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生如何反驳“北京高考简单”的论调?

第一,北京考题不一定简单。

第二,即使真的简单,那也是因为北京学生不作弊,也没有顶替上大学的




你们拿清北这样的名校当缺心眼?每个地区收多少人以及扩招多少人,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学生进学校后的表现。很多考试大省为什么录取的比例低?以前就有很多清北的孩子说过,北京的考卷非常灵活,注重能力。很多省的考题非常难,有的甚至非常刁钻。曾经有很多外省状元做北京考卷感觉相当吃力,尤其理化生。但是确实外语不如上海难,数学不如河北河南湖北难。语文不如江浙难。文科的历史地理非常活。

以前很多人讨论这个问题,泄泄私愤而已。目前还没有看到一个清北的外地学生说北京的试卷容易。只能说题主的考试水平止步在了考卷的倒数第三题。




作为在北京搞课外培训十几年的老司机,见证了十几年北京考试的变迁,可以讲讲这个事情。

作为试题难度来说,从五年前开始,北京中考和高考试题难度突然变的特别简单,和全国卷差距,低了几个档次,北京重点中学平时学的还是比较有难度。除了这些重点学校,其它普通高中几乎就是讲的特别特别简单的试题,不是学生素质不行,而是学校就不讲有稍微有难度的内容,北京高考试题简单,不代表高考简单。我们从中考开始讲。。

北京中考在五年前难度是很高的,并不比全国简单,甚至很多题特别难,要涉及很多高中内容,但是一般学校也讲不到,要有大约三到四成左右的学生念不上高中,被淘汰,而且北京这复读也比较困难。这几年中考简单了。所以本来该初中掌握的知识,技巧被移到高中,这就导致上了高中的学生,普遍水平偏低,不容易适应高中进度,初中高中并不能有效衔接,无形增加了学生考上大学的难度。。

然后讲高中,除了重点中学,北京的一般中学讲的内容都特别弱智,而且这几年的课改使内容越来越少,知识结构越来越分散,难度越来越低,要求越来越少,高中有小学化的趋势,的确是小学化趋势,我看过江苏一个小学二年级教学视频,可以秒杀北京高中要求。其实高中孩子的大脑已经发育,反而学的深一点,广一点也没什么问题。因为学的简单,这样的后果是,等高三的时候,很多人都啥也没学懂,而且长期这样,估计老师水平也越来越差,这个时候,一般中学的一半以上人就直接去高考加会考,高职类,只学语数外三科,而且很多学校会劝学生不要参加高考,这样学校的本科的数据会好,甚至有的学校会逼着学生不要参加正常高考。当然高职出来还是有工作,很多孩子就顺势放弃高考。这样的学生估计也有一万多吧。我也没有没有数据。

所以北京考生,如果没有考上重点学校,高考 成功也不简单,更重要的是,海淀西城之类的区,集中了很多重点中学,学二代富二代很多,都是从小重金培养,有的国际学校,三五年级的词汇就是考研雅思之类的词汇。这些地区包揽了大部分清华北大等名校。 一般家庭跟不起。

所以最后看到北京的高考70%多本科录取数据,其实是已经把放任成绩一般的学生转移到高职的后果,其它地区的老师不会不让你参加高考,北京老师会不厌其烦劝你不要参加正常高考,有的甚至不给你讲课,逼着让你去高职,念高职的高三可以很轻松。这期中有很多悲伤的故事。对普通家庭北京孩子取得成功其实很难,一头是学校放松要求甚至不作为,一头是海淀等教育高地的残酷挤压。考试本来就是选拔性的。哪里都是残酷的,但是北京这样把试题搞简单,普通中学很多内容都不讲,故意对学生要求很低,也绝不是传说中的素质教育。但是比起我国河南河北江苏之类的大省,还是好很多,北京工作机会多,哪怕念个高职也是有工作。但是学习也不单单是为了工作。一般性国民待遇在高考这里还是有待提高。

什么是公平,什么是平等,什么又是合理。现在的教育考试制度,是否能够把人才送达到本该出现的位置,让大部分的人获得了学习和成长。




有什么可反驳的呢,高考排队也是各省排队制,跟你竞争的人题是一样的就是公平,别提那个录取率了,你们本省的211,985难道不是招本省的学生最多吗




简单不简单,进了大学见。清北的学习强度很大,能够很好的完成学业并做到优秀是不容易的。如果清北每年在北京招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节奏,他们是不可能每年从北京招那么多人的。老师们怎么可能找一群弱智的学生进来,然后甘愿殚精竭虑地做保姆?我认识几个清北的北京籍学生,其中一名托福114,雅思8.5,GRE330,在一众学霸中也是出类拔萃的。客观说,北京的父母985的比例在全国来说是最高的,按照遗传学规律来讲他们的孩子大概率智商也是相对较高的。这从北京高分学生的分布可以明显看出来,高分考生基本被海淀东西城垄断,其他区出一个上清北的学生并不容易。原因就是这几个区集中了国家部委和高校及研究机构。北京的题简单还是复杂,对本地区内的考生是一样的,其他地区的考生如果是一直在这个环境下学习,不一定能成为顶尖的那些学生中的一个,北京的学生和家长都对个中的艰辛深有体会。




不需要反驳,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北京高考孩子有北京户口但是他们有几个是北京土著呢,还不是父母奋斗取得了北京人的资格吗?北京欢迎你!




城里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不多,城里云集了大量的来自全国的精英二代、三代北京人,各种北京人的优惠政策就是给他们定的,北京人能竞争过他们的跟外地人出人头地的比例一样!你拿什么跟人家比,家庭条件,父母基因,眼界层次……智商高的父母孩子就是聪明,北大清华老北京人也很难考上。所以别嫉妒北京人,制定这些东西的人可能不是北京人……




觉得北京学生容易的,尽可以买张车票来看看啊,看看北京孩子是如何消化教育资源成为知识的,体会下从一年级就开始的早6晚11,终年无休的学习生涯,程序员还有个休息,学生没有。




因为钱花到位了,北京综合教育支出全国第一,地方财政、家庭投入,北京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要花多少钱,外地的你们自己可以衡量一下,就不会觉得不公平了。




北京考生为什么要反驳?有什么必要去反驳?

江苏考题偏难,北京考题偏简单,这是事实,但这并不是由考生决定的,考试命题者出什么题,考生就答什么题。题难,不代表学生更聪明和将来更有成就。题简单,不代表学生资质差水平差。为什么怕别人说呢?

考试,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选拔分层,包括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的分层,这个分层是相对的,以便于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设置的学校选拔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学生。二是满足高中和高等教育学习难度和深度的衔接需要,也就是说保证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能够为后续的学习建立保障。对于前者,只要试题有一定区分度,总分达到一定量既可。对于后者,哪怕是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按满分100分的标准1,平均85分,只要努力也能顺利完成学业。而追求95分以上,实际上是花了很大很大的代价去追求那没多少价值的10分,是一种低效的学习,为了这10分牺牲了比这10分更有价值的东西,既对未来发展来说更重要的能力培养,比如情商的培养,生活能力的培养,心理建设,身体健康,眼界等。

喊了多年的减负,批了多少年的应试教育,追求难题和绝对高分,无疑是应试教育表现形式之一。作为首都,逐渐降低考试难度,引导学生不再单纯追求分数,接受教育多远化,选择多元化,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改革的引领者,较少的人口基数决定了竞争烈度偏低,较好经济基础决定了有很多的人不再追求高考改变命运,较高的家长素质决定了选择更多和对教育认识更深刻,这些因素决定了北京是最好的改革试验城市。

为了引导家长和学校摆脱应试教育,所以不仅降低高考难度(虽然学生还是追求分数),中考难度更是大幅降低,小升初也抑制掐尖和对名校的追求,这些都是改革手段。当然北京也还有一部分人不希望降低难度,还追求高考改变命运,但相对来说比例低一些。

北京降低升学考试难度的做法,更接近真正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的本质,虽然还不能完全实现改革目标,但大方向是对的。难度低是教育部门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采取的改革手段,北京的学生参加难度低的高考不丢人,为什么要反驳别人说北京高考难度低呢?北京的改革不是给其他省市看的,北京学生高考也不是给其他人看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反驳,你就输了,不是输给了京外,而是输给了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北京   考生   简单   海淀   论调   考卷   考题   北京人   中考   难度   高中   孩子   学校   内容   考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