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所有生物在胚胎阶段都一样?

猪、兔子、狗、乌龟鱼乃至人类,胚胎发育初期高度相似,成年个体却千差万别,但这恰恰可以作为生物演化的证据,最初相同后来由于种群分化逐渐不同,新物种产生。

地球生物演化而来已经基本没有异议,大量的证据指向了生物演化,从较为宏观的物种、胚胎发育过滤的相似性,乃至基因的构成和相似性,都指向这证据。人类和很多大型动物的胚胎在发育早期基本相同,都是从受精卵开始,分裂为数十个细胞后演化为囊胚,除了囊胚大小、颜色有一些差异其余特征基本相同,不过在后期由于基因的选项性表达和物种之间基因的差异性,不同物种的胚胎发育开始有了区别,胚胎发育所需的时间也有所不同,较为原始的两栖动物、鱼类等物种的胚胎发育较快,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较为迟缓,由于有分化程度更高的大脑和脊椎,有尾巴的就长出尾巴,有壳子的就长出壳子,直到胚胎发育成熟分娩或者孵化。

基因的相似性使得大型动物的胚胎发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基因的差异则使得生物胚胎发育不尽相同。相似性来源于生物繁殖,繁殖时基因复制遗传,大型真核多细胞动物的核酸链复制是核质分离、半保留复制,可以尽量地保证核酸序列的稳定性,这就使得生物种群稳定;而基因在复制过程中会出错误,也就是基因突变,生物不断地繁衍演化,基因的差异就越来越大,而生物由于生存竞争等因素,有迁徙等行为,导致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等,这会导致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缺乏基因交流,不同种群相对独自演化基因差异越来越大,直到不同的种群间再也不能发生有效的生殖交流,新物种就随之产生了。物种胚胎发育早期的相似性也正是生物早期具有亲缘关系的证据,人和猪狗等物种的基因相似性也都在80%以上。

按照基因等证据,地球生命该是有共同的始祖,地球足够大环境足够复杂,生物繁衍数量越来越多由于生存竞争等环境因素分布在不同的环境中,加上地球地壳中某些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有利于多细胞生物的存在,于是慢慢地大型动植物也出现了,地球生物越来越繁盛。




因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真菌和动物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古菌″。

古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大约35亿前地球的海洋开始出现单细胞的古菌,但这种古菌细胞结构简单是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的,被称为"原核细胞″。

而植物、真菌和动物都是真核细胞生物,真核细胞拥有包裹DNA的细胞核和细胞器线粒体。这个线粒体却是细胞进化的关键一步。

一种很大的可能性是一个古菌细胞被机械力压开(例如石头滚动),而又没有彻底将细胞压碎。裂开的古菌在恢复的过程中又正好把附近一个能用氧把葡萄糖和脂肪酸彻底氧化的细菌包裹进去。由于古菌没有溶酶体,被包裹进去的细菌也不被杀死,最后和古菌形成共存关系。要成功地实现这一过程,几率是非常小的,所以原核细胞出现十几亿年后,也就是21亿年前才出现这种共生关系的真核生物。而且所有真核生物包括植物、真菌和动物,它们的线粒体基因经过测定,都是来自于同一个祖先,也就是说这样的细胞融合过程只发生过一次,但是就是这次"幸运″的细胞融合导致了真核生物的诞生。

真核生物的无穷演化和分支,最终形成生物的三大类:植物、真菌和动物。所以地球上所有生物在干细胞阶段结构都是相同的,真正的不同主要存在于DNA的序列。雌性的单倍体干细胞与雄性的单倍体干细胞结合形成双倍体的胚胎在形式和结构上当然也是相似的,但不同的核心"DNA序列″却决定了它们各自形成不同的物种。




物之初,形相近。性不同,渐相远。




你问的这个问题,正好证明物种是进化而来。而且是多支进化。要不是进化,为什么恐龙时代没有人类化石?再往前连哺乳动物化石都没有,只有冷血爬行动物化石,再往前只有单细胞生物化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胚胎   囊胚   线粒体   生物   相似性   单细胞   种群   真菌   物种   化石   基因   证据   细胞   地球   阶段   动物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