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木星的庇护,地球会怎么样?

太阳系八大行星(以前冥王星也算,后来被开除了)里,论个头地球只是个小兄弟。

地球虽然有大气层的保护,但也就能对付直径几十公里以下小型天体,1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就将恐龙直接抹掉,再大的天体撞击简直不可想象。毕竟以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除了眼睁睁等死之外就没别的办法。

那么太阳系形成数十亿年来,为什么地球没有被撞成筛子呢?

答案是以木星为首的老大哥们的保护。木星是太阳系体积最大的行星,质量是其他七大行星之和的2.5倍。这个身高体壮的老大哥有一门绝技——强大的引力。

正是因为木星强大引力和太阳的对抗,10万多颗小行星才老老实实的待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上,而不是在太阳系中乱窜。偶尔几个漏网之鱼,地球要么凭运气躲过去,要么靠自带的大气“盔甲”硬抗下来。

对应擅闯太阳的“强盗”天体,木星就毫不客气的将其瓦解。

1992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逐渐靠近太阳系内侧,恰好接近距离木星11万千米远的地方,木星的强大引力直接将其分解成21块碎片,在太空中排成长长的一列,长度超过16万千米,好像一列“宇宙高速列车”。

1994年,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这列宇宙列车和木星迎头相撞,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在太阳系中观测到的最壮观的天文奇观。

130小时之内,21块彗星碎片接连撞击木星,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0亿颗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温度高达7000℃,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高,形成尘埃云团有地球大小,在木星表面漂浮了数月之久。

这么大的彗星如果侵入内太阳系,和地球相撞,后果简直不敢想象。所以难怪木星表面伤痕累累,那都是对小弟们无言的爱啊!




如果没有“木星”的庇护,地球可能早就被各种“小行星”撞得“粉身碎骨”了。

地球作为茫茫宇宙中一颗微小的行星,既有着平凡的一面,其实也有着不凡的一面。之所以平凡,是因为在广袤的宇宙中有着无数颗比地球更大更强的星球。而之所以不凡,那就是地球与我们已经观测到的众多星体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地球上孕育出了生命,地球的自然环境在我们认知的宇宙世界中也显得较为的特别。

地球之所以能够如此的“特别”,其实并不是“地球”本身有多么的“努力”,更多的是整个太阳系的各类星体共同为地球创造了一个非常舒适的坏境。太阳为地球带来了光明与温度;月球帮助地球创造了磁场保护罩;木星、土星等大型气态行星帮助地球引力了各种小行星的“撞击火力”。正是由于这些重要的因素共同合力,才保障了地球今天能够拥有如此宜居的自然环境。

所以说“木星”之于“地球”,其实就是一名“守护者”的存在,虽然说地球的大气层能够低于很多尺寸较小的小行星及陨石的撞击,但在面对那些大尺寸的小行星时,地球的大气层其实是无能为力的。要知道木星的体积是地球的1320多倍,引力也是地球的2.5倍以上,因此木星不但通过庞大的“身躯”帮助地球抵御了很多小行星撞击的危险,更是通过强大的引力把众多太阳系内的小行星吸引到了自己身边,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小行星带,这也就保障了这些小行星不会在太阳系内部“肆无忌惮”的乱撞,进而也就保障了地球本身的安危。

“木星”的“实力”不可小觑,曾经也是可能成为“恒星”的存在。

上文我们说的都是木星对于地球的保护作用,实际上木星本身就是一颗很有“实力”的行星,作为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如果当初的质量能够再持续地积攒,一旦达到现今质量的13倍左右,木星就可能会启动“核聚变”反应,进而升级为一颗和“太阳”类似的恒星星球。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太阳系可能也就会成为宇宙中非常普遍存在的“双恒星系统”了。稀罕的是太阳系在最初形成时的物质还是相对有限的,木星未能吸引到足够的质量,也就无法实现成为“恒星”的梦想了。

如果当年“木星”真的成为了一颗恒星,也就可能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地球了,有时候宇宙的形成过程中也是充满着一定的偶然性及随机性的。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没有木星,地球人类早就没有了。都谢悟空。




我们是孤独的吗?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外星人存在吗?

从概率学的角度来看,宇宙那么大,即便是外星文明出现的概率再低,人类也不应该是唯一的智慧文明。著名的科学家费米曾经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那它们在哪?为什么他们没有找人类,人类又为什么没观测到它们?这后来也被称为:费米悖论

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只有当我们真的观测到了外星人的证据,无论是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我们才能确认外星人是存在的。而时至今日,我们也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这不禁让许多人开始思考:人类是不是孤独的?

宜居带模型

如果人类真的是孤独的,那么说明地球是独一无二的。那地球有哪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呢?

天文学上一般都是使用“模型思想”来研究具体的问题。地球是很符合“宜居带模型”的一个天体。

具体来说就是,地球所在的星系的位置是很合适的,恰好适合生物的生存,这里的星系指的是银河系。

除了在星系中要处于恰好的位置,还需要在恒星系中也是如此,不能太远也不能近。如果太近,地球上的水就会被蒸发干;如果太远,能从太阳中获取的能量就会很少,地球的温度就会很低。

除了位置之外,宜居带模型还有很多要求,比如:需要有地磁场,有一颗大小合适的卫星,有合适的大气层等等。这里补充一句,这个模型是基于目前人类对地球研究的认知,我们可以肯定还存在着其他的形式,但由于目前没有探测清楚,只能按照地球的情况来构建模型。

而在众多的条件当中,还有一条就是周围有一颗大型的行星。这是因为大型的行星可以给宜居星球上的生命提供有效的保护。我们知道,行星按照靠近太阳的次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太阳占据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在剩余的质量中,木星占据了三分之二,是太阳系仅次于太阳的存在,也是八大行星中的老大哥,质量是地球的317.89倍。

客观地说,如果没有木星的存在,地球上不可能会有如今生机勃勃的生物圈。那木星到底是如何保护地球上的生命的呢?

地球的守护者:木星

在太阳系中,除了太阳和八大行星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小行星,矮行星,彗星等天体。它们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被束缚在太阳系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太阳系外的天体,偶尔也会到访太阳系,比如:之前进入到太阳系的奥陌陌。

这些天体和太阳系外的天体常常会进入到太阳的内侧,如果它们不顾一切地砸到地球上,那么会引起巨大的全球性灾难,对于地球上的生命会是巨大的打击。

6500万年前,就有一颗直径为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这使得统治地球上亿年的恐龙在短短的200万年内大部分灭绝,只有一小部分演化为后来的鸟类。这次小行星引发的生物大灭绝是地球46亿年历史上五次生物大灭绝中第二严重的存在。

而木星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依靠自己的引力,使得准备进去到太阳内圈的小行星离开。就拿之前的奥陌陌来说,木星就是利用引力弹弓效应使得奥陌陌的速度快速提升并且改变了奥陌陌的运动方向,直接把奥陌陌送出了太阳系。

除了奥陌陌,太阳系当中还有两个小行星带,一个在木星和火星之间,另外一个是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这两个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会因为引力失衡,而向太阳系内圈运动,对于太阳系内圈的天体而言都是威胁。不过,木星可以利用自身的引力,把这些小行星带离原本的轨道,确保太阳系内圈的天体安全。也就是说,木星充当了一个“守门员”的角色,确保了地球上生命的安全。

并不是说只要有木星在,地球就不会受到这些小行星的撞击。6500万年前,木星就失手过一次就引发了巨大的灾难。试想一下,如果木星并不存在,那地球上就会经常遭受小行星的撞击,那么地球上的生命就很难演化出如今的局面。所以,如果没有地球,可能地球上最多只有微生物的存在,而且地球表面会到处都是各种陨石坑。




我们人生活在地球上,可我们人为什么会生活在地球上呢?这有许多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木星,木星主要的作用就是防避小行星撞击地球,如果没有木星,地球被小行星撞击的几率就会增加一千倍,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木星,我们脚下就有可能有巨大的陨石坑,更别说在这里谈论他了,所以如果没有木星的庇护,地球上将遍地都是陨石坑。




上海科技报科普问答主持人:主任记者吴苡婷


没有木星的庇护,地球遭受小行星撞击的几率会高很多,木星是太阳系内体积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也是巨大的,有趣的是它是一个充满液态氢的行星,我们知道恒星就是依靠氢气的核聚变反应源源不断的释放能量,而充满氢气的木星只是安安静静地做起了行星。木星比太阳系内其他八个行星的质量相加还要多,甚至是他们质量总和的2.5倍。当然它的引力也是巨大的。但是正是木星的这些特点,使得它无意中充当了地球“清道夫”的工作,保护了地球免受大量小行星的撞击。我们知道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密集区域,那里聚集了50万颗小行星,只要有一颗体积略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就会产生巨大的灾难,如果撞击比较频繁,地球上根本无法持续性地进化,从而产生出高等级生命。但是木星因为其巨大的引力,捕获了大量的乱舞的小行星,使得地球受到小行星撞击的可能性几何倍地降低,大大保护了地球的安全。



近期,木星上就有一次非常震撼的小行星撞击事件,那就1994年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与木星的相撞,当时这个彗星因为木星的引力,被撕裂为21个彗核,1994年7月,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的21个彗核以每秒钟60公里的速度撞向木星,释放出了5亿颗广岛原子弹的巨大能量,人类从地球上的望远镜上清晰地观察到了这次剧烈的撞击,接二连三的撞击持续了整整五天,如果这样的撞击发生在地球上,简直就是摧毁性的灾难。


所以有时候我们觉得地球还是一个非常幸运的行星,有太阳持续性地给予热量和光照,还有一个木星像个卫士一样守护着地球的安全。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老大哥,如果没有木星的庇护,地球早就被撞坏了!

地球在人类心中,始终是特殊的存在,就连人类寻找地外生物,都是参照地球生物或者人类的生命形式来探索。

然而在整个宇宙范围内,地球只是一粒不值一提的尘埃,即便是在太阳系中,地球也显得非常渺小。在八大行星中,称得上老大哥的就只有木星。

称木星为大哥,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体积大,还因为只有在木星的庇护下,地球才能维持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形式的长期存在。

1、木星究竟有多大

木星的直径大约为14.3万千米,是地球直径的11.25倍,换算成体积的话,木星体积是地球体积的1295倍。很多人对这些数据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光看数字,是无法感受到木星到底有多大的。

我们换个方式,有人这样来形容形容太阳系,大家感受一下:太阳系基本上由太阳、木星和一些其他物质构成!

太阳占了太阳系的99.8%,木星占了0.1%,而剩下的其他物质包括另外的七大行星以及所有太阳系的卫星!在木星面前,地球的大小根本不值一提。

再换一种方式形容木星之大:如果把木星比做一个篮球,那么地球就是一颗蚕豆,把木星掏空的话,可以容纳1300个地球,23个地球可以在木星里排成串,这些场景大家可以自行想象。

从密度和质量上来看,木星的密度相对地球小了很多,地球密度为5.52,木星的密度只有1.36。但即便如此,木星的质量也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两倍多,是地球质量的318倍。

另外,木星是我们地球天空中第四亮的天体,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木星明亮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巨大体积和所处太阳轨道的位置。另一方面是因为木星表面覆盖着明亮的气体云。

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主要有75%的氢和25%的氦构成,这跟太阳的构成成分差不多,只不过木星的体积和质量还不够大,内核无法形成足够产生核聚变反应的压力。

总之,在整个太阳系中,木星是一个恐怖的存在,是八大行星中的老大哥,如果木星质量再大上50~80倍,甚至可以成为一颗恒星。

其实木星个头大还不能成为当大哥的理由,因为“个大”只能算是木星的明显特征,还算不上对地球有意义,真正对地球有意义的是木星的庇护作用。

2、木星是地球生命诞生的前提,也是地球生命的守护者

木星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地球带来了水源,二是保护地球不被其他小行星撞击。

我们先来看木星的第一个影响,它是如何给地球带来水源的:

在地球生命诞生之前,木星的轨道曾经发生过改变,因为它的巨大引力,它的轨道变动给太阳系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天王星和海王星位置的互换,就是木星轨道变动造成的。

这次木星轨道变化,还带来了更加深远的影响,也就是“后期重轰炸期”,可以理解为太阳系形成阶段的后期,发生了一系列小行星“轰炸”事件。

木星轨道变动之后,影响了柯伊伯带。柯伊伯带是位于海王星轨道外侧的一个行星带,你只要知道那里有大量的彗星和小行星就行了。

木星轨道的变动,使得柯伊伯带的大量彗星和小行星朝着太阳系内部飞去。也就是说太阳系木星轨道内侧的行星,经历了一场由彗星和小行星构成的“行星雨”。

我们看到的月球照片,上面都是坑坑洼洼的陨石坑,还有水星上也是如此,上面的坑洼不比月球上少。这些陨石坑就是木星轨道变动引起的那场“行星雨”造成的。地球也未能幸免于难。

然而好巧不巧,重轰炸期对地球的袭击反而带来了生命。地球上原本是没有多少水的,但是彗星上有水啊。

那些撞击地球的彗星,将大量的水资源带到了地球上,形成了现在的江河湖海。而那些重轰炸造成的痕迹,因为地球活跃的地质活动早已经被抹平了。

所以说,地球上的水就是因为木星的存在和活动带来的,如果不是木星,地球就不会诞生生命。

木星除了给地球送水,还充当了庇护地球的角色,木星将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拦截住了。

我们知道,木星轨道处于太阳系轨道第五位的位置,在地球轨道的外侧。也就是说太阳系以外的小行星,想要进入太阳系内部的话,需要突破木星的引力。

而木星巨大的引力下,大部分小行星都会被木星的吸走,很难冲进太阳系内部。

但是木星并不能保证完全不失误,一旦有小行星冲破木星的防线撞向地球,对地球生命而言都是毁灭性的灾难。

6500万年前木星就失误过一次,它让小行星撞向了地球,那次失误导致地球上的恐龙灭绝了。幸好自此之后,木星没有再犯过类似“错误”,否则遭殃的就是人类了。

总之,木星是地球诞生生命的前提,也是保卫地球的守护者,没有木星的庇护,地球将千疮百孔,也不会有人类的存在。

3、木星是人类离开太阳系的“跳板”

人类在登上月球以后,对地外星球的探测热情有增无减,尤其近几年对火星的探测,已经可以将火星车着陆在火星地表,并从火星传回照片了。

探测地外星球的终极目标,就是寻找另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以目前的数据来看,太阳系内地外行星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

那么总有一天,人类需要探测太阳系以外的星体,甚至通过星际移民离开太阳系。

看过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朋友可能还有印象,就是地球在逃离的时候,差点被木星吸过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太空这么大,为什么非要从木星旁边飞过,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其实电影情节这样设置是有依据的,因为想要逃离太阳系,是一定要借助木星的力量的。

这里涉及一个概念,叫做引力弹弓,这是一种借助行星的重力场来助推宇宙飞船的效应。简单点说,就是发射飞船从木星轨道附近经过,然后借助木星高速旋转的力量将飞船甩出去,这样宇宙飞船就可以获得更大的速度和动能,逃离太阳系就容易多了。

1977年美国的“旅行者1号”发射升空,这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探测器,它的任务是飞离太阳系探测宇宙。“旅行者1号”到达木星附近的时候,速度是13公里/秒左右,但是在木星引力弹弓加速之后,速度达到了23公里/秒。如果只靠火箭助推,就算是今天的技术,也无法达到这么高的速度,更别说40多年前了。

可以这样说,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已经成为发射外太阳系探测器的必经之路,有这么个免费的加速器,不用白不用。

所以说,木星的存在降低了探测太阳系以外宇宙的门槛,也让人类离开太阳系成为可能。

总结一下

1、木星真的很大,是太阳系行星中,大哥级别的存在。

2、木星的存在,为地球诞生生命提供了水源,也保护了地球免遭小行星的撞击。

3、人类可以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让人类离开太阳系成为可能。

如果没有木星的庇护,人类会遭受灭顶之灾,地球也将成为一颗千疮百孔、毫无生机的星球。

关于木星,读者朋友们还有哪些观点,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写下你看法!




第一部分@木星的位置以及状态:

木星位于从太阳系内到外的第五颗行星!木星也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质量约为太阳的千分之一,体积是其它七大行星的总和的2.5倍!值得一提的是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氦组成其成分!而且木星周围非常多的小行星带,其卫星就有69个之多!




第二部分@如果木星消失了,那么地球会怎么样?

如果木星消失了,那么地球会因为突然失去了一个在太阳外侧的引力而导致向太阳方向运动,从而进入到新的运动轨道之中!从而引起下面的一系列问题:

1.距离太阳的距离会变成现在的95%左右,同时也就带了来地球公转变快的节奏,一年从365天可能变成340天左右!

2.太阳光线更多更快的到达地球表面,也就是地球表面的温度会随之而增加,温度的大幅度升高,会导致比如海洋水的慢慢蒸发,冰山的加快融化,大气变得很湿润等等问题!

3.还有就是木星的消失,会导致在木星带上的小星星群更容易闯入地球的轨道,从而导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大幅度提高!会不定时地给地球带来一阵阵陨石雨!

总的来说,没有了木星的庇护,人类会更快的回到侏罗纪时期的情景!每天晚上都可能可以看到一阵阵的流星划过天边!有科学家也表示过,如果没有木星,那么地球上的生物很可能很早就灭亡了!




第三部分@科学科普篇:

  • 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正式被除名!
  • 木星的表面温度为-168摄氏度!



最后,望采纳!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或者关注我哟!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区留言,让更多人知道你!谢谢!




会增加陨石撞地球的风险。




众所周知,在太阳系大行星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条由数十万颗小行星天体组成的小行星带,这一个奇特的天文布局就是拜其外围的巨行星木星所赐。

我们知道,木星直径达15万公里,其质量相当于太阳系所有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相当于1300多个地球。如此巨大的体量,使得木星在漫长的星体演化过程中,将数十万颗被太阳强大引力吸引,运行轨道内收并不断向太阳系内侧飞奔的众多小行星强行制动,使其沿着相对稳定的轨道有规律运行。

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没有木星的巨大引力,这几十万颗小天体(其中还包括了体量较大的矮行星谷神星)前呼后拥般不间断地向太阳系内侧飞奔,很难保会有那一颗小天体就一股脑的砸向地球,你想想这地球的几十亿年还能有太平光景吗?

所以,我的答案就是假如没有木星的呵护,我们的地球就会像其他的类地行星一样,千疮百孔、了无生机,孤零零漂浮在太阳系的星际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木星   大行星   地球   火星   小行星   太阳系   天体   彗星   引力   行星   轨道   人类   太阳   生命   质量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