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不少文人出身的人都很会打仗,这是什么原因?



那是因为民国军阀混战时期作战水平太低,很难说有什么内行,也就无所谓外行了。

就像是德云社郭德纲所说那样“是个人,都敢说自己是说相声的。”

当然,我可不是批评毛主席,毛主席从来都只是从战略上把握大局,具体战役怎么指挥,怎么打,毛主席从不插手。

不管是辽沈战役还是淮海战役,毛主席从没有插手具体指挥。

但是,像毛主席这样能清楚知道自己能力边界的人并不多,许多文人出身的将军打仗其实很烂。

我说的就是吴佩孚。

吴佩孚号称儒将,事实上当时北洋军阀里有秀才功名的也确实不多。

但是吴佩孚的指挥就一塌糊涂。

当时英国驻华使馆的武官近距离观察了吴佩孚指挥北洋第三师与皖系军队作战,回来得出的结论是吴佩孚将军根本不懂指挥打仗,但是幸运的是,他对面的敌人比他更不懂。

关于吴佩孚指挥很烂这件事,张学良也多次说过,张学良也说吴佩孚根本不懂指挥。




事实上民国打仗水平有多低呢?

号称陆大研究生毕业的郭松龄反奉时,主要战术就是用火炮攻击奉张军队,然后等奉张军队在炮击下溃散,再派步兵去占领阵地。

日本关东军全程旁观了郭松龄与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交战,得出的结论是:

垃圾打垃圾。

虽然这不是原话,但是意思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白崇禧号称“战神“,其实就一招:人海战术,肉弹攻势。

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白崇禧亲信,桂系将领陆学藩说的。

结果这一招在淞沪抗战时白崇禧想对日军使用,结果一天之内桂系四个旅全部报销。


把白崇禧心疼的吃不下饭,甚至都哭了。




因为:过去文化人少:感觉会打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淮海战役   关东军   辽沈   北洋   民国   儒将   北洋军阀   作战   文人   战役   出身   将军   军队   结论   事实上   垃圾   水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