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MacBook用的是英特尔芯片,却没贴“Intel inside”的标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下“Intel inside”的历史。

早在1991年,英特尔就推出了“Intel Inside”这个广告语,同时还有“灯...等灯等灯”的标志性音乐。



1993年,英特尔586处理器问世,为了摆脱之前的命命混乱的问题,英特尔开始将586处理器命名为 Pentium(奔腾)并进行了商标注册。“Intel Inside” 随后也被中文翻译成了“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从此“Intel inside”的黄金时代开启。

英特尔进行了大量相应的视频/平面广告推广,使得“Intel Inside”成为了英特尔处理器的标志。

而且英特尔为了推动“Intel inside”的影响力和辨识度,还与众多的品牌厂商和渠道商合作,对于采用英特处理器的产品进行营销补贴,即电脑品牌和渠道商在对于电脑产品进行营销广告宣传时露出“Intel inside”的广告,并且在机身上贴上“Intel inside”的标志,等于是品牌商或渠道商在给自己产品打广告的同时,也在给英特尔打广告,所以,英特尔也愿意对与这种类似联合营销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补贴。

为了拿到英特尔的营销补贴,PC厂商必须严格按照英特尔的规定,包括 Intel Inside 贴纸要放在哪个位置、Intel Inside 在电视广告上出现的时间长度以及声音的大小。

英特尔大量的广告宣传以及与合作客户的联合营销,再加上英特尔处理器此前在PC市场的技术领先地位,使得“Intel inside”成为了一个非常知名和代表性的产品品牌形象。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苹果iMac/MacBook等产品有采用英特尔的处理器但是为什么没有“Intel inside”的标识?

对于大多数品牌厂商来说,Intel inside既能提升自己的产品形象,又能得到英特尔的补贴,何乐不为呢?当然,想要参与到英特尔的这个计划当中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必须是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实力的厂商。所以我们也看到,一些PC厂商虽然也有采用英特尔的处理器,但是机身上并没有“Intel inside”的标志。不过,苹果显然不可能是不符合英特尔的合作标准。苹果一直是英特尔的重要合作伙伴,为什么苹果没有采用“Intel inside”?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乔布斯早在2007年的第一款铝合金外壳的iMac发布会上,就曾回答过。

在发布会提问环节,有人提问:为什么苹果不在 Mac 的机身贴上“内置英特尔(Intel Inside)”的标签?

乔布斯则幽默的回答到:“我还能说什么呢?我们更喜欢自己的标签。”乔布斯表示: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使用英特尔的处理器,所以我们认为再贴个标签是多余的。我们宁愿传达关于盒子里的产品的信息,他们会知道这款产品使用了英特尔处理器。

当时坐在乔布斯身边的席勒也表示,他也觉得没有这么做的必要这么做(贴上“Intel inside”标签),苹果想要给消费者的是一款伟大的产品,而不是这些多余的东西。

显然,在苹果看来,苹果自身的品牌本身就是金字招牌,并不需要其他人来帮忙背书,苹果希望其产品能够给消费者一个整体的品牌概念和体验,所以并不会替轻易替其他厂商做广告。可以看到,苹果此前在众多的产品发布会上,苹果也很少去介绍产品的具体参数,用的是哪家的处理器,哪家的芯片制造工艺,哪家的显示屏,哪家的内存。只会说这一代产品体验比之前快了多少,提升了多少。这也是苹果的一惯风格。


另外,苹果产品崇尚的极简设计,不论是产品外观还是外包装,所以苹果绝对是不会允许在产品上贴上“Intel inside”之类的“多余”的标签的。

近日,广告营销大师肯·西格尔(Ken Segall与苹果合作多年,曾担任苹果顾问直到 2008年)发布了一篇题为《乔布斯和消失的“Intel Inside”贴纸》的文章,回忆当年乔布斯如何让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iMac免遭“Intel Inside”贴纸的“污染”。

文章称,“在苹果的首款英特尔iMac上市之前,苹果包装盒设计团队探讨将英特尔元素添加到 iMac 包装盒上的不同方法。但是都没有讨论过添加Intel Inside的事情。只是设计了一个新的图形元素——一张带有英特尔公司标志的处理器的照片。当时iMac包装盒正面是iMac大图,侧边是设备规格等,包括运行的软件、内置 iSight 摄像头等。英特尔芯片的图片是与其他特性分开归类,放在 iMac 大图下方。”

不过这个设计方案乔布斯并不认可,乔布斯觉得“英特尔处理器确实是电脑的重要一部分,但它的重要性不如 iMac 的其他特性。”他更希望只是将英特尔放到盒子侧边那一栏上。因为它只会是用户购买iMac的另外一个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

最终,乔布斯凭借苹果自身的强大影响力和话语权,已经乔布斯出色的谈判能力,使得iMac最终无需加上“Intel inside”的标识,乔布斯曾明确表示,这一点在双方的合同中也有明确,不过苹果是否仍然有拿到补贴就不清楚了。而在此之后的MacBook等有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苹果产品也延续的这一策略。

作者:芯智讯-浪客剑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笔记本上贴上“Intel inside”的标识主要的愿意是,英特尔想面向消费者做广告。所以,在电脑上如果贴上“Intel inside”的标识,英特尔会给予厂商的一定的优惠,英特尔就用来当广告费用,电脑厂商就用来当作是利润之一。

不贴可以吗?可以的,你可以选择不贴的,不过除了缺少英特尔的这一笔补贴之外,你可能在获取英特尔芯片的时候不那么容易。

“Intel inside”的标志除了出现在计算的贴纸上,甚至有一定时间是出现的电脑的开机广告中。我们看到很多的电视广告,在片尾都出现“Intel inside”的的广告,也就是厂商为了获得英特尔的广告,以及为了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

苹果为什么不贴?

主要是乔布斯有一点强迫症,对产品的设计要求很高。“Intel inside”的标志在英特尔看来就是影响了苹果的设计,所以乔布斯一口回绝了。

而且苹果电脑的利润比较高,对于英特尔的补贴,乔布斯是看不上的。而且乔布斯想要推广苹果的标志,提高苹果的影响力,因为推送自己的苹果贴纸~

一开始英特尔还不愿意的,但是后来考虑苹果电脑的影响力和规模,还是妥协了。




曾经的当事人告诉你为什么MacBook用的是英特尔芯片却没在机子上贴Intel inside?

作为乔布斯的老友,西格尔曾经发文《乔布斯和消失的“Intel Inside”贴纸》,回忆当年乔布斯如何让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Mac免遭“Intel Inside”贴纸的污染。

广告营销大师肯·西格尔(Ken Segall)与苹果合作多年,他最初是担任苹果长期的广告代理公司 TBWA/Chiat/Day 的创意总监,之后担任苹果顾问直到 2008 年。苹果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推出的 iMac,就是在西格尔的建议之下命名的。

全文如下:

也许我的态度不好。

如果 PC 广告后不再有英特尔那“bong”的一声,我会非常高兴。

如果每次打开 MacBook 就看到机身上有 Intel Inside 贴纸,那我会不高兴一阵子。

我想 Intel Inside 应该是商业史上最成功的市场营销活动之一。可是 36 年后的今天,这个贴纸看起来更像是对产品的污染,而不是给产品打广告。

好在 Mac 可以完全“屏蔽”Intel Inside,能做到这一点乔布斯功不可没。关于 Mac 要不要 Intel Inside 贴纸,这背后还有好玩的故事。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故事的背景。

英特尔的战略

未来几十年 Intel Inside 市场营销战略应该会成为很多商业学校学习的案例。它代表的是大胆的想法,敢于花钱。

PC 行业发展早期,购买PC的消费者根本不会关心设备里使用的是什么处理器,后来是英特尔让消费者逐渐对设备的处理器上心。

虽然英特尔只是向合作厂商销售他们的产品,但是做广告向消费者推广上,英特尔化了不少钱。

英特尔的模式基本上是,推出各种赞美英特尔处理器的广告,然后再付钱给 PC 厂商让他们告诉消费者,他们PC里使用的是英特尔的处理器。

PC 厂商本来就没有什么利润,英特尔付钱给他们打广告,他们自然是很容易就接受了。当然要英特尔付这笔钱也是有条件的——PC 和广告上必须有显眼的Intel Inside贴纸,电视和广播广告里还要加上那声现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代表 Intel Inside 的声音。

为了拿到英特尔的这笔广告费,PC 厂商必须严格按照英特尔的规定,包括 Intel Inside 贴纸要放在哪个位置、Intel Inside 在电视广告上出现的时间长度以及声音的大小。

这一策略让英特尔迅速变成国际知名品牌。

乔布斯挑起争端

不用说,史蒂夫·乔布斯并不是特别喜欢英特尔。

1997 年他回归苹果的时候,这家公司已经是“垂死挣扎。”英特尔PC在市场中的主导优势越明显(这其中当然不乏英特尔的营销战略的作用),苹果的份额就越小,也就会越危险。

这是因为当时苹果 Mac 并没有使用英特尔的处理器,而是苹果、摩托罗拉和IBM共同开发的 PowerPC 平台。其实这几家厂商合作开发的这一处理器技术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市场认知在这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了人的印象里,PC 的速度就是比 Mac 要快。

乔布斯刚回到苹果的时候,他鼓励乔纳森和他的设计团队,放手让他们大胆创新,革新家庭电脑。这证明苹果又回归创新,公司也因此开始盈利。可是这个时候距离 iMac 诞生还有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苹果要怎么办,才能够进一步脱离困境呢?

答案就是 Think Different。这是苹果最具标志性的品牌广告活动之一,它不仅仅为苹果未来产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苹果能够通过它以更令人兴奋方式去展示当前的产品,

就在 Think Different 广告活动上线不久之后,乔布斯还给我们带来了其他的好消息,为这个广告活动增加更多素材。

苹果内部测试显示,最新的 PowerPC 处理器速度比英特尔最快芯片的速度还要快。有了这么一个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我们做了任何一个争强好胜的机构都会做的事情:我们向英特尔宣战。

英特尔本是 PC 统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在这个时候他们在 PC 的这种地位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利的。我们不用特别点名攻击任何 PC 厂商,我们向英特尔宣战其实就是向整个 PC 行业宣战。

我们推出一系列广告,后来我们称这些广告是“反英特尔三部曲”。第一个是Snail,这个广告让我想起那些我最喜欢的苹果广告。

第二个是 Burning Bunny。英特尔在他们自己的广告中大量使用蹦蹦跳跳的 Bunny People——他们是“全副武装”的英特尔员工,负责开发和生产处理器。所以在我们自己的广告中,我们的做法是“烧烤”Bunny People。(这个广告后来还上了新闻报纸,占据了整个版面。)

第三个是Steamroller,我们以视觉展现的方式来生动表达 Mac 碾压 Pentium 的实力。在这里说个题外话,三部曲广告旁白均是 Richard Dreyfus,Crazy Ones 广告的旁白也是他看来负责的。不过在后来的广告中苹果则开始启用 Jeff Goldblum 来担当旁白。

为了加强攻势,我们还制作了“Snail Inside”贴纸,在各种 Mac 活动上发放出去。不过我们并不希望人们偷偷地把这些贴纸贴到朋友的PC或者零售店展示的 PC 上。

无疑英特尔是被我们惹怒了,他们上线了一个新的网页,以另外一个不同的跑分结果来反击苹果给出的数字。苹果面临着被起诉的风险。

史蒂夫以为英特尔会上钩,他还想象我们的英特尔 snail 广告在全球的商业出版物中“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画面。

可惜英特尔并没有上钩,他们选择一笑而过,对苹果任何形式的挑衅都不作回应。苹果虽然刺激到英特尔,可是英特尔帝国并不会那么容易就倾倒。

那么我们的“反英特尔三部曲”是否扭转了消费者的认识,让他们相信Mac比英特尔 PC 还要快?并没有,不过“三部曲”至少让 Mac 成为了话题讨论的焦点之一,过去多少年 Mac 一直都不在消费者的讨论范围之内。这次至少人们也会开始讨论哪个平台更快了,对于苹果来说是一个胜利。

如史蒂夫所说,有竞争对手终归是好的。它为我们带来竞争目标,刺激我们去参与竞争。

也就是说,任何战争都有结束的时候。死敌也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

苹果开始使用英特尔处理器

2006 年苹果和英特尔的关系开始缓和。苹果对英特尔的攻击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iMac 成为计算机史上最畅销的机型。iPod 改变了消费者发现、购买和欣赏音乐的方式。

苹果即将进入“火力全开”,全速发展的时代。

然而这些苹果的这些成功还是不能改变一个事实:英特尔处理器仍是行业标准。英特尔拥有大量资源优势,PowerPC只能疲于追赶。

高瞻远瞩的乔布斯做了一个很多人不敢想的决定,苹果决定使用英特尔处理器。

英特尔的喜悦

乔布斯宣布这条重大消息时,我本人就在现场。对于我本人而言,这个时刻真的是有点可笑。当时我是苹果的创意顾问,而在这之前 4 年我是英特尔广告公司创意总监。如在炼狱般的 4 年,我得加上这一句。

在那场媒体会上,命运好像跟我开了一个有趣的玩笑。我坐在那里,旁边的人是我的英特尔前客户。突然他们全都变了。

以前共事时,他们对苹果只有鄙视,我们可以在广告公司里用 Mac,但是坚决不允许 Mac 出现英特尔公司的总部。

可是在乔布斯宣布了这条消息之后,他们对苹果变得热情高涨,沉浸在这种欢乐的氛围里,看起来好像是坐在滚石演唱会现场前排那样,疯狂地给台上的人鼓掌。甚至还有人长吁一口气,说以后终于可以随便使用Mac了。

这场发布会就是典型的苹果发布会。乔布斯在台上宣布这一重大消息,然后邀请英特尔 CEO Paul Ottelini上台。Paul 身着代表性的英特尔 Bunny Man 套装。台下的观众有的欢笑、有的拥抱、有的击掌,一片欢乐。

面对台下热情的观众,Ottelini 准备了什么?他播放了 Burning Bunny 广告,从始至终满面笑容。

苹果和英特尔已经化敌为友,他利用这个瞬间去感受这种友好关系带来的美好。

要不要贴“INTEL INSIDE”?

发布会结束,史蒂夫还是和往常一样在舞台前接受媒体的采访。我也围了上去,说出了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请告诉我,我们不会在 Mac 上贴上 Intel Inside 的贴纸。

乔布斯露出了大大的微笑,他看着我的眼镜说:“相信我,我已经在合同里确定这一点。”

哎呦!

几个月后,首款英特尔 iMac 上市之前,苹果包装盒设计团队探讨将英特尔元素添加到 iMac 包装盒上的不同方法。但是都没有讨论过添加 Intel Inside 的事情。

相反他们设计了一个新的图形元素——一张带有英特尔公司标志的处理器的照片,设计得非常巧妙。

当时 iMac 包装盒正面是 iMac 大图,侧边是设备规格等,包括运行的软件、内置 iSight 摄像头等。

设计团队交给乔布斯的众多设计方案中,有一个是将英特尔芯片与其他特性分开归类,放在 iMac 大图下方。

乔布斯不喜欢。

他觉得英特尔处理器确实是电脑的重要一部分,但它的重要性不如 iMac 的其他特性。他更希望只是将英特尔放到盒子侧边那一栏上。因为它只会是购买 iMac 的另外一个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

突出 Mac 的优势

对于继续盈利的 PC 厂商来说,Intel Inside 可以说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是他们的营收来源之一。

那么对于当时的苹果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他们拒绝 Intel Inside 是不是就拿不到英特尔的那笔广告费了呢?

不知道。史蒂夫的谈判手段非常高能,他也知道英特尔也很珍惜与苹果达成合作的机会,所以到底双方的协议如何,我们可以自行想象一下。

如今虽然有猜测苹果可能会使用 ARM 处理器,但是我们谁都无法否认,2006 年乔布斯选择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决定非常关键。

这一决定打破了那些“PC 天生就比 Mac 更强一筹”的言论。处理器没有了差别之后,苹果就能够把精力全部放到其他能够让Mac变得与众不同的东西上,在软件、设计、质量和简洁性上突出它的又是。

乔纳森也不用担心 Intel Inside 会出现在他的 Mac 上,因为那个 logo 对于他的设计而言简直是噩梦。




这个其实跟苹果公司Macbook的设计有关。


我们看到的传统PC,尤其是游戏PC,都会贴上醒目的英特尔、英伟达等LOGO标识,以此来突出自己电脑的配置是多么强大,使用起来是多么顺畅。顺带还能宣传一波英特尔、英伟达帮忙做做广告。但是苹果公司不同,苹果公司对于Macbook的设计简洁明了,不允许有其他多余的内容出现在上面,加上Apple本来就有钱,所以Macbook上并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贴纸在上面。




客服:您好,这里是Intel客户服务中心,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

客户:我的宝宝不小心吞了一颗赛扬的CPU,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客服:很遗憾,我无法解答这个问题……不过,按照规定,您的宝宝额头上要贴上“Intel inside”。

苹果为什么不粘贴各种logo?

1)苹果不差这点补贴

最重要的就是对于高档本来说,这个标签不会彰显它的档次,只会把苹果本拉到半价的Windows本的档次上,因为他们贴同一张标。

Apple的品牌形象比Intel的更高,产品的毛利率更高;Apple带了头之后,和他有类似定位的微软 Surface系列不贴logo,甚至面向学生的廉价笔记本 chrombook都不贴的logo了。

2)防止客户心里不平衡

花了大把钞票买的Mac贴了个i5的标,旁边那个渣渣本居然是i7,太闹心了……心里就会一直不平衡,




如果细心的人都会发现,苹果的电脑和许多其它windows系统的电脑一样,大都是使用了英特尔的CPU产品,但是像联想、戴尔和惠普等厂商一般都会在笔记本C面贴上英特尔的商标,而苹果却从来不见他们贴有英特尔的商标,这里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1、苹果更加注重自家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不想在自家电脑上宣传其它厂商的产品,包括英特尔的CPU,这样不仅可以使Macbook的外观看上去更加简洁,而且能更加突出苹果产品的形象。

2、英特尔有个规定,在电视广告或者产品外观上,如果打有英特尔的商标可以返还一些宣传费用,这对于成本控制很严格的笔记本电脑厂商来说自然是很合适的选择,不过是在自家产品上贴一个logo而已,但是对于财大气粗的苹果来说,凭借苹果的利润对英特尔的补贴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所以不要也罢。

3、许多消费者确实很反感购买的笔记本上面贴着一大堆贴纸,像我就喜欢把那些贴纸都撕下来,很多强迫症可能都有同感。所以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说的话,苹果Macbook做的确实是非常到位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 就是苹果公司对完美的追求,又因为有钱所以任性,在笔记本上贴上Intel的标签是为了给Intel作宣传,也算是一种广告的形式,如此多的贴有Intel标签的产品,无疑会让Intel更深入人心。其次,Intel会给贴有这个标签的厂商一定的补贴,厂商想进一步的降低成本,那么就得按照Intel的要求来做,这样也是互利双赢的。

对于贴了Intel标签的厂商,Intel会给予一定的补贴。不过,Apple恰巧是一个不差钱的主,自然也不需要这些补贴来降低成本,因为它完全可以从其他的方面赚取利润。而对于Intel来说呢,Apple这么大的一个客户,虽然拒绝贴标签,但是也不能放弃,只有从了它。

MacBook的极简风格以及出色的工艺不允许它在机器上贴上这么一个多余又显得累赘的标签,对于财大气粗的Apple来说,Intel的补贴要与不要也无所谓,种种原因决定了MacBook上不会出现Intel标签




《乔布斯传》中讲到,乔布斯是一个极度追求完美的人,从自己的严格素食主义者可以看出来,从自己身患癌症却拒绝做手术可以看出来,从早期Mac电脑里面的电路板的排线也要整齐划一可以看出来。所以,乔布斯不允许在MacBook的外面贴标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乔布斯认为这破坏了产品的意境,标签就是个多余的“废物”,由于乔布斯当时极大的影响力,Intel公司屈服了,这种习惯一直维持到了现在。




其实这个东西并不是强制你必须贴,也不是厂家为了表示我这个是英特尔,多么多么好才有的

这东西是英特尔的广告,也就是你购买我的处理器,然后在电脑上打广告,我支付给你广告费。

苹果财大气粗,为了保持产品美观,不贴不要你这广告费不就完事了。

同样的例子还有各种运营商定制手机,但是你见过移动或者电信定制版手机上有中国移动或者是电信的标志吗?苹果不允许你这样做。




这本来也不是说用了Intel CPU就一定要贴那个标识。
现在不只是苹果,其他笔记本也有不贴这个的。

这个标识只是笔记本厂商借Intel品牌给自己背书而已

我们看到市面上大量的笔记本都贴这个标签,他们主要是针对那些不太懂电脑的普通消费者的,要借助Intel的品牌知名度,给消费者一个“可以放心购买”的背书。

我们知道,CPU是消费者选择笔记本的时候,首先会考虑的因素。而笔记本的CPU除了Intel还有AMD的(早期还有其他的),就算都是Intel的也分不同系列的,比如以前会分奔腾/赛扬,现在也分i7/i5/i3。贴上这个标签,顾客一看就知道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对于不太懂电脑参数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个标签还有“正品保障”之类的背书作用。
虽然我们都清楚没有什么假CPU一说,但是老百姓不懂啊!他们就知道电脑的CPU都是Intel比其他的好,奔腾比赛扬好,i7比i3高档。没有标识,万一你拿个AMD芯的忽悠他怎么办?


所以,越是低价的笔记本越会贴这个标识,因为顾客更会在意,背书效果也更好。
Macbook卖得那么贵,而且通常配置也没几个选项,所以Intel inside标识没有多少加分效果,贴上反而破坏外观的美感。也就是早期Macbook换成Intel CPU的时候,还有必要贴一下,告诉大家我这是新的Intel CPU型号哦,至于现在,早就没有非Intel芯的了Macbook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英特尔   苹果公司   标识   贴纸   贴上   处理器   芯片   消费者   厂商   苹果   标签   笔记本   品牌   数码   广告   电脑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