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忻州被称为“摔跤之乡”?

摔跤在忻定原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很受各界——特别是农民的欢迎。

摔跤源于南宋时期,岳飞部下一位叫陈效婴的所授。





你好,忻州的确是全国著名的摔跤之乡。因为摔跤运动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地人们常把民间摔跤赛称做"挠羊赛"。


挠羊赛"即摔跤赛,原名"抵角",只是,这种比赛最初不在体育场馆内,而在田间地头进行,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因而,摔跤节更是体育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摔跤之乡”的历史悠久

摔跤运动忻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忻府区、定襄、原平三个县市,有“摔跤之乡”的美誉。

史料记载,忻州传统摔跤(古代称:角抵)挠羊赛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


挠羊赛是忻州境内的传统摔跤运动项目,摔跤手一般以一跤见胜负,输者淘汰,赢者继续与新手比赛,连续摔倒6人者获胜,传统中都以活羊一只作为奖品,故取名挠羊赛。

“挠羊赛”的来源


“挠羊赛”由来有下面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把忻州的摔跤渊源归于对异族竞技的接受和演化。摔跤原名“角抵”,即“抵羊角斗”之意。“角抵”源于蒙古人在广阔的牧场上开展的一种互搏技艺,用以祭祀祖先和庆贺丰收。摹仿公羊的打架,以显示自己的剽悍与魅力。蒙古式摔跤的那种典型的姿势和动作,与“角抵”的是多么的逼真、形象和贴切。


另一种说法是据传宋朝忻州人就喜欢摔跤。尤其到了南宋时,著名抗金将领岳飞被害后,其部下一位叫陈效婴的忻州籍老兵返回家乡后,把军中所学的“角”(近似摔跤)传授给乡邻,一方面强身健体,一方面寄托抗金的宿愿。因其简便易行,深受群众喜爱,得以广泛开展,世代相传终成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化,摔跤技术也逐步提高,由原来单一的摔跤活动慢慢演变成对抗竞赛。由于当时的忻州地处忻定盆地的西部,水草茂盛,老百姓以放牧为生,因此获胜者会得到一只肥羊,并把羊扛起绕场一周以示荣耀。从此忻定原一带就有了摔跤这一民间竞技,流传至今。按照当地的传统,人们把摔跤比赛叫做“挠羊赛”。

在忻、定、原一带,摔跤是一项极为普及的群众活动,也是广大农民业余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劳动之余,明月之夜,夏日饭罢,冬日闲暇,毋须专门组织,也不需要专门的场地,或地头,或街头,或打谷场,或河边沙滩,人们常常兴致所至,便摆开战场摔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忻州   原平   定襄   公羊   摔跤   打谷场   茂盛   地头   南宋   部下   原名   喜爱   说法   群众   传统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