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怎样保护听力?

儿童尤其是低幼婴儿,各方面身体素质都在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家长一定要悉心照顾。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儿童听力的保护是从准妈妈开始的,首先在产检的时候要进行胎儿耳聋基因的筛选,确保是一个健康的胎儿,尤其是家族中有耳疾遗传的,一定要重点关注。

当然了,新生儿的基因排查只是第一步,在孩子六岁之前,听力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好,需要定期做耳部听力的测试,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护孩子的听力,避免让孩子长时间生活在喧闹、嘈杂的环境中,比如工厂附近、装修、工业制作自己鞭炮声。如果有这样的环境,一定要做好严密的隔音处理。一般孩子的最高听力范围是不高于90分贝,这样的分贝会直接影响孩子听力的发育,而且语言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孩子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孩子比较适合的听力范围是50分贝左右,这样的分贝下孩子能比较安心的发育听力系统,技能正常和家人交流,也能接受到世界各种各样的声音来源,有利于孩子通过声音来认知世界的能力。

当然如果孩子听力系统受到伤害,爸妈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尽快去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最后我想说的是,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弱,家长们都要尽全力保护孩子免受伤害,不然就容易后悔。







保护儿童听力:

一、避免噪声污染婴儿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损伤稚嫩的听觉器官。迪斯科、摇滚乐等高音量快节奏的音乐,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应尽量少带儿童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家庭影院中的音响音量也应适当控制。有些小孩喜欢模仿大人戴耳机听收录音,这很容易导致听力受损,一旦发现应当加以制止。

二、避免意外伤害切莫让婴儿将细小物品如豆类、小珠子等塞入耳内,以免造成外耳道粘膜损伤、感染。儿童喜欢打趣、逗闹,不小心碰伤耳道,会引起感染,从而使听力下降。若头部受到外伤,也容易波及到内耳,严重的会使耳膜破裂。有些家长喜欢用发夹、耳勺等给孩子挖耳,这很容易造成鼓膜外伤穿孔,引起耳聋。

三、防止外耳及中耳的污染中耳腔内有一条通往鼻咽部的细管称咽鼓管。儿童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呈水平位。感冒等一些疾病引起的鼻咽部分泌物增多,或当婴儿吐奶或呛奶时,细菌便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给婴儿哺乳时姿势要正确,应把婴儿抱起来,取半卧位。如果母乳过于充足、压力过大,可使婴儿头稍低,以免婴儿来不及吞咽而误入咽管鼓。用奶瓶喂奶时,奶瓶不宜举得太高,奶嘴孔也不宜太大。此外,在给孩子淋浴、洗头或带孩子游泳时,千万不要让污水进入耳内;同时应避免孩子在躺着时眼泪流进耳道,以免感染。




减少高分贝噪音刺激,比如电视,音乐等不要太大声,出门如果经常有噪音过大的顾虑,可以戴降噪耳机。

头戴式的降噪耳机有很多选择,我用的bose的qc35II,儿子两岁,不拉伸戴着刚好。一般情况下买个耳塞几块钱(我买的图中这种,还挺好戴的,捏下去会慢慢弹起来)也是可以的,只要孩子愿意戴。

卫生用耳和用眼都一样,适度。

我儿子最常要求戴耳机的时候一个是在地铁上觉得大声的时候一个是在科技馆打气枪炮的时候。






儿童听力保护,首先要避免噪声,有时候放炮或者声音特别大的时候,要注意捂住耳朵,避免大声音的刺激。再一个就是要避免意外伤害,比方大前庭的小孩受一次伤,他就会突然听不见。还有要警惕药物性聋,有药物性聋基因的孩子用一点致聋的药,比如庆大霉素、链霉素,还有妥布霉素等,用一点点就会致聋,因为他有致聋基因存在,如果不用这些药物,有可能这一生听力都正常。还有防止外耳及中耳的感染,像有中耳炎也会影响听力,所以要避免中耳的感染。还有洗澡、游泳、哺乳的时候,要注意防止耳朵进水,或者哺乳的时候孩子呛奶,这些都应该避免。还有积极预防传染病,像麻疹、流脑、乙脑的时候,这些都有可能损伤听力,所以要及时接种疫苗,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还有要优生优育,优生就是有遗传因素的就要进行基因筛查,怀孕以后胎儿抽羊水进行基因筛查,如果有听力障碍的基因存在,就及早进行干预。还有早产、难产导致的新生儿窒息,还有严重的黄疸,这些都应该尽量避免。如果有新生儿窒息和黄疸,就要及早的进行听力检查或者听力诊断。如果发现有听力障碍,要及早干预。孕产妇就要做好围产期保健,怀孕的时候尽量少用耳聋性的药物,还有避免宫内感染。




儿童听力保护,首先要避免噪声,有时候放炮或者声音特别大的时候,要注意捂住耳朵,避免大声音的刺激。再一个就是要避免意外伤害,比方大前庭的小孩受一次伤,他就会突然听不见。还有要警惕药物性聋,有药物性聋基因的孩子用一点致聋的药,比如庆大霉素、链霉素,还有妥布霉素等,用一点点就会致聋,因为他有致聋基因存在,如果不用这些药物,有可能这一生听力都正常。还有防止外耳及中耳的感染,像有中耳炎也会影响听力,所以要避免中耳的感染。还有洗澡、游泳、哺乳的时候,要注意防止耳朵进水,或者哺乳的时候孩子呛奶,这些都应该避免。还有积极预防传染病,像麻疹、流脑、乙脑的时候,这些都有可能损伤听力,所以要及时接种疫苗,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还有要优生优育,优生就是有遗传因素的就要进行基因筛查,怀孕以后胎儿抽羊水进行基因筛查,如果有听力障碍的基因存在,就及早进行干预。还有早产、难产导致的新生儿窒息,还有严重的黄疸,这些都应该尽量避免。如果有新生儿窒息和黄疸,就要及早的进行听力检查或者听力诊断。如果发现有听力障碍,要及早干预。孕产妇就要做好围产期保健,怀孕的时候尽量少用耳聋性的药物,还有避免宫内感染。




答:节流

1、少放鞭炮

2、少看电视

3、少对孩子大吼大叫,家长们知不知道震耳欲聋,振聋发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听力   外耳   内耳   儿童   中耳   黄疸   新生儿   损伤   基因   药物   婴儿   小孩子   耳朵   声音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