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体质不好,总爱生病,挑食、积食,不长肉,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

5岁女童积食脾虚一年没长个,听了医生3个指点,半年猛涨8公分


5岁的欣欣最近一年都没怎么长个,身材也十分瘦小,在幼儿园里,她是全班最矮的孩子,欣欣妈妈可愁坏了,明年就要上小学了,也担心孩子受到欺负,据欣欣妈妈说,孩子最近一年吃饭特别少,以前很爱吃排骨,但最近一年最多一次是吃了不到2块小排骨就说自己饱了不吃了,挑食也越来越严重,总说自己肚子胀难受,不想吃饭,眼看着身边同龄的孩子都蹭蹭长,但欣欣的个头却停滞不前,妈妈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

半年前欣欣去社区里打疫苗,正好是个老中医坐诊,他看到欣欣之后问欣欣妈妈孩子是不是平时不爱吃饭,欣欣妈妈顿时来了兴趣,把欣欣最近这一年的表现都说了一遍,老中医又看了欣欣的舌苔说,孩子这是积食了,积食生百病,她不光长个慢,瘦小,还会经常生病,必须得先消掉积食,再健脾,平时注意饮食,慢慢就好了。

欣欣妈妈按照老中医的方法给欣欣调理,结果才半年的时间就长高了8公分,吃饭也越来越好了,体重慢慢也长上来了,欣欣妈妈太开心了,还给老中医送去了锦旗。

孩子积食脾虚别担心,按照3个原则,调好脾胃、少积食少生病

1、注意饮食搭配

家长们在给孩子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营养搭配,孩子虽然对于炸鸡汉堡这一种高热量高能量的食物比较感兴趣,但是这种食物最不利于孩子的消化,而且没营养,长时间的吃,会对肠胃造成负担。家长们平时尽可能给孩子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这些都是有利于孩子消化的食物。有时候我们认为肉类、牛奶对孩子比较好,但高蛋白食物吃多了也会增加消化负担,一定要控制好量。

2、吃饭七分饱

年龄较小的孩子是没有自制力的,对于饱更是没有概念,家长一直喂的话,孩子也会一直吃,有时遇到自己爱吃的食物,尽管已经很饱了却还要继续吃,如果经常让孩子吃太多食物的话,就会损伤孩子的脾胃,家长一定要注意控制孩子饮食的量,能让孩子吃到7分饱是最好的,中医常说:“若要小儿安,七分饥与寒”,这也是很有道理的,七分饱让孩子的脾胃有运化和休息的空间,能够起到保护脾胃的作用。

3、注意消食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的孩子出现积食的症状都是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家长们却不知道怎么处理,建议家长们在家里提前准备一些像猴菇蛋白锌这类的能够消食化积保护肠胃的营养品,每次饭前吃一片,保护肠胃健康,促进肠胃蠕动,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并清除积食的作用。

积食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而猴菇蛋白锌里面的山药和猴头菇两种成分能够保护孩子脾胃健康,强化脾胃功能,减少积食的形成,另外猴菇蛋白锌里面还含有生物蛋白锌成分,能增加孩子的食欲,改善厌食挑食的不良习惯,从而让孩子主动去少吃零食多吃蔬菜,从根源上避免容易积食生病的情况。另外,适量给孩子补充锌元素,也能提升肠胃内消化酶的数量,促进消化和吸收食物,并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帮助身高发育,让孩子少生病,长高个,从而健康顺利的成长。

除了饮食方面之外,平时让孩子养成一个爱运动的习惯也非常重要,运动能够促进孩子的肠胃蠕动,提升体质,促进身体发育,好处多多。建议家长可以选择在饭后半小时带着孩子出去散散步,走走路,比光坐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强!




有一种饿叫做家长觉得你饿,这句话不知说了多少遍,可是受不住你的心还是想喂给孩子饭吃,追着赶着觉得强迫着吃,感觉孩子不吃一顿饭就不发育了一样。这样的想法,遭罪的是孩子,很容易让孩子造成积食。随后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积食了,面对积食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咳嗽、发热、便秘、腹泻等),采取了表面的治疗,却发现只能反复,所以家长应该着重注意积食,积食解决才能降低对孩子的身体伤害。

积食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胃部积食

胃积食是积食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胃部滞留了很多食物,导致孩子没有什么胃口,食欲变差,当然也无法消化这些积食。最直观的表现是,孩子会出现口气,观察孩子的舌头偏厚,舌苔发黄的现象。这个时候在触摸一下孩子的腹部,腹胀且有发热的感觉。同时大便出现异常,干结、恶臭,甚至便秘。

第二阶段:脾部积食

脾积食属于积食的第二阶段,脾积食比胃部积食严重了。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孩子光吃饭就是不长肉,体型有点消瘦。脾的作用主要是把通过肠胃消化的食物,汲取营养通过转化和运输,到达孩子的全身。当脾积食后,全身各部没有得到所需要的营养,大脑接受到这样的信号后,就会让孩子产生想要吃东西的欲望,这样一来,只会加重脾积。

第三阶段:体积食

当孩子的积食发展到体积食的时候,就已经是积食最严重的时候了。尽管孩子每天只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每天只喝粥,但还是会积食。当孩子有以下症状时,妈妈一定要注意了:孩子面色发黄,唇边和下眼袋都有发青的现象。长期积食的孩子,脾胃功能很弱,特别是脾虚弱的时候,转化运输就会停止,而孩子的体湿无法排除体内,也很容易滞留而形成痰湿体质。

当孩子发展到第三阶段的积食,已经很严重了,出现的症状,都可以用病症来形容,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孩子的积食呢?其实,不关是刚开始的胃积食,还是脾积、体积,都与喂养方式有很重要的关系。

1.自身原因:脾常不足

脾虚也是受遗传基因影响的,有的孩子,天生就脾虚,就算是没有多吃,也会很容易的产生积食,所以日常的观察就非常重要了,要关注孩子每餐过后的反应,如果孩子出现,舌苔厚腻,大便出现了异常,妈妈就要及时调整孩子的饮食了,防止积食发展到更加严重的阶段。如果孩子晚上晚上睡觉闹腾的话,也要多注意。

2.家长原因:喂养不当

基于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生活水平,大鱼大肉已经成为餐桌上常见的菜品,而有一些东西是现阶段孩子没有办法消化的,就像孩子一出生就在不停的发育,从纯奶喂养到添加辅食,再到能够与大人一起正常吃饭,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消化系统也在慢慢的发育,所以有些食物,不能着急给孩子吃,能吃的食物也不要强逼着孩子多吃。

科学补充双低聚乳清,化积食强脾胃

饮食上调理积食,估计是最安全的方法了,针对积食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完全可以用饮食调理法,来进行调理。主要方法是控制孩子的饮食量,每天只吃6-7分饱,去掉一些高糖、高蛋白的难以消化的食物。补充一下双低聚乳清,一天1-2次都可以的,给孩子加到日常的牛奶中或者是米糊中都是可以的。双低聚乳清主要能够促进孩子的消化,化解积食,双低聚果糖,双低聚半乳糖正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同时,双低聚乳清深入脾胃,调理脾胃功能不足,改善积食造成的发热、腹泻、便秘、咳嗽等不良现象。

【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分享早教育儿、安全教育、营养辅食等丰富知识,帮你快乐育儿。欢迎读者【关注】我们,点赞、转发、收藏、评论哟~




我家女儿7岁了,你的这种焦虑,我曾经感同身受,不爱吃饭,有时候一天不吃饭都不饿,又瘦又小巴,经常生病,咳嗽,咳嗽起来就喘,当时特别怕听到她咳嗽,怕她得哮喘,大便从小到大都干,后来去书店买书,书店老板的女儿比我女儿大一岁,胖乎的,当时特别羡慕,书店老板告诉我她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是又瘦又小,后来让她多喝汤,慢慢的就能吃饭了,我也按书店老板说的,多给孩子喝汤,喝粥,胃口慢慢打开了,能吃饭了,也会有饿的感觉了,以前一天不吃饭也不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挑食   体质   孩子   脾胃   吃得   肠胃   零食   平时   食物   不好   家长   女儿   身体   营养   饮食   妈妈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