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还能创新吗?

感觉不能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大家好,我是80后奶爸讲故事。

我们首先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我家是京剧世家,我奶奶和我父亲以及我二叔,我奶奶算是京剧挺出名的。很可惜的是到了我这里基本上也就能听了,因为不感兴趣。随着年纪的增长,听过几个比较好听的京剧小段。也和我父亲聊过这个问题。最后探讨到为什么京剧如今落寞到这种程度,主要还是因为创新的问题。据说好像最近的改变就是“红灯记”了。也是因为没有新的戏,其次没有人敢改编或者新编,再加上京剧听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才导致这么个结果。

京剧还能创新吗?

其实能创新,需要很大的经历并且还有很大的“舆论”压力,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郭德纲办了一个《麒麟社》网上流传了一个过“白龙马”,那个就是一次改变和创新。但是这里的舆论压力就有了,小小的改变可以理解。大家不论是听个笑话还是什么,基本上都能知道明白还有知道这个是什么梗。那么如果真正的全部创新,难免会出现一些“舆论”,同时肯定还有不少人“看笑话”、“看热闹”等等。这个时候就问你。怎么办?郭德纲是否能顶得住这种压力。是否还会被曲协批评呢。而且会拿什么样的帽子给郭德纲扣上。

大家是否记得相声的是什么样子的,现如今京剧也差不多。但是京剧是国粹是否允许这么新编或者改编。

因此京剧的改编和新编的难度要比相声大。




京京剧是国粹!与影视小品等是不能同语的,创新有难度。




因我是一个戏迷,对国粹京剧特嗜好,没事就想喊二口,一听有京胡声,嗓子就发痒,只可惜现拉京胡的,唱京剧的很少了,又谁能去创作和创新呢,过去的老京剧艺朮家,都不知吃过多少苦,才有这派那派,现在的年青人又谁能去吃苦创新呢?现也没有像过去那样搞创作的了。自江青改创样板戏后,现没有一部受观众喜欢的京剧和剧夲,就拿好创作的歌曲都没有,现无论走到那个地方或城市,听到的京剧都是过去的,歌曲也都是过去的红歌。我想这问题是出在中央政府,如大力提倡,加大力度,领导重视,也像前几年多举办几次青少年京剧,京胡比赛,让人人都喜欢上京剧,咱们的国粹京剧还能弘扬下去,要不然这200多年京剧文化直要走向消失了。




奔流长水永无常态。世事也没有最差,只有更差;相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京剧和其它地方剧种,歌舞剧,芭蕾舞剧,话剧在建国初年冲上了一个高峰,创造了一波又一波高潮。喷子们嘲讽老一辈只有八个样板戏的同时,而今很多剧种却进了重症监护室需要抢救性发掘,更别说有大众喜欢哼唱的经典唱段。今天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如能秉持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思路,深入挖掘新时代新人新事,接入地气,一定会创造出一波又一波新高潮。




当年有个老旦演员王树芳,她创新用英语唱京剧,而且确实登台演唱过几次,但很快就消失了,至今也没有再露面,《茶馆》里庞太监有句台词:谁改祖宗的家法谁就得掉脑袋。京剧已经几百年了,现在走入衰退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能够把老祖宗留下的精华捡起来,传承下来,展现给观众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项任务的难度相当大,绝对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做到的,就更不要提什么改革创新了。




能!必须能[赞][赞][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京剧   新人新事   老旦   麒麟   京胡   样板戏   剧种   国粹   大众   新编   舆论   相声   难度   压力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