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系统地学习新概念英语一,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不是太难了?

何时开始学习《新概念英语》是很多家长疑惑和纠结的问题。

因为《新概念英语》的1-4册自成体系,学生在校学习的教材没有很明确的对应关系,很难做到同频同振学习;另外,学习《新概念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提前教育”还是“同步提升”还是“查缺补漏”,是从第一册零基础开始学,还是中间插队,不同的目的也决定了不同的学习开始时间。

追根溯源,《新概念英语》的编写主要是针对零基础的成年学习者,后来逐渐在中小学中推广。《新概念英语》是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是梯度上升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指的称赞;但是因为最初是为成年学习者“扫盲”和“提升”的,按照“小学-中学-大学”学制和长达15-16年的学习期是不现实的,因此,《新概念英语》的跨度非常大,第一册的第一课是零基础,到第四册的最后一课目标是六级或以上水平。

具体到何时开始学习,要分两种情况。

1、孩子有英语学习环境或一定的英语基础,可以在三年级开始学习,和学校的教材共同起步。

2、如果没有已经基础或者英语基础不好,建议在4-5年级开始学习第一册,作为学校教材的辅助。

3、无论是何时开始学习《新概念英语》,都不要忽视学校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因为《新概念英语》和学校教材的授课方式、学习方法都有很大差异(无优劣之分),在孩子没有形成学习习惯之前,在两种学习方式中很难做到自由转化,会感觉“拧巴”“打架”,非但起不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反而会抵消两者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会对孩子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造成障碍。

4、《新概念英语》的第一册虽然是初级版,但是容量比较大,后2/3的内容无论在难度和深度上都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但从语法上看,第一册包含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式、过去进行时和过去完成式;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情态动词、被动语态等内容,而绝大部分是初中学段的重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超出了认知范围,即使“跟着学”,也是一知半解,无法内化到实际应用中,“囫囵吞枣”式的学习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因此,学习《新概念英语》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开学”“升级”和“毕业”日期,基本宗旨是以在校的英语学习为主,以《新概念英语》为辅,无论是“补习”还是“培优”,都不要本末倒置。不要在“别人家的孩子”和“教育焦虑”的刺激下,随意让孩子开始一段本该“系统的”“长期的”学习。




最适合学新概念的时间是3年级开学后。

我从事英语教育22年,发现小学生二年级时大多数孩子没法理解和掌握英语语法,听说读写都有一定困难,但不是所有孩子是这样,也发现有部分二年级孩子比较聪明,可以达到三年级孩子的智力水平,是可以正式学习的。

通过多年新概念教学,三年级四年级学习新概念一册,五年级六年级学习新概念二册,小学毕业时学生英语基本功会很扎实!小学毕业英语可达到了初三学生水平。




谢谢邀请!我认为小学二年级开始系统地学习新概念英语一为时过早,是有点难,有点“拔苗助长”。

可能一些家长认为英语对于升学考试的作用很大,于是就觉得让孩子早点接触英语比较好,出现了盲目追捧的现象。岂不知,近年来,国家已经对英语教育进行了反思,开始注重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

二年级孩子思维有限,对句子和语法结构的学习似懂非懂。如果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不注重孩子的词汇量积累,不注意孩子听力和口语的培养,小孩子会因为教材的难度以及枯燥,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得不偿失。

因此,我觉得三年级以后学习新概念英语一较合适,那时孩子理解能力强了,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些。




太早了!个人建议小学五,六年级起开始学。小学2年级试试《突破英浯》这套教材。其实《朗文国际英语》这套教材很棒,适合五,六年级起始。




新概念英语一对于小学二年级孩子来说,难度有些大,不建议过早学习。



我们可以把新概念一和小学英语课本做一下比较,不难发现无论是课文的长度和内容,还是单词的难易(新概念里的单词有许多很长,比较难记的),以及语法知识点,新概念一远超过小学英语。我也曾经把自家孩子学习的一套英文体系与新概念一做过比较,感觉新概念一更深一些。特别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受智力发育的影响,对于那些语法不太容易理解,许多的知识点都是一知半解,不像大孩子那样能很快理解吸收。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单词和课文可以死记硬背,但语法知识理解不了是硬伤。尤其是没有英语基础的孩子,学习起来会更难,更吃力。我周围的孩子大部分是在四五年级才开始接触学习新概念一,这时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英语积累,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也会提高,学习起来会更容易一些。我个人觉得在小学二年级,家长不要急于让孩子学习新概念,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段的英文去学,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听力和语感以及词汇的积累上,慢慢的把这些基础打牢固,再去学习新概念,这样会更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都9102年了,还执着于新概念呢?!

地道的外语,自然习得比较好,也就是说你怎么学母语的,就怎么学外语。因此和孩子适龄的中文读物同样难度的外文读物是最合适的,如果有音频,一边听一边认一边跟读,因为都是孩子喜欢的内容,学起来很轻松,而且也是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思维相匹配的,如果想和小伙伴吹吹牛也是用得上的。

很多专注于少儿英语教育的机构都有自己的专用教材,一二线城市都有不错的线下机构,我上小学的外甥在机构学习学科英语,他掌握的英语单词上通天文下达地理,连他雅思4个8的老母亲都自叹不如,而像他这样的小孩在周围非常多,甚至有些人还能碾压他,可见正确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如果所在城市没有这种资源,可以找线上少儿英语教育机构,我女儿上过这种,机构提供多种领域的话题匹配适合孩子难度等级的教材,孩子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几个领域,还可以随时更换,比如我女儿喜欢艺术,我经常听到课上他的线上老师和她讨论艺术。现在回头看,在这家线上机构打下的口语和听力的底子还是非常好(托福听力满分)。

(上面说的线上线下课程都是外教授课)

新概念确实是一套非常规范的经典教材,但是那些大段的陈述句离小朋友的生活太遥远,这种枯燥的学习只适合目标明确的成年人,9102年了,孩子们值得拥有更好的资源。




新概念其实是一套很好的好的这个英语学习教材。当然现在很多人批判新概念中的这个过于强调语法,但是这是学习英语必备的一项知识,我们不能回避。

小孩儿在1、2年级,是学习语言的非常好的一个时期。我们不能给孩子去设限,就认为他在这个时候去学习新概念有困难,会学不好,我们完全可以让他去尝试。正如昨天去听了一个好老师的讲座,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孩子设限。 经常会接触到很多家长给孩子设限,例如我们家孩子不聪明,考90分已经很满意了,其实这是无形中给孩子设立一个上限。其实孩子的这个潜力是无限的,完全可以让孩子去自由发挥,我们可以设限,但仅仅指下线而不是上线。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家长给设了限,所以他们往往很难突破自己,总觉得到这个时候我已经不错了,已经达到我的目标了。所以说我们家长首先要克服自己的这一关,然后让孩子去无限的挑战自己。当孩子觉觉得难,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们再去调整方案。




很多家长觉得,小学二年级小朋友开始学习新概念是不是有点太难了?如果比较过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和小学英语教材二年级下(外研社一年级起点),家长就会明白,对小朋友来说系统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其实很有必要。

我们先看一下新概念第一册第一课 Excuse me. 课文出现的句子:“Excuse me. Is this your handbag? Pardon? Thank you very much.”在外研社英语小学二年级下教材,“Excuse me”出现在M9 Unit1,同课出现的句子还有:“Where's Xihu Road? Where are you? Where are you going? I'm lost. Turn left. Go straight on. Thank you. You are welcome.”显然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更复杂一些。再如该课本M6 Unit2 出现的句型:"My grandma usually cooks. And she usually goes shopping. But today she isn't doing these things." 一篇课文中出现两个语法现象,一般现在时实义动词用法是比较难的一种情况,有些人称代词后面要求谓语动词加“s”,有些人称代词后面谓语用动词原形,再加上现在进行时的同时出现,这对于二年级小朋友来说其实很有难度。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现小朋友把各种时态全混在一起,个人感觉,相对来说新概念课文的内容安排似乎更科学、合理一些,也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比如一篇课文就学习一个语法现象,通过多次课的反复练习来使学生强化掌握。比如新概念第一册,从47课到57课都在练习一般现在时实义动词的用法,到57课才出现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的比较,这种安排显然更有利于初学者的学习。

所以笔者认为,二年级小朋友完全可以开始接触新概念第一册,非常有助于小朋友对学校英语课本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感觉到有难度,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适当调整学习进度。




英语好语文不好,有一样的吗?




一门语言工具而已。早学晚学都一样,当然想早早出国的除外。

自己从教二十年,从没考虑过让自己孩子提前学习英语。学校里三年级开设英语课,孩子就从三年级开始接触英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小朋友   从句   英语   动词   课文   新概念   语法   难度   家长   教材   年级   孩子   小学   基础   学校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