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镜头一时冲动买完基本不用?

在镜头群里用的较少的应该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镜头如:35mm一85mm之间的镜头,画质虽然好,但缺少了冲击力。




感谢邀请,关于摄影镜头的冲动购买行为,米哥摄影近十年来,也曾有一些,但没有买完基本不用,躺放在干燥箱里,而是感觉不太适用的话,就去二手市场把它便宜地转化为币,转买流动资金了。那么我来说说我败镜头的几个故事。

关于小痰盂定焦头 50 1.8MM

米哥刚买的第一台单是佳能500D,因为不懂,所以第一个镜头是套机镜头18-55MM,但拍了二次后,就感觉怎么拍美女背景虚化得都不美,于是向人请教镜头光圈不够大,由于资金预算有限,于是在买了单反第二个月就花了600多买了这个俗称小痰盂的50 1.8MM,在参加活动时,对着美女也敢凑上去拍了。

(《西关小姐》摄于2009年,佳能500D+50/1.8mm镜头)

后来拍着拍着,除了拍人像,需要用到此镜头,大光圈,虚化背景,显得好看点外,此镜头也没有明显的好处,特别风光拍摄和活动拍摄,显得一点用处都没有。二年后随着500D相机的升级,此镜头大约500元也一起出掉了。

关于第一个红圈镜头24-105MM

拥有单反拍摄一年多以后,参加了数十影友们组织的活动后,才感觉到携带一个一镜走天下的镜头是多么重要,必须要包含广角端和中长焦的镜头,成像质量要好,价格上也不是太贵,就考虑买了一个性价比还不错的佳能红圈镜头,24-105MM/4L镜头。此镜头因为是恒头光圈,焦外虚化,成像质和锐化都还可以,同时镜头焦段也是广角中焦都有,适合拍人像,活动,会议等场合,是佳能高档相机的标配套机镜头。同时此镜头通用于全画幅和半画幅佳能相机。使用期间此镜头因为对焦马达坏了,维修花了一千币,后来在买有24-70和70-200的镜头后,也出掉了。

(《比基尼》2010年拍于汕头红海湾。佳能500D+24-105mm/4L镜头)

关于第一支长焦镜头小小白70-200mm/4L不防抖镜头

在接下来几年的拍摄中,镜头也根据拍摄题材的需要丰富起来,其间购买过一个长焦镜头70-200MM/4L的不防抖镜头,其轻便,成像质量也不错,适后于于一般的活动和动物摄影拍摄。米哥在升级相机至60D时,此镜头陪我拍摄了近两年的时间。后来在购买大白镜头后,就镜头就转卖给一位摄友了。

(《紫荆咏调》2013年3月,佳能60D+70-200mm/4L镜头)


米哥现在防潮柜里还躺着一个镜头,就是腾龙24-70/2.8L镜头,因为拍摄视频时掉在地下,造成镜对边缘磕掉一边,还可以用,只是卖不掉啦。此镜头成像没有佳能原厂24-70的好,还有附厂镜头一个最大的缺点,有时关键时候出现接触通讯不良的情况,需要重新开机,所以米哥建议摄友们一般不要买附厂的镜头。




大量回收,一时冲动,买下来,基本不用的镜头啦。

老话儿说的好啊,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谁的钱也不是大水冲过来的。谁买个镜头也是得到深思熟虑很久。网络上看,圈儿里查呀,店里看,都要考虑很久才能下决心买下来。

买回来就后悔的镜头有没有。应该说有的。个人感觉那些原厂的头。专业的头应该不会存在这种情况的。

买回来就后悔的,大多是那些副厂的头,或者是相对低廉一些的镜头吧。或者是小众化的镜头,比如你的百微。

大众化焦段的镜头,基本不会存在这种买回来就几乎不用的情况。比如说各原厂家的大三元镜头,16-35,24-70,70-200,这些镜头基本都是当做挂机头用的,当成主力用。

一些比较特殊的镜头,比如佳能的8-16。适马的50-100,这些镜头用的机会不多,买了会搁置。

大众化焦段的镜头拍出片来也舒服。





我的镜头闲置最久的也是佳能百微,其次是佳能50mm F1.4。

不得不说,佳能的百微确实是款好镜头,成像质量真是没得说,这个镜头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问题是平时真的没什么拍微距的需要。拍过微距的人都知道,微距照片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却不好拍。那镜头,动不动就跟拉风箱似的,对焦比较困难,最好得用三脚架。如果不是特别喜欢拍摄小昆虫,建议摄影爱好者们还是别买了。现在器材租赁都很方便,想玩微距的时候完全可以租一个玩玩,花不了多少钱。

佳能50mm F1.4我用的也不多。这款镜头的性价比很高,它的成像质量比小痰盂好,是红圈头,而价格才两千多元。我以前是孩子小的时候主要拍孩子用的,效果很满意。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了,也不怎么给他拍特写了。客观地说,如果不是经常需要拍大光圈的人像特写,其实大光圈的定焦头的用处也不是很大,完全可以买个24-70mm F2.8即可。我现在反而广角的定焦用处多一些。




坦白讲,这种情况从理性的角度看是不应该出现的,但是现实中这种情况又是非常多的。有些人在这方面(经济)的资源确实充足,但他又确实不知道自己的爱好是什么?自己追求的方向是什么?看到别人在做什么的时候,往往被别人的成果所感动,也想尝试涉足这些技艺或领域;或是在掌握一些技艺的皮毛时在别人的蛊惑下随意的配置诸如此类的装备,结果就会出现问题所提及的情况。所以,所有焦段的镜头都有可能遭此对待




其实摄影爱好者都有冲动的毛病,我也不例外!可以说最能折腾镜头,买了后不喜欢有对出去,有的对出去了想想又买回来。不过手里的镜头都有用,只是用的多和少的区别,佳能三大元,外加微距,鱼眼,还有一个50定和腾龙150 600。用的多的还是三大元




买器材已经是历史了,为了买而买,这个爱好终结于数码后背,突然觉得很没意思,再也没拍片和买器材。从尼康D3X开始,351.4

851.4,220,581.4都买了一个遍,又迷上了数码后背,飞思280,配了55,80,150,终结于alpa和罗德斯顿32,单反都卖了,现在是一堆数码后背破烂。摄影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爱好,尤其是拍美女时,上蹿下跳的样子很损害形象,在旅游公共场所,拿个单反并不能提高身价,单反一掏,身份将三分。随几张飞思280拍的瑞士风光,还有一张巴黎夜景。








一时冲动买回来基本不用的镜头?这个我虽然也经常买卖镜头,但是大部分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去购买的!佳能百微也是其中之一!
基本不用就有些夸张了,百微当时想的是婚礼跟拍的时候用来拍摄戒指这样的操作的,但是时间久了以后发现戒指拍摄也就那么几张照片而已,用个四五千的镜头每次就拍那么几张确实有些夸张呀,想来想去也不差这几张也就卖掉了!
最后好玩的地方就是24-70mmF2.8,本身就是方便而造的镜头,我在影楼里面用腻了,当时就顺带也买了一枚24-70还有16-35mm,有了16-35在拍摄中,24-70也觉得用处不大,有段时间也出手了。关键来了,一个机位拍摄的时候真的真的非常需要24-70mmF2.8这样的镜头,光圈大,仪式部分很吃得开,焦段覆盖率还可以,相比而言单机位还是很好用的!这就是尴尬的地方,卖了又买……




最常用的镜头就是24-70mm的,80%左右的场合足够,次之为70-200mm镜头,占10%。再次之为16-35mm镜头,场合5%以下。

基本上其他的都不常用。不过,50mm,100mm微距,135mm人像,都配了,在箱子里还占地方,偶尔用一用。




我用过次数最少的一颗镜头就ef24mm f2.8饼干镜头。

我比较喜欢小巧的镜头,即使这种镜头光学素质并不能算多么好,但也不能算差,加上适中的光圈和轻薄的体积,作为日常挂机的镜头还是比较合适的。本来已经有了全幅版本的40mm饼干,但是考虑到apsc机身用饼干镜头更便携轻盈,就又入手了24饼。

现在看来,入手这颗镜头纯属浪费。虽然它比起来红圈镜头,价格不值一提,但还是比小痰盂和40饼更贵。买来统共就正儿八经用了一次,根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有时候摄影器材的选择确实存在一些过度消费,特别是没有考虑清楚就入手。说到底,买相机也好,镜头也好,还是得考虑它的用途,凭感觉和想当然的想法很容易造成浪费。如果设备太多,还会产生选择困难的情况,反倒给拍摄创作平添烦恼,违反了摄影的初衷。

题主提到的百微,我倒是一直留着,这支镜头虽然使用频率不是很高,但用起来是真心好用,防抖很厉害,画质很不错,微距的专业性别的镜头很难替代,即使拍些花花草草也是很享受的体验。

任何器材,只要符合创作意图,都可以发挥它的价值。所以不要浪费,利用起来,这支镜头很不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冲动   佳能   镜头   痰盂   画幅   机位   光圈   后背   用处   饼干   人像   确实   器材   相机   情况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