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什么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

刘邦一共8个儿子,长子就是刘邦与“外妇”生下的刘肥,嫡长子是刘邦与吕雉生的刘盈(汉惠帝),三子是刘邦与戚夫人生的刘如意,四子是刘邦与薄姬生的刘恒(汉文帝),五子刘恢和六子刘友、八子刘建都没有生母介绍,七子刘长是刘邦与女婿张敖的小妾所生。

刘邦在世的时候最宠爱戚夫人,从而冷落吕雉,并且因此差点废了吕雉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致使吕雉对戚夫人及其儿子都很嫉恨。

刘邦去世,刘盈登基,吕雉大权独揽开始展开对刘邦其他宠爱的妻妾的报复,之前被刘邦宠爱的下场都不好,最有名的就是戚夫人,“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可见吕雉对戚夫人有多恨,与此同时也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给毒杀了。

吕雉没有想到的是,刘盈却被她残忍的行为吓到了,过了不几年就去世了,这个时候吕雉开始将枪口对准刘邦的其他儿子。

吕雉主要为难的就是三、五、六,刘如意是被毒杀的,老五刘恢是被逼自杀的,老六刘友是被吕雉给活活饿死的,这三个还都是封的赵王。

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吕雉并没有针对每一个儿子。

老七刘长是吕雉抚养长大的,在汉文帝期间意图谋反,死在了发配的路上,老八死因不详。

老四刘恒就不用说了,吕雉不但没有为难薄姬,反而让薄姬跟随刘恒到封地去,虽然暗中对刘恒有一定的监视,但终究是没有下死手。

唯一没有想到的是,吕雉没有杀害庶长子刘肥,实在是让人想不到。

刘肥是在吕雉嫁给刘邦之前,刘邦跟“外妇”曹氏所生,按《史记》载:“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而《汉书》则称“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齐倬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

刘邦称帝后,封给刘肥70座城,也就是刘邦儿子中势力最大的齐王,关于吕雉为难刘肥的记载是汉惠帝二年的时候,刘肥进京朝见汉惠帝,刘肥竟然是跟汉惠帝并坐,结果吕雉要杀刘肥。

刘肥得知后,拿出了一部分封地献出给自己的妹妹吕后的女子鲁元公主作为封地,据说刘肥当时还“尊公主为王太后”,就是认鲁元公主当妈。

实际上,吕雉对待刘肥根本用不到这些,刘肥的出身实在是太低了。

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外妇,外妇其实就是姘头,是刘邦在成婚之前与人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所生,虽然刘邦不太讲究礼法,但是嫡长子继承制还是不得不遵守的。

外室所生就是私生子,地位可能还不如妾室所生的庶子,所以,刘肥不会对刘盈产生任何的威胁。

从另一方面来说,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还没有孩子,刘肥也是吕雉在带,吕雉在没有生刘盈的时候肯定对刘肥非常照顾,等到刘盈出生后,刘肥也没有资格跟刘盈争。

再来看,为什么刘肥进京的时候敢跟汉惠帝并坐,假如惠帝不设并座,刘肥怎么有机会并坐,很可能就是汉惠帝想念刘肥,拿他当大哥才会邀请刘肥和他一块坐,假如刘肥不是把惠帝当成兄弟,他也不会去坐的,由此可见,在刘邦没有称帝之前,刘肥因为没有母亲,而吕雉又是嫡母,所以关系应该还不错。

刘肥回到封地后,在惠帝六年去世。

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并不高,尤其认为吕雉残忍的对待戚夫人和她的孩子,就认为吕雉心狠毒辣,实际上西汉初期的政治生态就是这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也符合宫廷政治,其实以戚夫人的形象来看,假如刘如意登基,吕雉的下场也不会好哪去。

当然,即使是戚夫人赢了,谁也不会拿刘肥怎么样,庶出还是比较安全的!




刘邦的大儿子是刘肥,听一下这个名字就颇具喜剧性。到底刘邦当初人生有多窘迫,才会把饿的皮包骨头的儿子叫“肥”。也只有刘邦这样的完全不管儿子的人才会这么做。

我们以前说过,刘邦不置产业,出生在富农家庭却不干活。这样的人本身就不是过日子的人。刘肥作为刘邦的第一个儿子,肯定没有受到过良好的照顾。

刘肥的死亡时间历史有记录,公元前189年。但出生日期历史却没有记录,但根据吕后的生卒年月我们大致可以推出来。

吕雉生于公元前241年,具历史模糊的记载,吕后嫁给刘邦时不到二十岁。也就是说,吕后作为千金大小姐,被神棍爹爹吕太公耽误了。吕太公因为会算卦,他看到吕雉的面相大富大贵,所以就一直迟迟不嫁女儿。导致吕雉成了老姑娘。

目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吕雉出嫁的年龄是18岁左右,已经过了年方二八的花季。而刘邦比吕雉大十五岁,所以刘邦当年和吕雉结婚的时候是33岁。

刘邦的年龄本应该早就结婚了。但由于人比较懒,所以家里很穷。没有娶到老婆。但却有一个相好的曹姬,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所以吕雉一入刘邦的破房子就成了就成了后妈。这个孩子就是刘肥。

曹姬和刘邦没有结婚,刘肥是私生子。曹姬后来离开了刘邦,估计是被生活所迫。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出,刘肥大致在吕后嫁过去时大概5岁左右。

现在弄明白了刘肥和吕后的关系,我们再来探讨为什么吕后没有杀刘肥?

1)刘肥,后妈吕雉养大的私生子。

刘邦这个人活的很自私,因此活的也很潇洒。刘邦出身最多也就是富农,但家境还是可以的。杜牧曾经写诗讽刺秦始皇“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其实这是错误的,刘邦项羽都是读过书的。

刘邦家境虽然破落,但他却向往信陵君,想过游侠一样的日子。这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但由于报国无门,只好过着浪荡江湖的日子。因此刘邦这样的人,其志向根本不在家庭生活,因此女人跟着这种人本身就是没有希望的。

因此曹姬很快在刘邦身上看不到希望,就跟着别人跑了,给刘邦留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刘肥。刘邦也不是养孩子的料,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可想而知小刘肥过的是什么日子。

直到刘邦吹了第一个大牛皮,忽悠到了吕太公,沛县首富吕太公把他的大女儿吕雉就这样下嫁给了刘邦。刘肥终于有了母亲,也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结婚后的刘邦继续游手好闲,下嫁刘邦的吕雉只能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带着小刘肥下地干活,千金大小姐成了农妇。但是没办法这就是生活。卓文君下嫁司马相如后还当街卖酒。


直到后来吕雉有了自己的孩子刘盈和鲁元公主,吕后一样领着三个孩子下地干活,辛苦劳作,刘邦只负责把他的二流子当好。

因此直到公元前209年刘邦开始闹革命,刘肥和吕雉一起生活了十年,这十年是吕后带着刘肥和刘盈一起生活,吕后把刘肥养大。从这一点上来看,吕后这个后妈在前期当的非常好,要不然也不会教出刘盈这样非常有正义感,心地善良的儿子。

后来刘邦造反后,吕雉和刘肥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被政府通缉的对象,特别是楚汉相争的时候,他们都成了项羽的阶下囚。总体来说,吕雉和刘肥也算是同患难的母子。吕雉对刘肥还是很不错。

从汉惠帝刘盈对刘肥的态度来看,刘肥这个大哥当的还是相当不错,要不然刘盈也不会对他那么尊敬。

2)在权利面前,人间无亲情。

刘邦统一天下后,大家的关系都变了。吕雉成了皇后,虽然地位不是很稳固。刘肥成了刘邦的大助手。因为刘邦开始儿子不多,成年的就更少。所以刘肥被封为齐王,掌管了七十二座城池。权势仅次于刘邦。并且刘邦怕他治理不好,把萧何给他做相国。

刘肥是风光了,成了刘邦的首席助手。但吕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而这个时候,历史上并没有任何记载,刘肥这时候给吕后施以援手。这个时候,说不一定刘肥也在打皇帝的主义。当年的母子,也就成了比较熟悉对手。

最主要的是,当时天下初定,封建继承制的传统还没有完全固化,刘肥也是很有机会的,因此是吕后潜在的对手。

并且在惠帝登基后,有一次刘肥去长安看望吕后,惠帝非常高兴,这是他亲大哥。因此就不让讲君臣关系,而是论家庭关系,让刘肥坐在上首。

刘肥也没有太在意,毕竟刘盈是他带大的弟弟,没有客气也就坐在上首。这虽然是刘盈让的,但在吕后这个对政治极端敏感的政治家眼里,刘肥对皇位有想法。

吕后这样想是有根据的,确实当年很多人对皇位有想法。想想李世民不是太子还发动玄武门兵变,把太子之位夺过来。更合况刘肥有七十二座城池。手握几十万山东雄兵,本身的块头就足够大。

吕后的手段主要以阴谋为主,所以在处理事情上喜欢剑走偏锋。她直接弄了两杯毒酒给刘肥,想弄死刘肥。没想到被汉惠帝看到,要和刘肥一起喝,这才把吕后吓住,打翻了酒杯。

而刘肥也明白自己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借口喝多了赶快溜了。事后越想越怕,但又想不到什么自救的方法。惶惶不可终日。


其实这就是吕后的可怕之处,他也许不会弄死你,但她绝对吓死你。吕后明白她不可能像刘邦一样使群臣臣服,所以她用恐惧的力量,让刘肥对她产生敬畏。

而这时候齐国内史士马上就向刘肥献计:“吕后只生有汉惠帝和鲁元公主,她对自己的两个孩子无比疼爱。大王,您拥有七十多座城邑的封土,而鲁元公主却只有几座城邑作为自己的食邑。如果您能够把一个郡的封地献给吕后,以此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吕后必定很高兴,而您也就不会有什么杀身之祸。”

急于保命要紧刘肥,听到内史士的这个建议,无疑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非常爽快的就同意把城阳郡献给吕后,请求吕后将该地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刘肥甚至还更进一步,把鲁元公主尊为王太后。吕后十分高兴,很爽快地答应刘肥的请求,于是在刘肥的府邸设宴款待刘肥,以此来表示谢意,众人尽情地痛饮一番。后来,吕后没有再追究刘肥当初的过失,放他回到自己的封国。

这就是历史的结局,就这样和平的结束了。有点让人不可思议。而古人说反常即为妖,这里究竟哪里有妖?

3)吕后的驾驭之法,是非常女性化的。

其实我们看吕后对待刘肥的前后表现就可以看出,吕后没有想把刘肥一定弄死。因为刘肥坐了首位,吕后发怒,然后倒了两杯毒酒,被刘盈知道了。如果吕后想让刘肥死,根本不会让刘盈知道。

刘肥知道了毒酒后,惶惶不可终日,偏偏这时候内史士就知道吕后的想法,就给刘肥出主意。吕后的想法那么容易猜出来,这个内史士是吕后肚里的蛔虫?

不过真有可能是吕后肚里的蛔虫,因为是吕后告诉他这么说。或许可以这么说,这是吕后的一种统治方法。

因为从历史事件来看,吕后的这种极具女性化的统治方法痕迹特别重。她总是不说,让刘邦手下的一群大老粗猜她的女儿心,如果猜不出来她就派一个中间人来表达她的想法。然后这群惶惶不安的大老粗马上同意了吕后的思路。


比如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吕后秘不发丧,还和审食其密谋杀群臣。最后被郦商知道后劝说。那么问题就来了,吕后和审食其密谋,郦商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功臣集团是如何看待吕后密谋这件事的?

其实说白了还是吕后的一种试探。吕后有手腕,她利用萧何杀了韩信,又把彭越剁成肉泥。这两件事天下皆知,都对吕后非常敬畏。而这个时候,刘邦刚死,吕后对功臣集团压根就不放心,这时候让功臣集团猜一下自己的女儿心思是应该的,而审食其和郦商就是沟通功臣集团的恰当人选。

就是吕后告诉功臣集团,我可以杀掉你们,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点,我们还可以共享富贵。功臣集团也认可吕后的能力,和吕后达成一种默契。

也许这一次做的太过明显,吕后在以后的操作中越来越不明显,而这就需要有非常可靠的中间人来沟通。

齐王是最强的一个王,吕后用一杯毒酒就收服了,还是那种心甘情愿非常服的那种。

而在汉惠帝刘盈去世的时候,吕后完全就用的炉火纯青。这一次她用哭不下泪,来表现出来自己的想法。这一次是有张良十五岁的儿子张辟站出来说话:“知道为什么太后哭而不下泪吗?是因为惧怕你们啊,你们得让太后放心才能保住脑袋啊!“

这一次陈平周勃很识趣,让吕后的娘家人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掌握大权。而吕后也和功臣集团达成一致,大家各自安享富贵。

吕后的女儿心是故意让功臣集团猜中,然后让功臣集团这些大老爷们主动说,是我们要这样做的,跟太后没有关系。多么高超的统治技巧。

并且吕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她在位的时候汉朝民富国强,安居乐业。她废除了秦朝的“挟书律”,这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又一个坑害中国文化的举措。明确规定“敢有挟书者族”,就是敢私自藏书的人灭族。而吕后废除了这个法令。

所以如果有吕后这样喜欢让人猜的女上司还是很可爱的,虽然她用酷刑杀了彭越,但只是为了震慑。而她更是在大老爷们猜不出来的时候,会送上答案,保证良好的沟通。不会真的把人玩死。

因此刘肥事件就是吕后的一个双簧,一个演给天下人看的戏而已。

综上所述:吕后没有杀刘肥是因为她自己把刘肥带大的,毕竟还有亲情,更重要的是,刘肥是站在吕后这一边的,配合吕后演了一出双簧而已。

从吕后的一生来看,只要没有威胁到吕后自身的地位,一般吕后不会滥杀无辜。在她执政时期,汉朝的发展是非常好的。

并且吕后的执政保留了女性的特色,喜欢让别人猜她的心思,并且猜不着的时候还送上答案,很有点热恋中女子的味道!





刘邦有八个儿子,按年龄大小排序是。

齐王刘肥、汉惠帝刘盈、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以及燕王刘建。



刘盈不必多说。他是吕后的儿子,而且又是吕后影响、操控朝政的工具(刘盈死后,吕后以刘盈之子为工具,继续控制朝政)。所以吕后是不会做出刘盈不利的行为的。除非她脑子进水了。

跟刘盈一样待遇的还有老七刘长。他虽然不是吕后亲生的儿子,但因为是吕后亲自抚养长大的,一直被视如是亲子,非常宠溺,在吕后心里与刘盈是一样的地位。所以吕后也不可能会动他。

至于他的结局,不太好。由于他与吕后的亲密关系,一其直被军功集团排斥。再加上他被吕后宠溺坏了,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熊孩子,不仅平时飞扬跋扈,而且竟然还与匈奴和闽越勾结,意图谋反,犯了众怒。朝野纷纷要求处死他。是汉文帝顾及亲情,只罢了他的爵位,流放四川,才没有被处死。但他又觉得流放丢面子,于是就选择自杀了。

他死后,汉文帝将他的三个儿子都封王,并指定其子刘安继任淮南王的爵位。结果刘安后来也谋反了。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老三刘如意的母亲是戚夫人。这位夫人,我想就不用多介绍了吧?她不仅跟吕后在刘邦面前争宠,而且还鼓动刘邦废黜刘盈,触碰了吕后的政治底线,以致吕后恨她入骨,恨不得把她千刀万剐。所以后来刘如意被吕后诏入京城毒死,戚夫人被折磨死。也就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老四刘恒与吕后的关系一般,但因为他的封地在山西北部,过于偏僻,对吕后和刘盈的威胁不大。再加上他的母亲薄夫人不受刘邦宠。当年刘邦是看她可怜,才勉强临幸了他一次。薄夫人生下了刘恒后,刘邦就再未搭理过她。其一生颇受冷遇。

汉惠帝继位后,吕后觉得薄夫人老实,不争不抢。且薄夫人与自己一样,不受宠,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触。因此也就没有为难薄夫人,特准她出宫,去代国与儿子团聚。薄夫人临走之前,吕后还特批给了她一笔赏赐。

这个待遇在当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了。

代王刘恒日后成了汉文帝,薄夫人也有幸荣升为皇太后。

值得一提的是。薄夫人比汉文帝活的久,一直活到孙子汉景帝继位才去世。且又因吕后没有称自己是太皇太后。所以薄夫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正式尊号的太皇太后。



说到这里,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即吕后虽然狠毒,但她并非泼妇,她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母爱的人。这一点,从刘盈的发展明显是有点溺爱过度的特征,以及刘长也是一副熊孩子样子,可以看得很明显。

她杀刘如意,有泄愤的成分在这里。但她考虑更多的,其实还是从政治角度出发,为避免后患而杀的。

搞清楚了这点,我们再看她对齐王刘肥、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和燕王刘建的处理方式。

首先是齐王刘肥。他因为在一次入朝觐见时跟刘盈没大没小,激怒了吕后,致使自己差点被吕后毒死了。

好在刘盈罩他,再加上他“懂事”,主动削弱自己的势力,献出一郡封地给吕氏。并奉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为太后(等于是认了自己的妹妹做妈),跪的迅速且干脆。所以吕后也就放了他一码。

公元前189年,刘肥病死,死在了二弟刘盈的人前面。

公元前188年,刘盈病死。他病死后,吕后立其子刘恭为帝,史称西汉“前少帝”。

刘恭在位四年,与吕后的关系不好。有一次他对旁人说,吕后与自己有杀母之仇,吕雉得知后,勃然大怒,将其囚禁,并对外声称皇帝重病,拒绝接见任何人。

之后,吕后派人干掉刘恭,改立了汉惠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弘为帝,史称西汉“后少帝”。

从吕后废杀皇帝可以看出,她此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太后了,她的权力堪比皇帝。

后少帝在位三年,吕后的权力越来越大。为了巩固吕氏的地位。也就是为了吕氏篡夺刘氏的天下做铺垫。公元前181年,吕后决定对刘氏诸侯王下手。


当时第一个倒霉的是赵王刘友(由淮阳王改封赵王),他因为与吕后的侄女(吕后强行逼他娶自己的侄女)关系不好,被吕后侄女诬告意图谋反。吕后召刘友入京,刘友一到长安便被软禁,断绝粮食。刘友没有勇气自杀,便活活的饿死了。

同年二月,梁王刘恢改封为赵王,也被吕后逼迫娶她的侄女。为了让刘恢与自己的侄女有感情,吕后派人弄死了刘恢的宠妃。把刘恢气的半死,因此闷闷不乐。后来他看到兄弟刘友被软禁,很害怕自己也被弄死。便很带种的先自杀了。

刘友、刘恢先后丧命后,吕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于同一年,也暗中派人弄死了老幺燕王刘建。等弄死他后,吕后马上立自己的侄子吕禄为赵王,吕产为梁王,吕通为燕王。

其意思很明确,就要是鸠占鹊巢,趁自己还没咽气前,为诸吕的未来开路。



只不过做完这些事情不久后,吕后就突然病死了。之后陈平、周勃、灌婴联合刘姓诸侯王政变,一举诛灭吕氏。吕后在生前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全是白搭。

总体来看。刘肥能躲过一劫,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刘肥只是私生子,他是吕后嫁给刘邦之前,老刘跟一个曹姓寡妇生的孩子。法统性不强。而且他母亲早死,没有母家,他可不像刘如意那样有个跟吕后争风吃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老妈。

所以吕后对刘肥虽然有一些恨意(主要是觉得刘肥不该在自己面前没大没小),但这种恨意并不强烈。否则,如果是如同吕后对戚夫人和刘如意的那种强烈恨意,就算有刘盈罩着,刘盈肯定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你看刘盈罩刘如意,最后罩住了没?不是让老妈弄死了。



第二,刘肥的母亲早死,刘邦又不管家里的琐事,在外面到处浪。刘家上上下下的大小事都由吕后一个人操持。所以其实刘肥也是由吕后养大的,一直在吕后身边。与吕后多少有点感情。他在吕后心里的重要性,肯定不如刘盈和刘长。但也不至于像刘恢、刘友和刘建,与吕后一点感情也没有。

第三,死得及时。公元前195~182年,吕后只害死了一个藩王,即赵王刘如意。后来到了公元前181年,她见自己身体不行了,便加快进度,连害三王。

当时要不是代王刘恒的封地过于偏僻,吕后又死得巧,来不及作恶,刘恒估计也要挂。

从这可以看出,刘肥如果不是死得早,估计也要被拿下。凭他与吕后的关系,死倒不一定会死,但活受罪肯定是免不了的。谁让他碍了吕氏的眼呢?




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什么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吕雉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和武则天一样的女强人,一手把持朝政。

刘邦一共有8个儿子,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吕雉的狠毒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她不仅把刘邦最宠的戚夫人制成了人彘,还把刘邦的儿子们快赶尽杀绝了,刘邦8个儿子的下场一个比一个惨。不过奇怪的是,吕雉惨害了刘邦那么多儿子,却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这是为何?有什么原因吗?

1、刘邦八个儿子的下场。

刘邦一生一共有八个儿子,分别是老大齐王刘肥,老二汉惠帝刘盈,老三赵王刘如意,老四汉文帝刘恒,老五梁王刘恢,老六淮阳王刘友,老七淮南王刘长,老八燕王刘建。刘邦的这八个儿子,善始善终的没有几个,也是很可怜。

班固在他的《汉书》中,曾对刘邦的8个儿子做出了总结,是这样说的:“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

这句话的意思是: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这八个儿子中有二个是皇帝六个是王爷。三个儿子都曾当过赵王也都不幸身死,淮南王刘长自尽身亡,燕王刘健绝后,只有齐悼惠王特别昌盛。

刘邦的三儿子刘如意下场最惨,亲身母亲被吕雉做成了“人彘”,自己也被毒杀了。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因母亲不受刘邦宠爱,没有受到吕雉迫害,后来做了汉文帝,还开启了“文景之治”。刘邦的五儿子刘恢被自己妻子杀了宠妾和女儿,后来悬梁自尽了。

刘邦的六儿子刘友被妻子告发意图谋反,然后遭到吕后囚禁,被活活饿死了。刘邦的七儿子刘长吕雉没有加害,但是后来谋逆被文帝发配边疆,途中绝食而亡了。刘邦的八儿子刘健年少去世,只留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被吕雉秘密杀害绝后了。

2、吕雉设计谋杀却被刘肥侥幸躲过。

其实吕雉对刘肥还是动过杀心的,在刘盈登基的第二年,刘肥回京觐见皇帝。在同年十月,刘盈在吕后宫中设宴邀刘肥共饮,刘盈念及兄弟之情,就按照家人礼节,让长兄刘肥坐在上座。这一坐就惹了吕雉不快,以为刘肥有不臣之心,就想要诛杀刘肥。

吕雉命人准备了两杯毒酒,摆在刘肥的面前,想让喝掉以此除掉他。刘肥不明就里,便拿起毒酒起身向吕雉敬酒。不曾想刘盈也起身拿起了其中一杯毒酒,想与刘肥一同向吕后祝酒。

吕雉害怕祸及刘盈,便急忙起身打翻了刘盈手中的酒杯。刘肥对吕雉此举产生了怀疑,因此也不敢喝这杯酒了,便佯装醉酒借机离去。刘肥由此侥幸躲过一劫,死里逃生。

3、吕雉不杀刘肥的原因。

一是刘肥献城阳郡给吕雉女儿讨其欢心。司马贞曾在《史记索隐》中记载:“汉矫秦制,树屏自彊。表海大国,悉封齐王。吕后肆怒,乃献城阳。”吕雉有一双儿女,她非常疼爱自己的鲁元公主,刘肥为了投其所好,就将自己的城阳郡献给了吕雉,把它作为公主的汤沐邑,甚至还尊公主为太后。刘肥这次送礼算是送对了,吕雉非常满意很高兴,于是就放了刘肥回自己的封地,不再杀他。

二是刘肥虽为长子出身却不好,不会对刘盈的皇位构成威胁。刘肥的生母是刘邦的情妇曹氏,刘邦与曹氏并未婚配,所以刘肥只能算是刘邦的私生子。不过刘邦对刘肥非常照顾,还把齐国这块肥肉给了刘肥,甚至下令“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可是在古代继承皇位讲究的是“立子以嫡不以长”,因此刘肥只算是长子不是嫡子,刘盈是吕雉所出,是真正的嫡子。刘肥和刘盈相比,当然是刘盈登基更加的名正言顺。

三是吕雉曾养育刘肥有情分在,加上自身的好运所以没有被杀害。吕雉在当初嫁给刘邦之时,刘肥就已经出生了。吕雉在婚后更是孝敬公婆,抚养孩子,刘肥也算是吕雉照看长大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刘肥虽然不比刘盈是吕雉的亲生儿子,但是被自己自幼照看长大的孩子,总还是有些情分在的。再加上刘肥自身也算是有福之人,没有被吕雉诛杀也是有几分运气在里面的。

四是刘盈爱惜兄弟之情,护着刘肥没有被吕雉诛杀。我们都知道刘盈当初也是一直护着刘如意,与他同吃同住形影不离,生怕被自己母后钻了空子杀了刘如意。可惜天不遂人愿,刘如意还是被吕雉毒杀了。这件事情对刘盈的打击不小,有了前车之鉴,刘盈自然是对刘肥更加上心,肯定会努力保全自己兄长性命的。

所以,刘肥虽然被刘邦封了富硕之地,自身有些实力,但是却死里逃生没有被吕雉诛杀,也是情有可原的。刘邦的八个儿子,没有几个是善终的,大部分都被吕雉赶尽杀绝了。刘肥与弟弟们的惨状相比,却是非常幸运了。




刘邦夺取天下后,封刘肥为齐王,封地有73座城邑,成为西汉开国之初最大的诸侯国。

为什么是刘肥做齐王?

因为刘肥是刘邦最大的儿子,当时刘邦的二儿子刘盈才10岁,赵王刘如意更小,才5~6岁,刘肥多大呢?估计在18~20岁左右。



刘邦需要他的儿子坐镇最东边的齐地,而他自已坐镇最西边的关中,一东一西,守护大汉帝国的屏障。

刘肥虽然是刘邦的长子,但其母与刘邦属情人关系,没有正式成家,也就是说,刘肥是刘邦没有名份的私有子。

虽然刘邦称帝后,给了其母一个名份,也给了刘肥齐王的封号,但对于刘肥来说,显然不受刘邦喜爱,刘邦喜爱的是他的三子刘如意,并且还有了更换刘盈太子之位的想法。



如此便动了吕后的奶酪,吕后将矛盾关注在赵王刘如意身上,在刘邦身死亡之后,一心想杀掉刘如意,解除自已儿子首要的竞争对手。

让吕后对刘肥产生不满,进而想杀掉刘肥的原因,来自一场家庭餐会,齐王刘肥坐在了皇帝刘盈的上位,在吕后看来,这是刘肥对自己皇帝儿子的大不敬,认为是自已儿子受到齐王刘肥的欺负。

吕后想想,自已在世,这个刘肥就敢欺负刘盈,万一有一天自已去世后,这个刘肥还不造反了,那自已儿子的皇位岂不有威胁,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准备用毒酒毒死刘肥,那么刘盈就没有威胁了。



结果毒酒上来后,刘盈和刘肥两个人准备喝,吕后怕自已儿子不小心喝了毒酒,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撤下毒酒,而刘肥暂时逃过一命。

事后刘肥打听,才知吕后想用毒酒毒杀他,越想越害怕,于是听从手下一个官员的建议,把齐国封地拿出一个郡,送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作为食邑,同时认鲁元公主为义母。

刘肥是鲁元公主同父异母的哥哥,现在这个哥哥要认妹妹为义母,刘肥这样的姿态非常明显地向吕后示弱。其含义不言而喻。

吕后见刘肥如此识时务,又考虑到刘肥也是自已带大的,便对刘肥不再追究。

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刘肥困病去世,刘肥居然死的比汉惠帝刘盈还早一年,难怪吕后不追究刘肥的事件。




汉高帝刘邦年轻时是个无赖,个人形象很差,正因如此,良家女子都不想嫁给他为妻。虽然迟迟未能成家,但刘邦的身边却从不缺少女人,其中有位曹姓妇人跟他做了好几年的“露水夫妻”,并给他生下一个私生子,此即本文的主人公刘肥(“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见《史记·卷五十二》)。


刘肥出生没多久,刘邦交上好运,被沛县豪强吕公看中,从而迎娶了后者如花似玉的女儿吕雉,没多久便添了一对儿女,即后来的鲁元公主和汉惠帝刘盈。吕雉过门后,虽然表面上把刘肥当儿子养,但内心却一直很嫌弃他,反倒是刘盈跟这位异母兄关系要好,让刘邦甚是欣慰。



刘肥虽然是家中的老大,但由于是私生子,所以无论是刘邦做汉王时,还是称帝建国后,储君之位一直都由嫡长子刘盈担任。好在刘邦对长子很照顾,既然无法把江山传给他,便把齐国故地73城全部封给刘肥,百姓中能讲齐国话的全部成为他的臣民,对于后者来讲,这也算是一种极为丰厚的“补偿”了。


齐国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富含鱼盐之利,在经济上极为富庶。所以刘肥自从成为齐王后,每日里锦衣玉食、出尊入贵,很是过了几年的舒心日子。然而好景不长,等到刘邦驾崩、刘盈(汉惠帝)登基后,刘肥的处境陡然变得凶险起来,并差点丧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惠帝即位后,刘肥按照规定进京朝觐天子,并在事后接受皇帝的宴请。惠帝因为自幼跟刘肥关系要好,所以在宴席间对他甚是尊崇,不仅让他坐在席首位置,而且频频给他敬酒,一如当年在民间之时。吕后看到这一幕后非常生气,认为刘肥妄自尊大,毫无人臣之礼,不杀不足以警戒他人。正因如此,吕后便命人备下鸩酒,准备毒死刘肥。


好在惠帝眼尖,看出母后有毒害兄长的心思,便做出一副要和刘肥同饮毒酒的模样,才迫使吕后中断自己的毒计。事后,刘肥经向侍者暗中询问方知实情,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刘肥很清楚吕后的本性,知道她既然把自己视为“眼中钉”,便一定会除掉他。正因如此,刘肥便将足智多谋的内史士召来,恳请他帮助自己找到一条保命之道。



内史士思虑再三,便向刘肥献计到:“微臣听闻太后疼爱鲁元公主,并一直想助她恢复昔日的荣耀和地位(鲁元公主嫁给赵王张敖为王后,后因张敖被废,由此丧失身份和荣耀)。依微臣来看,大王不如将封国中的一个郡献出来,将其作为公主的汤沐邑,唯此才能讨取太后欢心,而大王也会因此避免杀身之祸。”


刘肥认为内史士说的很有道理,便依计而行。事后,刘肥可能是觉得此计还不够稳当,便再度“加码”,向吕后请求尊立鲁元公主为齐国王太后,给与她极为尊贵的名号和地位(“於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尊公主为王太后。”见《史记·卷九》)。



刘肥为了避祸,竟然把妹妹尊为母亲,这在历史上也算是一则趣闻了。但不管如何,吕后对刘肥这两项举动很是满意,并就此解除对他的杀心(“吕后喜,许之。乃置酒齐邸,乐饮,罢,归齐王。”引文同上)。这场风波过后四年(前189年),刘肥在封国寿终正寝。


刘肥一生多子多福,仅见于正史的王子们便多达9位。不过跟低调谨慎的刘肥不同,他的儿子们各个脑后生“反骨”,屡屡发动叛乱,让朝廷头疼不已。其中,长子刘襄(齐哀王)在吕后驾崩后起兵造反,弟弟刘章(城阳景王)则在长安做内应,兄弟二人欲联手夺取天下,但最终却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阻止,而夺得帝位之人,则是刘邦第三子刘恒(汉文帝)。



刘襄、刘章夺取天下的计划破产后,心中甚为不甘,再加上汉文帝的猜忌,没几年时间便相继郁郁而死。刘肥第三子、济北王刘兴居对两位兄长的遭遇很不平,便在汉文帝前三年(前177年)举兵造反,结果被大将军柴武击败后俘杀,济北王国就此被废除。


23年后(前154年),因为对汉景帝推行的“削藩”政策不满,刘肥第四子刘将闾(齐孝王)、第六子刘辟光(济南王)、第七子刘贤(菑川王)、第八子刘卬(胶西王)、第九子刘雄渠(胶东王)纷纷响应吴王刘濞,共同起兵反叛朝廷,史称“七国之乱”。



然而叛乱并没有持续多久,便被朝廷的军队平息,以上诸王要么自杀要么被赐死,封国全被废除,没有一人落得好下场,唯有刘肥第六子刘志(菑川懿王)没有参与叛乱,最后得以善终。刘肥所生9子有8人曾举兵造反,其中6子因叛乱死于非命,这在历史上也算是一种空前绝后的现象了。


史料来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刘肥是吕后拉扯大的,亲儿子可能没感情,但自己亲手养大的,就是猫狗也有感情,何况还是名义上的儿子。

吕雉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强人,心狠手辣是她的一大特征。刘邦在位时,她的存在感就非常高,韩信、彭越等开国功臣的死,大半是她的功劳。刘邦驾崩之后,吕雉更是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大权独揽。为了稳固手中权力,她大肆屠杀迫害异己,其中最惨的就是刘氏皇族。

刘邦有八个儿子,分别是齐王刘肥、汉惠帝刘盈、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以及燕王刘建。这八个人中,有四个都直接或者间接死在吕雉手中,比如三子刘如意被吕雉给毒死,淮阳王刘友被吕雉幽禁而死,梁王刘恢也是因为吕雉逼婚,而被迫自杀。

至于燕王刘建,虽说没有证据表明是吕雉直接害死的,但是在他死后,吕雉趁机绝其嗣,除其国。由此可见,吕后的手段有多么狠辣。

不过话说回来,吕后本质上还是一位弄权的政治家,而不是嗜杀的女魔头。她的杀伐大部分都是有着一定政治目的。

比如害死刘如意,表面上是因为她和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是情敌。戚夫人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相比之下,吕雉则是年老色衰,所以刘邦独宠爱戚夫人,将吕雉冷落。刘邦死后,吕雉便对戚夫人百般报复,不仅将其打入幽巷,贬做女仆,还残忍的将其剜眼,毒哑剁去四肢,做成了人彘,扔到厕所里,使其受尽折磨而死。

但是,帝王后宫自古多佳丽,吕雉的心眼儿也没有小到那种地步,否则被报复的也不仅仅是戚夫人了。吕雉之所以如此对待戚夫人母子,更多的还是因为她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刘邦在世时,就看好刘如意,一度想要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只不过最终在诸位大臣和吕雉的反对下,为了顾全大局,放弃了这一想法。

但是,刘如意仍然还是赵王,有着周昌这样的人作为国相辅佐。而戚夫人的家族则掌控着北军,那是长安城一半的军事力量。此外,刘邦在临终前,还派陈平和周勃去夺取樊哙的兵权,并且准备处死樊哙。这不过陈平留了个心眼,并没有处死樊哙。很显然,刘邦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戚夫人母子铺垫后路,制衡吕雉。

所以吕雉对于戚夫人母子是非常忌惮的,尤其是身居赵地的刘如意,天知道刘邦还有没有为他留下手段。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吕雉自然是要先下手为强,早日除掉这个后患。

如果说刘如意之死,吕雉还存在一些泄愤的私怨在里面,那么刘恢、刘友以及刘建这三位的悲剧,完全就是吕雉为了巩固权力了。

他们三人差不多都是死在公元前181年,而此时惠帝刘盈已经去世,西汉王朝进入到了吕后临朝称制的时代。此时的吕后权力欲望极度膨胀,皇帝的废立也只是在她一念之间。比如最开始继任皇位的西汉“前少帝”刘恭,就是因为得罪了吕雉,遭到废杀。然而吕雉有另立了一个刘弘为帝,史称西汉“后少帝”。

看得出来,由于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盈已经去世,吕雉对于刘家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感情。她转而扶持自己的娘家吕氏一脉,大封诸吕为王,其中吕禄为赵王,吕产为梁王,吕通为燕王。其刚好接替的就是当时死去的刘友(淮阳王改封赵王)、刘恢以及刘建的位置。

很显然,这三人的死,不仅帮吕后减除了三大诸侯国的威胁,还帮吕氏家族巩固了势力,一石二鸟。

当然,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为何是他们三人,剩下的刘肥、刘恒以及刘长为何没事?他们同样是诸侯王,同样也该有着威胁。尤其是齐王刘肥,身为刘邦长子,而且齐国还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

这里其实就涉及到一个实力、关系以及机会等多方面综合的关系。

刘氏一脉毕竟是皇族,吕后虽然有心打压,但也要顾及影响,师出无名的事儿有一个刘如意就够了,而且那还是因为之前有着易储风波,情有可原。如今想要对他们出手,必须要找到比较合适的机会。

淮阳王刘友是因为她的夫人,吕后的侄女诬告其谋反,有理有据。而梁王则是刘恢自杀,当然,就算是不自杀,估计也会遭到陷害,毕竟吕后也把侄女嫁给他了。至于刘建,则是死得不明不白,反正明面上和吕后没有关系。

总之,对于这三人的出手,吕后都能有着合适的时机,以及合适的借口。

剩下的这三人,则相对没那么倒霉。刘恒和刘长,一个是低调行事,不为吕后所看重。刘恒的出身很低,他母亲薄姬就是个小宫女,意外被刘邦临幸过一次,生下了刘恒。这对母子在宫里存在感极低,从不争宠惹事儿,吕后无缘无故也不会去找人家麻烦。后来刘恒被封为代王,封国在代地,背靠北方边境,及其偏远,实力弱小,对吕后产生不了威胁,所以吕雉也懒得去搭理他。

而淮南王刘长则是因为自幼丧母,从小由吕后抚养长大,吕后对其宠爱有加,自然也不会无故去动他。

至于威胁最大的刘肥,他在公元前189年就去世了,当时刘盈还是皇帝,吕雉也还没有开始大肆迫害刘姓宗室。所以,刘肥不仅逃过一劫,封国也得以保存,长子刘襄顺利继位。此外,刘肥他是私生子,生母曹氏和刘邦连夫妻之名都没有,所以刘肥争夺皇位的法理不强。而且曹氏死得早,不仅没有戚夫人这样的母亲来和吕雉争风吃醋,连他自己从小都是吕后养大,自然要过得安稳一些。

当然,刘肥自己也很懂事儿,知道讨好吕后。公元前187年,吕后封其侄子郦侯吕台为吕王,其封国就是原齐国的济南郡,刘肥可是一声都没吭。所以,吕雉最先割的就是齐国,只是没有赶尽杀绝而已。

当然关系也很,齐王一脉和吕氏家族关系还不错,刘肥次子刘章常年生活在长安,吕后对其颇为宠爱,还当了吕禄的女婿。看在这层关系上,吕后也不好再次出手。

值得一提的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吕后没想到,在他死后,正是刘肥这一脉将吕氏家族推入了绝境。长子刘襄尽起齐国之兵,讨伐诸吕。次子刘章则是在长安做内应,夺取吕氏兵权。两兄弟一内一外,将吕氏家族打倒。




吕雉确实对刘肥动过杀心,只是没有得逞,加上刘肥采用谋士计策,献媚于吕雉,得以安全脱身。一旦刘肥身在封国,吕雉想谋害刘肥就不太容易了,毕竟刘肥的齐国实力很强。

其实后人对吕雉谋害刘邦诸子的传言,过于夸大,吕雉的目的是强化皇权,不一定非要将刘家人杀绝。所以,吕雉本就没有对刘肥下死手的动机。

刘肥的身世

刘肥是刘邦的情妇曹寡妇所生,那一年刘邦35岁,依然是单身狗。大约在刘肥出生不久,刘邦娶了白富美吕雉。

史书没有交代刘肥母子早年生活情况,以刘邦不着调的状况,估计年幼的刘肥恐怕一直生活在曹寡妇身边。曹寡妇没有任何名分,所以,他母子二人很可能那时候就没有入刘家门。

所以,尽管刘肥是刘邦的长子,但是地位跟小他十一岁的弟弟刘盈没法比,人家是嫡子。

刘邦登基后的第二年,刘肥被册封为齐王,就藩镇国。那时候刘邦虽然登基了,但战争尚未结束,齐国面积广,人民富,对汉帝国意义重大,必须有可靠的人镇守。

刘邦不务正业,他年过半百,儿子们有的还在吃奶,太子刘盈也只有九岁,唯有刘肥成年。就因为这个优势,刘肥捡了个大便宜,成了西汉帝国最肥的王爷,应了他的名字。

家宴上差点掉脑袋,靠献媚才得以脱身

汉惠帝二年,刘肥进京朝拜。汉惠帝见多年未谋面的大哥来了,很高兴,设家宴招待刘肥。

刘肥也是穷孩子出身,估计自幼没读过多少书,对君臣之礼恐怕也没那么深的理解,见刘盈左一个大哥又一个兄长,弄得精神恍惚了,酒精刺激之下,真把刘盈当小弟了。

《史记》说,酒宴“亢礼如家人”,结果吕雉勃然大怒,动了杀机。

《汉书》则记载得更生动,说吕雉让太监倒了两杯毒酒,放刘肥跟前,让他以此酒敬自己。刘肥不知道酒有毒,拿起刚要喝,刘盈也不知所以然地端起另一杯酒,要陪刘肥一起敬酒。

吕雉吓坏了,一把打翻儿子的酒杯!这个举动让刘肥心生疑窦,他借口身体不适,没敢喝。宴席过后,一打听,刘肥魂出了壳,酒里果真有毒!

显然《汉书》的内容有“文学创作”的成分,不过所表达核心内容一致:吕雉要对刘肥下黑手!

为了脱身,刘肥听取了谋士的意见,立刻向吕雉献媚,他自愿将城阳郡割出,转让给妹妹鲁元公主,做她的汤沐邑,并尊她为王太后。鲁元公主是吕雉的亲生女儿,刘肥的这个举动让吕雉眉开眼笑,当下应允,杀心顿消。

虎穴就是刘肥的安全窝,吕雉下手不容易

回到齐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刘肥相对安全了,吕雉即便想下手不容易。

西汉初年,诸侯王的权利比较大,不像后来一点权力没有,就是个混吃等死的猪。他们有一定数量的亲卫,可以任命国相以下的官员,地方财政收支基本半独立。所以,那时的诸侯王等于半个军阀,这就是后来发生七国之乱的原因。

吕雉这时候想加害刘肥只有三个办法,一是调虎离山,比如诏入京城,当年赵王刘如意就是这么死的;二是阴谋暗杀;三是出兵讨伐。

第一种办法很被动,只要刘肥不上当,坚决不去,吕雉只能干瞪眼。第二种办法不光明,万一操作失败了,在政治上太被动。第三种办法容易引起内乱,除非迫不得已。

所以,刘肥一旦龙入大海就基本安全了,吕雉想杀他不那么容易。

吕雉对刘肥没有必杀的理由,后人夸大了矛盾

不那么容易不代表不可行,事实上刘如意、刘友都被吕后弄进京城杀害了。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吕雉对刘肥没有必杀的理由,后人过度夸大了吕雉迫害刘邦的儿子们的程度。我们来看一下刘邦的八个儿子的死亡原因:

  • 长子刘肥,高祖六年封齐王,汉惠帝六年病逝,终年32岁,其长子刘襄嗣位;

  • 次子刘盈,即汉惠帝,吕雉唯一的儿子,惠帝七年驾崩,终年22岁;

  • 三子刘如意,高祖九年封赵王,生母戚夫人,汉惠帝元年被吕雉毒杀于长安,终年约10岁;

  • 四子刘恒,即汉文帝;

  • 五子刘恢,高祖十一年封梁王,吕后七年赵王刘友死后,刘恢改封赵王。刘恢娶吕氏女子为后,吕王后性妒,毒杀刘恢的爱妾,悲愤之下,刘恢自杀殉情,终年约20岁;

  • 六子刘友,高祖十一年封淮阳王,惠帝元年,原赵王刘如意去世,刘友改封赵王,娶吕氏女子为王后。吕后七年正月,吕王后因受刘友冷遇,诬告刘友谋反,刘友被诏入京城囚禁,活活饿死,终年约20岁;

  • 七子刘长,高祖十一年封淮南王,吕雉养子,汉文帝六年,因谋反事发被废,死于流放途中,终年24岁;

  • 八子刘建,高祖十二年封燕王,吕后七年病逝,终年约16岁。

从以上刘邦诸子的生平情况来看,只有刘如意被吕雉列入必杀黑名单,其他的儿子们,吕雉基本以拉拢政策为主,企图实现“刘吕一家亲”,并非民间传说的那样,对刘邦的儿子们一网打尽。

当然出于吕雉本人的自私和狭隘,也是政治安全的需要,她对诸子们在拉拢的同时,也对他们实行了严密的监控。这个举措其实一点不值得大惊小怪,无论谁执掌朝政,对诸侯王都要监控,不可能放任,拿这个说事,纯属鸡蛋里挑骨头。

所以,刘肥没有被吕雉杀害,本质上是吕雉没想杀他,否则刘肥恐怕也难逃厄运。比如汉惠帝二年的那次家宴,单凭拍马屁献上一个郡就能解决问题,杀了你七十余城都是吕雉的!




导读:刘肥是个在中国历史上很特别的人,一位有点尴尬的庶长子,嫡庶之分,在皇家尤为明显,而刘肥虽然最年长,但他的母亲连个妃子都算不上,这样他就注定他和皇位无缘。汉惠帝(刘肥之弟,汉朝第二位皇帝)二年,刘肥进京朝见皇帝弟弟刘盈。刘盈与刘肥在太后吕雉的宫中设宴饮酒,刘盈因刘肥是自己的长兄,就按照家人礼节,让他坐在上首。在皇家地位是森严的,即使是皇帝的哥哥也不违背礼数,坐在皇帝的上首。这种明显失礼的行为,让吕雉很愤怒,准备除掉刘肥, 命人倒了两杯毒酒,摆在刘肥的面前,让刘肥起身用此酒来为她祝酒。刘肥不知酒有毒,便起身敬酒。而刘盈也起身拿起其中的一杯酒,准备与刘肥一同向吕雉祝酒。吕雉害怕毒死自己的儿子,便急忙起身打翻刘盈手中的酒杯。刘肥此时害怕,不敢喝酒,假装喝醉了离去。

刘邦在楚汉相争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完成逆袭,成就大一统帝业。在他去世后,他的嫡子刘盈继位,就是汉惠帝,刘盈的母亲是刘邦的原配吕雉,吕雉为了维护儿子的皇位,也因为女人的争风吃醋,开始对刘氏子孙大开杀戒,刘邦有八个儿子,除了吕雉所生的刘盈,其余的儿子大部分都遭受迫害,只有吕后从小抚养大的刘长和母亲不受宠封在代地的刘恒活到吕后去世。而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因为身份原因虽年龄最大,并没有继位权。但刘肥却被刘邦封为齐王,是当时汉朝最富庶的封国,加上刘肥的儿子比较大,刘肥是很有实力的。但奇怪的是,他也没有被吕后除掉,只是去世早于吕后而已。心狠手辣的吕后为什么不除掉对刘盈最有威胁的刘肥呢?

一、刘肥尴尬的身份

刘肥是刘邦和外妇所生,是在刘邦没正式娶媳妇之前和曹姓女子所生。套用现在的话,刘肥就是私生子,刘邦虽然获得了这么大的产业,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但继承权和刘肥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即使刘邦想把刘盈换掉,中意的也是三子刘如意,完全没有考虑刘肥。这也说明,刘肥虽为刘邦之子,对刘盈的威胁并不大。而刘肥的母亲身份只不过是刘邦的情人,在刘邦成了气候以后也没有特别受宠的记载,更没有发展为吕雉的情敌。在对自身和儿子皇位没有威胁的情况下,吕雉没有下手的动力。

二、刘肥与吕雉共同生活

在曹氏生下刘肥以后,刘肥大概率是被刘邦扶养的,因为曹氏的外妇身份,两个人的关系只能是地下关系,这个孩子,曹氏也不可能扶养,只能是孩子的父亲刘邦扶养。吕雉的父亲能够相中当时的潦倒无赖刘邦,可以说眼光独到。吕雉嫁过来,就成为刘肥的继母。刘肥属于从小在吕雉身边长大的,和后来的刘长类似,作为女性,吕雉对于从小在自己身边的刘肥要比刘邦其他妃子孩子要好,比如前面说的刘长也是刘邦和别的女人生的,她就能扶养大,并且没有杀他。在经历毒酒试探以后,刘肥乖乖地服了之后,认鲁元公主为母(刘邦和吕雉的女儿,刘肥异母妹)后,吕雉选择放过他。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吕雉应该是有母性的,爱子之心让她不断铲除威胁,在刘肥服了情况下,选择了放生。

三、刘肥真的有一定的实力

刘肥尴尬的身份,注定一辈子与汉朝天下无缘,但作为父亲的刘邦则不能亏待自己的长子,况且出生平民的刘邦非常想壮大皇族实力,年龄颇长的刘肥得到重用。把当时最好最大的封地给了刘肥,让他去做齐王。自古齐国就是一个富庶的地方,人口众多。在刘邦去世以后,作为刘邦的庶长子还有他已经长大了的儿子刘襄等人,成为当时刘氏家族一股很强的力量,比刘如意等人要有实力。作为嫡母的吕雉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就要了刘肥的命,除掉先帝最大的儿子,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容易引起忠于刘邦的功臣派和刘氏宗族的反对,关键是刘肥的齐国也有实力,在有匈奴等外患存在的情况下,稳住齐地是关键。

四、刘肥懂得知难而退

刘肥很知道保命最要紧,面对吕雉让其尊同父妹妹为母的屈辱,没有表现出一点的不满,这种顺从的心态让吕雉很满意。吕雉对刘邦的儿孙下死手,还不是因为儿子的皇位,对于刘肥,吕雉进行了一系列的试探,刘肥有惊无险地通过她的考验。而通过这次“认母”的小插曲,吕雉也达到削弱齐国的目的,作为“儿子”的刘肥要献城给鲁元公主。如果刘肥在面对吕雉有动手想法时,还为了所谓的屈辱和城池这样的小利小节,吕雉一定会杀了他。实际上,这就是一个鸿门宴,刘肥像他父亲刘邦一样躲过去,并最终返回齐地。

五、刘盈的态度

刘盈并不是汉朝合格的皇帝人选,刘邦也曾经考虑废掉刘盈,换赵王刘如意。但面对的压力太大,毕竟作为开国皇后,吕雉还是很有威望的,支持刘盈的人也很多。当吕雉想尽办法搬出商山四皓的时候,刘邦已经被弄服气了,四个世外高人选择辅佐刘盈,完全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说明当时吕雉的人脉资源非常广,汉朝如果易储,新储君是很难斗得过吕雉的。刘盈顺利继位,吕雉功不可没。刘盈知道吕雉心狠手辣,千方百计要保护弟弟刘如意,对于兄长刘肥也很尊敬。作为吕后唯一的儿子,刘盈可以用宝贝疙瘩来形容。吕雉出于嫉恨害死了情敌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已经给刘盈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刘肥和刘盈应该是在一起生活过的,一旦刘肥被杀,刘盈会受到更加严重的刺激。作为母亲,不希望儿子遭受更大的刺激,适度放手。

刘肥机智地躲过了吕后的要命毒酒,再也不敢去长安这个是非之地。而看到刘肥已经服软后,吕雉选择了放他一马。在权力方面,吕雉是残忍的,却也透露出几分护犊情深。作为曾经一起生活的刘肥,但选择了有条件放生,在视权力如生命的吕雉面前,多多少少是种仁慈。




吕雉是历史上有名的恶毒女人,她的丈夫刘邦有八个儿子,其中有四个都直接或间接死在了她的手里面,而她的亲生儿子汉惠帝刘盈,基本上也是被他气死的,只有刘肥、刘恒和刘长没有遭到她的毒手。


在这三个人中,刘恒能够当上皇帝(汉文帝)是吕后绝对没有想到的,因为在吕后看来,刘恒的母亲薄姬最没有威胁,因为她从不敢向吕后抗争,只会退让,而且刘恒被封的代地既小又贫瘠,这娘俩也从未表现出不服从她的意思,因此她们才能熬得过吕后,守得云开见月明。

刘长是刘邦最小的儿子,他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他从小就是由吕后带大的,因为刘长的母亲赵姬在刘长出生后不久就因为受到一次刺杀刘邦事件的牵连而自杀了,刘邦就下令吕后抚养赵姬的儿子刘长,所以也可以说刘长是吕后看着长大的,多年的情感使得吕后待刘长视如己出,就是说把他看作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更何况刘长背后又没有什么势力靠山,他又是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与丈夫张敖家里的歌伎所生,因此也就不再想着去杀他了。

但是刘肥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实际上他是刘邦的长子,比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的年龄还大11岁,对吕后来说,他实际上就是丈夫刘邦的私生子,是刘邦在和吕后结婚之前,与寡妇曹氏相好时生下的孩子,而对刘肥来说,吕后就是他的后妈了,自古小孩子与后妈关系不睦的多,那么为什么吕后就没有除掉刘肥呢?

这里面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的原因是实际上刘肥和吕后原本关系很不错,因为刘肥虽然是刘邦的私生子,但是奇怪的是根据史料记载,刘肥其实也算是从十岁左右开始跟着吕后一块儿长大的,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并没有跟着母亲曹氏一起,而是大部分时间中都跟着刘邦和吕后在一起,而且刘肥和父亲刘邦、后妈吕后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刘盈等人的关系也很不错,所以吕后和刘肥还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



刘邦也很重视他这个大儿子,在夺取天下后,封刘肥为齐王,这是当时天下非常富庶的地方,刘肥的封地城池众多,人力物力资源丰富,可谓是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国,然而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激起了吕后的嫉妒心,并且也认为他是有实力挑战她儿子汉惠帝刘盈皇位的一个人,于是就开始看刘肥不顺眼了。

虽然吕后心狠手辣,但是他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却是一个心地善良,宅心仁厚的好孩子,他也很懂得如何与兄弟们和睦相处,比如他曾经非常爱护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赵王刘如意,生怕他遭到母亲吕后的毒手,每天都和她一起吃一起睡,然而却由于一次疏忽导致刘如意被吕后毒杀。

齐王刘肥有一次因此来到京城,刘盈担心他也会遭到母亲吕后的毒手,就也经常和他待在一起,而且他认为刘肥是自己的兄长,所以很尊敬他,有一次吃饭时就让他坐到了自己的上位,吕后看到后心里很不满,就对刘肥动了杀心。

但是刘盈很担心其母吕后故伎重演,于是凡是有吃的东西,他必然与刘肥一起吃,这让吕后很难下手,有一次吕后准备了毒酒让刘肥喝,结果刘盈也要一起喝,吕后只好命人赶紧把酒撤掉了。

刘肥觉得事情蹊跷,事后打听才得知吕后想毒死他,这可把他吓坏了,于是就跟自己的随从商议怎么办?有人向刘肥献计说:“吕后只生有汉惠帝和鲁元公主,她对自己的两个孩子无比疼爱。现在大王您拥有七十多座城邑的封土,而鲁元公主却只有几座城邑作为自己的食邑。如果您能够把一个郡的封地献给吕后,以此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吕后必定很高兴,而您也就不会有什么杀身之祸了。”

刘肥认为他说的很对,就听取了他的建议,上表说要把城阳郡献给吕后,请求吕后将该地作为吕后的女儿,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鲁元公主的汤沐邑。

不仅如此,刘肥还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很明显这是越礼的,因为鲁元公主只是刘肥的妹妹,那如果把她尊为王太后的话,那么她的辈分将会比刘肥还高了一级。

然而吕后却看到刘肥这样做后十分高兴,就很爽快地答应刘肥的请求,并在刘肥的府邸设宴款待刘肥,以此来替女儿鲁元公主表示谢意,之后吕后没有再想杀掉刘肥,还放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国,刘肥也因此保住了性命和封地。

从效果来看,不得不说刘肥的做法很聪明,他对妹妹鲁元公主又献城又尊太后,做这件事无非是想向吕后示弱和讨好,让吕后觉得他没有危险,吕后看到刘肥这样的态度,觉得他是个没有危险的人,又想起他也算是自己带大的,于是认为他跟自己是一心的,也就放过他了。

不过齐王刘肥在其32岁时就去世了,比汉惠帝刘盈还早死了一年,其死因不明,历史也没有相关记载,推测其死和吕后关系不大,或者是以假死来蒙蔽吕后也不无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刘邦   淮阳   儿子   封地   齐国   皇位   毒酒   如意   长子   太后   公元前   夫人   实力   母亲   公主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