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网上可以看见说某某人是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后裔,而很少有说是明朝皇室后裔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朱明后裔多被满清屠杀光了。

朱明后裔曾经有十多万规模,在经历了明末农民起义后损失了大半。

剩下的,基本都死于满清的追杀。

满清是异族政权,对于入住中原是很心虚的。

所以,他们不惜一切的追杀朱明皇室后裔,试图将她们斩尽杀绝。

比如安昌郡王朱肃渣,战乱中逃亡浙江继续抵抗满清,结果战死。

他的儿子只有几岁,被母亲带着逃到杭州杭净寺出家,试图通过做小和尚逃过满清追杀。

为了保证儿子活下去,这个王妃投水自尽,死前偷偷将藩王的印章交给儿子收藏。

结果孩子毕竟是孩子,一次无意中泄露了这个印章的秘密,被杭州官府发现。

于是,这个安昌王长子仍被官府抓捕处死。更倒霉的是杭净寺的数百僧人和道人,均被当做窝藏朝廷钦犯,大部分被杀,少部分被充军。

被满清俘虏的藩王,为了表示宽大通常不杀,养起来。但是,潞王之流都没有可以考证的后裔,一般认为是不允许他们生育。

唯一保留下来的是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朝施琅攻陷台湾俘虏的大名皇室后裔。宁靖王朱术桂上吊自杀殉国,益王朱怡镐之子才七岁。

康熙时期为了表示仁政,将他们安置于山东、河南等郡县养起来,实际等于软禁。

直到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康熙才宣布朱明后人无罪:“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

但没有人上当,朱明后人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

所以,朱明的后人其实是很少的。

相反,爱新觉罗可多了。

满清垮台的时候,爱新觉罗家族有十多万人,这么多年估计也有上百万人,加上冒充的,出现几百万没什么稀奇。




谢邀,两个原因,1.明朝以前的朝代时间太过久远了。比如既使有人说是秦始皇或是李世民的皇室后裔,谁信呢?难有铁证可查。

2,想沾光清末就容易多了,清朝灭亡毕竟是不远时间,皇亲国戚及相关的后裔也确实大有人在。当然有些是皇族老表的老表的熟人出来声称是皇亲国戚也不少。




99%的爱新觉罗后裔都是假的。

那群杂碎,可能多少和爱新觉罗氏沾点边,就说自己姓爱新觉罗,到处以此为荣,招摇撞骗,更有甚者,有一个说自己是乾隆帝多少世孙的玩意儿,天天黄袍加身,还穿上瘾了,真以为自己要登基了吗?

还有的傻帽,编瞎话都不会编,说自己是什么叶赫那拉氏的,然后说自己是贝勒爷。快别扯淡了,贝勒这个爵位就只授予宗室,连觉罗红带子都不给,你一个姓叶赫那拉的也敢妄称宗室?


实际上,真正的爱新觉罗皇族都是比较低调的,他们一般都改了汉姓,比如什么金啊、肇啊等等,以便掩饰自己的身份,有的虽然没改,但也比较避讳提起。比如书法家启功,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是雍正帝的儿子和亲王弘昼的后代,而且在介绍他的时候,都愿意提及,但只有他自己选择淡化,唯恐避之不及,主动声称自己身份证上“姓启名功”,压根没姓过啥爱新觉罗。

当然,说句实话,现在仍然健在的人当中,的确有一些清朝皇室后裔,但真的很少见过有真正的明朝皇室后裔出现过。

是明朝皇室后裔比较低调吗?


自然不是。看今天这群皇汉明吹的架势就知道了,如果现在真有货真价实的明皇室后裔,他们早就该顶礼膜拜上了。

真实的情况是,明朝皇室在明末清初基本上都被砍干净了,又何来后裔一说呢?

明朝养了一群藩王,这些皇室藩王虽无权力,但养尊处优,天天没别的事,除了向朝廷要钱要粮,就是如蛀虫一般搜刮民脂民膏。而当明朝灭亡之时,就再也没人罩着这群废物了。

先是农民军李自成、张献忠等,他们大肆屠戮地方的明朝宗室,以便获得军需和给养,同时也可借此宣传自己。


紧接着,清朝又开始屠戮明朝宗室。清军入关时打的是为崇祯报仇的旗号,但前明宗室的存在,对于清廷来说始终是一个重大威胁,尤其是南明小朝廷的存在,更是影响清军对全国的统一。

最后,前明降将杀起明朝宗室来更是不眨眼睛,像吴三桂,他亲手杀死了永历帝朱由榔,由此获得了列土封疆的特权。

你想想,这一轮轮的杀下去,明朝宗室基本上就剩不下啥人了,后来到康熙年间,还一直在民间大肆搜捕所谓的朱三太子,后来竟然找到了一个75岁的老头,叫朱慈焕,然后康熙帝说他是假冒前明皇室,直接把人家凌迟处死了。至于朱慈焕究竟是货真价实的前明皇室,还是假冒前明皇室,这就不好说了。


我想说的意思是,照这种杀法,哪里还会有漏网之鱼,即便有,估计也早就隐姓埋名,把秘密烂在肚子里了。等过了一二代,谁也不会知道自己曾是前明宗室后裔。

再加上年代久远的原因,所以到了今天,我们基本找不到明朝皇室的后裔了。




因为现在不少自称姓爱新觉罗的,大部分都是冒牌货,基本上没有真的。以前我就遇到一个自称姓爱新觉罗的,我叫他把玉牒拿出来,最起码拍个照片验明正身。很悲催的是,他拿不出来,所以这货是个冒牌的,虽然他嘴上不承认,但是没有玉牒,能说明什么呢。

先说一下结论,凡是自称姓爱新觉罗并以此为噱头的,都是骗子。

前两年炒的比较火的是一个叫启星的女的,应该是个不怎么入流的演员,自称是爱新觉罗后裔,还煞有介事的宣传什么先祖是谁的。

只不过很不凑巧,我看过《南方周末》采访爱新觉罗后裔金毓嶂的新闻《清·爱新觉罗家族400年兴衰云烟过眼》,这个女骗子就被揭了老底。

记者:有一个演员,不太出名叫爱新觉罗启星,是你们族人吗?
金毓嶂:听说过,好像她的妈妈是爱新觉罗氏,她之所以用这个名字,可能觉得是个卖点。不过我觉得也没什么,反正都是凭自己的本事吃饭,没有干违法的事情。

好了,真相大白,这个骗子就为了一点流量冒充爱新觉罗后裔。而且如果百度一下爱新觉罗启星,你会发现她一直用爱新觉罗这个旗号当做噱头来刷流量。

另一个比较有名的骗子是一个自称叫州迪的二百五,这货不仅剃头留辫子,穿衣服都是明黄色,还自称是多尔衮后代。不管你们怎么认为,反正我觉得很搞笑,这个骗术实在是太点低级。

第一,多尔衮无子,只有一个养子多尔博,而且多尔博后代的玉牒(家谱)当中也没有这个骗子,可谓是查无实据。

第二,广州满族人都是乾隆21年左右迁居到广州的旗人后裔,现在约有几千人,基本上都是世交或者是有姻亲关系,而且每个家族都有完整的族谱。那么,州迪是从何而来的?

第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金毓嶂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皇族后裔只想过普通人那种平静的生活,不愿意被放在聚光灯下,因为大清朝早就没了,皇族后裔也要与时俱进。

所以像州迪这种二百五,只能用骗子来形容。

本人一个大学同学就是爱新觉罗后代,只不过属于红带子觉罗,不是宗室,而且也不姓金,姓肇。此人就比较低调,虽然我私底下揭穿了他爱新觉罗的身份,他让我别说出去,所以我就不说他的相关信息,我还不想丢个朋友。我曾经跟他问过有关启星和州迪的问题,他回答很简单:这两个人都是冒牌货。他还跟我说,假的永远真不了。然后我就埋汰他,既然你知道这两个是骗子,你干嘛不揭穿,而是任由他们玷污你祖宗的名誉?他说第一他没什么话语权,说了也没人信,第二就是如果有人信了他的说法,那么他普通人的生活就要被打扰。所以他选择了沉默。

但是,沉默无异于纵容!

当然,冒充爱新觉罗行骗的不止这两位。

至于为什么有人愿意冒充爱新觉罗,因为离现在比较近嘛,而且近代以来爱新觉罗氏还出了不少文艺界的名人,只要是个骗子都会通过名人效应,包装一番冒充爱新觉罗博眼球。

至于为什么没人愿意冒充朱明皇室,那是因为姓朱的太多了,而且也没有什么名人效应,还怎么骗钱。

不过有人说朱氏被清朝杀光,也真是可笑。清朝杀的都是近支,至多也是把万历这支给杀绝了,剩下的旁支远支只要不反抗,清朝都是任其成为平民。另外,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宰的朱明皇族最多,野生明吹如果户主心切可以去喷一下农民起义军。

要不然,怎么这么多朱氏后裔搞祭祖活动呢?凭空冒出来的?

全文完




哗众取宠而已,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会跳出来说自己是“爱新觉罗”后裔,甚至还有人留着那条早已被丢弃在历史尘埃中的辫子,这一切都是因为“利益”这两个字啊。

这些人不一定真是爱新觉罗后裔,甚至里面有些人就是以前的包衣奴才而已,并且他们的姓氏没有一个是传统的满族姓氏,全部在辛亥革命时把姓氏改成了汉族的。

现在这些所谓的“爱新觉罗”后裔之所以跳出来,倒不是因为这些人对满清有多忠心,也不是因为他们怀念清朝的日子,毕竟清朝覆灭时这些人都还没出生呢。他们跳出来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网络极度发达,所以想要哗众取宠,大部分人纯粹就是为了引起其他人的关注,以此来弥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不排除一些人就是想借用“清朝”与“明朝”的冲突,进而通过一些惹人争议的话题吸引流量,然后通过流量挣钱而已。

最可恨的是有一部分人甘心被境外势力利用,经常在网上发布一些挑起民族争议的话题,甚至有些满遗还会罔顾历史事实,就比如头条上的“北洋海军炮手”就认为民国代替满清是一次倒退,你说这不是瞎扯淡是什么?

至于很少有人说自己是明室后裔,那是因为汉族在历史上创建了太多的伟大朝代,比如明、唐、汉等,汉人无需用什么所谓的“后裔”来标榜自己,因为不需要。

现在之所以跳出来那么多的“爱新觉罗”后裔,就是因为利益,他们想用这个所谓的满清皇室身份为自己赚一些利益,而这个利益要么是金钱,要么是在现实中他们无法获得的成就感。说白了,这些所谓的“爱新觉罗”后裔就是在纯粹的自嗨而已。




之所以很少有人提及自己是朱明王朝的后裔,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明朝的皇族宗室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在各方势力的绞杀下,已经是所剩无几了。

关于明朝的灭亡,一直有人在说朱元璋创立的“藩王制度”,是明朝不断衰落并且最终导致其灭亡的重要原因。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将其子侄分封至全国各地,就此形成了“藩王制度”,朱元璋之后,明成祖朱棣由于本人就是藩王起兵夺取的皇位,在保留了藩王的同时,也对朱元璋时期的旧制进行了一些调整,进而形成“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藩王制度加以传承。

而在这样的制度下,明朝的藩王们不得参与行政事务的,不能结交地方官员,只需要安于享乐,然后将自己的爵位传承给下一代,仅此而已。而这也使得明朝的藩王们平时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诞育朱明子嗣。至明朝末年,各地宗室的数量多达十余万,而他们只会伸手向朝廷要钱要粮,让明朝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

然而,当明朝末年,天下风云变幻的时候,这些明朝的藩王宗室如同待宰的“羔羊”,就此开始了他们的噩梦。

一方面,这些宗室们有钱、有粮、有地,特别是几个大的藩王,都是非常的富有;另一方面,这些宗室都是由地方上进行发俸和监管的,各种信息一应俱全,完全没有藏匿隐蔽的空间。再加上这些宗室从小就是养尊处优,没有丝毫的危机意识,根本不懂得自保,这些都造就了他们悲剧式的结局。

首先是农民起义军政权对于明朝宗室的屠戮。

对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以及张献忠的大西政权,这两个农民军的政权来说,明朝宗室不仅可以让他们获得巨大的军需和粮饷的补充,更是可以借助这些宗室与地方上的矛盾,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特别是李自成的大军,在攻占洛阳后,不仅杀掉了老福王朱常洵的全家,还将朱常洵做成了“福禄宴”;进攻山西的过程中,又先后查抄了太原的晋王以及大同的代王,屠戮宗室的同时,更是将其府上洗劫一空。

其次就是清朝对于朱明子嗣的屠戮。

清朝入关,打着是“为崇祯报仇”的口号,并且是以大明王朝的“继任者”自居,因而他们自然是不会放过具有皇室血统的明朝宗室的。当然,清朝屠戮这些明朝宗室也都有着理由,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犯上作乱”,包括南明小朝廷的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淓等,都是以此罪名被处死;另外一种便是被扣上了“冒充”的罪名,最典型的便是朱慈焕了,清朝的记载中,朱慈焕幼年早殇,但是他在民间流落五六十年,被抓获时已经是七十多岁了,仍然被处以极刑,全家被杀。

除此之外,明朝宗室成为了明朝降官降将们向清朝缴纳的“投名状”。

清军杀明朝宗室不手软,而以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等为首的明朝降臣降将们,对于明朝宗室下手也是非常狠毒,无数朱明子嗣死于他们之手,最有影响力的便是吴三桂直接在昆明绞死了永历皇帝朱由榔,明朝皇室血统就此断绝,而他也因为此被封为了“平西亲王”,权势、低位、声望显赫一时。

也正是因为如此,经过多方势力的几轮屠杀,明朝的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即便有着漏网之鱼也只能是隐姓埋名,在加上清朝的高压政策,康熙朝中后期开始,就连冒充明朝宗室的人都几乎绝迹了。


不同于明朝“藩王不准进京”,清朝的“宗室不得离京”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并且保存了清朝的皇室。

清朝的爵位制度相较于明朝的藩王制度,还是由着很大的不同,因而产生的后续影响力也是大相径庭。

清朝除了十二位“铁帽子王”家族世袭,其余的爵位都是隔代降爵,这使得朝廷供养宗室的成本相较于明朝,低了很多。

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于,宗室没有任命或者差事安排,基本都是常年待在北京,生活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并且是可以参与国家管理工作的。

而这也使得在清朝灭亡前后,清朝的宗室很多都逃过一劫。

清朝实行的是“满城驻防”,“辛亥革命”的时候很多满城内的满洲人遭到了屠戮,但是北京并没有发生革命,因而宗室的性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留。与此同时,清朝是以和平的方式走向了灭亡,并且还伴随着《皇室优待条例》等制度的保护,在加上清朝灭亡后,绝大多数的宗室包括整个满洲人都改了汉姓,融入了普通人的社会生活,进而也就实现了最大化的保全。比如我们熟知的启功老师,不就是雍正皇帝的儿子弘昼家族这一支的。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伴随着近些年的清史热以及清宫剧的热播,皇室宗亲的时代荣誉感会增强,而这也导致了除了真正的宗室成员选择回归老姓外,还有一些冒用甚至盗用之辈。至于真假与否,帝制都已经终结一百多年,大家只管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就不必过多关注了。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人生经历中,有着不同的回答,本着历史与56个民族是一家来看待。

因为清王朝离我们现在很近,历史与文化也就很清楚,没有清王朝时期,先辈们的历史文化传承,也就没有现在的文化古迹。

就象我们的先辈们,都是从王朝历史生活中走来的一样,不可能是空降到现在,我们应心存感性,以包容的心去看待历史,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传承。

当然,任何一个帝制时代,都有他的兴衰成长历史。就像你我一样,从小孩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

每个家庭的变迁各异,文化分支不同一样。

当然也有人,称谓自己是清皇族后裔。虽然清王朝是满族统治,但具体执行者90%的是汉民族的先辈们。

为什么很少有人说自己是明朝皇室后裔?

因为明朝对今人来说,时间较远,后裔很少记录得如此清楚,就像社会与家族一样,时间最近的您都难理清楚,更何况时期距离远的。所以明朝真正的皇室后裔,也就不去争论自己的家族与社会历史。





反清复明可是重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爱新觉罗   明朝   皇室   后裔   清朝   宗室   爵位   皇族   满清   朝廷   康熙   骗子   说是   家族   制度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