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多少由什么条件决定的?

一、基本政策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

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任职年限10年,套下来这个地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

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例如:某副教授,套改年限29年,任现职务4年,按现任职务套改薪级工资为28级643元,原任讲师13年(含副教授4年),可套改薪级工资29级673元。那么他的薪级等级就是29级,新级工资是673元。

三、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的截止时间是2006年6月30日。

(一)套改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套改年限相关政策主要有:

(1)工作年限的计算办法为年—年+1,相关政策仍按国家和省里有关规定执行。(一般从参加工作的当年起计算,工作年限有间断的,间断的年限要扣除。如果是先工作后上学的,只要是连续的,中间没有间断的就一起算入工作年限里,不用再算学龄了,有间断的如辞职在家复习1年考研的,就要扣除1年)

(2)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通常我们都叫做学龄),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工改,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凡非全日制教育的学习时间一律不得与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3)在校的学习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计算办法为年—年。举例:某人90年9月起读本科,94年7月毕业,94年9月起读研究生,98年3月毕业,然后工作。他的学龄是7年,而不是8年。而如果他96年7月研究生就毕业了,那他的学龄就是6年。注意:读博士起就算工龄,不要把读博士时间算入学龄。

(4)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其为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学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具体计算办法同国内学习的一样)

(5)套改年限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此次套改时,凡因产假(含哺乳假)以及经组织批准参加培训、学习等原因未能参加考核的,其为参加考核的年限可计算为套改年限。经学校研究,绝症病人和办理了残疾人证的残疾职工未参加考核年限可计算为套改年限(残疾职工已取得残疾人证为准,未取得的要扣除)。

(6)93年以来从企业调入、部队转业(退伍)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其进校前的年限视同考核合格。

(7)专转本的学习时间,不论是两年还是三年大专后转入本科学习的毕业生,只计算四年学龄。(这是指没有取得大专毕业证书直接转本的人员,而大专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后又读本科的就要分别计算。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一定要以毕业证书为准,证书上明确打了全日制字样的才能算。)

(二)任职年限计算

任职年限是指从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计算办法是年—年+1。相关政策:

1.工作人员所聘岗位是指2006年6月30日在聘(任)岗位。(是学校聘任了兑现了工资的职务岗位)

2.任职年限计算截止至2006年6月30日。

3.工作人员因调动等组织原因,任职时间有间断,但间断未超过6个月(含6个月)的,其间断的时间,可视作原职务的任职年限,间断了7个月及其以上的,按“去中间,接两头”的办法计算出这次套改工作时的任职年限。

4.技术工人任职年限,从取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证书》当年起计算;99年以前有我校考核认定的从我校认定当年起计算。

5.工作人员由较高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这次套改可将原聘岗位与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根据所在岗位的不同,事业单位薪级工资主要由以下条件决定:

一是管理岗位工资。主要由管理职务的高低来决定,管理岗位共分10个等级,最高岗位为1级职员岗位,最低岗位为10级职员岗位,目前事业单位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1至10级职员。管理岗位职务的晋升渠道主要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组织考察任命等方式实现。

二是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主要由技术职称的高低来决定,由低到高依次为技术员级、助理工程师级、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主要通过考试、申请评审等方式获得晋升,具体到不同的行业岗位,均不同的规定。同时,通过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取得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也可分别对应直接取得相关的职称,如二级建造师对应助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对应中级工程师,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对应助理工程师、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对应中级工程师等。另外,又如教育系统的专业技术职称也有不同的规定,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分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正高级讲师,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三是工勤岗位工资。主要由岗位层次的高低来决定,由低到高依次为普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全部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来实现晋升。

具体工资核定标准,建议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资处(科)咨询。




决定教师薪级工资多少的条件有五个。

目前,我们都知道,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薪级工资全国都是统一的,就是说,不论某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薪级工资的确定和计算标准都是一样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什么能决定薪级工资的多少呢?

一、职称

同样的工作年限,同样的岗位任职年限,职称越高,薪级工资越高。这个在2006年7月1日教师工资结构改革中得以确定。这个可以从当时公布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中可以看出来。

二、岗位任职年限。比如,中级职称的教师,在同样的工作年限情况下,在职任职年限越长,薪级工资也就越高。这个也可以打开上表看出来的。

三、教龄。同样的职称和岗位任职年限,教龄长的教师薪级工资高。

四、师德师风考核。正常情况下,在第一次确定薪级级别之后,每一年都要正常提高一级薪级级别,当然了,薪级工资也就会提高了。但是,如果在这一年里,师德师风被发现出现了问题并被处理了,那么,对不起,下一年度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同时,年度考核也就不合格,你的薪级提高不了,只能原地踏步走了。这一点很重要,面前能阻止薪级级别增加的基本上就是这个了。

五、学历。学历很重要,高学历人才与一般的学历在确定薪级级别时是不一样的。硕士学位毕业生从教直接定为二级教师职称,薪级直接认定为五级,领取相应的薪级工资;而博士学位毕业生从教直接确定为中级职称,薪级级别是九级,领取相应的薪级工资。像这样的高学历人才从教,国家是鼓励和支持的,因此,他们的薪级工资级别就很高。要知道,有的老教师退休了也没有办法晋到中级职称,而刚刚毕业,刚刚上班就是中级职称,这是什么概念?




感谢你的提问。

根据我们单位的情况,感觉影响和决定事业单位的薪级工资的原因有以上三个方面:

1.薪级工资会因职称高低而异

对于属于事业编制的教师来讲,职称是影响薪级工资水平高低的关键性因素。每年一次的薪级工资调整,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之间虽然相差不大,只有几十元,但是感觉职称高低,决定了这些差异的产生。

2.薪级工资会因工龄长短而异

我们知道,不管是教师还是其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龄时间的长短也决定了工资水平的高低,其实这也是一项相对比较公平的措施,毕竟人人都有年老的时候,而且按常规来说,在单位工作时间越长,贡献也就越大。正因为如此,所以工作时间长的,比那些工龄短的薪级工资一定要高一些。

3.薪级工资会因政策规定而异

受一些政策的影响,做同样的工作,可是不同的专业也能产生薪级工资的差异。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规定,只要农、林、水、地、矿、油专业毕业的教师,其薪级工资水平要年年向上浮动一级,即:我们单位这些专业毕业的教师,其薪级工资水平要比其它学科的教师高一级。后来,国家政策调整,这些专业比较的教师最后再向上浮动一级后就截止了,以后不再浮动了。所以,同样上大学,同一年参加工作,农、林、水、地、矿、油专业毕业的教师其薪级工资要比其它专业毕业的教师要高不少,这时由于当时的政策造成的差别。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谢谢!




薪级工资与岗位工资并行且相对独立,共同构成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

薪级工资是国家统一标准,从2014年10月开始,每两年调一次标准。薪级工资数额与薪级直接挂钩,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和事业单位管理岗薪级由1级到65级(工勤为40级),数字越大,级别越高。

薪级受起薪级别、晋级两个因素影响,与岗位级别、职称无关。

以学校教师为例:

起薪薪级:新教师见习期满一年后,人事及人社部门会对新教师进行“定级”,即定下起薪薪级级别(薪级)和岗位级别(职称)。笔者这里只讨论薪级,除满足一般条件外,起薪薪级主要受学历影响,如本科为7级,大专为5级。

晋级:晋级由工龄和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共同决定。起薪薪级“定级”后,工龄每增加一年,且当年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薪级就在原基础上自动晋级一级,薪级工资也对应当时的国家标准增加几十到一百多不等。如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下,则薪级不晋级。

下表右侧为现在(2017.10)的专业技术岗薪级工资标准,2016 年年中开始执行的。教师按照标准的1.1倍执行。

一般情况下,到退休时,薪级一般会在35~40级左右。45~65级不知道是给什么样的大神准备的。

看完你要是觉得有用,给点个赞。




我一直在事业单位从事人事工作,对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情况比较了解。事业单位职工的基本工资由两部分组成: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岗位工资由你的级别决定,薪级工资的决定因素挺多,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你的工龄。

除了工龄这个主要因素外,薪级工资还受到岗位、年度考核等次、转岗以及全日制学历的影响。下面逐个介绍。

1、工龄的影响。入职事业单位以后,工龄增加一年,薪级工资上涨一级。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薪级工资共65个等级,工勤岗位薪级工资共40个等级,很少有人能够达到65级的,除非是那些资深院士之类的。

2、年度考核的影响。事业单位每年都要进行年度考核,考核达到合格等次以上的才能正常晋级薪级工资,基本合格、不合格、不确定等次的情况不能晋级薪级工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连续病假超过半年的,当年不参加考核,也就不能晋级薪级工资。

3、岗位的影响。薪级工资跟岗位工资有一个对应的表格,也就是相应的岗位对应有一个最低的薪级工资级别,不可能是管理岗六级(处级)对应很低的薪级工资档次。这个具体看附表即可。

4、全日制学历的影响。学历对薪级工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入职时候。比如大专对应薪级5级,本科七级,双学士9级,研究生11级,博士毕业13级。这个对应关系都是在你入职的时候根据工龄和你的学历对应关系计算出来你的初始薪级工资档次,我写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介绍,有兴趣可以查找。

注意一定是全日制学历才能作为薪级工资定档的依据,因为有一个原则就是工龄和学历只能算一样,不能合并计算,否则就不合理了。

5、转岗的影响。事业单位有三种岗位,专技岗、管理岗和工勤岗,这三种岗位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转岗后就会出现不同岗位对应薪级工资不同的情况,就会使薪级工资出现变化。比如专技9级满四年可以晋升到管理六级,而管理六级对应的最低薪级工资比较高,转岗后可能会出现薪级工资跃升的情况。

以上就是决定薪级工资高低的具体情况,可能各个地方在操作上有略微不同,这个都是正常的,但是总体情况基本都是一致的。

@职中有我




事业单位人员薪级工资多少,取决于四个条件:

(1)学历。学历高低决定了薪级工资的起步高低,同时参加工作,定级时本科学历和专科学历薪级工资是不一样的。同时,学历高低又决定着职称晋升的早晚和职称级别的高低。

(2)工龄。工龄是指人事主管部门认定的连续工龄,即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薪级工资每1~2年晋级一次,工龄越长薪级工资就越高。同时,工龄又是晋升职称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每个级别的职称评定都要通过工龄这个门槛。

(3)现实表现。现实表现包括思想表现和工作表现,以年度考核结果为依据,分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档次。只要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就可以按规定正常晋级薪级工资。同时,年度考核合格与否,又直接决定着职称能否晋升,考核不合格的不能参评或晋升职称。

(4)职称。在决定薪级工资高低的所有条件中,职称是最重要的,职称级别高,薪级工资就一定会高,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其薪级工资是有较大差距的。说职称最重要,还因为职称的评定和晋升,是以学历、教龄和年度考核结果为前提基础的,只要有一项不达标,就无法晋升职称。而一旦评聘上高一级职称,薪级工资便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跨越。

附: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表




事业单位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岗位补贴、绩效工资组成。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薪级工资主要是根据工龄而定,每年一般调一级,和以前的工龄工资差不多。当然,薪级工资与职务、学历也相关。例如,如果两个人都是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学历一样,都是本科学历,工龄一样,都是10年,一般职务高的比职务低的薪级工资高。如果两个人同时进入事业单位,都没有工作经验,一般学历高的比学历低的薪级工资高。以前薪级工资级差不大,现在由于基本工资上涨很高,薪级工资级差来开了差距。但是薪级工资还是主要体现在工龄。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是全国统一的,工资差距主要体现在地区岗位补贴和绩效工资上。事业单位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所以岗位补贴是不一样的,地方之间差距很大。绩效工资同一个地区,不同单位之间差距都有区别。由于地方岗位补贴和绩效工资的差距,所以事业单位工资差距大。





一、事业单位岗位等级: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专业技能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二、事业单位的薪级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分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其中岗位工资是由职称或职级决定的,而薪级工资是由可计算工龄的在校时间和工作时间决定的。可计算工龄的在校时间是指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的,从入学的那一年起计算工龄。比如学历是本科,工龄就从本科入学的那一年起算再加上工作时间计算。再者,晋升岗位的时间也决定了薪级工资的档次,假如晋升职称的时间比别人要晚的话,工资也会有很大差别的。工资不一样,一是要看学历和入学时间,二是看晋升职称的时间。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而“薪级”需要由“不同级别的岗位上的具体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两个信息确定。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按学历、职称、级别、工龄确定工资。

事业单位有专技岗位和管理岗位两种,一种是走技术,一种是走管理偏行政。

学历

在体制内学历是个宝贝,学历越高自然工资就越高,本科学历转正后定位管理九级,现在事业编的车补已经落实了,同一个单位,管理九级的工资比公务员里的科员还要多一百元左右。而研究室则直接定位管理八级,相当于是副科级待遇,在我们现在工资约为4300元,比公务员里的副科略低一点。博士学历的事业编很少,目前还没有接触过,转正定级为管理七级,相当于正科级,到手工资应该接近五千。

职称

事业编制里的专技岗位是走的职称,用初级、中级、高级等区分,不同的专业,使用的等级划分并不一样,在大学里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正教授等等,级别越高代表着资格越老,因为职称的认定是一步步来的,必须在前一个职称干满一定年限才有资格申请下一个级别的职称,也不是申请认定就能通过,还有很多考核条件。职称越高,代表着技术越高,工资自然也就越高。

级别

这条适用于管理岗,事业编中的管理岗分为一到十级,一级为正部长级,十级为办事员。事业单位管理岗的工资可以参照公务员的工资,比如事业管理一级,这个级别的工资和正部级公务员的工资差不多。管理九级对等参照公务员里的科员,管理八级对等参照公务员里的副科。级别越高,待遇差别越小。

工龄

工龄工资是工资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工龄每增加一年,工资上涨60块,三年一调,也就是说工作时间越长,工资也就越高,比如说工龄三十年的事业编,工龄工资就要比工龄十年的事业编工资高1200元。

实际的到手工资还是地域有关系,有的地方财政收入高,工资自然就高。还和单位的薪资有关系,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多少和单位的业绩有很大的关系,业绩越好,工资越好。比如我们这里的两家医院,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相互之间就有很激烈的竞争,因为业绩好了,收入才会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事业单位   套改   工资   正职   副职   基本工资   工龄   年限   职称   岗位   学历   级别   等级   条件   教师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