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老师,不想做领导?

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年轻时,我觉得得当领导很简单。只需要指手画脚让别人干、自己不用动手就可以了。

后来,一不小心,上级让我当了个小领导。这才发现领导很不好当,尤其是小领导更不好当。上面要求严,压得你喘不过气;手下的人不理解,一个人一个想法,就是不和你在一个“调子”上。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感悟,我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道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当领导是个技术活儿,不好好学、用心悟是永远都当不好的。

身为领导,需要你看待问题能和别人不一样,能找到事物的本质;需要你责任心超级强,把工作上的事当自己的一样来对待;需要你情商特别高,既要善于协调会来事、又要人缘好能服众。

当个小领导不敢用霹雳手段,只能有菩萨心肠。

下属可以向你撂挑子,最终只能靠你来收尾。有了委屈还不能找人诉,只能打落牙齿肚里吞。每次有任务来,你要第一个到场,率先带头,最后一个离开。在上级没明确答复,你得一直保持关注状态。

当领导自身受约束多、自由少。

当领导后,你会发现需要参加会议特别多,因为这是上级要统一思想的需要。你还会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特别多,因为你只有先学一步才能去教别人、服众。你还会发现自身的外在形象要特别注意,因为只有时时保持领导的必要形象和威严,才会有人把你当回事。

会当领导的人都是有“官瘾”的。

这个瘾,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关注单位动向和集体利益,是一种把自身利益与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觉,是一种不需要外力监督也能做好的心态和能力。




绝大多数老师不愿意做领导。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官不大责任大。

学校领导分为中层领导和校长。大部分人并不乐意干。学校的领导是服务型领导,没有什么权利,操心大,事情多。安全,信访,质量都丝毫不敢懈怠。

二、工资不高事多。

教师工资与职称决定。除非是中学校长和高中校长,按照正科和副处级待遇。其余都是根据职称决定。工资和老师一样,甚至还可能会低一些,除了教学,还有管理工作,一点也不轻松。

三、职称晋升受限。

由于校长和中层领导往往不担任主科,或者由于管理工作繁琐,在职评中会受很大影响。不能按照一线教师申报,不能与普通教师挣荣誉。其实很被动。所以,有不少人不愿意做学校领导。,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种事情,出力不讨好。






人贵有自知之明。

年轻人要学会正确地为自己定位。

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从性格,兴趣,学历,专业等考虑),往什么方向发展,切勿糊涂,跟风,盲目……

官场不是人人都能适应的……




1.大部分老师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2.农村小学校,领导的权威还没有老教师起作用。

3.此老师可能是教学能手,走的专业道路,不屑与领导为伍。

4.此老师不思上进,得过且过,能力不行。

5.此老师在校外有其它重要业务,而且发展良好,故无所谓。

6.此老师在同事面前如此讲,减少竞争,搞不好某一天就脱颖而出成为领导,大家不要惊讶。

7.此老师可能想要改行,有职业倦怠感。

8.此老师是真君子,做一名普通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此为大道。




首先我认为人各有志,有的人适合做教师,有的人适合做领导。教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很多教师随着年龄的成长,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模仿期,成熟期,风格期。潜下心来做教师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业务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上课会有成就感,直至桃李满天下。我身边有许多教师,40多岁的时候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驾驭课堂更加得心应手,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社会的认可度进一步的提高,成为当地的学科带头人或有影响力的人,很有成就感。内心也很充实,也受到了同事及家长学生的尊重。自己逐渐从高级教师到正高级教师,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收入方面也比较可观。所以没必要非得当领导。第二的现在学校的领导也不是很好当,由于诸多原因,领导办学受到很多局限性。各地发展水平不同,一般地区学校的办学经费较少,办学权利也有一定的限制。校长要比老师操更多的心,还不见得能达到预期目标。第三,很多教师一旦做上领导,工作岗位由于事务性工作比较多,就会荒废他的业务,教学水平就会下降,心理落差会非常大,更会得不偿失。最后一点领导工作岗位需要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而有的教师这方面并不是很擅长,一旦步入领导岗位,就会费心费力劳神伤身,最后会莫名的失望。




在一个学校除了校长之外,其他的根本就不算领导,只能算陪衬。感觉当下在学校要想当领导,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要能说会道,第二要会喝酒。

当领导不会喝酒不行,喝酒看工作嘛,不少工作其实就在推杯换盏之中解决的。就拿我来说吧,我只会在学生面前能说会道,在领导面前就不知道说什么了。最要命的是不会喝酒,胃不行,三两酒之后胃里就翻江倒海,感觉地球自转速度在明显加快,根本不是当领导的料。曾亲眼看过一个同事,为了想当领导拼命陪上头领导喝酒,喝完了之后偷偷跑出去把酒抠出来,然后回到酒桌继续喝,说实在的,看了之后非常恐怖。在我所在的地方有好几个校长,就是因为喝酒还没熬到退休,人就不见了。

感觉还是无官一身轻!精神愉悦,身体健康,当领导干什么呢?让别人去吧![笑哭][笑哭][笑哭][笑哭]




这个不难理解。当老师管理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只要教书育人的能力足够就可以做的很愉快。做领导就复杂了,管理的对象是一个院校的全体老师,还要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打交道,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相比教师,单位的领导责任更大,压力也更大,不好干。




不想做领导的老师,应该不是“有的”吧。起码就我们学校的情况而言,大多数老师都是不想当领导的。

从性别构成上来说,教师这个职业,尤其是在中小学,女老师远多于男教师。相比较而言,女老师中想当领导的,应该会更少吧。所以,说大多数老师都不想当领导,应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再者,教师这个行业,毕竟是需要讲情怀、讲奉献的。讲的多了,老师们的心态多少也发生了些许变化。特别是对于当不当领导这样的事,许多老师是没有多大兴趣的。

可以说,相比于其他单位,教师行业中想向上“攀爬”的人,比例会小的多。

还有就是,领导不是谁想当,想当就能当的。

很多人只看到了领导手中的权力,却没看到领导承担的压力。

比如,学生在校外打了个架,被人录像传到网上去了。上边一生气,先把校长免职,能不背个处分,就是幸运的了。

当然,当领导也有当领导的好处。领导的快乐,我们可能真的体会不到。不过,想当领导,总得需要点能力吧。这里的能力,包括各种方面的。作为普通老师,还真不一定都有。

我是一位教师,专注教育领域。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关注。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的人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当领导;有的人投机钻营,上下其手争领导;有的人安步当车,名正言顺让领导……

有一个老师,学校拟提拔他为安综办主任,他拒绝了,甚至以“生病”为由不上班来表示他的决心,学校只有安排办公室副主任补位。

他不愿意做安综办主任,主要有两个原因:

1.他个性直率,是个犟脾气,而安综办涉及安全、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方面的工作(老师们戏称为“安环办”),很重要又很具体,他自认为做不好。

确实,学校中层手中无权,往往需要“耍手段”。有个校长收了一个转学生,要求教导主任分到班上去,但几个班主任了解这个学生的底细,都坚决不要。主任不得不上手段,在几个纸疙瘩里都写上“收”,让比较老实的一个班主任先抓,她抓了“收”其他人就用不着抓了,问题圆满解决。

2.从利益的角度看,这个老师长期当班主任,除了正当的班主任津贴,还有一些拿不上台面的收入。他教数学,当时一直给学生补课,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如果当了中层,就可能不会当班主任,也不能再搞有偿补课了,这损失是中层津贴不能弥补的。

学校和行政单位“官大一级压死人”不一样,干群关系有其特殊性,中层往往是“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所以,有些老师不愿意当,除非有将来当校长的“野心”。




有的教师即使专业出不了头,也不会拼命出风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领导   老师   能说会道   中层   上级   班主任   职称   校长   不好   能力   单位   教师   学校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