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背听不清楚怎么办?

耳背听不清楚的原因很多,但原则是,即使很轻的听力损失也应积极治疗。

耳背即听力下降,也可以说是轻度耳聋。对于部分耳聋,如能及时发现早期耳聋,治疗效果较好。但有一些耳聋治疗效果差,如由药物和遗传因素引起的耳聋,往往比较严重,甚至会丧失听力。

因此,发现听力下降,就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对症治疗,以免病情发展。

耳聋分为五度,依次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和极度耳聋。

纯音测听语言频率听阈均数在26~40dB之间,往往听轻声说话、较远的说话或在嘈杂环境中听话有困难,民间俗称此为耳背,在医学上,就叫“轻度耳聋”。

纯音测听语频听阈均值在41~55dB之间。可听到3米以内的说话,但不易听懂说什么,尤其在嘈杂环境下,这种情况为中度耳聋。

纯音测听语频听阈均值在56~70dB之间。在1米内听到大声说话,即使用放大装置,也经常不能很好地听懂语言者,为中重度耳聋。

纯音测听语频听阈均值在56~70dB之间。在1米内听到大声说话,即使用放大装置,也经常不能很好地听懂语言者,为重度耳聋。

纯音测听语频听阈均值91dB以上,一般情况下对某些很响的声音可能有反应,但并不将听觉作为信息交往的主要途径者,为极度耳聋。

轻度耳聋可根据情况治疗、佩戴助听装置。中重度耳聋需积极治疗。

耳聋能否治疗,取决于引起耳聋的原因、耳聋的性质和程度等因素。

各种传导性聋,如由耵聍栓塞、中耳炎等疾病引起的耳聋,在疾病治疗后,耳聋大多能恢复或好转。病程较短的神经性聋,如突发性聋,及时治疗后耳聋也可能好转

病程较长的神经性聋,如老年性聋等,药物治疗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但很难治愈,多需要配戴助听器。由药物或遗传引起的耳聋,治愈的可能性小。




耳朵是听觉器官,因为声音的传导过程是从外耳收集声波到中耳传导声音,再到内耳感受声音,处理以后再传到有关的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再将声波的信号传到大脑,进而产生听觉。在此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导致听力下降。

耳朵听不清楚最常见的原因是外耳道耵聍,俗称耳屎堵塞,以及中耳炎、各种类型的感应神经性耳聋,例如突发性耳聋、噪声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等。耵聍栓塞,经常有些人因为外耳道狭窄,耳屎难以自行排出堵塞耳道,或者是游泳耳内进水以后,耳屎膨胀出现耳朵听不清楚的情况。这种情况只要将耳屎取出,患者就可以立刻听到声音,达到手到病除的效果。突发性耳聋也是耳朵听不清楚的最常见原因,是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应神经性耳聋,可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是耳鼻喉科的急症,需要尽早治疗来挽回听力,以免耽误病情;噪音性耳聋与长期接触噪音有关,例如戴耳机;老年性耳聋由年老以后耳朵功能的退化所引起。




如果是老年人,大部分都是神经性听力损失,至于有没有用,既要看你的听力损失的重度,也要看你的言语分辨率,还要看你的耳朵听力下降了多久时间,效果好不好 有很多因素,但是不管怎么样,神经性听力损失肯定是要越早佩戴助听器效果越好的。




顺其自然,调节好心情,学点按摩常识做耳穴保健。




1.耳背是大多数中老年人的通病,看电视时把声音开的很大,说话时总是打岔,嗓门也很大,但很多中老年人并不以为然,不拿耳背当做病,当听力减退时,听觉传导减少,听觉语言中枢接到的信息自然相应减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聋哑”。这种听觉和听觉语言中枢的长期闲置,就可能导致大脑某个特定区域的功能失灵,严重的会造成老年痴呆。




耳背听不清楚,说明已经明显的有听力损失了。先到医院就诊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听力损失,治疗是不是有恢复的可能。如果治疗没有很好的效果,可以选择验配助听器来改善聆听。




耳朵听不清楚最常见的原因是外耳道耵聍,俗称耳屎堵塞,以及中耳炎、各种类型的感应神经性耳聋,例如突发性耳聋、噪声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等。

建议尽早去医院检查治疗或者佩戴助听器干预




1、轻者,每天挤压锻炼耳膜;

2,戴助听器。




就医




正常得听觉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不仅听得到,还要听得清。否则,沟通就不能正常地进行。听得清就一定是听到了,而听得到却不一定听得清。这说明后者是一项更高级的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于听力的认定,我们(包括医院的医生)己经习惯于凭借纯音听力图。纯音听力图能够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平均听力损失),反映了患者听觉敏感程度(听敏度)的下降,或者说代表的是患者对声音大小感知能力的下降。但纯音听力图并没有告诉我们患者听觉分辨能力的好坏。实际上,任何耳聋都会涉及听敏度和分辨能力两个方面的问题,有些人分辨能力损失多,有些人损失少而已。在过于嘈杂的环境中,由于信号本身变得含混不清,正常听力的人也无法听清;信号声过小也会产生类似的情况。比如,电视机声音太小,我们也听不清。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内耳具有初级的声信号分析能力。内耳受损后,听觉分析能力就会明显下降。但由于我们的听觉分辨能力有足够的余地,用其70%就足以保证我们听清,不必100%。因此,不太严重的内耳损伤还不致于使病人完全丧失听觉分辨能力。听中枢具备更重要的声信号分析能力。听中枢受损,听觉分辨能力会更差。因此,听不到(或声太小)肯定会听不清;但即使听到了,由于内耳、听中枢分析能力下降,也依旧会听不清。而且,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推理:内耳或/及听中枢的损伤,是导致听不清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内耳、听中枢都有损伤,只是程度不同而己。因此,多数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部会抱怨听得到却听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耳背   听阈   耵聍   内耳   耳屎   纯音   助听器   中枢   听觉   听力   患者   耳朵   损失   声音   能力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