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热议芯片,那么邓中翰院士主导的中星微属于什么水平?

感谢您的阅读!

我还记得曾经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在清华大学CIDEG主办的学术年会上表示,“不惜一切代价发展芯片产业”是有风险的。

可见芯片研究,从来没有完全得到一些人的认同,甚至很多人认为国内的芯片研究,好些人表示永远难以发展。

就像我们知道在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刚刚宣布一项新计划,将修改出口管制规定,限制使用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外国公司,再向华为或海思等关联公司供应部分芯片。


我们的芯片制造再一次受到了影响,这种重创是一些用“特殊意图”来牵制我国芯片发展。其实,我国芯片领域也不仅仅是华为一家,比如中星微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

1.这是一家有众多硅谷博士组成的,承担着“星光中国芯工程”,并且致力于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开发、设计和产业化的公司。

2.突出的是产品销售已经覆盖16个国家和地区,索尼、三星、惠普等等都是它的客户。

3.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电子上市,并且还连续突破七大核心技术,申请了千余项国际和国内专利,让我们告别了无芯时代。

其实,邓中翰院士领导的中星微确实表现相当出色了,虽然说在中星微上,我们可能并没有见到手机芯片,当然如果在多媒体领域,我国第一枚多媒体芯片就是中星微发明的,称为“星光一号”。

后来,中星微的多媒体芯片“星光一号”成功在全球市场中打开,曾经被广泛的运用于智能手机摄像头,不过退市后的中星微似乎低调很多,目前在AI芯片和安防芯片上,中星微很是出色,这更是说明了,我们在美国的一些压力下,不用妄自菲薄,芯片会成就大业。

其实,芯片领域我们一直在砥砺前行,虽然美国在卡脖子,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美国虽然在这一次对华为进行了非常大的限制。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会打破芯片技术的束缚,真正的实现芯片自主。




中星微才是国内微电子真正的技术领先且在基础理论、核心技术走在最前沿的企业,国内地位举足轻重,中国芯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要靠中星微这样的企业!




他那“芯片”真的不是什么真芯片。当时国内没人懂,只要说到“芯片”就以为是什么高科技的。他那个工艺太简单,比DSP不知道要简单多少多少。手机里的核心芯片就是DSP.




就没见什么实用的产品,还工程院院士呢,骗国家补贴!




通用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在复杂程度和工艺上区别很大,前者远比后者门槛高。常说的CPU/GPU都是通用芯片,安防芯片、协议转换器芯片、温度传感器芯片、马达驱动芯片、汽车大灯调节器芯片、汽车雨刷器芯片、胎压芯片…这些都是ASIC,ASIC的种类就非常多非常杂了,国内早在90年代初就有机构在做ASIC了,而且做得还不错,早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和家电领域,中星微也是做ASIC的,邓中翰挺会运作,名利双收。




属于不适应市场没落型




这个应该是比较烂芯片!




现在应该是中下水平,其实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早期是靠机会,天天说做并行计算,做标准,其实还是靠关系




谢谢各位的回答,又懂了许多。




客观的说,中芯微应该是有机会做大的。应该是邓院士的战略选择问题。在早期摄像头芯片挣到钱后,如果纯粹是一家没有政府经费支持的企业,你会怎么做?首先是活下去,然后壮大。高端的学不来,低端的不屑做。中芯微当时是最有希望,向山寨手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当时联发科还不知道在哪里。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利于做这个选择。如果这样做,不仅可以快速壮大,还可以聚集业内顶级人才,再加上政府助攻,没准现在可以和台积电一姣高下。邓院士选了另外一条路,我看过一个专访,大意是中芯微贵为国家队,应该走高端芯片路线,言下之意如何?大家想。三十多岁评上院士真的不知道是否对年轻人是好事情?高处不胜寒,不允许失败呀,策略太保守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三星   院士   芯片   华为   微电子   美国   集成电路   主导   星光   水平   领域   多媒体   我国   科学   国内   技术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