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打闹,每次都出来为自己孩子说话的母亲,大家如何看?

孩子之间打闹,每次都出来为自已孩子说话的母親,叫护犊子,其实孩子之间打闹,谁多打谁一下,有有可能的,他们玩一会就忘了,不记仇的,可你大人一参与,事情就会闹大了,弄不好两家大人闹矛盾,可孩子们啥事没有,到那时大人之间多尴尬呀!




上周末,孩子回家时有些委屈。

了解了下情况,孩子被同年级其他班的三个孩子揍了。

事件经过是这样的:

放学的时候,孩子手里抱着足球,被其他班的同学接连拍落两次。

他生性调皮,开玩笑般地把人家踢了一脚。

然后人家还手,另外两人加入,把他踢倒还踢了好几脚,他说把他踢疼了,足球也丢了。

我听完后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

没有受伤!然后询问他当时有没有寻求帮助。

他说路队老师看到了,没有理他。

同班同学找来高年级的同学,打听到了一个打人的小孩家的住址。

我给孩子两条路,第一条,打回去;第二条,找老师。

孩子想了想问我,打回去有没有问题,算不算霸凌?

我告诉他霸凌是无故欺负弱小,你是事出有因,只要不过分就不算。

然后给他讲了一些下次遇到这种情况的几种处理方式。

比如戏精上身找老师演戏,比如找全班小伙伴去还击,比如套麻袋扔黑砖……

当然很多都是戏谑地讲出来的,他像是听小说一样,听得可高兴了。

从自私的角度讲,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作恶,但他要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种作恶的手段。

在和我聊了一会后,孩子很快就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了。

然后大声地跟别人讲,三个人打我一个,太过分了,我下周就去报仇。

周一上午、他带着他们班一半的男同学去人家班里堵人。

一个参与者见他就道歉,说那天他不明就里,看到双胞胎哥哥打架,他就参与了。

他道歉后,我儿子就原谅他了。

但另外俩人似乎闻到了风声,他们找不到人。

下午,他继续堵人家,但一直没机会,放学的时候看到人,但是没追上,还被人家骂了一通。

周二、他决定告诉老师。

但是周二老师拖堂各种情况,他没机会找其他班的老师告状。

今天周三,中午回来的时候拿着一个玩具,很高兴地跟我聊奖品的获得过程。

报仇的事儿已经忘了。

好吧,我也觉得没必要再追究了。

表面上,孩子受了委屈,还损失一个足球,有点窝火。

但是想一想就释然了。

第一、孩子善良,没有恶霸潜质,我很欣慰。

第二、通过这件事,他了解到了更多应变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第三、有些熊孩子的坏,是父母的遗传。

你想要一个公道,只会让全家人都陷入泥沼。

时间成本很大,大家的心情也会受影响。

第四、孩子能够自己消化不良情绪,这很好。

人生路上受到的委屈有无数,最好的办法就是自行消化。

第五、只要孩子一路优秀,遇到不可理喻的烂人的次数就越少。

回到题主的问题。

替孩子出头,我觉得这是不理智的。

我一直主张让孩子自行解决问题。

但大人是孩子的依靠,在孩子觉得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大人要站出来。

感谢一直看到这里的朋友。

祝大家的孩子都能够坚韧、自立、自强,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独当一面,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风风雨雨。

喜欢就点赞关注一下~谢谢~




孩子之间互相打闹是正常现象,闹着闹着动了手也不奇怪,做父母的尽量不要插手。只要一方的母亲出面护犊子,对方家长肯定不会坐视,结局就是两家失和甚至结了寃仇。而孩子可能转眼就忘了。有句老话说:孩子好了,大人恼了,是很有道理的。但如果打闹造成伤害,有过错的孩子的家长要主动赔礼道歉,给付医疗费等。被伤害的孩子的家长不要得理不让人,可以批评教育孩子也可以找他(她)家长。小孩子没有不淘气的,千万不要护犊子,这只会害了孩子,惯子如杀子!




屋檐水下各就窝




不讲是非曲直,一味护犊子,无疑是包容放纵孩子的不友好行为,孩子之间小打小闹是正常的,即使有点过了或者是不愉快,家长以正能量的心理,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孩子的言行,以及与同学相处之道。




孩子间玩耍打闹

是童年的游戏而已

如果受不了一点委屈

家长就出来护短

只能认为是骄惯宠爱

不易提倡!




讨厌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的坚强后盾,让孩子可以更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挑战。




那就叫做护犊子。人都自私的,尤其是生了孩子,当了母亲女人,就有一种天生的保护欲,她的爱心就会被无限地放大,无限地滋长。她的母性与母爱就被全盘激活了。当妈的,溺爱自己的孩子,娇惯自己的孩子,维护自己的孩子,也叫舐犊情深嘛。

照理说,一群孩子们在一起玩,经常打打闹闹的,发生一些纠葛,那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不足为奇。作为旁观者,父母本来就不应该介入,去进行干预的。那样就会打破孩子们之间的平衡关系,打破那种和谐局面的。当母亲的不放心,如果硬要去插手,横插一杠子,孩子们的玩闹嬉戏就变味了。未成年人的世界,成年人硬要闯入进去,就是不速之客,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十分尴尬了。

作为母亲,你是孩子的监护人不假。你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别人的欺负,也是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可是你不明事理,不明真相,你的孩子并没有受到欺负,并没有受到委屈。因为你看不惯,不愿意撒手,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亏”,心里一着急,就忍不住要挺身而出,去帮腔,去添乱,去帮自己的孩子说几句。家长动不动就出来站队,以保护者自居,去干涉小孩子们的“内政外交”,让他们缺失了自由自在的空间。以后谁还愿意跟你孩子一起玩,一起去打闹呢?




真心话,如果是互相打闹,那家长没必要掺和,如果是我的孩子总是被打的那一个,那我也是会出来说话的,如果最后受伤了会闹的更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舐犊情深   说话   母亲   孩子   教育孩子   自私   委屈   大人   尴尬   家长   父母   现象   同学   老师   足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