PS机、掌上游戏机……反正只要是跟游戏有关的他都有。

而他之所以想从私企离职,就是因为一天的休息还被公司加班加点霸占,导致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少,最后刺激到他。

因为单休的缘故,他找下家首要条件必须是双休,哪怕工资降了都能接受!

好家伙3500元的工资,还降?为了双休,也是拼了!

后来有两份工作进入他的视野,一份是8000元的私企,主管,单休;一分是4500元的台企,员工,双休!

当时我姐让他去私企,毕竟这工作年薪10万,说出去也有点面子,可我姐夫搞一句:“单休谈都不谈!”

为此我姐跟他冷战一个月!

可就是这样,姐夫还是选择去台企,他说双休太香了!

别说这一待就是十年,这期间台企确实也规范,国家怎么放假,他们就怎么放,平时也很少加班,反正这多年,我姐夫从100来斤,硬是长到150斤,原来台企这么养人。

而充足的休息时间,让他乐不思蜀,因为有大把的时间玩游戏!

记得在2016的时候,他们公司计划在湖南开分厂,需要这边派人过去支持。

别说台企非常不信任本地员工,高管一律都是空降过来的中 国 台 湾 人,分厂员工尽可能用已入职的员工,这点确实让人想不通。

原本领导第一个想起他,让他去那边支持两年,工资翻倍,职级提一级,另外还有额外的补助,等把分厂搞顺了再调回来,职位还可以提。

按理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可我姐夫突然打起感情牌,那时候外甥刚刚3岁,他说一个人去外地,不能照顾家人,牺牲太大,搞得我姐也是犹豫不定,原本是支持他出去闯的,结果最后不让他出去了。

事实证明这就是苦肉计,他就是不想出去吃苦!

他错过这次机会,还把领导搞郁闷了,领导想:“一个211大学生,怎么这么儿女情长!”

就这样姐夫在员工岗继续熬着,得过且过。

台企有这点好,每年固定涨薪,雷打不动,当然每次涨幅有限,这么一来,我姐夫更有盼头了,这只要熬着,每年也会涨薪,慢慢熬就行。

就在去年,突如其来的变故,一度让他们公司出现震荡,效益开始断崖式下滑,有点想法的人都开始跳槽找下家,而我姐夫依然沉醉在游戏世界醉生梦死。

直到去年7月,他领导找他谈话:“你在公司快10年了,按照《劳动法》马上就会成为终身员工了,但公司不允许非台背景的员工成为终身员工的,现在有两条路给你选!”

第一条路:要么现在走人,还可以找到下家!

第二条路:继续熬,但停止涨薪,到40岁公司给几万的遣散费。

说到这里我解释一下,我姐夫说到了40岁,员工级别不论什么人都要劝退,不知道是不是代表所有台企,但他是这么跟我说的。

这时候姐夫慌了,年近35岁,最好的十年都给这家企业,如今公司直接摊牌让走人,真是五味杂陈。

可领导说,不准动离职还能混到40岁,这让他犹豫了!

他来问我:“现在怎么办,可我不想离职!”

我把他臭骂了一顿:“你干了十年,到现在工资才7000多块,要是这期间跳槽两三次早就破万,甚至更高了。温水煮青蛙好受吗?”

我还说了很多不好的话,就不写出来了,他这次算是我被骂醒了,当着我和我姐的面说了一句:“不能再混了,我主动离职!”

看他这么说,我就告诉他:“不要怕离职,35岁也没到穷途末路的时候,人挪活树挪死,你就是在一个安逸的环境待得太久,出来看看未必是坏事,决定离职但不能裸辞,先把下家找好再走。”

说来也怪,当他下定决心,工作机会就找上门,一份月薪1.2万的主动向他招手,职级也提升了,尽管也是单休,最起码工资还能看。

这就是我姐夫的真实案例,他之所以在一家公司干久了,不敢离职,有几个方面因素:

首先,心气被磨平了,没有了斗志!

很多人之所以不敢离职,就是待的太久,已经没有任何激情,在公司犹如行尸走肉一样,对工作没有了激情,甚至对工资待遇都漠不关心。

其次,混过来的,担心适应不了新环境!

之所以他不敢主动离职,就是怕出去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切都要重头来,加上以前是混过来的,对自己也不自信,觉得没有实力去接受新的挑战。

第三,年龄的困扰,怕被歧视!

有个奇怪的现象,年龄越大,担子越小,脾气全无,所谓内卷、中年危机,把这些本该正直黄金年龄的中年人鞭笞得体无完肤,很多人被房贷压着,压根不敢轻易离职,深怕出去了找不到一个比现在好的工作。

可是在一家公司待久了,不敢主动离职,就真的没有危机吗?

很显然,危机很大,就算员工想混不主动离职,公司也会想尽一切办法逼你离职,因为在他们眼里,还有更廉价的劳动力可用,谁叫国人多呢!

加上这两年突发的状况,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人在公司熬着,哪怕公司工资开始推迟发,也不会主动提离职,因为晚发总还是在发,总比失业要强。

一个不敢离职的人,是多么渺小,可悲!




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体会的,我在石家庄这个厂里跑销售八年了,现在一直还在干。首先这个这产品刚一出来,我正好来应聘,赶在点上了,陆陆续续开发了一百多家客户,足迹踏遍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的渭南,内蒙的多伦,辽宁的大部,山东的鲁西南地区,由于刚开始,产品质量不稳定,造成客户的流失,现在手里有六十多个客户,对厂子产品非常忠实,有几个客户也已经做了八年了,伴随着产品成长壮大的起来,最深有体会的是邢台一个客户,从白手起家,负债十几万,到大前年投资库房,车辆直接拿出现金一百多万,真厉害,因此这六十多个客户都是我手里的资源,一旦你离职,去别的厂,但这些客户你带不走的,人家只认厂里的产品的,这些客户都是利益关系,所以不敢离职,毕竟这些客户一年销售额几百万,特别稳定,工资平均一个月七八千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谁敢保证去一个新厂,一定就挣得多,自己己经四十大几的人了,不再年轻,闯劲小了,不敢折腾了,最主要的房贷压身,稳定是头等大事。再一点待了八年了,和厂长,老板娘都太熟悉了,虽然不是朋友,毕竟人家是老扳,但也是厂里的老人了,跟他们岁数差不多,虽平时有吵,但也不伤大雅,谁也不会往心里去,所谓熟悉的人好办事,一句话摡括,所以综合上述原因,起码在我这,我是不敢轻易离职的。




部门解散,公司给了老员工小芳40万作为补偿;就在同事们对此都羡慕不已的时候,小芳却直接拒绝了,甘愿留在公司做一名清洁工,公司拒绝她的要求,小芳就被人挖走当品质经理,年薪15万。

小芳是一家公司的老员工,有25年了,这家公司是一个集团下面的分公司,小芳是检验部门的一名普通检验员,就是检验外面的协作商送过来的零部件,质量符合不符合公司的要求,可不可以过关,外表可以肉眼看,细节用游标卡尺。

小芳检验了20年的零部件,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时协作商送过来的零部件,她一眼就能看出细节问题所在,用游标一卡,真的就是不达标。

所有的协作商都很佩服小芳,都说小芳一人顶了两人,检验又快,又准,效率高。小芳还从检验文件的修订,检验记录的编制,检验记录的审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检验部门的顶梁柱。

当然待遇也不错,每月单休,月薪达到一万,就是上午时间的时候比较忙碌,要赶紧检验零部件,合格后送至生产线,不合格就一票否决,打回原协作商那里。

小芳一直以为能做到退休,她在公司里结婚生子,赚的钱买房子,买店铺,甚至两个子女都拿了公司奖励的职工子女考取大学的奖学金。没想到风暴来得这么快,分公司因为业绩没达标,被集团取消了,小芳他们全下岗了。

他们检验部门是在一个晚上,统一接到通知,开了个简易会议,然后每人来签解除劳动合同,签过名字后,赔偿金直接确认,次日打入工资卡里。

小芳的有40万,因为小芳的工龄长,一位进公司一年的同事说:芳姐,可以啊,40万放给别人,不用干活一年就有4万的利息收入了。你干活干了那么久,老本都吃不完了。

小芳不愿意,她对着领导哭着:我能不能不要这40万,让我与公司共进退。

领导说:没有共进退,明天大家都不用来上班,分公司直接注销了。

小芳说:那让我去别的公司吧,只要还在这个集团里面,我愿意去别的公司当清洁工,哪怕一个月工资只有3000块,我也愿意。我很能吃苦耐劳,我可以继续工作,我很爱这个公司,我不要40万,我不想与这个公司没有瓜葛,我一定要绑在一起。

领导说:不要强求了,大家都是一样的心情,还是拿着40万,回家做其它事情吧,或许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你的生活会上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台阶。你们的社保都是交足了20年,随便找个事做都可以了。问心无愧地努力工作,并做出优异成绩,也许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大家哭声一片。都是舍不得离开这个分公司。是啊,分公司待遇高,尤其是小芳,她从青春少女到中年妇女,她将满腔热爱都给了公司,她想起刚进公司时,公司开了免费的电脑培训班,免费的写作培训班,免费的管理人才班等,很多很多,她总是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才从一个懵懂少女到现在的职场达人。

小芳道:我不敢离职啊,我和老公都住公司宿舍,如果离职了,我们就要退掉宿舍,外面租房子一年就要一万多块,还有老公在外面做生意,这几年疫情,生意很不好,全靠我的工资撑着啊?如果我离职了,一个家也就要散了,大家都没有固定收入,没有希望可言,

同事说:你还没有希望,你都有房有店铺了,不要悲伤了。

小芳说:那些都是贷款买的,房贷都没有还清啊?我拿着这40万可能做什么呢?40万我在公司只需要两年半就赚回来了,40万总会花完的,并且一大笔在我手里,我们就会花得很快,我肯定会将40万拿去还房贷,还完了,我还有什么?钱也没有,工作也没有。孩子们都在上大学,花钱如流水啊。

我还是想上班啊,但是离开检验部门,我能做什么呢?我都45岁了,现在年轻人都找不到好工作,像我一个半老婆子,能做什么?能留就留下来,然而真的没人要我了,公司没有招45岁的人,清洁工都是大学刚出来的啊,我都快50岁人了,还是掉下老脸去求别人,让我还在这里干,我还是找熟悉的领导调到别的公司当清洁工吧。只要能在公司里继续下去,总有希望。

小芳不断地说,同事们说她拿了40万,还想当清洁工,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次日,小芳去找了其他公司的领导,不断地表达自己对公司的忠诚,不想离开公司,想在公司做一个清洁工,熟悉的领导都是爱莫能助,说不能接收刚解散分公司的人员,因为赔偿金也是刚发放下去,员工信息是联网的。

你在风雨里挣扎,别人在歌唱;哭着向前慢跑,总比原地徘徊强。摇着太阳的中年人啊,缓缓迈开疲惫不堪的双腿,继续前行,无视汗流浃背。小芳坐在公司门口,大哭,手机短信息响起,原来是40万到账了,小芳真的不想要这40万,她只想有份工作,在公司里一直呆下来,呆到退休。

惊喜来得这么快,一家协作商的负责人给小芳伸出橄榄枝,他问:芳工,你现在在哪里,听说你们部门解散了,你找到新工作没有,没有的话,我们能否邀请你来担任我们公司的品质经理。

小芳惊讶道:我没当过经理,我一直是普通员工。

协作商的负责人:你在公司有25年,大公司的流程已刻入你的骨血里了,你的能力是非常好,在部门没解散前,你是部门的顶梁柱,我们一直有过想挖你来我们公司,但都没机会,这次希望你能来我们。目前给你开15万的年薪,五保一金继续缴纳,你做事细致,有效率,并且上进,有创新的想法,我希望你来我们公司,会给我们公司进行一次整顿改革,提升质量。

小芳答应了,品质方面的事情她是熟能生巧,像他们说的,就是刻入骨血里了,25年的检验经验,让她对这方面非常厉害。

题主问:为什么在一个公司待得越久,越不敢轻易离职?那是因为在一个公司待得越久,对公司习惯了,有种依赖性了,并且一般的公司对老员工的待遇比新员工要好些。

比如我,现在待遇高,工作轻松,也有原因在于我在这个公司熬出来了,习惯了这种工作,不想动,也不敢轻易离职,不仅仅是有份深厚的感情在里面,更是因为我在这个公司有20年,如果我离职出去,能做什么呢?我也有40岁了,还有多少年可以用来折腾呢?出去想找个月薪上万的工作,真得太难太难,还不如在这个公司里慢慢地呆到退休呢?

像我这种人习惯了上班,现在离职回家做什么呢,我是40岁了,孩子都上了寄宿学校,没有什么需要我在家做,家务活是夫妻俩共同承担了,就没有多少,还是习惯上班,也许我就是那种劳碌命吧,喜欢上班,所以,不愿意离职,也不愿意跳槽,因为我再也找不到比我公司还要好的待遇了。

主要的是在公司久的人,大都是中年人,中年人正是家里的顶梁柱,真的不敢轻易离职。

工作,没有持续的辉煌,所有的值得与不值,只不过过眼云烟。尊重幸运,珍惜拥有。




和我现在的情况一样,我已经做了八年,不敢轻易走。有几点顾虑

1.自己技术不行,在这个公司所有业务已经熟练,到了新公司怕不能胜任。学习新知识成本比较高,年龄大了,也学不进去。精力也跟不上,白天忙了一天,晚上根本不想做任何事。

2.想换行业不知道做什么,没有接触过的,怕学不会,什么销售之类的,做技术的嘴太笨不会说,其他方面工作,自己又没有接触过,没有信心。

3.自己也比较迷茫,自己的工作,可以说到了技术天花板,在这个公司,没有晋升机会。要换行业或者学习新技术。

4.周围的同事对我也有影响,同事大部分是本地的,生活压力小,没有房贷什么压力,有一部分是过一天算一天的那种,自己在这个环境,温水煮青蛙,待的越久,越害怕离开,越没有勇气去重新开始。

5.自己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想,去规划,有时候下班就想放松放松,不想任何事情,彻底放松自己。也许也有逃避的心理。不太敢面对现实,现实太残酷了,也不敢去想。

如果工作不忙,我自己可能还能多想想以后,多学点东西,可是领导安排工作满满的,根本没时间去想这些,每天都有新事情去做,但是做的都是低级的事情,也许这是领导的套路,不让你有时间去思考。

我觉得,重病还需猛药,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该做决定就要决断。




有一个典故可以很好地形容这一种情形:温水煮青蛙。

1、在一家公司待久了,习惯了一切,工作就算闭着眼也知道怎么干,各种人际关系也理顺了,在一个地方生活也都习惯了,什么都很稳定,既然是这样,那么为什么要走呢?要走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其实这个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之所以不满,无非是干了几年或者十几年,工资没怎么涨,职位没怎么升,天天干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好无聊啊,不满来自于人的欲望,但是有不满又要面对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就是我离开了就意味放弃了这里的一切,现在这里已经很稳定了,出去却是不可预知的,谁知道出去会怎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想想都觉得有些可怕,这就是越在一家公司呆的久越怕离开的原因了。

2、我曾经在一家国企待过,我待了两年,那时候刚好厂里效益不好,我就出来了,而原来的同事都一直在那里,到现在还在那里,他们也曾经跟我说过对厂里的种种不满,比如工资低啦,比如没有发展空间啦,但是你要让他们辞职,他们又怕了,怕什么呢?这里好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好歹是一家国企,福利很齐全,如果离开了,不知道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能不能稳定下来,想想还是算了,反正就是牢骚时时有,辞职永不会。

3、所以,一般来说,在一家公司待3年以下的辞职率最高,5年以上的基本很稳定了,除非真的很有想法或者公司不行了,要不然在一家公司工作5年以上的,虽然对公司有所不满,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加上已经习惯了公司的一切,真的打算要出去又害怕面对不可预知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中基层员工,总是会有各种顾虑,就算出去面了试,到最后还是可能做出不走的决定。

4、温水煮青蛙,青蛙已经慢慢适应了水中逐渐上升的温度,等到想要跳出来,可能已经有点晚了。

谢谢




剩者为王,在我同事李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和李姐是10年前的同事,只不过我早已经离开当初的公司,而李姐不仅还在原来的公司而且熬走了六位总监。

公司里最热心的知心大姐姐。

2010年,我和李姐同时被招到公司。

我们公司是一家刚成立的互联网分公司,公司的大多数员工都是销售,我和李姐作为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包揽了公司所有的后勤业务。

李姐是客服兼外拍,我是出纳兼行政,公司销售流动性非常大,需要经常去招聘会招聘,我和李姐自然是主要的劳动力。

在公司除了业务上的事情,我和李姐干不了,其他的事情,只要销售同事有需要,我们两个人就会顶上,尤其是李姐简直就是公司的小太阳,哪里需要哪里搬。

我和李姐的工资不高,但是人气在公司是相当高。尤其是李姐,工作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就连我们总监都喜欢的不得了。

工资和技能学习均无法达到期望值,我选择离职。

2011年,再三思考下,我选择了离职。

我和李姐在我们集团算是比较有名的,工作得到了集团领导的认可,当时其他分公司客服和出纳的工资是1500元,我和李姐是1800元,但这也已经是顶了。

我离职的时候,我们总监也有挽留我,总监说:“你和李姐的工资在这个职位的工资已经是最高了,没办法涨了。要不你考虑转成运营,这样有提成,工资会高一些。”

我学的是会计专业,我们公司的出纳只是负责收款、发工资以及日常开销,会计用的是代理记账,我决定离职找一个能学习专业知识的工作。

离职后,我和李姐并没有断过联系,她也慢慢开启了她的传奇职场路。

每一次转岗对于李姐来说都是一次蜕变。

我离职以后,李姐也开始思考她的出路。

客服的工资和职位上升空间都有限,李姐不想换公司,她喜欢公司的氛围以及大家都熟悉的感觉,她觉得这样更有安全感李姐决定转岗到运营。

运营的工作内容和客服都是和客户打交道,客服是帮客户解决问题,运营是帮客户解决问题的同时还有让客户成功续费。

李姐在运营岗位做了两年,做得还不错。

2014年,公司商务部开始动荡,新总监被调至其他分公司,一名商务经理跳槽,紧急情况下,公司直接任命一位在公司五年的商务经理为分公司总监,又紧急从总部调任一位商务经理,还差一位商务经理。

这时候,李姐临危受命,她做过客服,做过运营,虽然没有带过团队,但她也是公司老员工了,集团领导相信李姐可以胜任,就这样设计专业的李姐从运营直接任命为商务经理。

李姐后来告诉我,做商务经理的这两年是最辛苦的两年。白天和员工一起跑客户,下班和员工一起开会学习话术,月底冲刺业绩,客户效果不理想打电话骂人,还要笑脸相迎。

做销售经理的苦和累只能一个人独自承受。

2016年,总监因为身体状况不得已选择辞职,几十人的公司又变得群龙无首。

一年的时间,集团领导又派了三任总监过来,总监们均只待了一两个月就走了,感觉此时的分公司像一盘散沙,根本无法管理,集团一下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2017年初,李姐被集团领导紧急叫到总部,委以重任,是的,委以重任,集团领导决定让李姐来当分公司的总监。

李姐有些难以相信,这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职位,她不敢接,集团领导却说李姐是分公司总监的最佳人选。

确实,这家分公司成立七年了,人员流动非常大,总监都换了六七任,更不用提商务经理和销售人员,李姐当之无愧是公司最老的员工,她送走了一批批老员工,迎来了一个个新面孔。

就这样,李姐成为了李总。

李姐还在公司坚守。

分公司刚刚稳定,集团的领导班又因为分歧有了重大人事变动,公司领导忙于争权争财,领导们没有精力和财力致力于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升级,导致公司的业务量连续下降。

现在,李姐依然是是分公司的负责人,公司的运营情况,招聘情况她都要负责,这比之前的工作压力还要大,关键是公司业绩上不去,公司的维持艰难。

我问李姐:你想过离职吗?

“想过,但是没有勇气。

虽然在这家公司我能做总监,出去找份工作,我可能连商务经理都做不好。现在我在公司的福利待遇,我还能接受,我再换一家,未必有现在好。

况且,我现在每个月养着孩子,还着房贷(李姐结婚生子都是当总监的时候进行的),压力非常大,走一步看一步吧。”

公司从成立,李姐就在这里了,至于什么时候离职,或许是公司确实无法运营下去的时候吧。

李姐在公司待了11年,为什么不敢轻易离职?

1.现在公司对于李姐来说是最安全的地方。

虽然公司业绩不好,但是李姐的保险每月按时缴纳,李姐的工资也是总监的底薪+公司业绩的提成。

根据李姐对自己能力的认知,目前的薪酬待遇是她认可并且接受的。

2.李姐没有更好的选择。

虽然我们常说:树挪死,人挪活。

但是如果没有更好更优的选择,保持不动就是最好的选择。李姐买的房子离公司非常近,当初买房子时,就打算一直跟着公司干。

3.试错成本承担不起。

如果李姐选择离职,一旦发现新公司还不如原来的公司,她却无路可退,与其让自己后悔选择,不如以不变应万变。

关于工作的选择没有对错,只有经历和值得。

如果李姐觉得一生忠于一家企业是快乐和幸福的,那就是值得的。

你最长在一家公司干几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我通过四个方面来给你分析一下:

第一:你从进公司到现在,可能有好几年了,还有的十几年、二十多年的,在公司时间一旦长了,年龄也大了,如果这时候离职,你再去找工作不好找,有些单位他们是限制年龄的。

第二:工资待遇。你刚进公司时,薪酬一般很低,熬到现在工资一般涨了很多,这个时候你再跳槽去另一家公司,刚开始不一定能拿到你现在的工资数额,得不偿失。除非你有过硬的技术,被别的老板给“挖走”的,这样可以,如果不是最好别离开。

第三:在工作方面,你在单位干了这么多年,应该是得心应手了,如果再换个单位,你的技术不一定能用得上,还得从头开始学,跟生手一个样,老板也不会给你高工资。

第四:在公司呆的时间长了,工作环境比较熟悉,同事之间彼此比较熟悉了,办起事来也比较方便,刚去另一家公司,什么都不熟悉,有什么事情也没有人跟你沟通,有时会很尴尬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公司   深圳   姐夫   总监   工资   事情   老板   员工   部门   分公司   领导   客户   时间   社会   集团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