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能不能推荐自己的学生就业?

导师当然可以推荐自己的学生就业,而且一般情况下成功率会比较高。

读研究生选导师很重要,除了在科研学习等方面导师会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导师可能会在工作的事情上帮到你。

当年我自己读研究生的时候,本专业有三位比较有影响力的导师,不同导师的毕业生去向有明显不同,而同一导师的学生去向就有很大的相似性。当年我导师的学生较多出国和继续读博深造的,毕业后大部分留在了高校工作,另两位导师的学生一位较多去了与专业相关的事业单位;还有一位的毕业生转行的较多,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却很少。

我们在就业的时候,除了自己顺利就业的同学,其他同学导师都帮忙进行了推荐,也基本顺利实现了就业,包括继续深造的同学也顺利拿到了录取通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导师在业内受到的认可程度和影响力,决定了他给你带来的就业机会。

当然,就业不能完全指望导师。我又忍不住提一下当年自己的经历。毕业时导师给我推荐了一家出版社,当时有一位师兄在这家出版社,去笔试和面试之前,他也给我讲了很多注意事项,自认为有老师的推荐信和师兄的帮忙,工作应该十拿九稳。去了才发现,因为单位各方面条件较好,参与竞争的全是超一流高校的研究生,虽然自己也不算差,但结果还是不如人意。

更关键的是,当时出版社给我的评语是:读书太少,不适合出版社工作。这句话是直接发给导师的,收到后他没有给我打电话,直接转发的短信给我。自己没找到工作正常,但对导师来说却有很大影响,自那以后直到自己找到工作之前,自己没好意思跟导师打过电话。

所以导师给学生推荐工作也是有风险的,他给你的也许就是一封推荐信或者打个电话,实际上他是付出了人情债,也关系着自己的声誉。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希望导师帮忙推荐,自己要有过硬的实力,扎实的基础才行。导师推荐的就业单位一般不会特别差,工作能力的要求自然也不会低,过不了面试,或者进了单位干不好工作,抑或是对导师推荐的工作挑三拣四,对导师的声誉及他其他的学生都是有影响的。

衷心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导师能不能推荐自己的硕士/博士就业,肯定是可以的,而且成功率比较好。

但是能否让导师推荐,就得看学生各显神通啦,尤其是年毕业四五个硕士生,不可能也不会每个都给推荐不错的工作。预祝每个研究生都能遇到一个好导师呢!

小西来聊一聊,如何"配合"导师给自己推荐合适的工作呢?

首先,和研究生本地求职认可度高、有优势类似,导师的人际圈关系同样集中在工作院校或所在城市。在你入学读研期间就可以和导师沟通,日后想留在该城市工作,性格好的导师在平时学术交流中会"提前留意"一些合适的工作岗位。甚至,有部分其他单位工作的朋友会给导师打招呼,请求帮忙推荐一些学生来工作呢。

其次,"推荐"意味着"人情"付出,导师也没想过学生推荐工作后的回报,但是研究生读研、读博期间起码"做事做人"让导师认可。之前,小西单位一个同事(导师)将自己学生推荐到某地一所研究所工作,可是这个学生在去单位不到1个月后就选择离职,理由是地方偏且工作太枯燥,之后还在开会时被推荐单位领导告诉该导师的,场面可想而知。哪怕是觉得工作不满意,选择离开,也可以告知下给推荐的导师,而不是"尴尬"。

其实,也有幸福烦扰的学生,自己想去其他单位,而导师非要推荐另一所单位的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小西建议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是要学会委婉的拒绝导师,而且不能"拖"。否则,容易让导师觉得这个学生"好高骛远"呢。

当然,若是不幸成为那个不受导师欢迎的研究生,在看到同门被推荐到不错的工作单位,除了"埋怨"之外,其实也可以寻找下自身是否有不足。就算进入工作岗位,同样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找一切机会来提升自己是非常关键和有必要的。

很多时候,导师推荐自己的学生去了某个单位,也会持续关注或给予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博士毕业生,如帮忙看看"基金本子"、项目/课题分个子课题、在读期间数据毕业后撰写论文署名问题等。

也许导师最终收获的是被推荐单位领导的一句:"你推荐过来的学生真的很棒,肯吃苦够努力,你培养的真的太好啦!..."。因此,被推荐工作后记得努力喔!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有这样的情况,但现在这种现象越来越少。

我当年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同届的有几位同学,在就业的时候即获得了导师的大力举荐或帮助。当年他们就业的单位是省日报社或某出版社,当时是我们想挤破脑袋进去的“肥水衙门”。进这样的单位,除了个人表现,学历等,人脉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

当年两位出手相助弟子就业的导师,都有几高的特点:高地位,高人脉,高名声,是属于让人很难拉下情面拒绝的,掌握有一定资源的一类导师。

近些年来,仅以硕士研究生而言,就我经验范围内的观察,导师推荐学生就业的现象越来越少。之所以这样,与以下几个原因相关:

第一,各个用人单位招考程序日益透明化。现在只要“国”、“公”字头领域,要进去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求职者需要经过重重考核关卡,这自然就压制了“打招呼”和“私下推荐”的灰色空间。



第二,现在研究生大幅扩招,研究生培养日益行政化和官僚化,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功利理性化”的趋势,两者不再是以往有较强情感链接,亦师亦父类的强关系模式,而更多呈现出一种老板-员工般的上下级关系模式。很多时候,由于带的研究生太多,关照不过来,导师和门下弟子的交集,仅仅就是一篇研究生论文之间的交集,这自然也降低了双方之间的情感和道德义务。



第三,行业领域的重新洗牌。仅以我们学院的研究生就业为例,很多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的是体制外的民营互联网企业就职,比如新浪,百度,头条等,这些企业,都是自负盈亏,招聘员工基本出发点是“唯才是举”,这自然也压制了人为打招呼的空间。

第四,研究生导师,推荐弟子就业,一般也是要特别信得过的,敢打包票的弟子才敢放心大胆推荐,另外,用人单位也需要特别靠谱才行。最理想的结局是导师,弟子,用人单位三方皆大欢喜,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都是如此理想的结局,一个环节出问题,很容易导致三方关系死结,造成出力不讨好的结局。比如我曾经把一位家境困难的学生推荐到朋友公司兼职,结果朋友有剥削学生劳动力之嫌,学生不满意,我夹在中间很尴尬,最后结果是不欢而散。



第五,相比较于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就业时获得导师推荐的机会会多一点,因为在博士研究生这个层面的招聘,相对招聘程序没有那么正式,博士生只需要满足用人单位的科研要求即可。这种情形下,非官方的私人联络作用就会在职场上体现出来。比如前一段时间,我就接收到一家研究院的橄榄枝:希望我能推荐优秀的博士弟子去他们那里工作。

总之,据我了解,现在的情形是,除非弟子特别优秀,推荐十拿九稳,并且对几方都皆大欢喜,否则,导师一般不愿意轻易去欠人人情。所以,学生最终还得回归自力更生,自立自强主导思路。

以上,供参考。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导师在业内有一定人脉和信息,愿意推荐学生去合适的岗位




当然可以,很多硕士导师还是会推荐自己学生就业的。

在我读研期间,记得在研二的时候由于没有课程安排,虽然课题组会不定时的有些工作需要做,但相对来说可自由支配的比较多,因此我导师问我是否想出去做一份兼职?最后,我的导师给我引荐了一个中学的校长,因为他们是大学同学。所以,比较顺利的成为了这所中学的实习教师,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而之所以会有导师推荐学生就业,原因或许不外乎这几点:

第一,导师将自己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在当下不断的爆出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的矛盾冲突,但是不可否定的是这样的导师很少很少,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而否定整个导师团体。记得我师姐毕业的时候,我们导师亲自给他联系的公司HR,然后一起吃饭、互相认识,详细的介绍了我师姐的各种优势。

第二,用人单位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每年的校招开始时,很多用人单位都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导师资源来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其中最好的就是我们都熟知的企业“内推”,一方面是学生推荐同门的师兄弟,另一方面便是导师推荐自己所带的优秀毕业生,像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每年的高校招聘会中。

第三,导师的人脉和资源绝对在领域内较强势。由于我是人文社科类的硕士研究生,所以我们的就业方向是当教师,但是我们都希望自己硕士毕业时,能够进入高校,可是硕士学历完全达不到普通高校的就业门槛。于是我们的导师通过自己的人脉为我的师兄争取到了一个进入面试的机会,虽然最后的结果并没有录用为讲师,但是却成为了高校的辅导员。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的是,在你就业这个环节中,你的导师所起到的作用仅仅只是引荐,相当于一个“媒介”,至于自己是否可以被顺利的录用?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综合能力,如果能力不够,即使你的导师强烈推荐也依然没有作用。

因此,作为学生的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在校期间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尽可能的完善自己,不仅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就业,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随时把握住导师给我们提供的优质的就业机会,毕竟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

同时,能力虽然重要但是人品也极为的重要,毕竟导师推荐你就业。那么你在单位的一举一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你导师,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导师不愿意推荐学生就业的一个原因,因此如果你想通过这条途径就业,那么请端正自己的态度。

总之,导师推荐学生在很多高校是很常见的事情,甚至有很多学生在选择导师时就已经将这个因素考虑再内了,而且最终也确实是实现了导师推荐就业。只是对于我们所有的研究生来说,自己的就业还是要自己解决,只有当自己正在就业过程中确实是遇到了自己难以解决的难题时,那么寻找导师的帮助或许才是最佳的选择。




谢谢邀请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导师能不能推荐自己学生就业,当然能推荐。而且,导师推荐的都是比较好的工作和企业!

一般而言,由于导师的工作一般在高校,所以导师的人际圈都在本地周围区域或者专业领域相关的行业。对于有这方面就业需求的同学,导师是有可能提供帮助的。

另外,导师也不是不可能随意推荐自己学生就业,毕竟推荐就业导师也会消耗“人情关系”和“导师声誉”。如果把自己的得意子弟推荐给企业或者研究所,自己的学生表现优异,也是给导师提升声誉和名声;相反,如果导师推荐的学生表现一般或者工作态度不积极,可能不仅会影响导师的声誉,而且导师推荐学生就业机会变少。

作为学生而言,个人认为如果自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的话,优先考虑自己找工作,不去麻烦导师。有需要导师打招呼,安排工作的同学,需要在研究生期间表现好,为导师出一些工作量,得到导师的认可。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原创不易,喜欢不妨加个关注,点个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导师   人脉   学生   声誉   弟子   毕业生   当年   顺利   研究生   同学   单位   高校   关系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