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的钱哪来的,一整天领投也没卖出股份,钱却那么多?

高瓴资本是一家私募基金,它的钱除了来自创始人等股东外更大一部分是其他投资人给的。给大家简单举个例子。

假如有一位在资本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永远一定人脉和名气的几个人决定从原先供职的大公司辞职自己单干。他们先投了1000万元成立私募基金公司,由于几个人名气响、土豪朋友多,公司一下子就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土豪们相信这几个人的投资能力与眼光就把银行里暂时用不到的钱交给了他们,让这家公司代替自己投资市场上的独角兽企业。

同时,这家公司也不是什么人的钱都收的,他们只是接纳土豪们的投资委托,起投门槛500万元,直接过滤掉了小鱼小虾。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省去很多麻烦,比如公募基金谁都能投,有的投1万、有的投两万,往往资金规模不大,参投的人却很多。人越多管理上的付出也就越多,公司还得费很大精力来进行管理,分散了原本可以用来研究投资项目的时间和精力。

二是土豪们往往是出于对公司创始人的了解和信任才买私募基金的。他们不会因为基金短期内的波动而撤资。普通散户就不一样了,今年跌了就要赎回,涨了有买进去,整个基金盘子的规模不太稳定。同时,这家公司主要做的是一级市场,也就是还没上市的项目。项目何时上市还不清楚,往往需要等待好几年,收益也要等多年后才会体现。这对于资金的稳定性要求更加高,因此私募基金经常有封闭期。而且封闭期间不能像lof、etf那种公募基金在二级市场交易,这就真的要锁定资金了。对于信心不足的散户,这是很难接受的。

高瓴资本就是典型的私募基金公司。他们拿着土豪的钱投资各类项目,尤其是一级市场上那些看上去非常有潜力的公司。等潜力公司上市后套现离场,几年下来可能能赚10倍,赚到的利润除了分给自己外,剩下的都分给土豪们了。金主爸爸看到高瓴资本那么投资回报率那么高,于是愿意接着投钱,并且对于他们更加信任。

这样一家,高瓴资本就能保证长期的稳定资金来源,根本不需要靠卖公司股份筹钱投资,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财,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高领资本的钱也都不是自己的,其实他们也是一种杠杆式的投资方法。也就是说自身拿出很少的一部分自有资金,有可能10%或者8%,剩余的资金都是向投资者进行募集。如果募集完毕符合当初约定的条件,那么这一期的私募基金计划就成立了。那么我们想想,私募基金的募资方法,其实公募基金也是如此运作的。

现在高领资本,针对一级和二级股权市场,设立了很多的私募基金,有的专投股票二级市场,进行上市公司股票投资的买卖,有些是投资于上市前的公司,也叫一级市场,进行未上市公司股权的买卖。同时他们对于这些基金的持有时间,推出条件以及收益分配也做了详细的约定。

在这其中可能比较特殊的,就是一些长期股权投资基金,它的投资期限非常长,一般都是5~8年以上,而且有可能中途投资者还不能退出,必须持有到到期为止。这样就保证了投资项目不着急进行变现,可以安心的做长期的价值投资。那么在其中高等资本其实自己投入的资金只有10%~8%之间,剩余的都是普通投资者进行认购。

高领自己投入的资金其实也不全部是高领的股东投资的,他们会针对某一类的投资特点,成立不同的公司,吸引一些核心投资者或者机构,作为他们的股东,这种就叫做基石股东或者基石投资者。然后再用这些公司成立私募基金,吸引外部投资者继续认购份额,最终形成了一份市场中可以运作的基金。

有个例子,例如高瓴资本的掌门人也就是董事长张磊,有可能发起拿出1,000万,设立一个新的合伙制企业,然后吸引9名基石投资者,每人1,000万,变成公司的合伙人,并且在合伙企业中担当或者不担当一定的职位。这样公司的资金额就成了一个亿,然后用这一个亿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自己投入这一个亿,再让全球的投资者认购剩余9个亿。认购成功之后就形成了一个10亿资金的私募基金,有可能去投资格力电器宁德时代等等公司。大家这样就看懂了如何使用1000万,就能变成掌管十亿资产的过程。那么在赚钱之后,会按照当初的约定进行收益的分配,如果赔钱之后也是投资者承担大部分的亏损。

现在高瓴资本,已经掌管着5000多亿资金,就是通过一层层的认购加杠杆管理起来的,这也是资本市场上特有的借鸡下蛋的方法。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




高瓴资本是专业的创投机构,资金分为自有资金和客户资金。

成立一期股权基金,会有很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出资。高瓴资本向投资者收取管理费和业务分成,比如年化收益超过8%的部分,高瓴资本与投资者是2/8分成的。这样,帮投资者赚的越多,高瓴资本也赚的越多。

在进行股权投资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客户的资金,自有资金也会参与。等到项目退出可以分钱。

退出又分多种情况,常见的有IPO上市退出,也有并购退出,还有中途隔轮退出。尤其中途退出的,估值增长后,出让部分股份就能收回成本,剩下的股份都是赚的。

退出的资金一般情况是即退即分的。




高瓴的钱哪来的?高瓴的首笔资金2000万美金,来源自高瓴创始人张磊的恩师大卫· 史文森,时任耶鲁大学基金管理人,准确来说,这2000万美金来自耶鲁大学校园基金会。根据耶鲁大学的资料,截止2020年4月份,高瓴累计为耶鲁带来超过24亿美金的收入


我们都知道,人生的第一桶金是最困难的,高瓴创始人张磊自己都表示:“创立高瓴时,我刚刚32岁,从未管理过投资基金。我当时的几个合伙人也都没有做过投资。”那么为什么大卫· 史文森会看重张磊呢?这有几点原因:

第一,张磊是大卫· 史文森的爱徒,曾在耶鲁基金会办公室工作过。

第二,大卫· 史文森对道德品质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同时张磊也认同他的“长期价值”理念。

第三,最主要的是,耶鲁基金会在当时一直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一直都没有合适的机会,直到他发觉张磊创立了高瓴。

虽然高瓴资本在创立之初,一无所有,基于对张磊的信任,大卫· 史文森将全套投资方法,包括投资计划、管理及退出策略、各项费用、研究方法等一并教会高瓴,同时也将2000万美金投资给高瓴。


高瓴资本作为亚洲第一私募基金,定期也会募集资金,也就在今年,高瓴再度募集到180亿美金(约1160亿)。但是高瓴并不是谁的钱都接收,而是有一定要求。比如,投资高瓴的钱必须是长期资金。因为高瓴本身就是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执行者,不仅仅对外投资是长期理念,同时,对募集到的资金来源,也要求是长期的。

“一整天瓴投也没卖出股份”,这是一种误解

高瓴是会卖出股份的,比如高瓴资本在A股市场中减持了良品铺子和公牛集团。在美股市场,高瓴在去年第三季,清仓了百度,网易等;在去年第四季,大幅减持了阿里巴巴,爱奇艺等,增持了拼多多。

与此同时,高瓴创始人张磊在他首部亲自撰写的新书《价值》中提到了撤出时间点。当你所投资的企业的财务报表出来时,你不去复盘,那么长期持有就会成为你懒惰的借口。企业的经营状况能从财报中看出,高瓴会定期多维度评估企业,当高瓴发现该企业创造价值能力开始下降的时候,就是高瓴要撤资的时候

对于A股投资散户,高瓴资本张磊同样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 建议1: 不要迷恋低估值公司

高瓴张磊认为,优秀的公司几乎不会被低估,因为你能发现低估值的"优秀公司",其他人也能发现,不要过分高估自己。但市场上却充满各种低估值的“普通公司”,这类普通公司会迷惑散户,误以为他们捡到便宜,然而实际上会跑输大盘。如果你是迷恋低估值的投资人,那么大概率你会遇到低估值的“普通公司”。而这些普通公司之所以被低估,大概率是商业模式和经营状况出问题

  • 建议2: 能够区分规模是不是朋友?

有些生意随着规模的增长,只是变得越来越大,而非越大越强。比如教培行业,因为教培的核心是优质教师。我们都知道,品牌是由口碑来建立的,口碑是由最差的老师来决定的。因此,随着教培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口碑会越来越差。因此,在张磊《价值》中提到,当在决定是否投资的时候,会在内部不断辩论,这是一家越大越难的企业?还是一家越大越强的企业?

  • 建议3:一定要选择优秀公司


在A股市场中一定要选择优秀公司,只要价格合理就可布局,并且长期持有,赚取公司因业绩增长而带来的收益。至于如何筛选优秀公司,在高瓴张磊《价值》中,有详细表述:


A. 关注竞争格局,是否为充分竞争;
B. 关注成长空间,远离夕阳行业;
C. 不要在乎短期亏损,而要在意是否有未来性?
D. 关注长青行业,在该行业中选龙头企业(长青行业包括消费,医疗等)

而这正是高瓴资本成功的关键,仅用16年时间将高瓴资本打造成亚洲第一私募基金,年增长率达40%以上。现高瓴创始人张磊,将高瓴投资方法首次写在《价值》一书中,这本书非常适合一直关注高瓴动向的你,我们在抄作业的同时,更应该学习高瓴的方法,正如"授人以财,不如授人以才"。高瓴资本张磊的新书《价值》正式上架头条小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看一看

在《价值》一书中,张磊详述了16年的投资经验,更是结合高瓴投资过的10多家企业为案例,解析高瓴公式,以及对未来行业的分析。




说高瓴资本,必须提创始人张磊。 张磊 河南人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 后去了美国耶鲁大学。 从美国回国后,在2005年创立了“高瓴资本”。第一笔启动资金是耶鲁校友基金的2000万美元。先投了腾讯,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后又投资了京东。还有蓝月亮。等很多优秀企业。目前,高瓴资本控制数千亿资金。




盘子大,一边募集资金,一边投资,并不是把资金都使用完了,而且投资人退出一般有时间限制,有人退出有人不断买入,所以这钱啊,源源不断………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




高瓴资本现在不得了,大概有5000亿资本的样子,其中大部分都是募集来的,还有部分是自己赚来的,毕竟是专业投资机构,相当于替客户赚钱,但是高瓴资本要求很高,只接受比较长期的投资,短期的都不行,这个高瓴本身的投资风格有关。

高瓴资本的投资分为两部分,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都在投资,比如入股蓝月亮当时就是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但是入股格力就是从二级市场投资的,跟普通股民买卖是一样的。

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张磊,他是比较推崇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的,所以他也是长期价值投资的代表,马化腾称他是国内最好的投资人。


张磊是河南驻马店的文科状元,考入了人大,毕业后在五矿工作了5年,才出去留学的,因为几所大学只有耶鲁大学给了奖学金,所以去了耶鲁大学,但是奖学金也只有一年。所以他靠实习来赚学费,就在耶鲁大学基金会碰见了恩师史文森,也从此走上了投资人的职业。

2005年,张磊回国创业,2000万美金的启动资金就是耶鲁大学基金会投资的,当时张磊创立高瓴资本后,全部在二级市场买入了腾讯的股票,没两年就变成了4300万美金。从此高瓴资本才逐渐进入发展快车道。


互联网、医药、新零售、中国制造是高瓴资本投资的几个主赛道,腾讯、京东、蓝月亮、格力、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等,这些全是知名的公司,背后都有高瓴资本的身影。投资格力之后还花了340亿买了飞利浦的部分产品,试图走国际化路线。

现在张磊的投资理念倾向于投资中国,而中国制造现在也是全球的基石,因此高瓴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投资,而且还辅助以国际化资源+互联网资源+数字化转型来帮助产业进行提升,完成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目标。

高瓴资本坚持的价值投资目前在国内还是比较有市场的,而且恰恰现在中国发展的非常快,多看看高瓴资本的投资方向,应该还是比较有指导意义的。


2020年,张磊把自己投资15年的历程写了出来《价值:我对投资的思考》,这本书里不但有高瓴的七大投资公式,还有众多投资项目的案例,以及跟很多企业家投资经历的详细描述,非常有意义,想学习投资、想赚钱的都可以看看。




高瓴是一家类似基金公司啊,然后很多富豪的钱给他投资,他也是有套现的,只是套现的比较少而已,还有他的资金使用期限长啊,因为很多大佬投资者都相信高瓴,所以投资金额大,投资期限长,价值投资的人,一般都会有很多不错的回报。

高瓴投资的很多公司还没上市,还是一级市场的投资,那么就需要上市之后才能套现的,一般大家都知道,上市之后资金就不知道翻多少倍了,无论在哪个价位卖掉都是大赚的,所以高瓴不急,投资者也不会急着找高瓴要钱。

最后,就以收购格力为例子吧,高瓴大部分的钱都是跟银行贷款来的,跟7家银行团贷款收购的格力,最近格力的股价虽然大跌,但是高瓴的贷款可以用5年啊,我相信格力5年内肯定会大涨的,所以高瓴不慌,银行也相信格力,所以也不会急。高瓴的钱就明白了,自有股东的钱,投资者的钱,银行贷款,还有就是投资项目套现盈利的钱。




高瓴基金啊,全球银行有代售,国内也有,不过高瓴只接受长期投资资金,而且起步最少500万。




美国印刷美元的虚拟资本,寄生在中国实体经济上的代理人!建议中国政府严厉打击该类机构,保证国家金融安全,避免西方虚拟资本长期吸血中国实体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耶鲁大学   耶鲁   大卫   土豪   投资人   创始人   股权   投资者   资本   资金   价值   基金   股份   财经   市场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