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停滞不前,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家长良好的心理状态。

家长的情绪、态度直接影响着听障儿童的身心发展。在得到孩子失听的诊断后,明智的家长一般都能较迅速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正确地面对现实,在医生和康复部门的指导下,参照正常儿童听力、语言发展的情况,为听障儿童制订切实可行的康复方案,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措施,以便定期检查效果,改进训练方法。

  • 及早选配助听器。

要在耳科医生指导下,为孩子选配助听器。这项工作做得越早,效果越好。有一个听障儿童,四个月时经脑干测听,听力损失分别高达95dB和100dB,属极重度耳聋。由于立即配戴助听器,自然地养成了聆听的习惯。长期的适量的声音刺激,提高了他的听力水平和辨别语音的能力。他5岁时,配载助听器听力可达56一70分贝,属于中重度的一级重听,能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虽然由于对j、q、z、c、s等辅音的分辨较差,说话时吐字不大清楚,但四声正确,说话能使人听懂,还会演奏电子琴。由此可见,及早选配助听器对孩子的语言康复意义重大。家长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质量较好的助听器,并学会使用和保管助听器的方法,经常检查儿童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电池。

  • 在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教学方法。

听障儿童语言康复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教学和训练。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求家长付出时间、辛艰和耐心,还要求家长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懂得一些语音学、语言学的知识,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和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




你好,听障儿童语训要注意很多方面,戴上助听器后并不是马上就能说出话来,聋儿从助听器里听到的声音和正常人听到的声音是有很大区别的,听起来很远,声音又不清楚。但全家要高兴对待,因为孩子能听到声音是多么愉快的事。要让孩子的听力不仅在训练时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都保持最佳的状态,家长要熟知听力程度和助听器的适合状态,特别要注意听力的变化及恶化情况,及时治疗,重新调节助听器,平时在沟通过程中要耐心,坚持不懈。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1、发音不清:可能是声母上的,送气和不送气不分;也可能是韵母方面,如‘an’和‘en’不分,声调相 混。

主要的原因有:

1)接受到的信号含糊,聋儿不能准确地模仿发音

2)发音需要口耳协调,由于听力损失协调不当

3)语训开始晚,发音器官不能运用自如

2、音色不好听:最常见的是尖声尖气的“假嗓音”

原因:1)由于辨音能力差,自己不能控制声带

2)不会利用共鸣器

3)音节受限制

4)语调不准或缺乏语调:是不能控制声带的松紧造成的

5)词汇量小于同龄听觉健全幼儿:是因为听力障碍影响接收语言素材

6)不能分辨同音异义词:说明理解性语言发展不充分

7)不合语法:聋儿语言发育迟缓,抽象能力低于听力健全的幼儿




一,训练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二,抓早期干预并坚持不懈;

三,训练内容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

四,创造好的聆听环境和语言环境;

五,根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当的个体训练计划;

六,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

七,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你好,听障儿童语训要注意很多方面,戴上助听器后并不是马上就能说出话来,聋儿从助听器里听到的声音和正常人听到的声音是有很大区别的,听起来很远,声音又不清楚。但全家要高兴对待,因为孩子能听到声音是多么愉快的事。要让孩子的听力不仅在训练时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都保持最佳的状态,家长要熟知听力程度和助听器的适合状态,特别要注意听力的变化及恶化情况,及时治疗,重新调节助听器,平时在沟通过程中要耐心,坚持不懈。




十余年的康复实践证明,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要想取得明显的效果,实施者必须要遵循以下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训练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二,抓早期干预并坚持不懈;

三,训练内容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

四,创造好的聆听环境和语言环境;

五,根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当的个体训练计划;

六,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

七,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什么也代替不了亲子交流

有鉴于此,听力专家建议与其给孩子购买昂贵的电子玩具,还不如为孩子买一些传统玩具或绘本,当然,也需要家长抽出时间耐心陪伴孩子才行,从言语康复类数据统计显示,亲子交流带给听损儿童的好处要远比电子类“教育玩具”带给孩子的更多。

玩具只是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人的引导。如果家长不懂得通过玩具引导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再好再贵的玩具都没有意义。




即使是存在30~60分贝的听力损失,足以使儿童言语发育出现明显的迟缓或障碍。目前已经查明,对于听障儿童来说,虽然他们没有了正常的听觉,但绝大多数听障儿童仍具有残余听力,只有极少数全聋,这为学习语言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利用他的残余听力,通过借助助听器等声音放大设备,再加上科学的训练,大多数听障儿童是可以学习语言,走出无声世界,从而获得康复。

另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婴幼儿听力状况日益受到关注,并针对听力损失儿童提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的原则。近几年,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




十余年的康复实践证明,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要想取得明显的效果,实施者必须要遵循以下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训练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二,抓早期干预并坚持不懈;

三,训练内容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

四,创造好的聆听环境和语言环境;

五,根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当的个体训练计划;

六,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

七,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什么也代替不了亲子交流

有鉴于此,听力专家建议与其给孩子购买昂贵的电子玩具,还不如为孩子买一些传统玩具或绘本,当然,也需要家长抽出时间耐心陪伴孩子才行,从言语康复类数据统计显示,亲子交流带给听损儿童的好处要远比电子类“教育玩具”带给孩子的更多。

玩具只是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人的引导。如果家长不懂得通过玩具引导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再好再贵的玩具都没有意义。




十余年的康复实践证明,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要想取得明显的效果,实施者必须要遵循以下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训练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二,抓早期干预并坚持不懈;

三,训练内容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

四,创造好的聆听环境和语言环境;

五,根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当的个体训练计划;

六,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

七,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什么也代替不了亲子交流

有鉴于此,听力专家建议与其给孩子购买昂贵的电子玩具,还不如为孩子买一些传统玩具或绘本,当然,也需要家长抽出时间耐心陪伴孩子才行,从言语康复类数据统计显示,亲子交流带给听损儿童的好处要远比电子类“教育玩具”带给孩子的更多。

玩具只是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人的引导。如果家长不懂得通过玩具引导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再好再贵的玩具都没有意义。




对于一个正常听力的人而言,若掌握并运用语言,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即健全的大脑、正常的发音器官和正常的听觉。在人言语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言语产生的动力源泉即呼吸系统,产生足够的气流,气流振动发声系统部位的声带,产生原始声带音,然后通过共鸣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唇腔、形不同的共振,从而产生具有丰富多彩音质的言语。

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停滞不前,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听障儿童语训要注意很多方面,戴上助听器后并不是马上就能说出话来,聋儿从助听器里听到的声音和正常人听到的声音是有很大区别的,听起来很远,声音又不清楚。但全家要高兴对待,因为孩子能听到声音是多么愉快的事。要让孩子的听力不仅在训练时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都保持最佳的状态,家长要熟知听力程度和助听器的适合状态,特别要注意听力的变化及恶化情况,及时治疗,重新调节助听器,平时在沟通过程中要耐心,坚持不懈。

十余年的康复实践证明,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要想取得明显的效果,实施者必须要遵循以下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训练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二,抓早期干预并坚持不懈;

三,训练内容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

四,创造好的聆听环境和语言环境;

五,根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当的个体训练计划;

六,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

七,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什么也代替不了亲子交流

有鉴于此,听力专家建议与其给孩子购买昂贵的电子玩具,还不如为孩子买一些传统玩具或绘本,当然,也需要家长抽出时间耐心陪伴孩子才行,从言语康复类数据统计显示,亲子交流带给听损儿童的好处要远比电子类“教育玩具”带给孩子的更多。

玩具只是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人的引导。如果家长不懂得通过玩具引导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再好再贵的玩具都没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语言   实施者   儿童   助听器   停滞不前   坚持不懈   听力   亲子   耐心   家长   声音   玩具   过程   环境   孩子   康复训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