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后,体制内的优势就越来越会显现,真的吗?为什么?

人到中年,如果你自己创业没有发大财,如果你给私人打工没能混上个白领或高管,那么与体制内的人相比,体制内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一是体制内虽然发不了大财,但比较稳定,不会有大起大落。二是体制内的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养老保险上缴比例较高,到退休时养老金也较高。三是体制内能享受二年一次的加薪。四是临近退休,不会有因年老干不动时会被解雇,可以安然的工作到退休。




时间空间生活是幸福 六险二金 等等福利 在有家庭老人需要照顾的时候 很显而易见




体制内的优势, 几乎可以终身陪伴。国家体制,决定了体制内各类人员的优秀优越优势。比如,各种节假日……体制内各类人员可以充分享受到位。而私营单位,则无法保证劳动者充分享受法定节假日。




顶尖人才,七十岁都有人抢!一般人才,三十五岁创业有点难!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进体制无非图个安稳,一眼望到头的工作,这也是体制对于普通人最大的优势。以上岸为荣大可不必,有能力的人也不屑于体制内,条条框框太多了。普通人无非就是在外面卷不过了,想进体制,然后再形成另一种内卷,养肥培训机构罢了。

最后也不会演变成什么,该怎样就怎样,有能力的人体制外获得的机会以及性价比远高于体制内,而社会需要的也是有能力的人,所以对于体制内外都没啥区别,就多个内卷的地方罢了。

从本质上来说,不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本阶级对无产阶级的过分剥削,年轻人逃避剥削的一种形式。毕竟都过去40多年,也没几个知道什么是阶级斗争了。




真的,体制内主要稳定,只要没有大错误,都能继续呆着,基本真正干活的都是年轻人,快退休的基本不干啥活,主要是资格也老了,大家也考虑快退了也不会特意让他干了,待遇却是资格越老的高!这种福利都不少




老天是公平的,内外一样,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首先是35岁这个梗,如果超过了35岁,是比较有职业危机的,特别是靠青春饭工作,一旦超过了这个年纪,很容易失业,失业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很多公司、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基本要求35岁以下。而体制内的就没这个担心,只要不是做了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是不用去担心事业的问题。还可以说是正在人生中的黄金期,事业的上升期,很可能已经担任了重要的岗位,社会地位也比较高。这是体制外的工作无法比拟的。

然后就是体制内的工资,随着职务的提升、工龄等的增长,是逐步提高的。而体制外就不一定了,领着几万元的工资,可能就突然失业了。

因此,人到中年,体制内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的。




看哪一方面的优势,工资吗,住房公积金吗优势不言而喻,人力资源方面,干事看的明白了,直奔主题,不纠结,有效率,考虑全面,误差小。




应该是真的。人到中年,在体制内有几种情况:

1、能力强的人。这种人人到中年的话,不仅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也积淀了一定的人脉资源,有阅历有资格有能力。工作上是把好手,加上谦卑自省,在单位领导看得起,员工自然也尊重,里子面子都有。

2、能力不够强甚至有点差的人。体制内人事是有一套管理程序的,不要触及党纪法规,工作到退休时没有多大问题的。人到中年若能力差的话,领导也不会把重活、累活、要紧的活、复杂的活、赶时间的活交给你,压力不大落的轻松。

3、摆老资格的人。体制内稍微年长的人比其他人有个由头,诸如年纪大、身体不好、我不会、机会给年轻人等等,可以把急事、要事、繁琐的事推得一干二净,领导常常也视而不见,毕竟现在队伍年轻化,很多年轻领导也不愿意被扣上不尊重老员工的帽子。

4、混日子的人。混日子的人本不该有年龄之分,但体制内混日子的中年人何处都有。想着也没啥奔头,干与不干一个样,顶多落个被年轻人议论的话柄。工资不会少、福利不会少,话语权也照样不会少。

体制内,资历还是很有分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人到中年   人脉   体制   优势   混日子   普通人   福利   年纪   担心   工资   年轻人   资格   事业   领导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