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随着年龄的增大,对死亡的恐惧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我只谈我的亲身体验。①在不记事的年龄阶段,是不知道什么叫死亡。②在青春期前的年龄阶段,是特别害怕死亡的。③在青春期是最不怕死亡的。④在青壮年期,有了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后,又不能去随便死亡。⑤步入老年阶段,对死亡的恐惧感越来越淡漠,但又不想着去死亡。所以人的一生对死亡的认知是这么一个过程:不知死→害怕死→不怕死→不能死→不敢死→不想死→恨不死。




一般来说,人的岁数增大,对死亡的恐惧也在逐年增加。

这是我的观察,也是我的体会。

年轻的时候,觉得死亡离自己还很遥远,虽说也有早夭的人,毕竟那个概率不大。家里的祖辈过世,对我的触动也不大,觉得他们毕竟上了年纪,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

进入中年以后,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加之亲友长辈的一个个过世,看待生死问题有了不一样的感觉。特别是几年前父亲的病逝,让我对人的生病和死亡有了切肤之痛和感悟。

步入中老年,每年的体检报告也在提醒自己,身体出现越来越多的毛病,需要吃这个药,做那个检查。

年龄越大,死亡这个词会在心里越来越多的盘旋,辗转反侧。不是我们主动去想它,而是它不请自来。特别是周围同龄人的一个个过世,无不在提醒我们: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

当然,我们也会经常听到一些老人说:我才不怕死呢!我这辈子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

真是这样吗?我相信没有不惧怕死亡的人,求生的欲望人人都有。对普通人来说,不惧怕死亡的人是不存在的,

前些日子我的一个邻居老太太过世了,是癌症,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老人原本身体很好,因为太过突然,对老人打击很大。医院无能为力,让家属把老人接回家去。老人回到家里,整日哭泣,情绪非常低落无助,幸好她的三个女儿都在身边,对她照顾有加。因为疫情,她的朋友也不便上门探望,只能电话里安慰几句。没有多久,老人就过世了。

人老了是一件无奈的事,不到那个年龄,别人是无法理解一个垂暮老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助。

让我们为自己老年生活早些做点准备吧。从我来说,我认为老年人要有四老:老窝、老本、老友、老乐。最好要有自己名下的住房安度晚年,要有一定的养老金和储蓄用于日常生活和以备不时之需,要有一些好朋友日常走动解除生活上的寂寞,要有一些爱好作为精神上的寄托。

愿我们都能度过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




恐惧是增大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欲望也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重。打个比方,你三岁的时候梦想只有一包辣条,长大后最想做的就是每天都能吃上辣条,如果想着自己死了,就是一包辣条的遗憾。

到你十几岁的时候,你还没有离开过家,你的愿望就是想要出去看看,起码得自己能挣钱,这个时候如果不小心见阎王了,就会觉得是没有好好去看世界的遗憾。

到你二十几岁,因为视野开阔,你会见到很多新鲜的东西,吃到很多珍稀佳肴,这个时候已经有父母孩子与爱人,身上担负着家庭责任,一旦想到要死,就会因为哪个食物还没有吃够,哪些东西还不曾拥有,比如没房没车,没LV包,存折没有一个亿等以及父母孩子在我死后谁养,爱人怎么过活,这个时候恐惧增大。

最后一直到孩子成家立业,家庭的担子减少,然后就是个人遗憾了,感觉自己这个事没做过,那个没做过,功不成名不就,想做时身体技能已经跟不上思想了,或者觉得自己老了,每天都像是倒计时,明明还有很多留恋却要接受时日无多了,虽然是自然规律但等死最可怕,于是恐惧是更大的。




当你真正了解死亡就不会恐惧,此事跟年龄无关,怕死是每个生物都具备的本能,比如说那些要变成人类食物的猪牛马羊鱼,在屠刀下都会惊恐万分的嘶喊,值得庆幸的是人没有这种被屠杀的恐惧,推己及人,想想人类对其他生命迫害实际上制造死亡恐惧的恰恰是我们,如果有一天我们人类学会尊重生命我想就不会恐惧死亡了吧……




一般的人,都会怕死!我们这里有一个癌症病人,年龄六十多岁,已经是晚期病人,医生让回家休息吧,尊备后事!别把病情告诉他就行!他的三个儿子就把接回家里,后来这个病人病痛苦在一天天加剧!他就每天都会问他的孩子得的什么病,再后来他的一个儿子就告诉他得的是癌症,还拿来家里为他买来的夀衣让他看看,结果没过三天,这个病人就死了其实他是害怕死




自古艰难唯一死。不怕死的人少,怕死的人多。

随着年龄的增大,对生死的理解的加深,恐惧大都是在增加的。

但到老时,随着家境和身体的状况对死亡的恐惧差异会变得区别大起来。

对于死亡的恐惧与否取决于一个人生活的质量的好坏,生活质量越高,亲人朋友越多,对死亡的恐惧越大。疾病满身,孤家寡人,生无可恋时又何惧死亡?




我看开了,一切都是命,顺其自然吧。不管何时何地死亡,对我来说都是崭新的开始





我觉得是减小了,我农村院子里隔壁家的老婆婆邻居,我小时候经常在她家玩的时候她就给我和我哥哥说,囊开还不死哦,哪个时候才得死嘛,好想快点死了哦,前几年她九十多了才死的,记得小时候平常一直看到她都在家洗衣洗菜做饭,没有让别人做这些。小时候她家里还是泥巴房子,我们屋也是,依稀记得她家里还挂了耶稣图像还有十字架,我当时只觉得是普通塑像多还好看,一直没去想什么宗教,现在提到这件事才回想起来,会不会她家里信过基督教……





应该是增大,具体还是要看每个老人的心态和心身健康、生活质量、世事遗愿有关,总的一句话:人人都是怕死的,什么英雄不怕死,这只是当时的条件所限的选择,这是我的感觉。对不对请友友们指导




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对于死亡这个事情生物都有天生的恐惧心理,当然人作为一种高等生物,有着个人心理思维能力,对于死亡这种无法避免的问题来说,要看这个人的生活状况、环境、宗教、性格等等各方面因素,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对于死亡的认知,我相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特别是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死亡是可怕的,是令人恐惧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看看医院里那些癌症或者类似绝症的患者就知道了,因为中国人现在很少有信仰,对于死亡没有别的认知,反正就是一个字“不想死”。

但是对于宗教信徒来说,死亡就没有那么恐惧或者说难以接受,因为基本上宗教都不认为死了就死了,基本上都是认为死亡之后人类有灵魂,或者进天堂或者下地狱(并不是所有宗教都是这个说法,只是类比而已),真正的宗教信徒们从入教开始就会接触这些关于死亡的知识,就不会像普通人那样的恐惧,死亡本来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死亡只是这一世的结束,只要信奉**行善积德,死了之后转世我会有更好的生活。

再就是某些非洲的部落那种,他们故老相传就是人死后就过上好日子了,所以都是丧事喜办,去年很火的那个黑人抬棺,就是这样的情况,这跟人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从小接触的死亡概念就是那个样子的,所以他们也不会恐惧。

还有就是生活条件也会决定人对死亡的恐惧程度,比如某些人,被网贷坑了,背了几十万甚至几十万的债,根本还不起去自杀的,这些年也不少见,他们对于死亡的恐惧远小于对生活的绝望,再比如某些极端贫困的人,生活入不敷出,吃饭都成问题,一旦得了绝症就是等死,他们很清楚自己死定了,没有任何办法,所以可能比其他人就能少一些恐惧,因为没办法的事恐惧也没用。反过来讲,越是有钱的主,临死的时候恐惧可能会越大,越是不甘心,钱还没花完,还没享受够就得走,那还不得崩溃,这很正常。

反正最后总结一下吧,人的思维是不同的,同样一件事,有着正反两面性,在死亡临近的时候,就看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当你接受了任何人都不可避免死亡,而且觉得自己问心无愧的话,死亡就不足以恐惧。反之,从现在开始恐惧吧,崽种,死亡早晚要降临到你的头上,你跑不了,也躲不过[机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恐惧   年龄   人类   都会   怕死   癌症   认知   小时候   害怕   遗憾   宗教   家里   老人   身体   孩子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