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体罚学生,好好说更不可能听,那遇到熊孩子怎么办?

遇到了熊孩子,说理说不通,惩戒又不敢,老师们该怎么办?

1.按专家们说的去做,改变不了熊孩子,但你可以改变自己。把自己往名师往专家的路上逼,到后来像他们说得那样,靠你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让熊孩子们折服。你不能束手无策,总得想点儿办法,不然他们又要念动咒语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然后举两个N年前某某熊孩子被老师爱心转化的例子,让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2.自己搞不定的熊孩子可以借助外力,没必要一个人死扛。如果你是任课老师,可以交给班主任处理;如果你是班主任,可以邀请与熊孩子关系不错的学生、班干、其他科目老师帮忙沟通。要不就请家长,但熊孩子的后面往往有熊家长,有些熊家长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反而更让老师头大。要不就往学校政教处报,由校方出面来解决问题;但是政教处也没啥好方法,讲两句千篇一律的大道理,说两声不疼不痒的威胁的话,又把熊孩子送回班上。熊孩子经此一事,反倒像是打了胜仗的将军得胜归来,更加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了。

3.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自己把自己的活儿干完完事。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熊孩子再折腾也会有离开学校的时候。真没法子可想的时候,就忍着跟他们硬耗,耗到他们毕业。虽然是一种身心煎熬,总好过动人一指头,砸了自家饭碗哪!君不见,有学生上课时在课堂上聚餐,老师目不斜视自说自话坚持讲课吗?熊孩子自闹他的,你讲你的,不跟他的节奏走,不为他动肝火。当然,这事儿一般人真干不来,除非吃过大亏大彻大悟,又或者没有血性的才能做到。

给你戒尺也不要轻易去用,这个度没人能说得清楚、掌握得好,没打之前你好我好,打了之后就只有你不好了,三思!实在忍无可忍,离开一线岗位或者走出校门。

大家有啥好主意,欢迎不吝分享。




管不听,很无奈,放任自流成祸害。




“熊孩子”在早教阶段就出现了认知问题,如果不能够后知后觉,这种孩子在普通学校很难改变,他们天不怕,地不怕,上课不听讲,下课打骂同学,也不畏惧老师。

常规教育方法对他们不起作用,说得难听一点,仿佛要一只狗变成一只羊,除非基因突变,否则一切徒劳无功。

我读书的时候有一位英语老师,他走进教室,先问同学们,有谁不愿意听英语课的请举手,七八个男生都举手。

老师说,那就请你们出去,免得影响别人的学习,我不给你们考勤,也不到你们班主任那里告状,哪里好玩去哪里玩,这是用消极的办法解决问题。

有些“熊孩子”根本就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牙根也不爱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办教育的人,学会“分糟喂养”,“看苗点水”,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我们技术职称考证,那么的艰难,考证的人没日没夜的学,大海捞针,却孜孜不倦,企业领导不让我们学习,学习耽误工作,但是,考证的人,那个不是偷偷摸摸拼了命学,有证钱比别人翻几倍。

“熊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习,没有动力,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建一座“熊孩子”学校,把吃饭与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挂钩,好就给饭吃,不好就饿肚子,一但生存危机,人会碰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当老师不容易 都他妈别当白眼狼 三瓜俩枣的工资 自己娃都没管陪着上晚自习 没老师教你能有你的今天 都他妈没良心 !




一个班五十个学生算,出五个熊孩子不算多吧,课堂违反纪律,你是放下其他四十五个同学给这五个做一个小时的批评教育说服工作呢还是继续给其他大多数孩子讲课?还是装看不见听不到?我带了十年的学生在黄河各水电站实习,不听话学生的代价有可能是尸骨无存,你是让我打折他一条腿回来上医院还是让他爹妈抱着尸体哭!那些乱哔哔不能打学生的根本就没搞过管理,根本就不懂安全重在预防!是在拿几十号人的权益和生命为自己的自卑和不守纪律找借口!没在生产一线和高危岗位上呆过,根本就不知道生命有多脆弱!而平时的安全意识又全是在平时的遵纪守法中才能潜移默化的植根心底!打学生的老师不一定是好老师,但不打学生,打不对学生的老师绝对不是好老师!




其实老师不是人人都能干得了干得好的,更不是把课本传讲了事。中国人视孔子为圣,教师祖,不仅于他的系列论著,更有实际作为可被借鉴。孔子弟子三千,传授之余还需解惑。当遇到脾气急躁的学生时,会告之三思而后行;有优柔寡断`畏首畏尾的学生,遇事会鼓励他当机立断而行之。他宣讲孝道,有个学生经常被暴戾的父亲暴打,他让学生每在父亲生气要打他时,须逃跑躲避。学生当场反问,您不是让我们孝顺吗?这样是不孝的。孔子回道,天下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谁没有生气失控的时候,如果在盛怒之下打伤打残了孩子,事后一定后悔悲痛的,这样才是真的不孝。我们逃避了盛怒的父亲,在他消气后回过诚心赔礼就好。现在还有这样的老师吗?




年轻的时候真打过学生,在关于栾川事件的问答里说过,对打学生的事很后悔。

我教过农村学生也教过城市学生。如果按“性恶论”说,农村中小学里,“该打”的学生非常多。2000年以前的农村学校,没打过学生的老师恐怕比孔子还难找。

现在,打学生的又非常少了。这一是社会转变,法制、认识转变了;二是社会转变,教师打学生,法律代价太大;三是学生和家长更强势。

近年来,我的观念是,做学生思想工作,要耐心、要细心,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纪律约束为辅”。

但是,软硬不吃、生冷不忌的学生还是有。不在农村学校已经快20年,但我知道教育教学环境氛围恐怕是更差了。80后开始做家长了,但是这些家长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并不怎么高。

有时候我跟家里的同行说,要好好工作,不说对得起工资,主要得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对得起几千年来的师道;但是,也要善于保护自己。

其实,现在打学生少,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小学取消了统一考试和统一排名。自从开始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后,中小学每年四次统一老师,还老师排名。老师们的奖金、评先、晋级、评职称,考试成绩都是主项,这是老师们“打出好学生、好成绩”的动力所在。

现在不那样次次排名了,晋级评职称等等也没法只根据成绩了,教师的绩效工资也主要看工作量,老师们就只能打违反纪律的学生了,但是这些学生不好惹,家长更不好惹。总之打学生的,很少了。

这十来年我都在私立学校。前几年,刚开学的时候有女生要外出取家长送的东西。按学校要求班主任必须带学生去因为是女生我就又带个女生去。回来时我告诉这个女生按照学校纪律带的手机必须由我保管到回家。学生不答应,后来骂我,骂到非常难听的时候我说“你再骂人我可能打你了”。结果那一起去的女生回去说我打人了。

我给村里的有些老师还说过,管不了的学生,由他去。那些不尊重老师的家庭,你还非要让他们孩子学习、有知识吗?

我自己对学生说过,学习是学生的事情,现在最好听老师的话好好学;真不学,老师不强迫,但是我不负责学生的人生。

当然,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好好教学生,多做思想工作,毕竟学生还没有成年、心智未必成熟。因为我教的是高三复读的学生,更应该多点耐心。

所以我要说,体罚是不行了,好好说,说到不说为止。

教育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说两句过头话:有的学生不是老师能教好的,有的人不适合在学校受教育。

只不过是,我还要好好说学生。




好学生不会打老师,老师打学生可能是无奈之举吧。




只要熊孩子不影响别的孩子......!就任其发展......!这样的孩子,其实他们的家长比别人都清楚.......!让他们自己管.....!但是他们要影响到别人了,就只能上报政教处了......!反正有摄像头.......!让孩子家长自己领吧......!该什么处分就什么处分........!




在教学20余年的过程中,的确有一些孩子属于那种油盐不进的人,可是多少年之后我们发现这些油盐不进的孩子并没有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也就是说当时我们苦口婆心劝导的,能够跟上你自己学习的孩子,也不见得是一个优秀的人,而那些曾经苦口婆心劝来劝去打骂也改不了的人,却仍然在这社会上也活得逍遥自在。

前段时间在超市里遇到了一个售货员,主动和我打招呼,其实一点印象都没有,后来突然想起来这是我小学阶段教过的一个女学生,当时的成绩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那都是全班第一名,但是谁能承想到最后沦落到一个普通的售货员呢,所以说教育的关键在于一种长期的坚持。

在这里没有说职业高低贵贱的问题,只是想表达一个概念,就是和自己的心理落差太大了,当时感觉这样的孩子,绝对是一类本科,211、985之类的学校。

在单位里有一次我们举行一个县级的晚会,在彩排的时候来了一个高高大大的帅男生,这个帅男生见面就喊了一句老师。对于他更是一点印象没有,到最后他自我介绍之后才想起来,这个就是我在小学阶段教了那个整天不完成作业,邋里邋遢,家庭环境也不好的孩子,作业几乎就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没完成过一次。

可是这样的孩子最后成了一个节目主持人,关键是在于自己在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突然的想通了,开始奋发学习了,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所以说作为一名老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任何事情用心就可以了,体罚和打骂是不可取的,许多孩子的成长的确是一个慢慢的过程,许多孩子的成长的确是一个突发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孔子   孩子   学生   作业   苦口婆心   售货员   纪律   班主任   家长   阶段   老师   女生   教师   学校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