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行要搞个承兑汇票,对中小微企业有什么好处?贴息降低利润?

汇票原来是一种结算手段,后来加入了银行信用之后,就成为现在所使用的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的本意,是让银行信用流转,从而节约银行的表内资金占用——这是从银行角度来说;从流通角度来说,也方便了企业结算,节约了出票企业的资金。

按理,银行承兑汇票是一个高效结算手段,为什么现在变得不受企业欢迎呢?原因大概有下面几个:

第一,银票的贴现手续复杂。银行做银票贴现,不但需要提供发票和交易合同,还需要在贴现行开账户,很麻烦。有些小企业为了避税没有发票,所以拿到银票就很尴尬。

第二,银票贴现成本受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影响很大。在市场资金紧张的时候,拿着银票无处贴现,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另外,由于银行规模不同,持票人常常会发现小银行的银票贴现行很少,利率也很高。

第三,有一种误解,以为如果取消银票,小企业就能拿到现金。其实,银票只是一种工具,反应了交易双方在交易中的地位。即使没有银票,交易中强势的一方也会要求延长账期。如果反过来收银票的那方比较强势,那么他会把贴现成本转移给对方。所以,只要你是弱势一方,被占用资金或者提高成本是必然的,与银票这种结算工具是否存在没有关系。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在现实工作中,银行承兑汇票对于中小企业是一个魔鬼一样的存在,大企业在支付小企业货款时,往往给付的就是银行承兑,如果小企业不收,那就意味着收不回货款,如果收了,在支付时又会受到各种限制,比如不能找零,下游客户拒绝接受,不能发工资和支付水电费等,所以中小企业不得不通过中介贴现,把承兑换成现金,但是会损失一定的贴现息,从而也衍生了一批专门进行票据贴现的中介。

那么银行搞银行承兑汇票就是为了和大企业狼狈为奸,压榨中小企业的利润吗?

其实不是的,银行承兑对于企业在经营上有一定的资金融通作用,至于小企业总是在银行承兑上吃亏,关键还是看企业在市场经营中是否具有议价权。

银行承兑的资金融通作用

举个例子来说就明白了。

大明纺织品公司接了一个童装订单,要从春华针织厂购进一批面料。单位自有资金100万,但是完成这一批订单需要购进资金200万,这样大明公司有100万的资金缺口。如果大明公司跟春华针织厂说,我给你100万,你给我发200万的货,等我的童装收款,就可以还给你100万的欠款了。

如果真的成交了,那就相当于春华针织厂借给大明纺织品公司100万的货,但是万一大明公司出现经营风险,钱还不了怎么办?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春华针织厂是不接受这样的合同的。如果没有资金注入,那么大明纺织品公司即使有了订单,也受限于资金短缺,无法接这个订单。



春华针织厂为啥不肯给大明纺织品公司签订赊销合同呢?原因就是大明纺织品公司没有商业信用,如果大明纺织品公司具有一定的资格,可以出具一张承兑汇票给春华针织厂,这叫做商业承兑汇票。

如果大明纺织品公司在银行有良好的授信,可以申请出具一张200万的敞口承兑,银行承兑,是由出票人申请,银行承兑,承诺到期无条件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银行承兑把商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在银行信用的背书下,承兑才能在企业间流通起来。

所以,银行承兑对企业在资金融通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虽然有银行信用做背书,但国内众多的银行,经营能力和本身实力也有不同,所以才出现了在票据市场上,不同银行承兑贴现息的差异。而小企业,本身在竞争中没有多少议价权,所以在票据市场上吃亏的往往就是小企业。

当然,有人卖,就有人买,卖票的人付出贴息,买票的人得到贴息,有需求就有市场。虽然银行承兑在支付时要求背书,但现实中却很少有单位背书,所以银行承兑又具备了一定的隐藏性,也许这也是市场需要承兑的原因吧。




银行承兑汇票在制造型企业之间的购销业务应用的比较多,而中小微企业多数是接受银行承兑汇票的一方,至于说有什么好处,也只能是销货款有了银行背书的信用保证,且是延期收款。


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对开票人所开具的票据承担兑付保证的责任,即在见票之后保证无条件支付款项的一种商业汇票,可信度比较高,这也是销货企业愿意接受银行承兑汇票的主要原因。银行承兑汇票这种结算方式,对购货方、销货方和银行三方都是有利的,只不过利益大小不同而已。



用个例子似乎更能表述清楚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原因吧。

例如,A企业拟向B企业购买一批货物,价税合计金额1000万元,双方在签订购销合同时,A企业向B企业提出,本批货款的付款结算方式为六个月期限的银行承兑汇票,B企业同意接收A企业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


A企业在向B企业采购这批货物之前,便向银行申请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授信额度,银行对A企业进行授信审查后同意A企业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因此,A企业在支付了40%的保证金和部分固定资产抵押担保,以及支付了万分之五的手续费后,开出了10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


在这三方的利益链条中,不得不说B企业的利益是最小的,或者说谈不上利益,只是在银行的信用背书下,确保了B企业销售出去的产品,货款不会出现坏账的风险,比完全的赊销产品业务有了回款的保障。也说明了B企业在供应链上话语权是很低的,只能被动接受。

如果B企业资金紧张,或许不会等到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兑付的那一天,或是提前贴现,或背书转让出去。


而A企业等于用低成本获取了一笔6个月期间的借款,即支付了万分之五的手续费,400万元的保证金和部分资产抵押。减轻了存量资金的压力,盘活了资产存量。另外400万元保证金可以作为大额存单存到银行收取一笔利息。

银行在确保低风险的状态下,为A企业开出了6个月期限的银行承兑汇票,收到了手续费,重要的是取得了400万元的对公存款。



那么中小企业有什么好处?

一方面如果中小企业有实力在银行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对出票方来讲用低成本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问题,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资金方面的压力;

另一方面如果中小企业作为接受票据的一方,好于赊销产品的资金压力。尽管在票据贴现的过程中需要支付一定的贴现费用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资金损失,但总比货款收不回来要好很多。

另外,收到银行承兑汇票的一方,如果对票据进行提前贴现,需要向贴现兑付银行支付一定比例的贴现费,这部分贴现费用作为财务费用必然对利润产生影响,即影响利润的减少。



实质上,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采用银行承兑汇票这种结算方式,主要是利用银行信用作为背书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而作为购买方、销售方和银行等利益链条上的各方,均是受益者,解决了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点。

我是智融聊管理,欢迎持续关注更多财经话题。

2020年9月30日




承兑汇票的存在是因为大企业比小企业更有话语权,而银行设计承兑汇票只不过是顺应这种市场需求,然后做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而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银行承兑汇票。

目前市场上的承兑汇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商业承兑汇票,还有一种是银行承兑汇票,其中银行承兑汇票是最常见的。

银行承兑汇票指的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简单来说,银行承兑汇票就是银行对开票人所开具的票据承担担保责任,保证在见票之后无条件支付款项的一种商业汇票。

正因为有银行信用做担保,所以承兑汇票的信用度是非常高的,跟现金支付差不多有同等的效力。

当然想要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也并非那么简单,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想要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第一、这家企业必须在银行有授信额度,所开出的承兑汇票会占用授信额度。

第二、出票人必须在银行存入一定的保证金,如果资质一般可能需要存入100%的保证金,如果信用比较好的企业,大概需要30%~50%的保证金。

第三、开票企业必须向银行支付一定的手续费,通常情况下是在5/10000~1‰之间。

当企业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之后,收款人可以在承兑汇票到期日才把钱取出来,这样就不用支付贴现利息,但如果收款人急着用钱的话,也可以提前贴现,但要支付一定的利息给银行。



承兑汇票的存在,实际上是大企业欺负小企业。

很多大企业现在都喜欢开承兑汇票,因为对于这些大企业来说,该承兑汇票对他们来说会比直接付现款更有好处,这种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对那些大企业来说,如果他们开出承兑汇票,通常情况下只需要交纳30%~50%的保证金就可以。相当于企业购入一批货,只需要在前期支付30%~50%的货款就可以,剩余的资金在承兑汇票到期之后再进行支付。

通过这种操作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这些大体的资金利用率,比如本来买一笔100万的货品,如果全部支付现款的话,就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而通过开出承兑汇票之后,企业只需要支付30~50万的资金就可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大企业的资金使用率。

除此之外,在企业资金比较紧张的时候,通过开出承兑汇票仍然能够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进货,从而保证企业的流动性。



2、可以通过理财获得额外的收益。

现在有很多大企业,即便有能力全款支付货款,但他们也不会选择现款支付,而是更倾向于选择承兑汇票。

因为选择承兑汇票之后,他们可以把原本用于支付货款的一笔钱存入银行充当保证金,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利息。

正常情况下,承兑汇票的期限是6个月,我们假如企业跟银行之间的协议存款是按2%的利率计算,那么6个月就有1%的利息,这1%的利息扣除0.5/10000左右的手续费之后,仍然有一笔不菲的利息可以拿。

比如购买1000万的货款,假如企业通过开出承兑汇票,同时在银行存入1000万的保证金,那么半年时间就可以获得10万块钱左右的利息,这里面扣除5000块钱的手续费之后,仍然有9.5万的利息盈利空间。

也正因为开出承兑汇票有套利的空间,所以现在很多大企业都更倾向于开出承兑汇票,这样对于大企业来说可以使资金效益最大化。

但是对于大企业开出的承兑汇票,其实作为这些大企业供货商的中小企业是非常不乐意的,因为通过承兑汇票支付货款,对于这些小企业来说非常不利,一般情况下这些中小企业本身就非常缺钱,很多企业都不可能等到承兑汇票到期之后再把钱领出来,大多数企业都是拿到承兑汇票之后会提前贴现,而提前贴现就要支付一笔利息给银行,这无形当中就会增加这些中小企业的负担。

但是对于大企业开出承兑汇票,小企业也无可奈何,因为大企业在交易过程当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些中小企业更多的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毕竟他们还要依赖大企业生存。如果中小企业不愿意接受承兑汇票,有可能会失去大企业供应商的机会,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损失会更大,所以即便开出承兑汇票会增加中小企业的负担,但这些中小企业也只能默默的承受。



最后,银行之所以积极开出承兑汇票,因为银行也是获利的一方。

在承兑汇票的产业链当中,银行可以说是两头通吃,一方面是开票人要开出承兑汇票,银行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同时这些出票人必须存入一定保证金的存款,这样银行又多做了一笔存款,增加了支行的收益。

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拿到承兑汇票之后,一般都不会到期才兑现的,而是会提前贴现,这样银行又多了一笔贴现的利息。

在承兑汇票的利益链当中,银行可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银行都非常积极开出承兑汇票,即便有时候企业明明申请的是贷款,但有些银行硬是要开出承兑汇票。

总之,银行承兑汇票是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合作过程当中不平衡的地位催生出的一种产物,承兑汇票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流动性,但对于这种被动的局面中,小企业却无可奈何,只能默默的去承受。




我认为银行办理承兑汇票是比较靠谱的,不过还是对于大企业来说好处多多,对小企业来说并不是想象的这么多好处,当然也有好处,下面就结合我的认知,做一个解答,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讨论!

承兑汇票现在有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是企业为出票人和承兑人,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为承兑人,两者最直接的不同就是,一个是以企业信用为付款保证,另一个是以银行信用为付款保证。银行承兑汇票对于收款方来说,是比较有保证的,所以尤其小企业主在平常做交易时,如果不能及时付款,付款方选择承兑汇票形式时,请尽量选择银行承兑汇票,对回收资金是一个很好的保障,当然,小企业一般也没有这么大的竞争优势和议价能力。

下面就分别分析一下对银行,收款方和付款方不同的优势和好处。

第一,对于付款方来说,这是一种延迟付款的方式,也是变相进行融资的方式,对于缓解流动资金压力有很好的作用,不过要去银行办理授信才能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还需要投入银行承兑保证金,有的是全额存入,有的是部分存入,这是对大企业的资金流动性的一种控制,不过银行要继续按照存款利率进行支付利息。总之,对于大企业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

第二,对于银行来说,银行承兑汇票属于银行授信的一部分,一般是对信用比较好的企业做的一种融资授信,相当于增加了银行的潜在负债可能,有一定的风险。所以银行会收取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不同银行手续费率不一样,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银行办理承兑汇票除了可以收入手续费外,也可以变相增加存款规模,客户经理比较喜欢这种方式。当然,银行还可以做贴现业务来增加收入,不过这方面利润好像也不是很高,取决于贴现率的高低。

第三,对于小企业来说,也就是收款方来说,可以增加未来收回账款的可能性,也算是一种延期收款的方式,对于小企业相当于给大企业做了变相的融资信贷功能,小企业肯定是吃亏的,不过肯定比收不回来账款要好很多。而且,如果小企业临时需要资金或者需要付款给其他收款方企业的时候,可以去银行贴现或者背书转让给下一手,对小企业来说也是一种灵活的资金融通作用,也是比较不错的。当然,能收到现金是最好的,如果收不到现金能收到银行承兑汇票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不要忘了按期限去承兑和申请委托收款哦,否则很麻烦的!

银行承兑汇票是一种融资信贷业务,现在在大企业用的比较多,作为议价能力差的小企业只能尽可能争取自己的权益了!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欢迎关注我~金融观点!




银行承兑汇票定义

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指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对出票人签发的商业汇票进行承兑是银行基于对出票人资信的认可而给予的信用支持。

银行的利益:

1、加强银行的结算服务功能

银行承兑汇票是一种带有远期信用的结算方式,和传统的汇款结算相比持续了一定的账期,是对银行原有的结算服务的完善和补充。目前银票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结算方式,基本所有银行都能办理该类业务,哪家银行没有这项业务,在竞争中肯定处于不利低位。


2、是另一种信贷形式

银票融资具体表现为:A企业在银行有授信额度500万元,可以根据授信审批的要求(比如保证金50%),在银行存入500万元,然后开立一张10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给上游企业完成货款支付。在这个过程中,500万元的授信额度不是以贷款的形式给予企业,是通过银行承兑汇票的形式发放给A企业。

在信贷实物中,由于银行受各种监管影响,一旦遇到贷款额度紧张的情况,可以用银行承兑汇票的形式满足客户额需求。


3、可以增加存款,完成任务考核

同第二点的例子,由于有保证金的存在,在以银票形式给企业发放信贷资金过程中,银行也进行了吸储。存款是目前商业银行重要的考核指标,所以,银票业务也很受银行的欢迎。

在实际操作中,全额质押的银票带来的存款实际占比银行存款很大一部分。


4、一定意义上降低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需要建立在真实贸易背景的基础上,票据支付给上游收款企业,用于支付货款,能够有效避免信贷资金挪用的风险,和直接发放贷款相比,风险有一定降低。


5、调节银行表内外资产,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银行承兑汇票属于表外业务,贷款属于表内资产,监管对银行的表内外资产的监管强度不同,银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表外业务能带来中间业务收入,这块收入是目前银行非常重视的,银票业务中的开票手续费即属于中间业务收入。

企业的利益

1、对于买方企业

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承兑的,到期收款几乎没有问题,能够让企业自身的商业信用提升,增加赊购的可能。


2、对于卖方企业

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更加安全,可以确保到期收回货款。


3、卖方企业需要用款

可以通过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给上游企业,使票据在供应链中传导流转,让银行信用取代各个交易行为中的商业信用。


4、持票企业需要资金时

除了背书转让银行承兑汇票外,还可以到银行办理贴现,支付一定的贴现费用后直接收到现金,保持资金流安全。

综上所述,银行承兑汇票的设立,能给银行和企业都带来较大的益处,这实际是银票创立的初衷。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人为等各种因素,导致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对银票深恶痛绝。这其实不是银票的问题,而是使用银票的人的问题。就如同菜刀,实际用途是切菜,但是用来伤人,我们需要改变的是如何使用这个产品,而不是否定这个产品。

银票的主要问题:

1、增加了融资成本

银行在贷款时,会向贷款企业提出回存要求,一般都是1比1。对信贷业务不熟悉的企业主其实会非常迷惑,我企业缺钱才来银行贷款,但是银行却还要我存款,我有存款就不需要贷款了。

实际上,这种回存主要是靠全额银行承兑汇票来实现的。企业贷款后,资金通过一定方式回流(贸易等),去贷款银行开立存单,质押后开立全额银票用于支付款项,因为银票有付款期限,质押的存款需要在银票到期后才会支付,所以对于银行来说就有一笔存款了。这种模式一般收款方都是借款企业的关联企业,关联企业收款后会贴现,支付了贴现成本,实际上提高了整体的融资成本。

从监管的角度,这是违规的,但是目前都是潜规则,企业不做回存,银行不放款,为了贷款,企业也只能认了。

2、让供应链上的强势方变相剥削弱势方

一般来说,贸易链上的企业实际是不对等的。很多小企业会围绕核心的大企业生存,给它供应货物。大企业利用自身在商务谈判中的强势地位,在货款价格上先打压小企业,逼迫小企业以微利供货,然后在支付环节,再用银行承兑汇票方式让小企业承担贴现成本,使原来就微薄的利润更加微薄,而大企业自身则享受了应付款的账期利息收益。

小企业认为收到银票是银行剥削了自身(它需要去银行贴现支付费用后才能拿到钱),实际是贸易链上的大企业剥削了它。这点想要破除难度很大,毕竟这是一个商业行为,很难从法律的角度去干涉。小企业想要减少剥削,还是要加强自身实力,提升商务谈判能力,开发多个客户,不要太单一依赖某个客户。

另外,银票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还是带来了一定好处的。如果没有银票,大企业一样按照账期6个月后付款或者开商票给小企业,小企业无法变现,现金流可能出问题。银票至少还能有贴现的渠道,只是付出了贴现的成本。

上述两个问题是目前最为小企业关注和厌恶的,如何破除需要多方的努力,但是因为存在问题就全面否定银票这个产品,个人觉得没有必要。




点击右上红色“关注”,你会看到更多理财资讯和技巧。

汇票原来是一种结算手段,后来加入了银行信用之后,就成为现在所使用的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的本意,是让银行信用流转,从而节约银行的表内资金占用——这是从银行角度来说;从流通角度来说,也方便了企业结算,节约了出票企业的资金。

关于银行承兑汇票,说说我的看法:

第一、它是银行的一种融资工具: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就先打个白条,利用银行的信用让持票方放心,也让开票方解燃眉之急;

开票方在约定的期限内,需要把票面金额全部补足存入银行,例如甲用300万让银行开了一张1000万的票,约定4个月兑付,那在4个月之内甲需要把另外700万补足给银行,就这样银行吸收了1000万存款。

第二、也是企业的一种融资工具:对于企业来说,分为贸易的买方和卖方。对于买方来说,也就是开票方,买东西了先不用给你钱,就给你一张承兑汇票,当承兑汇票到期了才给你钱,一般是半年之后,缓解了买方企业的资金流压力,等于是在这半年之中把货卖了之后才还给你钱。

就好比甲如果需要对外进行支付,等于甲用300万先解决了1000万的支付问题;甲自己如果需要资金自用,那就找别人贴现,虽然要承担一些手续费,但毕竟也通过300万开出了1000万的票,贴现达到了融资1000万的结果。

第三、银行和客户各自都有好处:银行吸收了存款,还赚了一些手续费;

不仅如此,客户可以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也可以解决融资的问题。

企业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本质上是利用票据的高流动性和高灵活性拓宽了融资渠道,增加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那么银行承兑汇票还可用于背书、贴现、转贴现等等,从而更大的增强了资产的弹性。

“财说得明白”,这里用简单的语言,把理财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已经发表的文章,包括房产,基金,银行理财,黄金等,有些热文已经收录在菜单里,请你关注,在后台查看菜单。




承兑汇票,害死多少人了!小本生意利润低微,对方还给你承兑汇票,你拿回承兑汇票要用钱就必须贴现,贴现就得承担利息贴息。现在存兑汇票贴现贴息基本在1.8~2个点左右,大额的可能还要高一点。自从有了承兑汇票以后,金融领域有多了一个承兑汇票贴现的行业。反正我个人认为这个行业是寄生虫,寄生在艰难的生意人身上吸血!




大公司把钱存银行买理财,开出承兑付供应商货款,供应商去银行贴息换钱发工资付房租水电费,其它的往下付出去。这个就是三角债的重现。小企业对承兑恨之入骨。整个利益链上,银行和开承兑方处于强势方,稳赚。其它收票单位有苦难言。政府再不出面解决,总有一天承兑体系大面积崩溃,无法承兑。




能有好处吗?变相的拖欠!提前用还得贴现,拿到手以后,基本没啥利润了!一般大企业对小企业惯用的手段。强烈建议取消承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大明   银行   银票   企业   保证金   小企业   票据   货款   手续费   利息   存款   融资   中小企业   利润   资金   信用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