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产妇生产,顺产,已经能看见小孩子头了,医生一直等一直等,这符合操作规程吗?

作为一名老产房,对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这种看似反常的举动,实际上是正常的产程临床表现。   

我们都知道,产妇分娩分为三个产程。第一个产程,是宫颈的扩张期,从间歇5-6分钟的规律性宫缩开始,到子宫颈口开全。初产妇大约需要11-12小时,经产妇大约需要6-8小时。   

第二产程呢,也就是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大约需要1-2小时,经产妇一般数分钟即可完成,但也有长达1小时的。

在这个产程中,产妇的宫口开全后,胎膜大多已经破裂了,这个时候,宫缩会比以前增强,每次持续的时间呢,1分钟或者更长,随着宫缩和产妇的使劲儿,胎头会缓慢的下降,到了最后关头,胎头在宫缩时出现在了阴道口,在宫缩间歇期,胎头又会回缩到阴道内,这在临床上称之为胎头拨露。

再过一段时间后,宫缩间歇期,胎头露出阴道口,并且不再回缩,称之为胎头着冠。

胎头着冠后,可不是万事大吉了,胎儿完全的娩出,还需要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在胎头着冠后,1至2个宫缩的时间内,宝宝才会全部娩出,有时也会花更长的时间。

胎头娩出后,接着会出现胎头复位及外转旋,随后胎儿前肩和后肩相继娩出,胎儿才算完全分娩出来。

第三产程呢,是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娩出,大约需要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从上面这些不同产程,不同的胎儿娩出阶段看出,胎头娩出,并不是说胎儿立刻就出来了,还得耐心的等待一会儿呢。

99.9%孕产妇都关注的小红姐,一键关注,即刻了解怀孕宝典、分娩攻略,安全顺产分分钟。




大力医生这里要告诉你,顺产过程中,并不是看到小孩头了小孩就能很快的分娩咯,为什么要一直等一直等呢?先给您展示一张图片吧!

第一个图片展示的是分娩过程中,我们医生比较专业的称为“胎头拨露”,这个过程中呢,有宫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胎儿的头部,而宫缩间歇,胎儿的头又缩回阴道内,当然胎头漏出的部分会随着产程的进展不断增大。

第二个图展示的是分娩过程中,我们医生称为“胎头着冠”的时期,这个时候胎儿头部双顶径(也就是说胎儿头部比较宽的一个骨径线)已经越过骨盆出口,这个时候胎头在宫缩间歇期不会缩回阴道内了。

第三个图展示的是胎头娩出的过程,只要胎头娩出,那胎儿正常情况一下都能顺利娩出了。

这三个过程都是能看到胎儿头部的。

那为什么要一直等一直等呢?看了上边几张图很多人还是很疑惑。

从“胎头拨露”到“胎头着冠”这个过程,如果用力过于猛烈,产程过于快,由于阴道还未充分扩张,阴道和会阴特别容易发生严重的撕裂伤,导致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而且裂伤较为难以缝合,尤其是对于初产妇,这个问题相当严重,一定要听医生的跟着医生的节奏来慢慢生,十个月都忍过了,也没必要着急于一时。不过,确实很痛!

而且还由于产道未充分扩张,胎儿头部受到挤压力更为强,更容易发生头皮下血肿,挤压伤甚至颅内伤!

对于经产妇可能会好些!

所以,大家明白了为什么要等了吧!

大力医生祝各位好!




谢邀!

请问,产妇生产,顺产,已经能看见小孩子头了,医生一直等一直等,这符合操作规程吗?

这完全符合产程规律和临床指南。

而且,这才是原本应有操作规程。

要知道,人类生孩子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自然的生理过程,自然的生理过程。

正常的分娩就是头位,就是头在前面开路——婴儿头的横径是身体所有部位最大,而且是相对最“硬的”,生产过程就是要依靠头部在子宫阵阵收缩带来的动力作用下慢慢把产道更研磨开。

这样,在长达十几个小时(初产)产道慢慢扩张,可以最大限度保护产道及周围组织不受损伤。

只要不出现诸如婴儿窘迫、大出血等异常情况,生孩子应该让这个自然产程自然而然进行。

相反,现在临床上,由于助产人员配置不足,医患双方都“急于求成”,动辄使用催产素和器械助产,反而增大了母婴伤害的风险。

当然,自然产程的基础是在严密观察监视下,一旦出现异常,可以及时进行医学干预——包括剖腹产在内的分娩过程的医学干避免了大量的母婴伤害和死亡,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进步之一。




你好,你有这样的疑惑很能理解,胎儿头都看到了,产妇那么痛苦,为什么不早点让胎儿娩出呢?是不是医生不给力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其实不然,听我解释给你听。

自然分娩时,从规律腹痛到宫口开全为第一产程,胎儿娩出是第二产程,胎盘娩出是第三产程。你的疑惑出现在第二产程。

此时宫口已经开全,胎膜已破,胎头也下降到阴道,随着宫缩的进一步加强,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宫缩间歇时又缩回到阴道内,这在产科称为胎头拨露。随着产程的进展,胎头在宫缩期不再回缩,这时称为胎头着冠。这时还没到胎儿娩出的最佳时期,在宫缩来临,胎头看似要出来的时候,医生会用手轻轻的阻挡他,此时是为了让产道进一步扩张,协助胎头完成好内旋转的动作,让胎头以正确的姿势顺利地娩出。胎头娩出不是直线下降的,而是需要完成衔接、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及胎儿娩出这一系列动作,下降贯穿其中,是不是可以跟跳水运动员的动作媲美呢!





看到这里,对医生的等待应该有所了解吧。如果还有疑惑,欢迎评论留言,我会及时解答。




你好,分娩过程分为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又称宮口扩张期,是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全,扩张达10厘米为止,这一过程对于初产妇来说一般需要11--12小时左右,经产妇6--8小时左右。

第二产程又称作胎儿娩出期,是从宫颈口开全到胎儿娩出为止,初产妇一般需要1--2小时左右,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但也有长达1小时。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是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需要5—15 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女性在分娩的时候,如果已经可以看到孩子的头顶,代表宫口已经完全打开了,一般在10分钟到25分钟左右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小时。胎儿就可以正常的生下来了。

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医生和助产师会陪在产妇身边等,一般不需要动手,指导产妇正确用力,避免用力过猛,如果胎头娩出过快,有可能会造成会阴撕裂。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导读:对于产妇来说,顺产分娩可谓是“在鬼门关走一趟”也不为过,而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遇到一位有经验的接生医生,妈妈的分娩也会轻松很多。但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医生在接生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看起来非常“反常”的行为。

于是有人就会对医生的行为感到疑惑,产妇顺产已经到了胎儿分娩的过程,并且已经能看见小孩子的头部了,但医生却没有任何行动一直等一直等,请问这样是符合操作规程的吗?医生这样做,是不是在拖延产妇的分娩时间?

首先,作为产妇自己亦或者是家属,不管我们在分娩期间对医生的操作有任何疑问,首先还是要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不要有那么多的阴谋论。每一位医生都会切实地对自己的病人负责,没有医生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是奔着谋杀病患去的。

而对于产妇分娩这件事情,也许我们对大体的宫缩阵痛开宫口、胎儿娩出以及胎盘娩出这三大产程有所了解。然而在胎儿娩出这一过程中,也会有着非常多的细节步骤,想要将胎儿安全的产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胎儿会经历头—肩—躯干相继娩出的过程。

在胎儿头部娩出的过程中,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许会看到胎儿的头部已经随着宫缩的挤压露出来了,然而随着宫缩的间息又会自己缩回去,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胎头拨露”。这时候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胎头娩出,还需要继续等一段时间。

只有当胎儿的头部完全露出产妇的阴道口,并且不会随着宫缩进展而往回缩,才算是完全的胎头娩出,我们将此称之为“胎头着冠”。胎儿头部出来之后,就会慢慢地旋转调整自己的身体,将自己的肩部前后挤出,顺利出生。

在胎儿娩出的整个过程中,作为妇产科医生,在整个接生的过程中都是有专门的一套规范操作的流程的,医生在见到胎儿头部显漏之后,也是需要依照规范操作。整个的顺产分娩中,如果不是异常的突发情况,医生通常只负责观察和指导产妇如何用力,控制节奏。

所以说,顺产分娩更多的是产妇自主分娩的过程,需要靠妈妈和宝宝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妇产医生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控和指导顺产分娩的节奏的。并不是等胎儿的头部出来之后就抓紧机会将胎儿生拉硬扯出来,这样会很容易损伤到宝宝。

而在顺产的过程中,产妇的产道也是需要有一个扩张适应的过程,如果胎头娩出过快,很容易会出现私处撕裂的情况发生。因此,顺产分娩虽然艰辛且急迫,但我们也需要遵循自然分娩的规则,以免错误的操作影响到损伤到胎儿和产妇。

作为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听从医生的指挥,不要仅仅凭靠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来进行。在分娩的过程中,保留体力和配合好胎儿的娩出节奏用力,是顺利分娩的关键,而对此医生们就会根据实时情况给予指导。

即使是有疑惑也应该先依照医生的指挥来进行,不能按自己的常规认知来误判医生们的操作。很多原本顺产的产妇到最后却因为体力消耗太多而难产,就是在早期过分用力,没能配合好医生的指挥节奏,导致后期体力不足,无法支撑整个顺产的分娩产程。

重要提示:在产妇胎儿娩出这一产程里,还会有不同的步骤细分,而分娩过程中基本都是产妇的自主分娩,医生只做从旁的操作指挥,控制好孕妇的分娩节奏和用力时机。胎儿头部娩出会经历胎头拔露到着冠的过程,时间需要控制好,太快容易造成阴道撕裂的问题。

今日话题:各位顺产的宝妈们,你在生孩子的时候一共经历了多长的时间?欢迎留言讨论。




我生的时候也这样,那时候头出来了,医生说脐带绕颈一周让我等一下不要用力然后剪脐带,脐带剪断让我慢慢用力说宝宝肩膀宽慢慢来,后来生完在缝的时候那个医生说宝宝肩膀宽一下子太用力出来没有侧切撕裂的程度会很严重。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还是要看你生的时候是个什么情况。




这是自然现象,瓜熟蒂落,符合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产妇   经产妇   初产妇   孩子头   产道   医生   胎盘   胎儿   头部   操作规程   疑惑   用力   节奏   过程   自然   小时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