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盛伟是哪个文工团的,郭德纲为什么不把他们招进德云社?

马军盛伟不是编制内的演员,两人毕业于北方曲校,后来回到北方曲校任教。两人一直在天津说相声,先后在名流茶馆、谦祥益、中华曲苑都待过。

马军盛伟跟小伙伴弄了一个奥特曼相声艺术团(又名笑中缘艺术团),由马军担任团长,但后来解散了。不过马军盛伟对于相声的热爱是真的,而且几乎是不计成本的在投入,这也是他一直以来舞台风格特别稳,而且使活规矩的根本原因,如果只是为了红为了流量,早就放弃这种低效率的表演之路了。

马军盛伟的师承现在传的比较乱,很多文章都说马军是马六甲徒弟,并且跟着马志明学活,是马派再传弟子。

但马军盛伟其实在2012年的时候,经好友张天雷(李菁徒弟)引荐,跟北京相声名家靳佩良先生结为口盟师徒,貌似没有摆知。不过马军盛伟一直都是在天津说相声,而靳佩良先生常住北京,所以也就是一个拜门的关系。

至于现在为什么都风传马军拜了马六甲,大概是因为对于天津相声演员来说,马家的招牌实在是太大了。再加上马军的风格确实非常高仿马志明,而且马志明也确实指导过马军,所以就这么借势宣传了。

当然马军到底有没有跳门拜到马六甲门下,大概率是没有的,因为马军有次在说《夸住宅》垫话的时候,对后台的师爷表示感谢,还说了句爷爷我爱你。如果他真的成了马六甲弟子,那他的师爷就是王凤山,他要是来一句感谢后台师爷的栽培,估计能吓死后台所有人。所以马军说的师爷,只能是靳佩良的师父,也就是于连仲先生。

当然马军的师承并不重要,相声界很多人拜了名门大户,结果相声也是一塌糊涂。像马军盛伟这种优秀的青年相声演员,舞台风格一板一眼,全部按照传统的路子来,而且完全没有下三路的包袱,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对相声也是一腔热忱,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像这种有追求,而且把目标放在相声本身上的演员,现阶段是不适合加入德云社这种纯商业社团的。

一来德云社本身受众群体基本已经脱离了相声,十成九都是追星粉,她们对于舞台的审美就是演员本身,是不是盛世美颜,会不会卖个腐,可不可以磕CP,有没有什么花边新闻可以咀嚼等。在这种大环境下想正经说相声,那就等于让自己失去粉丝的追捧,一辈子只能待在小剧场。像高峰这种被郭班主拿来当招牌养着的,现在跟将来都只会有一个,没有多的编制,而且高峰这么些年浸泡下来,也越来越疲软,毕竟有力都不知道往哪里使,无论多么努力提升技艺,都是对牛弹琴。那么马军盛伟假如去了,面临的困境会比高峰还大几十倍。

二来天津有不少青年演员已经加入德云社,张番刘铨淼、刘春山等,这几位在天津都是有实力没名气的优秀演员。在加入德云社之后,其实也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张番刘铨淼借着《相声有新人》的热度做了一系列三宝专场之后,基本上回到了小剧场,刘春山就没从小剧场走出去过,以前还可以去一下《笑礼相迎》这种大媒体,现在基本上也排不上号了。毕竟德云社那么多要吃饭的,嫡系都还饿着肚子,你们这些收编的就靠后吧。

三来就是最要命的,一旦加入德云社,就等于要跟所有主流相声平台决裂,这不是简单的站队,而是选择苏军还是德军的问题。马军盛伟现在德云社演员基本上去不了的平台上站稳了脚跟,而且正在上升期,他们何必要放弃眼前的红利,跑去一个前景不可测的新平台呢。

如果二人真的那么贪图流量,一门心思想要走捷径,那真的白瞎了现有的一身本事。为了自己跟自己深爱的相声,还是走好现阶段的每一步吧。




相声真的很红火。

除了德云社,天津的好相声演员多如牛毛。没办法,谁让咱是曲艺之乡呢。

几年前,曾经到现场听过马军盛伟的相声,是在谦祥益,他们的倒二。

说实话,那次听之前,我没有听说过这两个年轻人,从两个人的外表看,也没什么稀奇之处,尤其是马军,小个子,其貌不扬。当时,我甚至感觉,他应该是一个湖北人,因为他的头型(不是发型)与个头,与我的一个武汉朋友长得太像了。

当他们出场,我当时并不认为他们有资格排倒二,心里还有一些感慨,天津的名家们都去哪里了?让这样一组年轻人倒二,有一点“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意思。

听过他们的一段后,我对这两个年轻人有了新认识。

首先,这两个年轻人基本功非常扎实,作品属于典型的天津老味儿相声,给人的印象深刻。

马军台风沉稳,小小年纪,多少能找到一些马三立老爷子的感觉,所谓“铺平垫稳”,但是“坏起来”,也是很有滋有味。

而盛伟,时而装憨,时而卖萌,时而弄嘎,应该很符合年轻人的欣赏习惯,在天津老一辈的名家中,找不到风格接近的人,在“怪”上做足了文章。

后来,在网上和收音机里听过他们更多的相声,对这两个年轻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再次印证了我的判断,马军确实是有马三立的风格。

后来,马军正式拜在了马六甲门下,成为了真正的马氏相声传人,倒真的是一件幸事。

少马爷是“宝”字辈的老艺人,如果不是辈分太高,少马爷直接收他应该更合适。毕竟,除了辈分与家庭出身,马六甲显然有些压不住场子,若论艺术水平,马军盛伟是要超过马六甲的。

据说,少马爷一直在亲自调教这个徒孙,足见他对这个孩子的喜爱。

算起来,马六甲应该是属于“文”字辈的相声艺人,那么马军应该是与郭德纲等人平辈的了。

后来,马军盛伟的组合,名气逐渐大起来了,《齐心协力刨大坟》”,叫响了他们的字号,他们也成为了马氏相声传人中的佼佼者,马志明先生也曾经亲口承认,他们是最好的马氏相声传人。

有的相声演员,就像是流行歌手,可能在一定时期会非常火爆,其未来尚未可知。

但是,也应该有一批相声艺人,传承着传统,适度创新,成为歌唱家一样的,历久弥新。

期望马军盛伟,坚持自己的风格,好好传承马氏相声的衣钵。




不是每个说相声的都想进德云社,他俩的水平只能在德云社之上。有些说相声的离开伦理哏,离开糟践人,离开屎尿屁,离开沾黄带腥的段子基本就不会玩了。




马军,盛伟是目前年轻的相声演员当中,少有的好演员,功力深厚,台风稳健,有自己的风格[赞][赞][赞][赞][赞][赞]




喜欢马军、盛伟是从一个和绅、刘庸古装小品开始的(尽管作品中人物形象王玥波拿捏得最好),之后,断断续续又在手机上听过他俩的相声片段。不听则罢,一听就被他俩四大传统相声的功力折服得五体投地。再后来,又得知两人皆为为人师表的曲艺教师,于是,我坚定了一个直觉:不远的未来,他俩必是中国相声的领军者。前提是,他俩能笃定初心,不为世俗而折腰,不为功利而妥协。急功难近利。水到渠自成。




我本人比较肯定他们两个。从内容到表演基本可以恰到好处。我国相声从原来的卖(解放前)到表演(解放后人民公社时期)再到有表演的有卖的(改革开放后),经历了这么多年既是时代需求也是老百姓癖好影响了这门杂耍间艺术的发展,某云社的相声基本和我们东北二人转(民间版)类似,主要以盈利湖口为主,主流相声和各文工团类似,主要以服务特定人群为主。总而言之,在这个社会,能够生存就有他的道理,各有利弊,各有千秋。但我个人还是觉得马军盛伟说的相声比某云社等那类杂耍卖艺不卖身强。但不代表某云社不好,只是个人没进化到那个欣赏高度。




天津北方曲校的老师,在天津早已成名,马军也是马六甲的徒弟,按辈份与郭德纲同辈。




马军盛伟是现阶段最优秀的年轻相声演员,没有之一,郭老师旗下的徒弟们只能算流量演员,只能说有了个德云社好平台,马军盛伟是不屑一顾的。




马军盛伟有点功底,但以他们的性格不会去德云社的,即使盛伟去了,马军也不会去的,马军有点自视清高,不会与德云社“同流合污”的!性格上跟郭德纲肯定合不来!!!




说的好!不去德云社是最明志的选择。但是人家其实根本就没有想去,去了真的是大材小用了。他俩的相声,德云社的人比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文工团   师承   师爷   杂耍   辈分   艺术团   天津   传人   现阶段   徒弟   相声   艺人   后台   演员   年轻人   风格   马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