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位的二把手和小单位的一把手,让你选你会选哪个?

大概五年前吧。我认识一位领导,原来是小单位的一把手,活得很滋润。后来上级让他去某个大单位当二把手,他以照顾母亲为由拒绝了。换了另外一个人去,五年后这个人成为集团副总。那位领导还在小单位,再也没有晋升机会了。

你这个问题的条件不充分。大单位与小单位是不是一个集团下面的平级单位,还是两个不相干的单位,两个单位的行业和成长性,两个单位的地位和发展前途,等等,这些因素都要综合考虑。不能简单地用“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来判断。不同的情况,要不同的分析。(当然了,这是严肃的选人用人问题,哪里有让你挑的好事?就当一个问题来谈着玩吧)

第一,集团公司下面的单位,虽然都是二级单位,但规模、地位、分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单位几万人,有的单位几百人,都是局级单位,但你怎么选?几万人的大单位,都是出集团副总的摇篮,二把手也比小单位的一把手的机会多。你管300人,人家管30000人,锻炼的深度不一样,驾驭能力不一样。再说了,大单位的一把手交流的比较快,二把手有机会升为一把手,从此进入集团副总的选拔视野。小单位,很多都是安置型的。

第二,集团公司部门是小单位,下属的企业是大单位。大单位的二把手,也会提拔到小单位当一把手。如果是集团公司的组织、办公厅、规划计划、财务、核心事业部等这类重要的部门,这是提拔重用。比如,把一个大单位的二把手,提拔到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当主任,这是天大的好事,怎么不去?规划计划部虽然只有30个人,当主任不如大单位二把手,那么威风,但这是重要台阶啊,掌握着全集团的投资命脉,你说重要不重要?

第三,如果你从大单位二把手提拔到小单位当一把手,这个小单位就是辅助性的小单位,提职安置的可能性比较大。比如,你从主力二级大单位副总,提拔交流到培训学校小单位当校长,从副局到正局,但明眼人都知道你去养老了。小单位一把手,虽然你说了算,但你掌握的资源,可能不如大单位二把手的百分之一。换作你,你是高兴呢还是不高兴呢。

第四,前不久遇到一个朋友,他主动向集团老总申请,从二级大单位一把手调往小单位一把手。理由是,身体不好,大单位太累了,再加上年龄大了,不想丢了老命。这个小单位在上海,他也是想回家。集团老总批了。外人以为他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是不是出事被贬了。他也不解释,这个年龄了,何必太累?自己的命要紧,管别人说啥呢。调到小单位后,天高皇帝远的,工作量减少一大半,什么检查、接待、创一流、争第一的压力,统统没有了。他说,多活几年,比什么都强。

综上,这个提问,条件不充分。即使充分,也要因人而异,个人追求不一样,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有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有人看淡名利健康至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对于这个命题,我的建议是:年轻有抱负的,选大单位二把手,赚前途;年龄大且没什么想法的,选小单位一把手,赚实惠

身在职场,平台很重要。

同样两个人,能力差不多,起点有高低,最后的境遇可能会天差地别。

小公以前在组织部,接触过不少选调生,其中有两个给小公印象最为深刻。他们都是从乡镇抽调上来跟班的,能力都非常强,部里有意把他们留下来。当时,省委组织部也在选调人员跟班,让各地市上报名单,领导初步的意向是从他们两个里面选。找他们谈话时,其中一个明确表示不愿意去,在他看来,去省委组织部跟班不一定留得下来,而市委组织部已经明确要自己,出于保险考虑,他觉得还是先留部里。而另外一个则义无反顾去了省里,最后通过努力,半年后留在了省委组织部。此时,两人的起点一样,都是科员,能力也差不多,按理发展应该也不相上下。但就是因为平台,十年后,留在市里的只是一个科长,连副处都不是,而去省里的已经当了副处长,并明确为调研员。一个正科,一个正处,十年时间拉出了几个等级,而且这还是眼前的差距。

这就是平台的区别。在一个高平台,就算你能力一般,躺着也可以上级别,碰到合适的机会,杀出去就是一方诸侯。而在一个低平台,就算把吃奶的劲都使上,因为僧多粥少,竞争压力太大,也不见得会有多大起色。当领导亦是如此。在大单位,因为更容易接近核心,更靠近领导,机会相对就多,容易受到提拔重用,反之,哪怕你在小单位当一把手,小日子过得是可以,但因为远离核心,也就失去了更上一层的机会。

综上,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自身情况和想法。年龄不大,有政治抱负,有事业追求,就不要贪图安逸,好不犹豫选大单位,哪怕当二把手也可以。而如果年龄大了,不想太拼,可以考虑去小单位当一把手,正所谓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当一把手可以掌握大量资源和其它人的生杀大权,从个人诉求来说,还是比较实惠的。




如果有这种选择的机会,当然是好事喽,只是在进行选择之前一定要对诸多方面进行分析与权衡,之后才能做出对自己有利,并且让自己日后发展更好的选择。

老鬼将选择之前应该进行权衡、分析的几个因素进行拆分并与大家分享。

一、对于大单位二把手与小单位一把手所需要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职责的分析

一把手、二把手的角色定位是有差异的,工作职责也是不同的。职场人都清楚这一点。而且大家也知道,并非所有人都能胜任一把手或者二把手的工作。

老鬼开个玩笑:有些人天生就不是做副手的料!而有些人根本做不了一把手!

无论是大企业的一把手还是小企业的一把手,所需要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重大事件的决策能力等等要求是极高的。因为自己就是这个企业的“天”!

正如很多创业企业之所以失败,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创业者根本不具备“当老板”的能力或素质!

并非所有人都能干好这个差事哦!

而无论是单位还是企业,二把手大多是以一把手辅助角色出现的。有些大企业的二把手可能有某些专门的工作版块需要负责,而有些单位里的二把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需要负责。处于一种接近于虚职的状态。

不同企业的二把手,其工作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做事风格等等差异很大。这要我们根据自己所在企业的情况进行分析。

因此,你能否搞清楚这个大单位二把手以及小单位一把手的实际情况非常关键!结合自己所掌握的这些实际情况,评估个人的性格、习惯、思维方式、能力等等,对自己的选择提供参考,才是最重要的!

谁也别太高估自己了!并非自己只要想做好什么岗位就一定能够做好某个岗位的!

二、这两个岗位的收入水平也是要考虑的一个现实因素!

都是成年人了,一方面确实每个人都要面子,也应该珍惜个人的荣誉。另一方面,也应该抛弃一些虚无的、没必要在乎的面子。

因此,两个岗位的收入多寡是必须要考虑的。既然都已经到了能够在这种级别的职位上做出选择的阶段了。多数情况下不会是二十出头毫无家庭负担的人。

因此,收入是支撑自己家庭以及未来发展必须要关注的要素!

很多时候,大单位二把手的薪酬很可能超过小单位一把手!

千万不要拿过去的一些思想,想着小单位一把手来“外快”之类的想法。这不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过去!要规规矩矩的知道自己什么钱能挣,什么钱不能碰!如果到了现在的时代还想着到了小单位里当了一把手之后可以利用职务之便来“外财、歪财”,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因此,我们站在规规矩矩堂堂正正的角度来进行权衡收入问题才是正道!

三、考虑这两个职位的未来成长空间大小

自己作为当事人,应该对这两个职位未来发展趋势、方向等等进行了解、分析。既然已经能够有这种选择的机会了,那自己的人脉、上层关系一定不会差!因此,赶紧抓紧时间、找一些机会、找一些老领导、前辈等等,了解一下这两种职位在未来潜在的机会分别有哪些可能性?
例如,如果大单位里面的二把手未来很有可能变成一把手,那咱得掂量掂量现在到底怎么选择了!即使目前大单位里的二把手不如小单位里的一把手薪酬待遇高,或许也是值得为了未来的升迁选择暂时的等待,暂时屈尊于大单位的二把手!

当然了,如果大单位的一把手大多是从小单位一把手提拔起来的,那可能就要做另一种选择了。

很多企业的发展脉络是不同的,还是多向前辈、老领导、朋友等等了解一下、请教一下吧!您不会吃亏滴!

四、自己的年龄阶段以及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也是要考虑在内的。

单位里给自己提供了某些选择、升迁的机会当然是好事。另一方面也要明确的知道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目标或者自己未来发展的目标。

有些人或许想自己未来创业!虽然在单位里做二把手或者一把手确实不错,但自己拥有的创业梦想可能是自己最希望得到的一个目标。

因此,如果要创业,而且要为自己的创业一步步做准备以及各种资源、人脉的储备。那就要根据自己的目标、节奏等等来权衡现在的选择到底哪一个对自己更有利!

另外,也要考虑自己目前的年龄阶段。因为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个人的选择非常重要。

如果自己二三十岁,正是为自己的未来拼搏努力的时候,那更应该选择对自己未来发展帮助更大、锻炼能力更强的职位!对自己未来发展储备更多资源、人脉的职位!

如果自己已经靠近退休的年龄了,那在选择的过程中,可能就应该更倾向于选择安稳一些、不容易出错,不至于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受挫的职位了。毕竟年龄阶段决定了自己在某些阶段不应该再承受什么。


因此,对于这种重要的选择,一定要非常慎重。老鬼先对其中四个最关键的要素进行了拆分,希望以此作为抛砖引玉的素材,让您能够结合您所在单位的情况进行更为渗入、细致的分析与权衡。


愿朋友们事业顺利哦!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大单位的二把手,小单位的一把手,你会选择哪个?很多人认为,宁当鸡头,不做凤尾,会选择做小单位的一把手!

这样的选择不能说对错,但是聪明人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选择!小单位的一把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一把手,肯定是说一不二,对醉心于官位的人来说,诱惑力很大。而大单位的二把手,虽然看起来很风光,但二把手毕竟没有实权。名义上是领导,但是徒有虚名而已!

如果你这么看问题,那就太幼稚了!眼里只看到井口大的天空,只能是井底之蛙。我有个国企朋友,就在这上面吃了大亏。他提拔的比较早,不到三十岁就做到了中层正职,一直做车间主任。后来,集团公司想调他去最大的分公司做副经理,经理是集团总助兼任。虽然是副经理,但是有括号——中干正职。他觉得副职没实权,远不如车间主任有实惠,于是婉拒了。后来,另一个中干去做了这个职位。没想到,一年以后,总助顺利晋升为集团副总,副经理做了一把手,跟着晋升为总助,一下子成了集团公司领导。这个朋友肠子都悔青了!直恨自己鼠目寸光!

面对这种两难选择,一定要跳出“一把手有权,二把手有闲”的沉锚思维,综合分析,权衡利弊。一般来说,大单位是输出干部的黄埔军校,公司级领导大都是经历大单位的锻炼,然后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领导想培养一个人的时候,一般都会下放到级别比较高,规模比较大的大单位去历练一番,做出点成绩,然后顺理成章提拔晋升。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大单位一把手的年龄和背景。如果大单位一把手年龄偏大,马上面临到龄退休,这时应该去做二把手,一把手一退,二把手晋升一把手是顺理成章的事。如若一把手有背景,仕途前景看好,也应该去做二把手。在一起搭班子,处好与一把手的关系,等他更上层楼,二把手也跟着更进一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古就是职场最大的潜规则!

所以,真正智慧的人,绝不会贪图眼前的小权力,小利益,而是站得更高,看的更远。做大事的人,必须懂得舍得二字。有时,舍是为了更大的得!不舍得小利益,哪会来大前途!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吧。前几年,县里大规模调整干部,一位时任县直某业务执法局(县直部门排名前十之列)的局长,姑且称为张局长,调任第一大局任常务副局长,一个边缘化部门的局长接替了这一位。令人大跌眼镜,要知道这位张局长并没有出什么问题犯什么错误啊,他所在的局实际权力不逊于环保、国土之类,虽然去的是县直第一大局,但毕竟是二把手,说了不算啊。有句俗话说的好,“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形容的非常形象,再厉害的二把手你也绕不过一把手去,人事拍板权、报账签字权,都在局长手里的。后来,听人细说,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接任第一大局局长(这次也在调整中,原局长高升)的人,年龄即将到点,只有一年多的任职时间,据说县里大头许诺了这位张局长,一年后让他接任局长的位置。那个第一大局的位置,含金量在当时可以说大过一般的副局长,甚至比垂直单位的局长还要红火。县里几十个局长、正职中的头羊,这是个巨大的诱惑,显然,张局长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接受了或者说没有抵挡住这个诱惑。他的执法局局长的位置,也顺势被别人拿走了。

现在说说结果,那位第一大局的局长一年多后,到点退居二线,后来又换了两位正局长,张局长还是二把手、常务副局长,据说后来还是架起来了,别的一个副职掌握了二把手的权利,此人当年能做上排名前十的县直局长,自然也不是一般人物,可面对此时情形,也只能望洋兴叹,最后唉声叹气。原因有的人应该可以想象到,调职时允诺他的那位县里大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被上级调走了,后来的大头显然对前面的事不太感冒了。很明显,这其中的既得利益者只有两位,一个是那位调走的县里大头,通过调整张局长的一把手位置,盘转了一盘棋,第二个是接替张局长位置的边缘化部门的局长,当然还会有接替边缘化部门局长位置的某某,以此类推,一连串人……

这就是无奈的现实。张局长显然只考虑了眼前县内的环境,没有考虑到县里大头会突然调走,这外部环境的变化令他猝不及防,也没有能力去防。

还是那句话,“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二把手的位置也不好做。但有一种例外,如果去的小局是最末端的几乎无任何含金量的局,如果是提拔和过度,为了占一个正科正职的位置可以去。如果从最末端的局正职,对比第一大局或前几位局的二把手,这是可以考虑的,因为当年第一大局的二把手或者副职们,都是相当于个至少中等局以上的局长的,这就要对比手里的实际权力了。这也是现实。




以地级市机关为例,大单位主要有市委办,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教育局等,这些单位架子大,科室多,人员多,职能多。

小单位一般有退役军人事务局,林业草原局,这些单位职能单一,内设部门少,编制自然也少。

在公务员系统里,大单位一般属于重要的单位,比如管人财物,典型的要害部门,受领导关注很多,提拔晋升的机会自然较多。

小单位属于职能相对弱化边缘的部门,管的也都不是各级重视的业务,受关注度较少,主要领导参与和指导不够,前途进步空间有限。

单位无论大小,一把手永远处于中心位置,负责单位大事小情,有向上直接接触领导的优势,更有利用手中资源谋求更大进步空间的便利。

就算是大单位的二把手,一般是党委(党组)副书记兼任行政副职,某种意义上属于常务角色,负责较为重要的业务工作,也是属于副职,协助一把手分管某项工作而已。

副职一般不能单独决定分管领域的重大事项,包括所管科室的负责人空缺,也只有建议权,未必能得到采纳,和一把手说话的分量明显不同。

二把手在单位地位较高,一般资历较老,但大单位人员多,情况复杂,一把手空缺基本不会从本单位产生,都是其他单位交流平调或者县区提拔产生。

而且大单位二把手也是副职,很难直接和上级领导直接接触,获得上级领导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在前途进步上优势不够明显。

再来说说小单位一把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也是独立单位负责人,直接面对上级领导和机关,接触打交道机会相对多,平调交流到大单位任职几率也比较大。

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可采取曲线救国的模式,先到小单位解决职务问题,再慢慢交流过度到大单位任一把手,很多时候不能一步到位时这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问题很无聊,官迷才会去动脑。
职位本是组织定,谁能让你随便挑。
想当鸡头或凤尾,官场里面藏技巧。
若是做官为公仆,挑肥拣瘦没必要。
如果以权谋私利,定会斤斤去计较。
立党为公是宗旨,执政为民是目标。
官场奥妙少琢磨,勤政廉政要记牢。
个人利益放一边,一切服从党需要。b













那要看大单位有多大,小单位是多小。我愿当副军长,不当正班长。




从权和利的角度看,个中奥妙诸多;从工作角度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组织角度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从党员领导干部角度看,服从分配是天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干部人事调动还出现了个人选择问题,本身就是不正之风,这个选择权内隐含着你和领导之间有利益关系。我从政30几年,每次职务调动,领导谈话表态时就是一句话“我是一块砖,任由组织搬,不管放在哪里都保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干过小单位的一把手,也干过大单位二把手。只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心里就平衡。建议头条别把个人选择当作问题提出来讨论,会误导年轻干部的。




二把手!

茉莉和自己的领导都不约而同的强调,二把手!

为啥,茉莉结合实际案例和大家说一下。

实际案例

茉莉之前一个领导,35岁就被提拔为分公司的一把手,他已经是一个很稳重的领导,做事低调谨慎,小心翼翼,茉莉当时作为他的秘书,两个人都谨慎得不得了,认真工作,而且他已经算是人力资源基础非常好的人。

但是有一次我们一起下班的时候,他忍不住对茉莉说,哎 ,真是担心自己的要过劳死,想想还是做副职好啊。

茉莉当时也是累的不行,茉莉也说过,之前写材料,试过写到手都麻了,我说,你做副职吧,估摸着我的工作量也不会这么大。

对啊,我们当时有时还要负责外部宣传工作,明明前一晚才在工地现场,第二天还要精神抖擞的说,我精神好得很。还有啊,背着那十几斤重的单反,跑来跑去拍照,真是要命。那个领导经常都是早上一杯咖啡,下午又叫茉莉去买一杯咖啡。

为啥一把手那么累

因为一把手负责全面工作啊,什么芝麻绿豆小的事情都要他操心,什么事情都有他的份,甚至之前几个同事置气,也会跑来和他投诉。是的,有些人说为啥他不授权啊,能授权的都授权啦,再说,你说授权就授权吗?

工作上很多事都要操心,然后负责任也多,还有现在加班也多,逢年过节都要值班,累啊。

二把手多好,只需要管好自己的范围的工作就好了,没有啥可以操心的,一亩三分地,有空和下属吃个饭,联系一下感情,什么都足够了。相对来说,副职比正职的收入,所付出的劳动,远远超过正的。

更不要说在大单位,简直不要太爽,副职收入分分钟比在小单位的一把手要多很多,琐碎的事情安排到下级单位做就行了。


所以啊,做副职好,当然如果你很有魄力,也有担当,那就正职,像茉莉这些没有啥大志的还是觉得做副职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把手   人脉   单位   正职   鸡头   副职   凤尾   县里   大局   茉莉   局长   能力   领导   机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