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怎么养老?他们的收入来源是什么?

我的父母亲七十多岁的高龄了,一直生活在农村,跟我弟弟一家生活在一起。

家里一共有8亩稻田。之前一直全部由父亲打理,每年能收入可能8千斤稻谷?这么多的稻谷全家人肯定是吃不完的,爸爸每年都要卖掉一些给左右那些不种田的邻居们,以此换一些钱。我曾经问父亲,种这8亩稻田能盈利多少?父亲说,刨去成本,其实没有太大的意思,最起码家里不用花钱买米了,还能落下不多的几个零花钱。自己年纪大了,别的也干不了了。只能说尽量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今年,父亲已经没有种那么多稻田了,他今年才种4亩,他说自己干不动了,明年他说还要减少一半,种两亩得了,太累了。也是,我的父亲都78岁了。弟弟妹妹都不让他干,可是他不听,他说,我只要还能干得动,我就必须干,一个老农民,不种地干什么?

父亲除了种这些稻田,家里的菜地也是他负责。我的父亲跟别人不一样,人家种菜都把菜地打理得整整齐齐。而我父亲,是粗枝大叶的糊弄上,菜地里草常常也长的很茂盛。不过奇怪的是那也不妨碍他的瓜果蔬菜正常生长,他总要等到那些草有点高了,才去拔下来喂猪。

母亲一直都在家里料理家务。洗衣服做饭扫地,再喂些鸡鸭。农忙的时候,也会跟父亲一起去稻田里面帮帮忙,去菜地里忙。

而我的弟弟弟妹,虽然也是农民生活在农村,却不会种稻田。弟弟一直在家养猪,倒腾猪,干得年头久了,经验丰富,效益也还可以。他们一直以来都跟我的父母亲生活在一起,虽然生活中难免有些小的摩擦,却也是其乐融融。

大约是三年前吧,我问过母亲,政府每年能给你们二老发放多少养老补贴?妈妈说,过年的时候爸爸去取了,他俩加一起5000块钱,这是一年的,他们每年去取一次。妈妈说感谢党,还能给我们老年人发钱,你奶奶活着的时候,可没有钱领。

由于弟弟挺出色能干,爸爸妈妈在农村生活得特别好。他们不用去发愁钱跟养老的事,有个三病两痛弟弟就给他们掏钱了,家里的一切开销也全是弟弟在出。政府每年给父母发的那些钱,他俩都存了起来,用不着。他们说是留着万一自己生什么大病或者死了就把这钱给弟弟,让他处理。

我的父母亲曾经来过我家住了20多天。他们对我的公公婆婆深表同情,城里的老人也太难过了,一天天地关在家里,再不济上小区散散步,太郁闷了,有退休金也没法过,不舒服,憋屈。我们是宁肯呆在农村,农村可舒服多了。而我的公婆则不以为然,他们觉得有退休金好,城里好,生活更方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希望大家伙都像我的父母公婆这样,不羡慕别人,热爱自己的生活就好。




谢谢邀请!

作为农村人老人要感谢题主对农村老人的关心。

其实网上有许多网友把农村老人养老拿来说事,说他(她)们没养老金,六七岁还下地劳动,认为政府做的不公平,明为农村老人说话,实是对政府增加压力提意见,要求政府要城里退休人员增发养老金。

为此,笔者对题主的提问说说自已的看法!

1,要想了解农村老人现在如何养老,建议题主到农村看一看,走一走,只有亲眼所见才是最真实的。

2,据笔者所知,目前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好时期,甚至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人相比都好之百倍,以我母亲为例!我们兄弟三人赡养一个老母亲,(时间上世纪6O年代未70年代初)她的生活费用如下!

1,稻谷6O0斤,莱籽油12斤,猪肉15斤,黄豆15斤,现金6o元,这是硬指标三人分摊,其它三人各表心意。这样的生活水准在我们大队,大多数老人达不到这个小平,许多老人都羡慕我母亲福气好,儿子有孝心。

今天回想起很伤心,本地老人每月139元,全年共计1648元,虽说不算多,按现在的物价买这些东西足足有余,兄弟三人的赡养费还没有政府给的多,从这一点现在农村老人养老比过去老人幸福的多。

2,网上常有人把农民养老金与退休人员相比较,国家发给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也是有依据並非白给的,人与人是没有可比性,城市退休人员的工作普通农民能胜任下来吗?

人要有自知自明,自已有多少点金,木,水火土自已心中有数,任何时代都是能者生活得要好一些,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现举例说明!本地一位干部有二个儿子,当然都要兄弟俩上学读书出人头地,其中有一个儿子死活不愿读书,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到生产队劳动,他说劳一点也不累,现在兄弟俩老大退休每月五六千元,而他每月还是一百多元,他说,不后悔,凭能力吃饭,

3,不排除农村老人有少数家庭由于家运不好,或其它原因生活不如意,这种情况在任何时代都避免不了的。

但是在真正困难的老人都纳入五保,低保和贫困户由国家财政拨款给予赡养。

4,现在农村老人的生活来源,根据本地老人的情况大致如下!

政府生活补贴和高龄补贴,

承包地收入或转让费,大多数老人留有看家本,(养老本)大多数老人身体硬朗还能劳动,不足部份由子女分摊,根据本地者基本上无需子女出钱,出点力气就可以了?




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只要身体稍微还能支撑的自己都还在种地种菜、养鸡养鸭呢,这就是他们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啊!生在农村,一辈子在土里刨食,除了向土地要口粮,还能有什么来钱的法子?靠着勤劳的双手和自己的省吃俭用,勉强度日罢了。

身体健康,具备劳动能力时,虽然在田地里操作比较辛苦,但还能自食其力,有吃有喝,不用看人脸色,过得也就还说得过去。可是,一旦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生病了,那么,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可就过得凄惨无比了。

我们村有个老头,因为心脏不好,67岁就不能干农活了,而老太太又因为胃癌去世了,他一个人,只能跟着两个儿子家生活,也就是两个儿子家轮流吃饭,一家吃一个月。大儿媳比较善良,对待老人还是很孝顺的,除去抢收抢种的农忙时节(这个时候,他们自己都顾不上吃饭,更不要说老头了),其余时候,一日三餐还是很准时的,每顿饭都会炒个菜、做个汤,不说丰盛吧,至少能吃上汤汤水水的热乎饭,老头吃得还比较滋润。二儿媳妇呢,人也不坏,但大大咧咧的,并且,热衷于挣钱,经常在外面打零工,极少在家里,天天早出晚归的,所以,一日三餐就没法保证了。老头儿摊上吃她家饭时,她就早上扔给老头几个干馒头、一碗咸菜,这就是一天的三顿饭了。这样的一日三餐,肯定是吃不惯的。何况老头他自己家里没有厨具,老头连口热水都喝不上。而女儿送给他的核桃奶、花生奶,他也不舍得自己喝,都分给了孙子孙女了。有时候实在是渴了,只好去邻居家灌一壶热水。其实,他还有一个女儿,嫁到离家10多公里的邻村了,可是,女婿不肯参与养岳父,说那是两个儿子的责任,不是他的责任,所以,女儿没法把父亲接回自己去轮流照顾,她自己没法尽到赡养父亲的义务,这样,在两个兄弟面前,自己就没有话语权。所以,无论老头过得怎样,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经常过去,帮老头洗洗衣服。




我们这里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还是蛮写意的(幸福的意思)。其收入来源是:首先是养老金,今年是最低水平每月1200元左右;其次是土地外租,每亩一年为1150~1500元不等;第三是市政府发的老年人交通和营养补贴,65周岁以上老人每月享受75~600元不等(根据年令段分为75、150、180、350、600)的补贴;第四逢年过节的政府补助,农村的每年300元,都打入工资卡;第五有的还有房屋出租的租金收入;第六对于刚退休身体好的还可以出去打工赚外快。因此,吃穿住行不愁,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平时打打牌跳跳舞散散步,有的还结伴去打卡旅游,这就是很多人讲的在很多旅游地方都能看见上海人的原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随着祖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农民的生活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怎么养老,对这个问题从我接触的农村老人看,差不多都是没有清福可享,能劳动就要劳动。对他们的收入来源是什么,我觉得他们主要有三条途经。第一,自己的劳动收入。这个收入与个人的身体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人在七十岁之前,只要没有太大的毛病,也还是能干一些事情的。比如给人帮工、上山砍柴、挖药材等等,反正不会闲着。这样有的人一年下来,也能挣个万元左右。再加上种田、养猪、养鸡,基本上能保证自己二老的生活开支。当然身体不好,是挣不来这个收入的。第二,国家发的养老金。说实话,作为现在的生活水平,一个月百十元钱,确是太少了点。现在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也都曾为国家建没出过力.流过汗。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希望国家能够给这些老人提高一点待遇。就是这个不多的收入,它也是一些农村老人的心理依靠。我曾多次和一些农村老人谈及此事,他们大多会说,钱虽然少,但在没劳动能力后,买米的钱总算有了吧。第三,儿女们孝敬的钱。作为现在六七十岁的老人,最多也就两个儿女,并且现在儿女们大多都在外地打工。有的因为有技术,机遇好,在外挣了钱,就能按时按季给留守在家的父母寄回生活费。有的因各种原因,没有多少收入的,在连自己都困难的情况下,恐怕就不能及时地给父母生活费了。

我曾在乡下生活过,并且还有一些农村的朋友,他们也和我一样,六七十岁了。他们中有的因为身体好,儿女过得好,所以他们也过得好。有的则因各种原因,过得较为艰难。说实话,每当我见到过得艰难的,我总是很心疼他们,真心的希望他们快点好起来。




谢邀,农村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养老一靠自己,二靠子女。年轻时就应该对自己晚年经济来源有个规划,做到未雨绸缪。要么缴社保,要么存钱为自己准备养老钱,要么把子女培养成才,晚年靠子女。几个发小都是五零后六十多岁,年轻时没有缴社保的意识晚年没有退休金。但他们年轻时都能吃苦更不怕吃苦,几十年的时间里有的把子女培养成才了,子女们大学毕业有出息在城里成家立业并且孝顺,把他们接进城享子女的福,也有靠收废品为自己积攒足够晚年养老的资金。最差的在工地上干了几十年,在城里有房有车,农村还有两层小楼,现在不干活了含怡弄孙享天伦之乐。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人们每天食用的各种善食,粗细均衡,营养搭配。普遍青少年儿童身高都比以前的孩子高的多。老人的身体状况都非常健康。七十多岁,八十多岁还在地里继续干活。目前国家政策好。老人们每个月有一百多块钱的社保。地理多少在收入点。勉勉强强,凑合,过得去。城市六七十岁的人相遇。真是天壤之别。农村六七十岁的人。一般情况下都在靠土地吃饭!




天天大声去喊,交公粮就等于交社保!在抖音里快手里天天去喊,一天喊上几百遍。




我是52年的,现在身体还硬郎,至于生活来源,由三部分组成。—是自己埩点,二是国家补点,三是孩子给点。老二口小日子过得还可以。




六七十岁的老人吃过苦,受过罪,有坚强的毅力,省吃俭用,小病吃点药,大病进医院,疑难病不看,等着回归大自然。收入来源靠自己赞,靠儿女们做贡献,农民朋友们靠国家给的一百多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老人   收入   来源   农村   菜地   养老金   稻田   晚年   老头   子女   弟弟   父亲   身体   政府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