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冬天都是用什么过冬?

能用煤取暖的,少之又少,一般情况下,用无烟煤粉末按比例掺黄土活煤泥,晒煤饼,靠县城近的,已出现蜂窝煤。俺家稍微富裕点,能用上煤,就在土坯炕中间,找专门盘煤灶的工匠自己盘炉子,烟和余火走中间的炕洞。即能取暖,又能做饭。基本上都是从土坯炕的边上,再盘上大锅灶台,余火和烟经过二锅,进火炕。炕头上很热。家里穷的基本上都是用第二种。但是,冷的历害时,就在盘煤灶台的中间火炕门。朝土炕里塞柴胡,木材点燃。俗称焐炕。也能达到取暖目的。另外,用破被子当棉门帘子,钉在门上。还有的,把后窗户封死!那时,特别是70年代后期,已有了进口化肥,它袋子里有层塑料纸,特别金贵,用它封前窗户。透明还保暖。上大冻时,有的人家,直接抱棉柴,木棍,在屋中央点火。也没听说过有中毒的。但是,几乎家家户户,房顶上的檩条,房梁,椽子都被,烟熏火燎的漆黑。也没听说过冻死人的事。炕头上是全家最热的地方。当家人睡觉位置!






六七十年代,这个问题勾起人的回忆啦!先说年代的远近吧,说它远,是挺远,毕竟到如今,已是半个多世纪。说它近,真是不算远,人生一共才几十年,六七十年代,那不就像昨天一样吗…。

那时用什么过冬呢?我说就两样:一是木头草,二是煤和粪。先说木头草吧:一九六七年我中师毕业分配到黑龙江省嫩江县嫩北农场工作,嫩北农场离嫩江县一百里,我被下放到三分场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时我二十二岁,三分场离嫩江县一百零四里。嫩北农场是个寒冷的地方,北纬49度,纬度越高越冷对吧!这里的人冬天烧什么?烧秸杆,烧树枝,烧拌子,就是不烧煤,为什么呢?离县城那么远,运输不好解决呀,哪有那么多汽车呀,像今天似的?汽车快赶上人多了!另外煤也贵呀,二十来块钱一吨,一个月挣多少钱啊?农场主要是种小麦和黄豆,家家都有大柴禾垛,麦秸和豆秸,麦秸分的多,豆秸分的少,因为豆秸有油火还硬,是上等燃料。除了麦秸垛和豆桔垛,家家还有树枝树干木头垛。嫩北农场地处小兴安岭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农场的东西南北都是矮山和丘陵,那各种树木十分茂密,并且有大片大片的灌木丛,典型的北大荒景象。密林有人管,县里的林业部门在农场和分场设立林业站,每年冬天都组织人员上山清林,好保证树木茁壮成长成材。清下来的树干树枝就按车分配给职工做烧柴,用拖拉机拉着板车拖车,装满一大车桦树杨树柞树…的树枝树干,往职工家里送,一年一送,一年一车,四块钱,从工资里扣。麦秸和豆秸是一年一分配,不要钱。在三分场,很多家里的半大孩子,都跟着大人上山坡和丘陵去割灌木枝子,那玩意遍地都是,烧火特别愿意起火。家家都有拐子锯,那半大孩子在木头垛旁脚踩拐子锯,把细树干锯成一尺来长的木段,好烧火墙取暖,要是炖鸡炖肉炖魚,就用木段烧火,烧炕用豆秸和灌木枝子。到了冬天,家家屋里的火墙热得烫手,家家的炕热的满屋子温暖。

再说煤和粪。我家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在县城里住,烧火炕,烧煤炉子,烧灶坑。六七十年代,县里都有燃料公司,就是卖煤的。那时候是计划经济,没有"市场"那一说,啥都是公家的,煤不能随便买,有煤本,按量供应,一年最多可买两吨,二十多元钱一吨。鹤岗煤双鸭山煤鸡西煤,那都是上等煤,一家一年连一吨都不能买,只供应几斗(一斗一百斤,还有二百斤的),这种煤27元一吨。内蒙丶大兴安岭那边出产的褐煤丶大头煤,不是上等煤,这个一年一家最多能买一吨半,2o元~22元一吨。光说二十多元一吨听着不贵吧,那时候挣的少啊,一个月开工资才二三十元哪!我们家烧煤,到冬天屋里烧炉子时,用几块上等煤块点着火,烧旺了以后就添稀煤,用水和少量黄土掺到碎煤里掺和好,烧炉子,炉子连着炕,炉子火旺了,炕







也热了。我上大道上去扫马粪沫子,那时候都是马车在路上跑,道两旁的边上都是碎马粪,扫回来掺上大头煤烧灶坑,做饭,有时候能捡到干牛粪,更好烧。夏秋时候,我上城外的河边草甸子去打草,割蒿子杆,挑回来码成垛,一年一年的都成了干柴干草,用来烧火。

在农场,在县城,泥草房,砖瓦房,一到早上,一到傍晚,在晨雾中,在晚霞下,家家炊烟袅袅,木头味树枝子味马粪牛粪和煤味,便弥散在院子里,久久不消…。

(图片来自网络,有小狗回家的那幅是自己画的原创作品)




人民公社社员,冬天来临之前,条件好的打个草扇铺在床上,条件差的找点稻草或者麦草铺在床上,窗户纸破了,找纸糊一下。烤火想都别想,做饭的柴火大人还发愁呢。最好的办法是住窑洞,冬暖夏凉,所以靠山的地方都住窑洞。




那个时候冬天最难过,我的老家是黑龙江依安县的,那个地方在那时庄稼每年都不是很好,所以,桔杆也是最少的,既使是地里的黄都茬子都人分了,就是烧柴。黄豆叶子都让大家弄的干干净净。既使这样,每到冬季,看着柴和垛烧火还是不够烧,所以冬季御寒就是屋里的一铺大炕,但既使炕烧得滚烫,但还是由于房子透风,一会的功夫炕凉屋子还是冷。尤其是夜里,既使睡前在灶子里塞进一下子柴草,但半夜还是炕冰凉,屋子冰冷。那时的被褥也没有那么多,孩子都是两个盖一个被子,为了都能盖上被子,一颠一倒睡,互相闻着脚丫子的味。那时最愿意去的地方就是供销社,因为供销社有暖气,屋里真暖和。




出题你是城里人

今今相同变不变

西北依旧窑院活

热炕柴火吃米饭

油菜叶子罗铍丝

虽然环保不叫烧

也是宣传人性化

洛河滩里的河柴

水泡刷冲质退去

烧起本来没有烟

千年就是这样过

故乡依旧是故乡

生存依旧那样生

不过村民为生存

四方奔跑锁门多

剩下只有两类人

老人老也守热灶

耕种冬天还在田

四季天天都有活

一类退休它在田

贻然自得其乐仙

开土种田乡望魂

引回文明的改变

热炕不变冬依然




六七十年代的冬天,人们是用什么过冬的呢?这得看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下面,我就以北京城里和河北农村对比着说一下吧!

无论是北京还是河北,那时候的冬天都比现在冷的多。那么度过寒冬,一个是室内取暖,再一个就是身上的穿戴了。屋里,所有在北京的平房里居住的人们,生的都是炉子,所烧的煤有两种:一种是蜂窝煤,另一种便是煤球儿。从热量上说,煤球儿要比蜂窝煤暖和些,但是添煤、掏炉灰时都比蜂窝煤扬尘大,说白了就是脏。所以,多数人还都是烧蜂窝煤的。而农村呢?偏南地带的河北农户,基本上都是靠着一日三餐做饭烧灶时连接的土炕所散发的热量。当然,也只是坐在炕上暖和些,烧灶台的外屋别看烧的时候灶眼里火光通红,饭一做完一会儿就凉了。大冷时,放在屋中的水缸天天早晨都要用大铜水舀子砸缸里结成的冰。您说有多冷吧!到了偏北一带的地区,数九寒天时零下二三十度,除了做饭烧炕、屋内还有火墙。即使这样,往往还要烧上个火盆。所谓火盆,跟洗脸盆差不多,有钱人家,可以烧炭。没钱人家,就只能是烧棒子胎儿了。把棒子胎儿架在盆内,在院子里点燃,等烟没了再端进屋里。您说那能有多大的热量呢!

说完了屋内的取暖,咱再说说人们的穿戴。

那时候的北京,男人们大多都是骑车上班,所以穿得也多是半长大衣,脑袋上的栽绒帽子是必不可少的。手上戴得是大厚棉手套,脚上基本上都是黑条绒的棉鞋。女人们会用红色、绿色的头巾把脸包裹的紧紧的。上学的孩子们,家庭条件好点的,除了棉衣棉裤棉鞋,还会有小大衣或者棉猴。条件不好的,就是棉衣棉裤,一个蓝布的棉帽子,小手小脸儿冻得通红,鼻涕啷当的快过河了,冷,也只能是忍着了。北京城里的人尚且如此,农村人穿得就更加简单了。除了自己做的棉衣棉裤、豆包棉鞋,再好的就是一件毛在外的老羊皮袄了。

那会儿,一个是天气冷,一个是穿得衣服不如今天的保暖,再一个就是人们吃的伙食差,肚子里没油水,所以抵抗寒冷的能力也比现如今差远了。






看见这个问题,瞬间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记得很清楚,小时候家里是平房,过冬的时候,几家要好的人家,一起找板车或者找开车的熟人,在进入冬季前,每家凭购煤证,一起去煤场(就是煤店,只所以叫煤场是因为其挺大的一个场地,老百姓都叫煤场)买煤砖,煤砖是由煤场(煤店)用煤炭和一定比例的黄土,参合在一起,打成煤砖,每家按照规定的数量购买,因为,每年的煤砖是限定的,所以,冬季用煤母亲还需要精打细算,才能坚持到春天,因为,去煤店买煤需要找车、凭证、拉煤,还需要节约用煤,这个过程让我牢记在心,所以看见这个问题,感触很深刻!




那时的冬天能使人有很多小时候的回忆、托煤砖、买红薯、白菜、萝卜、穿棉袄棉裤抓虫驶、买年货而年味特足虽然特穷但回味无穷!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天水冬天取暖材料供应非常紧张,供应的煤炭根本不够一个冬天使用。天水位于大西北黄土高原,冬季长达五个月,并且常常有寒流侵扰。人们为了防寒取暖,想尽一切办法搜寻取暖材料。



首先,要购买供应的煤球。煤球的供应以户为单位定量供应,我记得是每户每月凭煤证可以购买二百四十市斤。供应日子一到,全家上阵用架子车拉回家中,或者用箩䒰肩挑回家。



其二,购买些废木材。废木材供应不定量,但也不定时。要靠碰运气。最主要的是走后门购买,俗话说看谁的路子野。



其三,工作单位的福利煤。那时候工人爱企业如家,企业也很体恤职工的困难,领导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职工搞些煤末、煤渣,作为福利分发给职工,帮助职工顺利渡过严冬。



其四,个人自己想办法解决。我家背靠北靖山,业余时间,母亲就带着我上山收割一种叫做麻叫毫的野草,或扫些干枯的树叶,或者挖些玉米根茎。



这些材料都是烧土炕用的,如果没有那就只能晚上睡冷炕,冷炕的滋味可不好受,越睡越寒冷,冬天夜长睡在冷炕难熬天亮。



总之,那些年人们为了过冬御寒确实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了取暖往往把安全意识抛于脑后,每年都会发生一些火灾,或者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现在,过冬有暖气,做饭用燃气,神仙都享受不了这种生活。我说的对吗,欢迎评论区讨论。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冬天过冬是非常难过的。因为穷,基本上每家每户床上只有一床老棉被,何为老棉被,这个被褥有可能是解放初期做的棉胎,棉花都板了,不柔软,盖在身上硬棒棒的。条件稍微好的还有个垫褥,不好的就是一条草席垫在木板上。进入冬至后,天比较冷,就把稻草晒一晒铺在床上。然后在上面铺一条草席或垫被。

六十年代初,老人们不舍得做棉裤,就做一条叫套裤的裤子,只有两条裤腿,这种套裤省屁股后面的一块布,是两层布缝起来,里面缝上棉花,再在外面穿一条裤子。上面是滑筒棉袄,什么叫滑筒棉袄,就是在衬衣上直接穿棉袄,没有毛线衣,也没卫衣。年轻的就是穿棉裤棉衣。谁都没有毛线衣毛线裤。后来到六十年代末,条件稍好一点的才开始用棉线纺纱染色织线衣。条件好的人家大人小孩有双棉鞋穿,不好的自家用草编一双毛合穿。讲究的在毛合口缝一圈布。有的老人头上戴一顶老人帽,或雷锋帽。女的头上扎条毛巾或围条方巾

苏中地区在长江的下游,冬天冷,冷得人直打哆嗦。有小孩的就挑一个火炉子,让小孩烘手烘脚。火炉子就是一个铜炉子,里面放上木炭,上面有个盖子,盖子上面布满出气孔。还可以在里面烤花生。也有人给小孩用布和棉花缝成一个手套子。两只手拱在布套里。

大孩子实在冷就几个人靠墙排在一起,两边往中间挤,叫挤冒油,或者采用斗鸡方式取暖。农村的冬天就是这样过冬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嫩江县   煤砖   豆秸   煤场   冬天   麦秸   蜂窝煤   分场   棉鞋   棉裤   煤球   炉子   北京   农场   条件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