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如果采用人海战术、集团式冲锋还有用吗?

我又要说实话了:现在很多人还停留在打冲锋、面对面“拼刺刀”的旧式思维之中。其实现代战争中采用人海战术、集团式的冲锋根本就没啥用了。有时候估计无异于自杀的状态了,没办法,现代战争真的不是靠人堆起来的。

我认为关于战争,大家一定要有现代化的思维。现在还搞大规模的冲锋、大规模的捉对厮杀这种作战模式,一定会被时代无情地淘汰的。

我这样说的话,肯定有很多人会反对我,甚至提出很多具体的战例来驳斥我。具体的例子一举一大把,例如:抗日战争、苏联的卫国战争以及二战以后的很多战争,很多战争都是靠人数取胜的。

于是乎,很多人认为只要坚持战斗、坚持用人去硬拼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可是大家忘记了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现代战争的形式和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再用过去的老思维、老套路来打仗的话已经不行了,如今都是现代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模式了。

为了加深大家对现代化战争的理解以及对未来战争的认识,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现代战争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呢?为什么说,现在还靠人海战术已经完全打不赢现代化战争了呢?

其实从海湾战争开始,人海战术已经完全失效了

说起战争形式的变化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冷兵器时代,也就是面对面厮杀的时候;二是,热兵器时代,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冲锋、人海战术的时代;

第三个就是:现代化的信息战时代了,这种战争形态下,往往就会出现“零接触”的战争形式了。说白了就是,你还没有发现敌人或者还没有反击——你已经被敌人打败了。

为了进一步加深大家对现代化战争的理解,我来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吧:

当年的海湾战争就是现代化战争的教科书

1990年以前几乎所有的战争基本还是靠人取胜的,例如:二战、越南战争等等。可是1990年——1991年的海湾战争彻底地改变了这一切……

1990年萨达姆靠着机械化的装备以及兵力的巨大优势——几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科威特。老萨以为自己很厉害、很勇猛,立即对外宣布:科威特从此变成了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了。

其实我们还是要感谢萨达姆的,因为没有萨达姆的嚣战,我们也许并不知道:现代化战争还可以这样打。

其实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一开始,联合国以及美国都对萨达姆发出了警告,要求其无条件的撤军。老萨给出的答复也很简单:就是不撤,因为老萨的手中“有牌可打”。

当年伊拉克有正规军120万人以上,有4280辆坦克,2800门火炮,装甲运输车2800辆,其中有大量的苏制T72坦克,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坦克。另共有飞机1300余架,包括米格21、米格25飞机、米格29飞机、幻影Fl飞机就有100架以上。

以上就是老萨引以为傲的资本,说实话:萨达姆也没有什么错,毕竟手里有“真家伙”。大家闭着眼睛回忆一下:1990年的我们除了核武器比伊拉克强大以外,常规武器也许和伊拉克也差不多。

随后爆发的海湾战争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了——伊拉克的这些所谓的现代化武器以及百万大军,多国部队只用了一个多月就让其“灰飞烟灭”了。

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伊拉克军队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而美军几乎是“毫发无伤"的状态。

开战以后,美军仅仅阵亡148人,战斗受伤458人,非战斗死亡138人,非战斗受伤2978人,就打垮了伊拉克百万大军。大家要记住,美军绝大部分的伤亡都是自己造成的,伊拉克军队实际上没有打死几个美军。

反观伊拉克这边就惨了:伊拉克大军伤亡人数大约10万人(其中2万人直接死亡),8.6万人被俘,损失飞机324架,坦克3847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舰艇143艘,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

什么是现代化条件下的高科技战争呢?海湾战争中美军就是现代化军队,伊拉克军队也只有被“降维打击”的份了。没办法,现代化战争就是如此的直接、如此的残酷、如此的让人匪夷所思。

其实从海湾战争以后,几乎所有战争的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了,例如:当年的科索沃战争就是完全靠空袭来迫使对方投降了;往后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同样是先空袭、电子战,最后才派出的地面部队的。

为什么现代化战争靠人海战术、集体冲锋已经无法取胜了呢?

前面已经跟大家介绍了现代化战争的威力和具体情况了。我来简单地分析一下:为什么现代化战争已经对人海战术、集体冲锋免疫了呢?

1、现代战争基本都用的是高科技装备了,例如:巡航导弹、隐形战机、无人机等等。在这样先进的装备面前,人海战术、集体冲锋无异于送死的节奏了,你还没有发现敌人的情况下,你已经被炸成了“一缕青烟”了。

2、现代化战争基本上在前期都是零接触的战争,先电子战、后空袭、最后才是地面进攻。一般在前两个阶段基本就解决问题了,哪有给你人海战术、集体冲锋的机会。

3、往后武器装备的发展都朝着无人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迈进了。试想有一天,你面对的敌人都是无人机、机器战士的话,你搞人海战术、集体冲锋有啥意义。

其实理由还有很多、很多,我也没有必要再说那么多了,懂的人、愿意承认的人自然是懂得。可是那些不愿意面对现实的人,也许还会用各种理由反驳我的,但是事实胜于雄辩,现实会说明一切问题的。

最后我只想说一句话,真正的落后不是武器的落后、经济的落后,而是思想的落后、模式的落后、观念的落后……




在国内网络上,所谓的“人海战术”长期以来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用于贬低和诋毁我军的惯用伎俩。按照他们的说法,我军在国内战争和半岛战争中,都是依靠不计伤亡、不惜人命的人海战术来达到自己的作战目的。GMD军队和美军在“毙敌上百万”之后,扣机枪扳机扣到手软,由于不忍心多造杀孽,才不得不胜利转进,一个退到了海峡对岸,一个退到了三八线以南。这样的奇谈怪论流毒甚广,迷惑了不少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所以很有必要以正视听。

在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初期,人海战术的确不失为一种克敌制胜的有效途径,毕竟对手的火力输出相对有限,冷兵器就不提了,早期的火枪火炮射速太慢、射程太近,难以抵挡密集人海的集团式冲锋,这也算得上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原始的饱和攻击战术。然而随着连射火器的发明和普及(比如机枪、速射炮),就好比军舰的宙斯盾系统一样,成为克制人海战术(饱和攻击)的不二利器。不管是徒步冲锋的步兵还是铁蹄滚滚的骑兵,在集火弹幕面前统统人挡灭人、佛挡灭佛。

人海战术最恐怖的噩梦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战场上交战双方动辄出动百万规模的兵力激烈厮杀。其实最早进入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国家才是人海战术的真正顶级玩家,原因很简单:只有具备了近代化的运输工具和后勤保障体系,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高效调动兵力实施人海战术。同时期的中国尽管人口远远多于欧洲列强,但是身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根本没有跟人家玩人海战术的资格,纸面上的兵力跟单位时间实际投入战场的兵力完全是两码事。

这个时期重机枪、铁丝网、战壕成为收割生命的最快捷方式,例如在索姆河战役中仅仅一天的时间,英军的集团式冲锋在德军的重机枪阵地面前就伤亡了6万人,彻底宣告了人海战术的终结。二战时期军事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使得人类战争的形态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空中打击+装甲集群的空地一体化作战成为陆战主宰,轻装步兵的人海战术更加边缘化了。太平洋战场日军绝望无助的万岁冲锋,除了留下残缺不全的成片尸首以外,对于战局的走向没有起到丝毫作用。

如果现在还有人会相信,我军是依靠人海战术来屡屡战胜拥有优势装备、优势火力甚至优势兵力的对手的,那么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坏,那就只能自我反思下了。至于现代化战争就更不用多说,在这个远程精确制导打击大行其道的时代,被发现就意味着被摧毁。还有人想玩人海战术?生怕对手不知道你的这么一大群人在什么具体位置吗?一堆集束炸弹或者燃料空气炸弹从天而降,就算有再多的人也只有瞬间灰飞烟灭的下场。肉弹扛不住炸弹,人海挡不住火海。珍惜生命,远离人海战术才是王道。

作者:刻雨无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上图是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的意淫图。


早在重机枪发明的19世纪,人海战术被宣布结束了。

在当年的津巴布韦,50名英国殖民地警察用4挺重机枪,打死3000名拿着冷兵器和火枪的非洲祖鲁武士,自己毫发无伤。

剩余的2000多名祖鲁武士,逃离现场。

而在重机枪发明之前,祖鲁武士曾经全歼一支1700人的英军。

当时英军步枪火力有限,不能对祖鲁武士造成短促的毁灭性打击。

如果说祖鲁武士都是步兵,骑兵又是怎么样呢?

稍后在埃及和苏丹,英国人和阿拉伯人的骑兵交手。

2万苏丹迈赫迪骑兵,向英军的重机枪和炮兵阵地冲锋。

在英军机枪和火炮的打击下,迈赫迪军短时间内伤亡高达1万5000人。

由于伤亡太大,迈赫迪骑兵军心大乱,溃不成军,苏丹随后被英国占领控制。

同样的事情,也出现在一战中。

著名的索姆河战役,经过7天炮火准备,英军和法军以人数优势,对德军阵地发动猛攻。

然而,他们很快落入德军重机枪火网中。

尤其英军以大无畏的精神,采用密集队形人海冲锋,被重机枪一排排扫到。

一天之内,英军近6万人伤亡。

当时英国媒体这么报道:战役第一天,英军以57470人伤亡的代价推进了仅仅3英里,这是英国陆军史上最为血腥的一天。

以上这些战例并不稀奇。

早在一战之前,德军就曾经做过实验,使用2挺重机枪对几百米阵地前设置的50个气球进行交叉射击。短短15分钟内,气球被击破了49个。

大家想想,气球才多大。如果连气球都被击破,更别说一个个人了。

二战中,人海战术就很少见了,因为军队的火力更强大。

除了重机枪以外,大量的轻机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甚至自动步枪大量装备部队。

由于防御火力投射量极大,人海战术除了活靶子以外,不会有其他结果。

各国的步兵战术都严禁以营连规模的人海冲锋。这种打法徒增伤亡,没有什么战果。

一个步兵班要分为2到3个作战小组,互相掩护进攻或者防御。

不过,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也曾搞过人海战术,但也不是传统意义的人挨着人去冲锋,而是士兵相隔至少10到15米反复冲击德军阵地,以减少伤亡。

可惜,在没有足够重武器的掩护下,冲锋苏军士兵伤亡巨大,进展很小。

当时苏军士兵在斯大林格勒,平均只能活24个小时,军官只能活3天。

到了现代,人海战术就更无法奏效了。

今天的火力强度,已经不是以往都能相比的。

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中,美军一次高强度空袭,相当于以往发射了数万发炮弹。

在空袭火力覆盖区域,即便有千军万马也难以幸存。




完全没用,

我下连队的时候就已经明确规定了,禁止连规模的密集冲击。

哪怕是我们一个班,也是分3个小组,在一个百米宽的正面进行交叉掩护下的前攻。

究其原因,就是自动武器带来的变化。

集团冲锋就是一片片麦子




现在人的成本大涨百万倍, 本来人海只是消耗敌人的弹药,是一种完全不人道的魔鬼行为,与战术没沾上边。 用生命去堆填的所谓胜利,根本就是罪恶!哪个孩子,丈夫生下来是为了去挡子弹的?




我个人认为无用,现代战争是运用高科技,高智能及网络信息等作战,全程用小时计算。




人海战术在冷兵器时代很有作用,用人多打人少,百战百胜。

但是,在现代兵器下,人海战术基本就是把一大群人送去被屠杀。因为一挺机关枪的屠杀能力是恐怖的。一个集群的火炮射击就能造成一片火海,在这片火海中,任何的肉体都会被炮火分解。

一架大型的轰炸机,几十吨炸弹的投放的恐怖程度可想而知。

人海战术已经过时了,不能用于今天的科技战争。

今天的战争是空,天,地,用现代化兵器的屠杀。

而掌握,制太空权,制天空权,陆军占领关隘,与制高点,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卫星,没有高空侦查飞机,对方的情况是黑暗的,是伸手不见五指的。

而有了制太空权,制天空权,对方的战场就会变得清淅可见,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就可以指哪打哪,把对方打得无处躲藏,溃不成军。

比如,今天实施人海战术,把一大群人布满山头,山沟,对方的空军,炮兵就会来一个火力全复盖,炸成一片焦土。还有生命存活吗?

如果不用人海战术,用分散战术,小股多点,游击于敌人的军火库,弹药库,燃油库,指挥部,兵营,采取打了就走的战术,这样战术的效果比人海战术效果更佳。

人类的战争也在不断的更新,如果还固守陈旧古代的战术中,是进入不了当今的军事竞争范畴的。




从冷战时期美俄用苏25、A10攻击机携集束炸弹对兵步装甲集团洗地,弹啸过后仅剩大火与浓烟,除了余音绕梁、装甲四散成零件、人已消失不见;一枚空气燃烧弹只要找到地道、山洞入口精准投放,瞬间空气抽干、任你多少步兵也得来世再见;同样任凭你人海战术、集团冲锋声势震天,对手悬空扔此弹,“瞬时安静”并非奇迹出现,这就是现代战争。

自远古到二战,人海战术、集团冲锋是最能撼人心的、也是取胜必备的大场面。人海战术、集团冲锋完美诠释了弱势方人性在“量”亦为士气面前的的最脆弱一面:崩溃!心态崩溃自然战败。

但21世纪,随科技进步,战争拚科技,科技实力才是战力已非幻想。二战到90年代,豹11A6坦克、T90、MlA1这些坦克出现在哪国军队里,就是强国的标志(装备先进),足以对对手形成心理威慑。若伴随步兵冲锋,绝对震憾。然随坦克致命缺陷“顶部装甲薄弱”容易被掀顶,而无人机专干掀顶活,又出现了最先进的豹ll、M|Al被掀顶拆件,神话破灭的现实。

近其高家索的阿亚战争,开战一天,700人死亡,这是双方远火的功劳。仅仅72小时战争,F16、苏25、S300防空导弹、远火、大规模无人机突袭,尤其无人机的精确斩首(挨个点名坦克)、空中锁定亚方兵员运输车一击致命、无一生还、亚方一坦克刚停稳,周边士兵刚围上来,一枚空地导弹发射,轰响浓烟大火中,20多名士兵与坦克共殒暴!

海湾战争也可说是现代战争始祖,伊拉克就上演了坦克集群与步乒的步坦协同大作战,然美军及英法仅用A10、FI5、幻影、狂风携高爆集束炸弹几轮空袭,伊军未看到对手使被打瘫!不是伊拉克军队战力弱,而是落伍的步兵集群冲锋败给了高科技!

现代战争打金钱,当有人战机的昂贵与大损耗让大国也难承受时,廉价的查打一体武装无人战争模式又开启,尤其中美的无人机集群大作战理念已实现。加上空中预警、卫星的情报共享加持,弱势方无论多大规模的人海战术冲锋,除了徒劳的送死外,已被时代淘汰!




现代战争岂能再像冷兵器时代那样凭人海战术,集团式冲锋来夺取胜利?

机枪与火炮的应用早已给步兵带来可怕的致命伤,而坦克,装甲车更给步兵带来巨大创伤。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二战中展现明显。

飞机的参战让步兵成为被屠杀的群羊,现代战争精确制导武器似乎缓解这一危险。以前凝固汽油弹给步兵带来的是巨大死亡代价。所以说现代战争残酷无情,如果再采用传统人海战术无异于送死!

过去电影里指挥官一挥盒子枪喊一嗓子“冲哇"!士兵们便站起来冲锋的时代早已过去。信息化时代的无人机喵准目标正是指挥所里的官长,头目。擒贼先擒王,清除了头目,群龙无首,不战自溃。死亡代价降下来了,而战斗很快便结束,胜负不言自明。

古时排阵,列队,冲锋陷阵那种情况在未来战争中基本失灵,今天一旦开战全是空军,海军与现代机械化和导弹天下。哪还会再有“人海战术"与集团冲锋?

2020.9.22.作于山西太原




除非指挥员是酒囊饭袋,否则谁也不会采取这种传统老掉牙式的战略战术了!因为当今社会己进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为适应打赢现代化战争需要,各国军队的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也在不断增强,部队的编制体制也在不断优化调整,与之相适应的军队战略战术思想也在随着战争形态变化而转变,传统的人海战术和集团式冲锋,己远远不能适应打赢现代战争的新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人海战术   海湾战争   祖鲁   重机枪   伊拉克   无人机   集团   冷兵器   步兵   火力   伤亡   英军   坦克   战争   时代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