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借呗到底有多少人违约?

反正马云对钱不感兴趣,我就没还他,[酷拽]




蚂蚁借呗有多少人违约?这个在蚂蚁集团上市的招股书中没有明确说明,但是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出来。看完之后可能也是让人大吃一惊。

其实从蚂蚁集团过去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金服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为17320 亿元。而2020年6月末,蚂蚁金服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的M1+逾期率(也就是借款到期后未归还,逾期1个月及以上的金额同全体放款额的比例)为2.99%;M3+逾期率(也就是借款到期后未归还,逾期3个月及以上的金额同全体放款额的比例)为2.1%。

我们这样看M1和M3数据的有效性。一般来说逾期一个月以上M1,未来经过催收还是有着一大部分会归还的。但是如果触达M3,那变成坏账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目前蚂蚁金服的M1的逾期率为2.99%,M3逾期率为2.1%,那么对应该有多少数额呢?


用17320亿元余额进行计算,那么就可以得出,到2020年6月末,蚂蚁金服促成的消费信贷M1+逾期金额达到了520亿元,M3+逾期本金金额也达到了364亿元。但是按照信贷管理规定,超过一定时间的逾期账款,需要进行核销,冲抵减少,一般过去时3年,但是针对网贷,一般会修改为一年。所以我们应该在M3的余额中,反加上已经被核销的账务,这么算过来,M3+实际逾期本金金额不会低于400亿元,甚至更多更多。

但是借呗的户均借款平均数是多少呢?在蚂蚁的文件中一般都没有提及,但是曾经提及花呗的平均借款数为2000元。那么我们估算借呗的平均借款额为1万元把,那么最少就有400万人次出现了3个月以上的借款逾期。如果估算借呗的平均借款额为2万元把,那么最少就有200万人次出现了3个月以上的借款逾期。想想还是非常庞大的。

从数据上分析,其实看到蚂蚁金服促成贷款的M1+和M3+逾期率都在持续增长,在半年内已经增长了接近一倍,这意味着蚂蚁累积的贷款风险在不断加大,这可能就是监管部门最担心的事情,如果累加到一定程度,蚂蚁自己也无法支撑,就会形成系统性的风险坍塌。

所以我们就能理解蚂蚁上市的急切目的,对于蚂蚁金服来说,要将逾期率控制在安全水平之下,必须持续保持不断放大的放款量。一旦新增放贷规模出现停滞,逾期率和不良率的上升都是不可避免的。从去年底到2020年6月,蚂蚁金服消费信贷余额从1万亿增长到11.7多万亿,贷款规模增速很快。但是即使蚂蚁有着近5亿的客户,难道就没有借款人数的天花板吗?他的规模能够无限放大吗?难道要让每个人都向他借款吗?嗯,好

蚂蚁已与2000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双方共同服务了7.29亿数字金融平台用户和2000万小微商家。花呗借呗2019年服务用户5亿,其实蚂蚁估计已经抵达天花板了,所以上市变成了最佳的股东出路,也变成了资本变现的最佳时机。监管部门此次出手确实是稳准狠,非常之正确。

至于这些逾期的账款以及坏账,到底归谁来核销?是蚂蚁集团还是合作的各个银行等金融机构,其实这确实是个谜。总体上推算应该是双方都有一定的核销,但总体来说应该是蚂蚁集团背负了大部分的核销。原因也非常简单,银行仅仅赚了不到8%的贷款利息,而蚂蚁集团赚取了最高抵达16%的贷款利息,那么他就应该负上更大的责任喽。

网贷的野蛮江湖终于要终止了,因为蚂蚁集团的花费和借备就是网贷中最大两支力量,此次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叫停,未来规模也会慢慢向下降,那么其他的网贷则更加要收缩了。

理性消费,谨慎借款。这可能是每个民众保住自己不要深陷网贷漩涡的最好办法。




疫情之前一直传说坏账三千亿,疫情闹了一整年,这个数比三千亿只多不少,很可能已经要爆了。蚂蚁金服这么急着上市,很可能就是为了寻找资金填坑。现在偷鸡不成蚀把米,下一步,很可能会让银行收缩它的资金链。蚂蚁金服可能会从阿里集团分离出来,收编为国有。到时欠蚂蚁金服钱,就是欠银行钱,看谁还敢不还。




有多少人违约不知道,但我觉得既然从蚂蚁借呗~无论借了多少都要以诚为本,不失去做一个守信用人为准则的人,根据自己的偿还能力借货,遵守规则信用,到期偿还借货也是天经地意(义)的。假如你从亲戚朋友处借钱也会赖着不还试试,用不了多久亲戚家人朋友那个还愿意与你交往……

蚂蚁借呗现在虽然因某种因素被国家有关部门约谈,但并不意味着你从中所借的钱就不用还了,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该还的还是要还的不违约不懒帐这是做为一个公民最起码的准则。




我一直都在坚守信用!想当初我回家乡开了个店差流动资金去银行借1万都不给就要抵押,要房产证,
马云借呗我借了好多次,利息有点高是确实,但在我困难求助无门时借了钱给我!我还是非常感激,那些说借了钱不还的还是人吗?




我一直用花呗,也多次用借呗,我借呗有几万元的额度。借呗非常方便,可以说是平民的银行,老百姓的银行。不论银行,还是支付宝,我一直坚持诚信第一,从不违约。




♥一定不会少

一家非银行机构,做着银行的业务,赚着老百姓的钱,还不受银行业监管,你说美不美?

我看忠!但大面积违约,已是不争的事实。

就看马云马大侠怎么出招?




预估上亿人已经违约 通过周围人就能感觉的到 凭本事借的为什么要还[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谢邀

我觉得应该是不在少数,就说一个最近的例子吧:当时有个朋友借呗借了6万多,但是到期以后没有还款,他跟我说已经催了他7次了,还问我借钱还款,但是我也没有钱借给他。最后他又问其他人借钱了。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跟我说自己已经被拉到了黑名单,让我赶紧给他凑点钱,其实当时不是我不借钱给他,确实没有那么多,我就问媳妇要了5000元借给了他,他当时就给还了。

后来他又问了好多人借钱了。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说自己已经把所有的钱都给还完了,给我打了一顿个借条,说后面挣钱以后就给我把钱还了。

当时我问他就这逾期了不还款怎么办。他跟我说,支付宝的电话会打到他本人或者家人。还有就是有逾期的利息,而且是翻倍的,是1.5倍。还有就是芝麻信用会受到影响,这也是惩罚。最后直接严重的就是加入到黑名单,以后你的信誉度基本就没有了。只要是借贷基本跟你没关系了。

所以我觉得逾期不还,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你们觉得呢?




真实数据,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蚂蚁这么急切的上市,就可以得出,已经到了边缘。

蚂蚁金服做了很多年了,贷款证券化这一招,玩的一直很溜,发展势头很好的情况下,是没有上市融资的需要的。

而蚂蚁却选择突发疫情后,突击上市,这个时间点,糟糕的全球经济就很不适合,蚂蚁这样体量公司的上市。

它却上市了,说明它通过去年年初的疫情,发现了不对劲,支付宝用户流量应该也到顶了。

背后握着“贷款证券化”的银行,应该也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整的直跳脚。蚂蚁这时只有上市融资一条路走,圈了股民的钱,赎买银行的“证券”。

蚂蚁卖给银行“证券”,必然是要有类似保底协议的,空口白牙,谁也不会信,毕竟是近两万亿的资金,以后出个事,谁也吃不了兜着走。

就是跑到国外,也要给你抓回来,给“人民”个交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蚂蚁   账款   款额   呲牙   本金   疫情   余额   金额   贷款   消费信贷   确实   平均   规模   银行   集团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