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大三甲,被举报

利益输送愈发隐蔽

知名大三甲,被举报

出现耗材“套标”

4月25日,据红心新闻、界面新闻等多家媒体消息,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位医生举报,该医院骨科和神经外科手术使用的耗材涉及“套标”。套标就是将价格较低的耗材替代贵的耗材做手术植入。

该举报人指出,涉事患者在做X光时可以看到,体内的固定螺钉与病例记录单上的型号不同,档案中的价格为3500元上下,而患者体内的只在1500元上下。

这位举报人还透露,这种“套标”的情况出现过很多次,在2020年,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就有7个手术存在这种行为,其中骨科占六份,神经外科占一份。举报人还直接点名了该院骨科和神经外科的负责人,并已将举报材料上交至郑州市卫健委和医保局。目前,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没有做出相关回应。

据丁香园消息,医生使用便宜的耗材去代替贵的耗材,主要是与回扣有关。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陈某曾经向相关的医疗器械代理商和厂家要求40%的回扣,而厂家方面也表示,这种高额度的回扣只能用套标来完成,而本次举报人中,器械商也在其中。

据官网消息,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郑州市隔离医院,1954年更名为郑州市传染病医院,1985年更名为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01年与郑州市结核病防治所合并。2006年被原省卫生厅批准为“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

医院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460张,实际开放床位1180张。全院现有在岗职工1778人,设置临床科室48个,医技科室17个。医院目前拥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省级中医重点专科、省级医学重点实验室、省级科研平台等14个。

医生自曝收入

新华社太原4月14日消息,山西大同一家三甲医院医生自曝当医生十几年间,共收受回扣超过50万元,且医院领导也参与其中,引发舆论热议。

在网上热传的视频中,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人自称是“某西省某同市最大的那家三甲医院的执业医师”,表示“做医生十几年,在此期间参与收受医疗回扣,保守估计在50万以上”,还称“这事情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我和我的同事、主任、副院、正院,基本上都在参与这个事情,还包括药师,可谓是塌方式的、全员参与的。”

新华社记者联系了这名举报者,对方表示与医院“有点过节”

山西省大同市卫健委负责人王继武表示,4月10日在网上关注到涉事医生反映情况后,已第一时间派出一名副主任带队进入医院进行调查了解。大同市卫健委及国药同煤总医院方面均表示,相关调查结果出来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2019年,海南万宁市和乐中心卫生院一名医生通过网络举报自己和同事收受回扣,称医药代表按药品价格10%至15%的比例给回扣。同年,有网民举报苏州大学附一院医生杨某乱装支架,装一个给一万元回扣。

“前些年拿回扣现象严重,腰上打个钉子4000元,就要给医生1500元回扣,所以耗材大户骨科、心血管科不少医生都发财了。”一位医疗行业人士说,“但是近年来实行两票制、集采、医疗反腐,拿回扣的空间大大缩小了。”

根据公开可查的法院判决文书统计,2016年至2019年间全国百强制药企业中,有超过半数被查实存在直接或间接给予回扣的行为,其中频率最高的企业三年涉案20多起。

近一两年来,随着药品集采等改革措施的实施和医疗领域反腐的深入推进,医疗行业收受回扣现象已明显减少。但在一些高值药品、耗材领域依然大量存在,同时回扣的隐蔽性增强。

新品回扣最高

山西省一位从业十多年的医药代表告诉记者,国家推行药品集中采购后,有降压药从30元降到2元,心脏支架从2万元降到3000元,基本没有赚头,更没有回扣。“原来一个药企在一个省有几百个药代,现在几个人就够了,很多药代都失业了。”

记者调查了解到,虽然近年医疗行业收受回扣现象明显减少,但仍然大量存在。一位医卫专家表示:“推行集采后,一些医生不愿意开集采药品,一些医院手术中的非集采耗材的费用明显增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刚研发出来的新型药品、器械、材料往往都很贵,又没有纳入集采,是医疗回扣的高发区。

某肿瘤医院一位医生说,肿瘤治疗领域拿回扣现象相对严重,治疗肿瘤周期长,所用的药物都比较昂贵,药企多是“带金销售”;此外做肿瘤基因检测的患者也多是由医生介绍检测企业,医生会从中收取回扣。

重拳打击之下,医疗回扣还出现了新形式。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科研办副主任陈秋霖说,互联网医疗的合规化为药企打通了线上市场,以药养医问题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带金销售”导致过度开药。

有医疗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医药代表与医生之间的利益输送更加隐蔽。“过去是直接送钱,现在是送服务——大专家出门时车接车送,请客吃饭时帮着结账,大专家的亲友有了困难帮助解决。”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国内药企间存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拼不了技术就只能拼市场,推动了营销费用走高。特别是一些辅助用药和检验项目,属于可开可不开,为了增加销量,就只能通过给医生回扣的模式销售。“一个企业送了,别的企业也要立刻跟进,都争着给医生送钱,慢慢地大家都这么干。”

此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医生往往工作量大,还面临高风险,相比之下收入却并不高。“医生的收入与付出不相符,导致部分医生会通过一些‘非正常途径’获取收入。”某三甲医院的医生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大同市   山西省   郑州市   举报人   回扣   骨科   传染病   人民医院   知名   现象   收入   医生   药品   消息   医疗   医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