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家辉哥:长期主义的新选择

来源|《知识经济》

作者| 黄永建 丁晓冰

专访 | 家辉哥:长期主义的新选择

本文字数:4500,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从“范家辉”到“家辉哥”,新的个人IP代表着另一段征程的开启。奉行“长期主义”的范家辉既然做出了选择,自有他的道理和章法。VIIVA的未来,值得期待。



2021年10月,阔别行业已久的范家辉在上海接受《知识经济》记者专访。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谈起VIIVA的未来,范家辉意气风发。

本刊记者上一次采访他也是在上海,不同的是,他当时还是如新大中华区总裁。

范家辉可能是中国直销行业里头衔和荣誉最多的职业经理人:泰国皇室红十字金勋章受章人,香港城市大学首届杰出校友奖得奖人、荣誉院士、大学顾问委员会成员,菲律宾布拉干国立大学商学院博士,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同时他还是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市荣誉市民暨海联会名誉会长,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外事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名誉副主席,上海香港联会荣誉会长,上海徐汇区海外联谊会(香港)分会荣誉会长,上海市奉贤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沪港专业人士联会荣誉会长,上海市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

这些荣誉一部分源于他的工作成果,另一部分则因为他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以及一个香港人对内地社会的深入洞察。

范家辉说,企业经营远远不止“经营”这么简单,往往“功夫在诗外”。他热衷中国传统文化,精读毛选,喜欢了解来自中国各个层面、各个角落的信息,并不吝于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及时分享。

范家辉自称是位“长期主义者”,他在如新一干就是25年,从东南亚到大中华区,缔造了无数的市场奇迹,也承受了相应的责任。

在帮助如新(中国)挺过发展历程中最煎熬的两年后,2016年,范家辉决定功成身退,选择离开如新投身他所钟爱的社会事业,“想要离开企业做一点事”。他成立专用项目基金鼓励大学生创业,帮助社会团体实践公益活动,五年的“休息”时光充实又有趣。

专访 | 家辉哥:长期主义的新选择

△2008年,《知识经济》记者随范家辉带队前往5·12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知识经济》摄)

本刊记者在多年前曾数次采访过范家辉,也曾随他带队前往5•12地震灾区赈灾。多年过去,记者从他身上却看不出岁月留下的刻痕。自从在如新工作期间成功减肥后,他一直保持着非常自律又健康的生活节奏。如果一定要从他身上寻找这些年变化的蛛丝马迹,那大概就是个人IP从“范家辉”变成现在的“家辉哥”。

范家辉希望,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VIIVA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能以一种更加年轻化的方式互动、相处,“家辉哥”就是他在这里的符号。



闪光履历 低调淡出

1991年9月9日早上9点,作为如新在亚洲的第一个员工,范家辉踏进了如新在香港的办公室,从此开启了他长达25年的如新生涯。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出任如新亚洲区第一号员工之前,范家辉曾有过几年的安利经销商生涯。也正是那段一线经历,让他对市场有着更为敏锐的感知和决策能力,短短几年内先后为如新开拓并管理了12个亚洲市场,如新创始人罗百礼曾评价范家辉是“世界上最了解如新的人之一”。

2006年,如新在中国获得直销经营许可,紧接着2007年,在东南亚市场表现卓越的范家辉就被调回中国大陆,直接负责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全部市场业务,出任如新大中华区总裁。

专访 | 家辉哥:长期主义的新选择

△2014年4月29日,范家辉一手建立起来的如新大中华创新产业园在上海奉贤落成。(《知识经济》摄)

在范家辉掌管如新大中华区之前,如新的内地市场一片低迷,业绩一落再落。

临危受命的范家辉有备而来,从解决市场当时的低价倾销现象入手,一方面对市场人员进行全方位教育和限制,控制不规范行为,另一方面从产品入手施行“可追溯”管理办法,从技术层面强硬控制市场、杜绝倾销行为。除此之外,范家辉还推出一系列颇具魄力的市场举措,从制度、产品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规范发展。

范家辉执掌大中华区总裁期间,如新(中国)的业绩从最初不足2亿美元一跃突破10亿美元,成为如新全球市场中第一个达到如此成绩的区域市场。而他的功劳远不限于此,在如新(中国)此后若干年的发展中,不乏范家辉留下的管理印记。

2016年,为如新效力25年之久的范家辉决定离开,尽管如新总部方面极力挽留,但范家辉坚持要离开行业“沉淀”一段时间。

消息一传出,就有不少企业和管理者找到范家辉,希望能将这名实干家引入自己麾下,范家辉都一一回绝了。

“如果真的还有心在行业继续干下去,那也一定会继续为如新服务,没有其他选择。”范家辉告诉记者。



牵手VIIVA再出发

2021年4月,VIIVA春季品牌发布会在苏州召开,VIIVA全球董事、全球CEO范家辉出现在台上并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讲演。

面对VIIVA市场的蓬勃发展,让看客们更好奇的是,到底是什么让范家辉加入VIIVA?

在范家辉为如新东南亚市场开疆拓土之时,周希俭在国内市场也正风生水起。两个在各自领域都卓有建树的人,在共同好友的引荐下很快相知相识。据范家辉回忆,自2003年开始,18年来二人时不时就会碰个面,早已成为好友。

2021年初,周希俭敲响了范家辉的门。决心不再在直销行业从业的范家辉,在与周希俭畅谈之后,很快加入VIIVA,出任VIIVA全球CEO。

实际上,周希俭一直在为全球化的VIIVA寻找一位掌门人,在搜索过所有的可能性和匹配度之后,他的脑海里只剩下“范家辉”这一个名字。

专访 | 家辉哥:长期主义的新选择

说服范家辉牵手VIIVA的理由有很多,范家辉认为首先是出于对“人”的考量。

包括周希俭和VIIVA八大联合创始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业界老兵,每个人的从业经历都在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更久,而范家辉本人也有着36年的从业经历。“能做的事、能走的路我们都试过了,试过错也取得过成功,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根据经验做出准确判断。”

其次,是对周希俭本人的信任。

范家辉直言,他与周希俭有着18年的交情,彼此都见过对方最好与最差的状况,无论是关于人品还是工作能力,彼此都有着相对明确的认知,合作起来,更加游刃有余。

其实不仅是范家辉,VIIVA的联合创始人以及市场领袖,大多数都是曾经与周希俭有过亲密合作的人。在周希俭带着VIIVA刚刚走向大众视野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很快离开原本服务的企业甚至是放下手中正在孵化的创业项目,投奔周希俭。

第三,是对VIIVA企业文化的认同。

多年来服务于美资企业,范家辉已然习惯了外企的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他更加坚信长期主义,崇尚从源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帮助企业成长。而这一切,恰好与专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VIIVA不谋而合。



重塑管理架构

拥有深厚管理经验的范家辉,来到VIIVA后迅速展开工作。他首先对组织架构进行了新的调整和阐释。

作为一家创新型跨境电商企业,VIIVA在对外不断创新提升品牌力和产品力的同时,对内也在不断革新组织架构——从传统的“正三角”管理型结构,变革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倒三角”V字支持型结构。

范家辉认为,在传统的“正三角型”的组织结构中,从上至下依次为顶层决策者、中层管理者、现场执行者。而在当前激烈的跨境电商市场竞争环境下,这种管理组织结构显得格外僵化臃肿,“从决策到执行之间的反应链条过长,企业很难发挥出组织最高效率和最大战斗力。”

而在范家辉倡导的“V字型”管理结构中,组织内部发生了180度的“角色翻转”。现场执行者变身现场决策者,冲在一线的经销商根据真实的市场形势,可以精准高效地响应客户需求;顶层决策者转为政策监督者,专注于策略制定监督而非发号施令;中层管理者则成为了资源服务者,以资源支持代替指标管理,激发千千万万位市场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专访 | 家辉哥:长期主义的新选择

在范家辉的主导之下,VIIVA特别创立了“支深长长服务团队”,提供完善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整合服务体系,同时不断推动引领市场的新产品,拓展新赛道,创新打造“大健康”生态圈。

范家辉告诉记者,V是VIIVA不变的品牌符号,“V字型”的组织结构也体现出VIIVA敢于打破常规,去创造更多的Value,赢得更多的Victory。

“VIIVA选择从品牌和产品的输出者,变身成为资源的提供者和市场的支持者。充分给予每一位家人自主开拓市场的空间,最大程度激发每个人的潜在能量,不断成长,引领未来。”



习惯养成生命之美

知名美学家潘知常教授在《何谓生命美学》中表示:“生命美学是以人类的自身生命作为现代视界的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的美学。”按照他的说法,审美活动就是生命活动的最高体现,生命活动是审美活动的基础。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不但欣赏着生活之美,也在演绎着自身的生命之美。我们之所以常常愿意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孜孜以求,正是自身对生命之美的内在审美需求的觉醒。

因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经济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他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也可以看作是人在发掘自身生命美学方面的不断提升。

VIIVA洞察到“生命美学”在经济和商业领域的内在体现后,以此提纲挈领,使其成为VIIVA事业平台的梦想和价值依托,以帮助大家找到商业活动中的人生真谛和意义。

生命运动是生命美学的基础,因此健康是人类生命美学实现的前提,也是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品质最为敏感和重要的因素。经过几个月的思考与磨合,范家辉与VIIVA一道确认了在大健康这个红海中寻找蓝海的方法。

“VIIVA是一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公司,我们不是销售公司,而是服务公司,这很重要。”范家辉告诉记者,以服务为目的,帮助消费者建立正确的健康观,远比卖产品重要得多。

而真正的健康,在范家辉看来,是诸多健康的、正向的习惯行为的作用结果。

世界顶级科学家、全球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心前所长杰弗里•韦斯特曾经提出,人类的生命上限在125岁左右。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健康地活到这个理论上的寿命上限。“为什么极少有人能实现这个理想寿命?除了先天因素,还有很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大多数人没有养成全方位的健康习惯。”

范家辉是一个极为自律的人,早在如新工作时期他就曾因为成功减重六十多斤而蜚声业界。如今的范家辉依旧保留着诸多健康的好习惯,其中之一就是每天睡前对一天的事情进行“复盘”:“我会思考今天我干了什么,今天本来应该干什么我却没有干,我今天干了什么不应该干的,综合想下来,所以我明天应该干什么?”

这样的自省习惯不仅帮助范家辉成为一个每天都在进步的人,更让他对VIIVA大健康事业有了更多的思考。“我们应该去帮助大家一起养成健康的习惯,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累积下来,有可能会脱胎换骨。”

然而习惯并不是靠知识教育能够轻易培养起来的,需要在场景应用和有效监督中循序渐进逐渐养成。

于是围绕生活习惯,范家辉和他的团队针对一天24个小时的生命节律制定了健康的餐食习惯、健康的补水习惯、健康的护养习惯、健康活动习惯、健康的休养习惯、健康的生活环境习惯、健康的社交习惯七大习惯养成系统,对人们的不健康习惯进行干预和纠偏,让人生重新划出“V”型逆转曲线,引导恢复健康活力。

VIIVA不仅为七大健康习惯养成系统配备了线上、线下丰富的训练课程和活动,还为每个系统配备了相应的落地产品形成健康闭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范家辉同时强调VIIVA的目的是帮助更多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发现生命之美,为健康中国宏伟蓝图添砖加瓦。征程漫漫,未来尚不可知。但坚持“长期主义”的范家辉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自有他的道理和章法。VIIVA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决策者   知识经济   香港   美学   中国   管理者   专访   荣誉   主义   习惯   记者   生命   未来   健康   财经   市场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