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人都用谷歌,且感觉很难舍弃?

这个问题应该用另外一个问题来解答。为什么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不用谷歌?俄罗斯就是自己开发的。日本也有,中国也有。然而,使用之后的直观感觉就是,没有其它任何一个搜索引擎有能力挑战谷歌,差距太大。当用户用过谷歌,就不太会去用其它的搜索引擎。简单举例,你用谷歌搜索,前三的结果基本就是你想要的,而你用百度搜索,你翻10页都未必找得到想要的。




你以为谷歌只是做浏览器的,那你就错了。其实不止是是欧洲人离不开谷歌,而是全球都很难离开谷歌。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不,我是认真的。

说实话,谷歌自从一改以往保持中立的风格以后,我对它再无好感了。但是本文我还是想给大家带来一个比较理智和冷静的分析。

1、尽管欧洲众国看不惯谷歌的垄断性,但没办法,谷歌对欧洲的确是非常实用的搜索引擎以及不可替代性。试问搜索引擎哪家最强,答案一目了然。

欧洲虽然科技依然还能占据世界前沿,但事实上,也在走下坡路,很多领域被我国所超越,更是被美国甩在了身后。比如互联网领域。欧洲目前并没有能够代替谷歌的搜索引擎。


谷歌相对百度最大的优势在于实用性。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百度文库,下载通常要开通vip,甚至还需要额外的付费,关键付费内容还不一定是精品,而只是你恰巧需要,他能满足你的一些要求。更不用谈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了。

而谷歌的优势则是,免费的文库与资料,全世界范围内,供选择的多,专业性更强。搜索的时候,你只需要选则对应的格式即可,当然免费的才是真香。而谷歌虽然也有广告,但永远不会赤裸裸的出现在搜索结果的前三位,来耍流氓。

2、安卓系统。

目前全球手机使用最多的便是安卓系统了,而安卓恰巧来自于谷歌的开源技术。虽然对比ios安卓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优势在于开源,大家都能用。


而使用安卓系统的欧洲用户想要下载,则需要进入谷歌商店来完成下载任务。除非出现新的更为流畅的开源系统来替代它,否则谷歌的地位难以撼动。

3、谷歌地图的立体化视图,使你身临其境。让足不出户的你,也能通过地图来漫游世界。另外精准的定位,使用起来也是非常不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遗憾的是国内并不能使用。


4、youtube,又称油管。

油管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而且有10几亿的活跃用户。视频博主可以在个人主页视频上插入十几秒的视频,通过用户观看,来轻松赚取收益,这点和我们在头条上做视频播放的博主有异曲同工之意。


除了自媒体,油管更是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观众。因为它的内容多样且全面,没有那么多限制性。尽管如此,油管去年的封号行为,还是让人觉得无耻。

5、自动驾驶

谷歌同时也是不少领域的先驱,比如说自动驾驶。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是由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主任、谷歌工程师和谷歌街景地图服务的创造者之一塞巴斯蒂安-特龙的一个团队共同研发。最新的系统可以同时对数百个目标进行保护检测。目前这项技术已在美国投入使用,如果测试好了,将是未来汽车产业的一大趋势。

最后我想说,我们看待问题,应当理性和冷静。而不是片面与偏激。




欧洲人都用Google,很难舍弃的原因如下:

1、并不是欧洲人喜欢用Google,而是他们没有办法用其他的。世界上所有的手机厂商除了苹果都用安卓,所以用户没有办法选择。

2、由于手机厂商的推广,现在安卓的生态应用十分的完整,导致一定程度上都垄断了,其他厂商没有办法做自己的生态系统。原因很简单,虽然安卓是开源的手机系统,但是Google还控制着GMS服务,没有得到Google的认证,就没办法用安卓的应用,特别是一些Google自家的应用,由于在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安卓手机必须在出厂时安卓Google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为Google生态培养了用户,所以让用户很难不用Google。

3、手机厂商不想得罪Google,所有的手机厂商都不想这样受Google的控制,但没办法。毕竟Google现在的应用已经形成了不可替代性,当手机厂商意识到时,已经晚了,没有办法摆脱Google的控制,所以也就接受Google的霸王条款,安装Google的全家桶,欧洲用户也就不得不用了。

4、那为什么中国不受影响呢?原因很简单,就是Google自己作的,不服中国政府的管制,自己退出中国市场,现在看来还是好事,最起码中国的用户不用受Google的控制,有更多的选择,比欧阳用户还是幸福的。

总的来说,并不是欧洲用户自己想用Google的产品,而是他们没办法选择。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更改,这也是Google的高明之处。但现在欧洲用户还是有机会摆脱Google的控制的,因为华为的AppGallery为欧洲用户提供更多的本地优秀的应用,这是欧洲用户摆脱Google控制用上自己本地优秀应用的机会,也是全世界摆脱Google控制的机会。






谷歌和百度不一样,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搜索引擎。“我搜了搜,感觉也没什么神奇”,“百度也有这些功能”。这些都是只在国内管窥蠡测的一种说法。实际上,百度一直在模仿谷歌,但很多模仿出来的功能没能成为同一领域的老大。

谷歌在海外几乎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最主要的是认证账号功能。一个谷歌账号可以走遍天下。油管youtube,浏览器chrome,安卓商店付费play 甚至亚马逊支付,游戏中心,三星等主流安卓都统统认可谷歌。百度也有账号,但百度账号显然做不到这些。至少马云,马化腾不给这个面子。

此外,谷歌的流量变现非常强力,这点百度根本比不了。谷歌翻译,谷歌地图,谷歌支付,谷歌输入法,谷歌钱包,谷歌zoom,谷歌线上文件共享,谷歌商店,chrome 浏览器,谷歌gmail,各个都在其领域里响当当的。

我认为谷歌做的最好的就是认证系统,地图系统和视频系统三方面,使得没有其他对手可以跟他竞争。百度只能是服务于一个国家,远未达到寡头地位




欧洲人都是用谷歌,主要因为GMS在欧洲实在是太重要了,并不是欧洲人喜欢用GMS,而没办法,别无选择。下面我就详细的介绍一下,为什么欧洲人都是用谷歌。

欧洲缺少互联网公司

欧洲虽然是一个很发达的地区,但是在互联网领域,欧洲已经特别的落后了,美国有谷歌、微软、苹果等公司,中国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公司,而欧洲没有一家特别厉害的互联网公司。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欧洲国家太多了,每一个国家的规模又不是很难,再加上语言与文化上的障碍,很难形成一个统一欧洲的大型互联网公司。

欧洲既然没有很强的互联网公司,就无法做出一款适合大众使用的软件,所以也就只能使用谷歌的了。尤其谷歌在欧洲的影响力,人们用惯了谷歌的软件,就很难再去使用其他公司开发的软件,更一步抑制了欧洲本土互联网的发展。



安卓系统的优势

不光是在中国,在欧洲也是这样的,除了苹果手机,其他所有手机使用的都是安卓系统。虽然安卓系统是一个开源的系统,但是最终的管理权还是在谷歌的手上。

谷歌正好利用自己可以操控安卓系统的优势,将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手机都内嵌了GMS,在欧洲如果一款软件不支持GMS,就无法使用。正是因为这个措施的存在,欧洲人也不得不使用谷歌的软件。



缺少手机厂商

欧洲只有诺基亚这一家比较有影响力的手机厂商,诺基亚在手机业务上发展也不是很好。缺少本土的手机厂商,就没有手机厂商愿意支持欧洲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作为其他国家的手机厂商,更不愿意去得罪谷歌,去支持一个刚刚起步的互联网公司,很难再出现可以替代谷歌的应用。




欧洲与美国文化差异不大

虽然欧洲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文化,但是它们在根本上与美国是统一的。每个国家开发出的软件都是根据本国的特色进行开发,谷歌开发出的软件在使用习惯上更适合欧洲人使用。

当欧洲没有自己的互联网公司时,只能觉得谁的更适合自己,就选择用谁的。




谷歌全家桶较为完善

当前谷歌旗下的软件包括FaceBook、推特、谷歌浏览器、谷歌地图、谷歌Play,这些软件基本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



总结

欧洲本土没有互联网公司,谷歌全家桶软件做的又不错,谷歌凭借自己在操作系统上的优势,更一步加上了欧洲人对谷歌的依赖。综合以上原因,欧洲人也别无选择,不得不使用谷歌全家桶。

如果您对我的内容比较满意,记得点赞、关注支持一下!




只能讲现在的欧洲已经今非昔比了,现在全球的核心已经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虽然很多欧美国家不是很认可中国,但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强,特别是在一些新型的产业方面就能看出端倪,欧洲得益于工业革命早期的积累,但是这种积累毕竟有消耗殆尽的一天,现在欧洲的工业在新的领域切入成为主流的已经不多了,但是就此判定欧洲已经不行了,这个结论还是下的太早了,早期积累的大量核心技术还在起到很大的作用,就拿光刻机来讲还是欧洲的荷兰掌握,而且几乎是垄断性质的存在,只不过从未来的角度分析,中心已经倾向于中美两国。

在新型的行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行业在欧洲企业能够上榜的已经不多了,龙头还是被美国几个科技巨头把控着,但是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干的也不错,还有一堆后起之秀在跃跃欲试,这就是中国的潜力所在,欧洲在互联网时代开始就开始放慢了脚步,而且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就已经落后了,华为之所以能够在通讯行业渗透进入欧洲与这个大趋势是割舍不开的,现在5G部署之所以欧洲的国家敢冒着被美国打压的风险用华为的,就是因为华为在5G设备上性价比极高,最主要是早期大部分使用的华为的设备,全部的替换成别的企业成本过于高,要知道在以前欧洲可是通讯行业的绝对的霸主,特别是加拿大的北电集团,现在华为内部很多的技术专家就是北电破产之后华为请过来的,华为公司对于人才的重视在全球也是能够排上号的。

由于欧洲在互联网领域的缺席,加上美国在互联网行业的引领地位,所以谷歌的很多服务软件都被欧洲人所接受,其实不光是欧洲在全球范围内谷歌的产品已经在某些领域垄断性质的存在了,这种情况只有在中国是例外,因为中国国内几乎所有的互联网配套企业都存在,无论是谷歌还是别的美国企业对于中国无可奈何,而且中国是美国新型行业发展的最大竞争对手,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各个方面,美国都把中国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看待,而且现在的发展态势欧洲国家也有意联手中国对抗美国,有意欧洲本身没有什么企业对抗谷歌巨头,就拿垄断法来制约谷歌,别的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因为现在的欧洲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谷歌了。

谷歌通过开源的安卓系统成功把自己GMS全家桶推向了全球,其中最大的接受区域就是欧洲了,欧洲本身没有太多制约的办法,只能通过欧盟的一些规则来制约,由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因素,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出海还是存在一定的难点,在全球的范围内大家还是更加认可美国的巨头,所以每个巨头都有全球化的生态能力,而且这种统治力还是空前的基本山看不出被取代的可能性,现在不仅仅是欧洲在全球范围内都已经被美国的科技笼罩,谷歌的控制领域不仅仅是在欧洲,由于美国的实体清单,对于华为公司的打击也是非常巨大,逼迫华为公司推出自己的HMS服务体系,这种难度可想而知,相当于已经有人占据了绝对的山头然后给你制造难题看看你行不行,可见华为公司有多难。

不仅仅是欧洲了,全球都在使用美国的科技成果,中国也在充分的吸收美国的前沿科技,同时在积累的基础山不断创新出属于自己的产品,还存在差距的情况下还是要继续踏实学习,基础打牢固了自然就会拉近距离,是要追赶但更要脚踏实地切不可好高骛远,希望能帮到你。




我看很多人回答问题的时候都会把谷歌和百度比较一番。

我要说的是:别把两者放一起,因为这是对谷歌的侮辱!




谢谢您的问题。因为在欧洲,谷歌GMS已经渗透到很多人的工作生活中,成为必需品。

GMS的用户粘性。GMS实际是谷歌应用程序与平台API集合。GMS已深入渗透到用户和厂商两大群体。用户端,GMS的地图服务和搜索功能,老百姓每天都要用得到。在厂商端,大量的APP应用已经入驻,希望通过GMS平台推广。GMS服务在龙头效应,使其在海外普及度非常高,用户产生了粘性。过去,除了GMS和苹果,难以找到其他成熟的应用平台。谷歌通过GMS服务,加强监管能收取OEM费,所以会进一步加强GMS的地位,不容新对手超越。

对手难以超越。发展至今,谷歌GMS与苹果的APP Store已经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应用领域最大的两大生态系统,长期以来难有第三者,打破他们的垄断地位。三星和微软都曾尝试过,没有成功,因为用户的使用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改变成本。华为HMS的压力同样巨大。

华为HMS逆势而为。华为在逆境之中需要生存,必须面向海外推广其华为HMS生态服务体系。由于华为对安卓底层技术进行了大量的优化,HMS为开发者提供了全程的服务,使用户和应用开发者减少了改变成本,这才有机会吸引全球的开发者进驻。华为HMS与谷歌GMS、苹果AppStore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余承东“麒麟芯片+鸿蒙系统+华为HMS服务”的软硬件系统布局下,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感兴趣。很多海外用户视华为手机为高端产品,也会为其改变。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作为一个在德国留学四年的工科生,可以说,现在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谷歌了,如果说邮箱还有搜索,在欧洲还有一些其他的选择,比如说邮箱还可以使用微软outlook,搜索还有duckduckgo,那么谷歌地图真的已经是成了唯一可以使用的电子地图了。还有全球最大的视频平台油管,除了一些成人视频不能看以外,想看到基本上都能找到。

关键问题是谷歌生态已经建设完成,从搜索到邮箱盗到视频,再到云盘,一整套相互连接的服务已经无可替代,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安卓系统的普及更是加深了谷歌的地位,现在欧洲的主流手机里面完全没有谷歌应用的,应该就只有华为了。

而且其他的互联网服务基本上都有谷歌依赖,大部分的应用你都可以使用谷歌账户来注册,就像我们这边的使用QQ,或者是微信登录一样,如果你想更换的话,成本非常高。

说一个我的亲身经历,19年的时候,我本来在国内换了一部华为的手机Nova5i,当时已经对华为实施的制裁。但是我以为只要不是旗舰机就没有关系,结果来了德国以后,发现谷歌框架装不上去。谷歌应用商店也不能打开,感觉就特别不适应。尤其是一个网络银行APP,必须要使用谷歌应用商店才能下载,所以我被逼无奈换掉了这部手机(~_~;)。

其实有些欧洲人已经知道过分依赖谷歌不是很好,隐私安全的风险其实不小,而且谷歌在欧洲赚取了大量的利润,缴的税却不多。但是很无奈,现在在欧洲市场上还没有可以和谷歌完全竞争的互联网公司。对于个人来说,完全脱离谷歌的成本实在太高,所以我想大部分人就像我这样,一边对谷歌心存芥蒂,但是又不得不用。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欧洲没有互联网巨头,当前使用的主流产品均是谷歌家的。

1、欧洲没有互联网霸主

题主不妨细想一下,欧洲有全球出名的互联网公司吗?很显然,没有!一个都没有。欧洲看似是一个很发达的区域,但是在互联网这块却没有成长出一个有力的企业来。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核心在于欧洲国家太多了,这导致整个欧洲在互联网这块各自为政,而同时又由于各个国家的体量不大市场不大,再加上又有语言上的障碍(欧洲有28种语言),无法发展出能一统欧洲的大型互联网企业。

同时,互联网本身又是以美国为发源地,欧洲在这块产业发展上本身就落后,两者因素一相结合,欧洲自然也就没有能力发展出类似中国这样的互联网大企业。

在没有本土互联网企业的情况下,根本级不可能低于美国的谷歌。

2、欧美文化同源利好谷歌入驻欧洲

虽然欧洲各国有各自的语言,看似文化也跟割裂,但是从文化根源上来说,欧美本身就是一体的,欧洲人整体对美国的产品并不会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当欧洲没有自己的互联网企业时,你觉得欧洲人还能用什么?那不就是只能使用美国的产品嘛,而美国的互联网产品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谷歌自然是首选。

毕竟,当前谷歌旗下包括了一系列的产品,Gmail、Facebook、Youtube、Chrome、Google Map等等,而这些产品可以都是日常系列应用,有这种好用的全家桶,还有必要去选择其他产品吗?

此外,目前在手机领域除了iOS就是安卓,而安卓又是谷歌体系下的,只要你使用手机根本就无法避免谷歌全家桶,哪怕你不用也得用。

Lscssh科技官观点:

一句话总结就是欧洲人使用谷歌也是迫不得已,谁让欧洲没有自己的互联网霸主,除了美国谷歌的产品之外,他还有的选择吗?不要说让欧洲人使用我们中国的产品,基本上不现实,毕竟中西文化有别,很多设计体验并不符合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Lscssh科技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三星   欧洲人   华为   油管   欧洲   美国   中国   手机厂商   领域   感觉   用户   系统   手机   产品   科技   软件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